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曹操麾下八大猛将,没有张郃也没有徐晃

正史中曹操麾下八大猛将,没有张郃也没有徐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1/16 2:32:56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董卓之乱的出现让天下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此时的曹操与其他诸侯开始征讨董卓,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此时的董卓岌岌可危,最终被他的干儿子吕布给杀死了。后来曹操就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本想一统天下,结果赤壁之战失败。赤壁之战的失败让曹操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么在曹魏建立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人才,包括荀彧、荀攸、郭嘉等等,这些人都为曹操建功立业。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猛将。

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时候的三国变的是尽人皆知。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个武将的排名,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是尽人皆知的。不过这仅仅是根据三国演义进行排名的。

与正史中的肯定不同。在这个三国演义的名将排名中,曹操手下的典韦、许褚、张辽、张郃、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庞德张绣邓艾十人入选,那么在正史中,曹操麾下最厉害的武将都有谁呢?在正史中的排名,可能让人感到意外。

正史中没有张郃也没有徐晃。那么第一位的就是典韦。典韦在演义中武力是曹营第一,同时在正史中也是非常厉害的。正史记载了“形貌魁梧,旅力过人”,其次根据典韦年轻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典韦的实力,史书记载为“追者数百,莫敢近”。

许褚就是曹操的第二位猛将,史书记载为“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同时史书还记载了许褚的力量很大,“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这一点与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差别。曹操称其为“此吾樊哙也”。

许褚虽然没有与马超大战两百回合,但是许褚真的吓退了马超。那么第三位的就是人们熟悉的张辽。白狼山之战时张辽“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同时张辽在逍遥津之战时“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由此张辽肯定是曹操麾下的猛将。

乐进也是曹操麾下的猛将。更是曹操手中的猛将。乐进很早就得以封侯,曹操阵营中,除了夏侯惇之外,恐怕就乐进是最早封侯的了。官渡之战中,乐进“斩绍将淳于琼”,由此得到了曹操的器重。其次黎阳之战“斩其大将严敬”。

知道曹彰的人肯定是比较少了,在历史上,曹彰并不是很有名气。曹操诸子中以曹彰武力最为强悍,也是曹操最为器重的儿子之一,在曹操病逝后,曹彰曾经争夺魏王位。不过最终失败了。三国志评价曹彰为“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曹彰在曹操平定代郡乌丸反叛时身先士卒悍勇无比。曹操另一个儿子曹仁也是曹操的猛将之一,二十名将中,没有曹仁的名字。正史中曹仁“少好弓马弋猎”,南郡之战曹仁发挥了重要作用。史书记载为“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

那么曹操麾下还有八大猛将,还有两位,分别是庞德和李通。人们对庞德肯定是不陌生的,但是对李通就不熟悉了。庞德的功绩是非常多的,同时庞德也是勇猛过人的,史书记载为“每战,常陷陈卻敌,勇冠腾军”。另一位李通也是非常厉害的。

李通在演义里只露了两次面,潼关之战数个回合被马超击杀,貌似武力一般。可是正史中的李通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正史中的李通武力不俗,关羽绝北道之战中,李通“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这样的记载中,一句“勇冠诸将”就足以说明一切。历史上的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吸引了众多人才,但是曹操终究没有能够一统天下,最终的曹操病逝。值得一提的是,曹操麾下的张郃与徐晃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记载,这与罗贯中的杜撰有很大关系。

标签: 张郃

更多文章

  • 张郃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为何刘备和诸葛亮还非常恐惧他?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张郃

    刘备和诸葛亮很忌惮张郃,是因为张郃乃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是蜀汉集团的大敌。而张郃于巴东之战中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说明张飞也是一等一的名将,而且在那次大战中,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本人军事才能的综合发挥,超过了张郃。这两点本身就并不相互排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张郃为什么会在宕渠和张飞相遇呢?起因是曹操征

  • 赵云和张郃死后,后三国时期,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将士?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张郃

    三国的下半场,依旧将星闪耀。青出于蓝胜于蓝,三国后期名将的勇武、将略,丝毫不逊前辈。文鸳:把小说桥段在现实中兑现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只是小说的桥段。文鸳匹马单枪出入千军万马,却见诸正史。《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段比小说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寿春之战时,文钦要退守寿春。文鸳说:不挫败敌人锐气就很难安

  • 五百年前是一家,何必自相残杀?张辽张郃联手战张飞,会是何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张郃

    《三国演义》中,张姓名将的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前三国时代,蜀汉大将张飞,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和张郃皆为一时英豪。虽说这三位猛男可能五百年前确实是一家,但在三国乱世之际,良将各为其主,即便大家都姓张,但道不同便不相为谋。刘备和曹操水火不容,刘备乃“汉室后裔”,而曹孟德则是“臭名昭著”的“汉贼”,相应地

  • 生不逢时,一辈子没得重用的五子良将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张郃

    在三国里刘备麾下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孙权帐下的五虎将是甘宁,吕蒙,黄盖,周泰和太史慈(这个争议比较大,只是个人看法),而曹操麾下就是有名的五子良将。五子良将的评判是来自陈寿的《三国志》,他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并列一传。这五个人是曹魏集团外姓将领中最杰出的武将,这五个人里

  • 张郃瞧不起张飞,称张飞为“小儿”,为何不敢在阵前向赵云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张郃

    说到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不少朋友肯定也都看过,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三国演义都是当代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其实《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所记载的故事中的内涵和三国正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过即便如此,即便一本小说与正史所载可能有所偏差,但人们依旧对这本记载了三国风云史话的书籍爱不释手。而

  • 张郃和张辽:曾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武力值可谓半斤八两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张郃

    张郃,在征战时,打出的旗帜就是“河间张郃”,原为冀州牧韩馥军中司马,后追随袁绍,擢升宁国中郎将,为“河北四庭柱”;最后,主动投诚曹操,成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遂成著名的“五子良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张郃,乃三国时期的名将,以“临场巧变”见称,非常善于领兵打仗,在渭南击韩遂破马超,征讨梁兴,降服张鲁

  • 张辽和张郃到底谁更厉害一些?从官职上就可以得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张郃

    张辽和张郃到底谁更厉害一些?,从官职上就可以得出答案文|乐乐说历史身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还有张郃他们两个人的能力是不可以反驳的,先说一下张辽,张辽曾经是吕布麾下的一个猛将,位列八健将之一,后来也是投靠了曹操,同时也是一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后来在助手江东的时候,也是险些将孙权给活抓,经过这一站也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名将张郃为何死于木门道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张郃

    张郃是三国后期曹魏第一武将,丝毫不亚于蜀汉第一武将魏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实际上是张郃在街亭击败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三国后期张郃是曹魏重要柱石。可惜在木门道死于诸葛亮与司马懿“联手”。 在曹丕称帝后,张郃封左将军,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过于228年,张郃转为右

  • 张飞与赵云不相上下,为什么张郃瞧不起张飞,却不敢小看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张郃

    我国文学历史悠久,很多古代的各类小说均有流传,其中还包括军事、权谋等题材的小说,譬如《隋唐英雄传》、《三国演义》等等。《三国演义》中的艺术性以及严禁性要比《隋唐英雄传》高出很多,所以《三国演义》才会成为普遍的“四大名著”之一。张飞与赵云不相上下,为什么张郃瞧不起张飞,却不敢小看赵云?《三国演义》中的

  • 蜀汉除了魏延之外,还有哪些大将能够抵挡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张郃

    这个问题可以看成是蜀汉除了魏延后还谁有能独当一面拒曹魏于门外。蜀汉在诸葛亮时期不必多说,曹魏很难越雷池一步,而魏延也是诸葛亮时期的将领,所以魏延也根本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诸葛亮死后没多久魏延也跟着去了,魏延还是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但不能因为如此就否认魏延的能力,因为后诸葛亮时期,蜀汉能屡次抵挡住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