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郃不怕关羽、张飞等名将,一生之中唯有这个人是他最惧怕的

张郃不怕关羽、张飞等名将,一生之中唯有这个人是他最惧怕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百汇平历史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3/12/4 17:34:56

导读:张郃于黄巾之乱的时候,应徵入伍,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出让冀州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於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也就要当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郭图将计谋失败后,诬陷张郃失败后出言不逊,张郃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亲自迎接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此后担任著偏将军、封都亭侯。后来张郃颇受曹操重用,交给其部队,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张郃又跟随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和张辽担任先锋,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张郃还领兵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还和张辽等人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大获全胜。张郃跟随曹操到渭南,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又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张郃、夏侯渊一起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再次击败了马超的部队,平定了宋建统治的地区。

张郃不怕关羽、张飞等名将,一生之中唯有这个人是他最惧怕的便是——赵云,被刘备称赞为“浑身都是胆”,他先随公孙瓒、后投刘备。赵云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他白马白袍、银甲银枪,被世人称为“无双赵子龙”。张郃,最初在袁绍帐下,号称“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时投奔曹操,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多立奇功,深受曹操爱戴,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飞勇武过人,被称为“万人敌”,曾有多次单挑吕布、十合刺死纪灵、夜战马超、大闹当阳桥、义释严颜等光荣战绩。仅以武艺来论,张郃的武艺似乎起伏不定、时强时弱,但无可争议的是他明显不如赵云、张飞。但他为什么怕赵云而不怕张飞呢?

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中一战成名,当时赵云怀揣阿斗,抢了青釭宝剑,在曹营中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地。后来赵云连人带马颠入土坑之内,张郃大喜之下挺枪来刺,却近距离的亲眼看到“忽然一道红光,那马凭空跃出坑外”,赵云用青釭剑连砍数十人。张郃大惊而退,不敢再战。赵云有三点可以震慑张郃:1、赵云在曹营七进七出、斩将五十余员,是张郃亲身经历;2、赵云“一道红光,连人带马凭空跃出土坑”,这简直是放大招的灵异现象,也是张郃亲眼所见;3、河北名将高岚是张郃之前的搭档,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但赵云一合枪挑高览是人尽皆知的,出于心理作用,你说张郃能不怕吗?

但是张郃为什么不怕张飞呢?其实,他只是出于不服而已!关羽曾经对曹操讲,说张飞比自己更加勇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也”,曹操连忙让身后将士们记在衣襟底下,又多次在诸将面前说起这句话。这话叫张郃听了实在刺耳,你张飞传的再猛,我张郃可没亲眼见过,你也没和我交过手,你姓张我也姓张,你叫张飞我叫张郃,谁怕谁!所以在张飞攻打瓦口关时,曹洪害怕张飞勇猛不敢出战,张郃却主动请缨,还不耐烦的说“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但不服归不服,你得打的过才行,最终张郃的三万大军被张飞全部歼灭,只带着剩下的十余人步行逃了回去,说不准连鞋都跑丢了。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朝廷赐给他壮侯的谥号,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郃传》、《武帝纪》与《袁绍传》同出于《三国志》,在此事上就写作立场而言,后二者较为可信,而《郃传》将此顺序小有改变,所要掩示的,也正是《武帝纪》与《袁绍传》没有掩饰的

--张郃降而后袁军溃,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张郃的投降是袁军崩溃的重要原因。乌巢被烧,袁绍败局虽成,然而也应该是余粮尽军心散之后的事,事实上却是在乌巢被烧瞬间,这样庞大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张郃在此时起了几乎是关键的作用。曹操火烧乌巢之时,“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郃传》。这里所领“重兵”的无疑是张郃、高览,二人的突然投降,使得袁绍的这支“重兵”或降或逃,一下子烟消云散,受乌巢之火与重兵覆没的双重打击,袁军才马上军心散乱以至崩溃。否则若是袁绍粮尽前全军死战,曹操方即使胜利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张郃葬于木门峡谷中。而时至今日,木门峡谷中仍存有张郃坪、张郃墓。张家坪(原名张郃坪)位于木门道峡谷东侧,为诸葛亮与魏将张郃作战时的埋伏之处。峡谷西侧为十悄地梁,其下有诸葛亮拴马之处的拴马湾。峡谷低处有一小山石,成椭圆形,名曰石鼓。另外离石鼓不远处有一土堆小丘,形如巨钟,故称土钟。

标签: 张郃

更多文章

  • 张郃前期扛不住马超二十回合,在三国后期却几乎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张郃

    在潼关之战时,张郃对上马超时确实只打了二十合就败退下来,不过这显然不是他的上限。张郃除了和马超打过之外,还和赵云、张飞、黄忠这几个顶尖高手打过,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不过也能坚持上三五十个回合。而曹洪为了救曹操力战马超,也可以坚持上四五十合。所以如果张郃奋力一战的话,对马超的表现不会比曹洪差,绝对不止二

  • 张郃单挑赵云,撑不过三十回合,为何遇到张飞却能坚持五十回合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张郃

    张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河北四庭柱之一。智勇双全,不仅会统兵打仗,而且武艺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张郃却也很倒霉,经常败在狠角色手中,张郃曾被马超二十合击败,被赵云三十合击败,而在巴西郡宕渠之战中,张郃被张飞打的落花流水,狼狈逃走。但这里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时,张郃在张飞面前坚持了五十合。那么问题来了

  • 张郃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和夏侯兄弟,联手围殴赵云,能取胜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张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赵云虽说浑身是胆,但他毕竟是凡人。张郃、张辽、徐晃、许褚、夏侯惇、典韦、曹仁联手,如果说和三国挂钩的某个人物能够击败的话,那只有一“人”,远吕智——日本游戏《无双大蛇》的最终boss,原型为八岐大蛇的魔。此人一出,不要说这几个,即使是所有三国武将,加上所有日本战国名将,

  • 正史中曹操麾下八大猛将,没有张郃也没有徐晃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张郃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董卓之乱的出现让天下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此时的曹操与其他诸侯开始征讨董卓,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此时的董卓岌岌可危,最终被他的干儿子吕布给杀死了。后来曹操就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本想一统天下,结果赤壁之战失败。赤壁之战的失败让曹操没有了一统天下

  • 张郃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为何刘备和诸葛亮还非常恐惧他?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张郃

    刘备和诸葛亮很忌惮张郃,是因为张郃乃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是蜀汉集团的大敌。而张郃于巴东之战中被张飞打得屁滚尿流,说明张飞也是一等一的名将,而且在那次大战中,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本人军事才能的综合发挥,超过了张郃。这两点本身就并不相互排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张郃为什么会在宕渠和张飞相遇呢?起因是曹操征

  • 赵云和张郃死后,后三国时期,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将士?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张郃

    三国的下半场,依旧将星闪耀。青出于蓝胜于蓝,三国后期名将的勇武、将略,丝毫不逊前辈。文鸳:把小说桥段在现实中兑现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只是小说的桥段。文鸳匹马单枪出入千军万马,却见诸正史。《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段比小说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寿春之战时,文钦要退守寿春。文鸳说:不挫败敌人锐气就很难安

  • 五百年前是一家,何必自相残杀?张辽张郃联手战张飞,会是何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张郃

    《三国演义》中,张姓名将的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前三国时代,蜀汉大将张飞,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和张郃皆为一时英豪。虽说这三位猛男可能五百年前确实是一家,但在三国乱世之际,良将各为其主,即便大家都姓张,但道不同便不相为谋。刘备和曹操水火不容,刘备乃“汉室后裔”,而曹孟德则是“臭名昭著”的“汉贼”,相应地

  • 生不逢时,一辈子没得重用的五子良将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张郃

    在三国里刘备麾下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孙权帐下的五虎将是甘宁,吕蒙,黄盖,周泰和太史慈(这个争议比较大,只是个人看法),而曹操麾下就是有名的五子良将。五子良将的评判是来自陈寿的《三国志》,他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并列一传。这五个人是曹魏集团外姓将领中最杰出的武将,这五个人里

  • 张郃瞧不起张飞,称张飞为“小儿”,为何不敢在阵前向赵云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张郃

    说到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不少朋友肯定也都看过,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三国演义都是当代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其实《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所记载的故事中的内涵和三国正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过即便如此,即便一本小说与正史所载可能有所偏差,但人们依旧对这本记载了三国风云史话的书籍爱不释手。而

  • 张郃和张辽:曾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武力值可谓半斤八两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张郃

    张郃,在征战时,打出的旗帜就是“河间张郃”,原为冀州牧韩馥军中司马,后追随袁绍,擢升宁国中郎将,为“河北四庭柱”;最后,主动投诚曹操,成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遂成著名的“五子良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张郃,乃三国时期的名将,以“临场巧变”见称,非常善于领兵打仗,在渭南击韩遂破马超,征讨梁兴,降服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