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为“打虎英雄”,武松vs典韦vs曹彰,究竟孰强孰弱?

同为“打虎英雄”,武松vs典韦vs曹彰,究竟孰强孰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魏士明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6/17 18:33:38

历史上,以打虎著称的,就属武松名气最大,影响最远。但是我夜读《三国志》,却发现两个比武松更牛逼的人,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纪录,他们都是谁呢?

武松打虎,深入人心,这里不便赘述,只要记住武松打的是一只成年的公的吊睛白额大虎就ok了。但是接下来的人物出场,可比武松牛逼多了,武松打虎,那是九死一生,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剩下半条命了,但是此人不需要打虎,往老虎面前那么一站,摆一个pose,就能唬住老虎,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魏虎卫军统领之一的典韦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典韦何许人也?陈留人也,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皆不敢近。夏侯惇外出射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今古奇观,决定收留典韦。于是我们又要急问:夏侯惇到底发现了什么今古奇观,才痛下决心一定要把典韦收入麾下呢?

书上只有四个字的记载,却让我们第一时间便记住了他的勇猛。此四字便是:“逐虎过涧”。大家不妨想一想,典韦不用动手,追着老虎满山乱跑的英雄形象,武松打虎之类的故事实在羞于向外人道也!

有人说这样的比较对武松不公平,因为武松没有武器,唯一的哨棒也砸在树干上,断作两截了,所以只好徒手搏虎。而典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为典韦拿着双铁戟。双铁戟当然是杀虎的利器,但问题是典韦有没有用双铁戟杀虎呢?

单凭四个字“逐虎过涧”,就足以令我们展开大胆的想象:典韦误入山林,碰到老虎,与老虎过了几招之后,老虎吓得拔腿就跑。

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我认为典韦的彪悍程度还在武松之上,武松打虎之时,老虎并不惧怕武松,还几次陷武松于危险之境。如果碰到典韦呢?老虎不但打不过典韦,光那凶神恶煞的长相,就足以使老虎胆寒了吧?

还有一位“打虎英雄”,他是曹操的儿子,史书上说他“力格猛兽”。这里的“猛兽”是指什么呢?在古代猛兽一般指老虎、犀牛、蟒蛇等大型哺乳动物,狼狗猫之类只能称作野兽。

也就是说曹彰能够徒手格斗老虎等猛兽,这里的“格”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格开”,两只野兽在搏斗的时候,曹彰不避危险,能够用手格开他们。

这样一解释,曹彰的勇猛形象扑面而来,他不但能与老虎对敌,还能格开争斗中的两只老虎,其彪悍程度也应在武松之上。

那么典韦的“逐虎过涧”与曹彰的“手格猛兽”相比,孰强孰弱呢?我认为在气势上,还是典韦稳压曹彰一头。

典韦那凶神恶煞的形象,不但吓人,就连老虎见了,也吓得夹着尾巴逃跑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以老虎为参照,论实力,论牛逼程度,典韦》曹彰》武松。

不知大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欢迎在下面评论哦。

标签: 曹彰

更多文章

  • 被曹操称为“破刘备必矣”的曹彰武艺如何?在曹军之中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曹彰

    三国有24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打末邓艾与姜维。这个顺口溜虽然涵盖了三国的绝大多数猛将,排名也近乎完美,但三国人才辈出,还有很多猛将没有列入这首打油诗中。如曹操的次子曹彰,原著称其“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并且曹彰的志向“好为

  • 同样是曹操的儿子,黄须儿曹彰为什么不争世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曹彰

    国家有5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立了许多王朝和割据政权。无论是奴隶社会时代还是封建社会时代,都有一种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那就是王位或者王位!而这个位置的继承人,也是唯一一个。只有太子或长子才是继承人,他也是前任在世时确立的权利的继承人。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个妃子,美人三千

  • 曹操到底想立谁做继承人,不是曹操最疼爱的曹植也不是曹彰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曹彰

    曹操一生中纵横决荡整个东汉末期,尽管天下英雄豪杰一个接着一个涌现出来,但都无法阻挡曹操前进的脚步。曹操就算是前半生英雄豪气不得了,但到了英雄老去的年龄,也不得不面对立谁为嗣这个难题?虽然曹操表面上立的是嗣,但实际上还不是在选择接班人。大家也都知道曹操的爱好,喜欢抢别人的妻子。曹操虽然贪恋人妻,但儿子

  • 曹彰掌握军事,曹植掌握文坛,若两人联手能否斗得过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曹彰

    我们在看三国时还是比较羡慕曹操的,虽然这个人人品极其卑劣,但是她生养的后代却是个个都非常出色,那可比刘备孙权的后人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在他的三个儿子里面,大儿子曹丕是后来延续三国风云的大人物,另外两个儿子曹彰和曹植那也是两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一个掌握着军事领域的最高荣誉,一个掌握着文坛领袖的地位。可惜的

  • 曹丕继位,权力交接并非一帆风顺,曹彰野心勃勃,青州兵险生大乱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曹彰

    2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有三个年号。其中正月的前半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后半到十月是延康元年,而从十月后半到年底则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后,建安这个年号也随他作古了,大汉迎来了最后一个年号延康。不过关于这个改元的具体时间,《三国志》和《后汉书》却产生了分歧。按《三国志》记载,改元

  • 曹冲vs曹植vs曹彰vs曹丕,到底谁是曹操最合适的继承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曹彰

    曹操一生有两大遗憾:一是未能扫平江东,二是未能及时称帝。细究其失败的原因,我认为跟两个人的逝世不无关系,一个是谋士郭嘉,另一个是猛将典韦,作为曹操帐下最重要的一文一武都没有了,从某种意义说已经暗示了曹操最后的失败。曹操的遗憾远不止这些,更遗憾的是在立嗣问题上,也是身不由己,曹丕并不是曹操最欣赏和重视

  • 身为武将的曹彰为何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曹彰

    有人说,很多开国皇帝都是在马背上夺天下,而有战场经验的君主对治国更有经验;进一步,又有人提问:曹操的儿子中,唯有曹彰有领兵作战的经历,为何他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呢?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武将治国都是大治”就是个谬论,而且曹彰也并非是个出色的武将。马背上治国是不可能滴第一,曹操不可能开上帝之眼,预知后

  • 曹操选继承人,为何最先排除了曹彰?因为曹彰曾说过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曹彰

    公元208年,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他与刘备还有孙权之间,开始慢慢地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公元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在当时他基本可以说是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只是没有皇帝的称号而已。曹操这么辛苦的打拼,那么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的权力送给别人,所以到了曹操晚年的时候,他便想着要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一个

  • 拥兵威胁曹丕的曹彰结局如何?结局比曹植还惨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曹彰

    曹操膝下共有二十五位亲子,在夺嫡的过程中,曹植无疑是曹丕最大的威胁。幸好曹丕得司马懿、贾诩等人的指点,才让曹操认可了自己的才干,将自己选为继承人。曹操死后曹彰曾仗着麾下掌握的大军,去质疑曹丕的地位不正。随后又是司马懿对曹彰进行了一番游说,这才让曹彰同意拥立曹丕为魏国公。曹植曾仗着七步诗保住性命,而曹

  • 演义里曹彰拥兵十万,在曹操死后为什么不反了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墨汁儿标签:曹彰

    在古代,皇权争夺异常残酷激烈,兄弟间为此手足相残更是屡见不鲜。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前有袁绍三个儿子为争夺大权而互相内讧争斗,后有刘表废长立幼,导致荆州的基业不保等。那么曹操死后,王位继承人虽然定了曹丕,但难免不会有其他儿子会去抢夺。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名气的当属曹丕、曹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