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儿子魏文帝曹丕墓,堪称古代简殡薄葬的典范

曹操儿子魏文帝曹丕墓,堪称古代简殡薄葬的典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槐方言配音 访问量:4185 更新时间:2024/5/10 9:58:12

魏文帝曹丕墓位于河南洛阳首阳山南麓,当地人称“首阳陵”。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在京都洛阳修建寿陵。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文帝崩于洛阳,并于六月戊寅葬首阳陵。首阳陵构造极为简单,陵墓以山为体、不封不树、不与妻妾合葬、不建神道、陵寝园地等,地表没有任何历史遗留的痕迹,陵内建筑不像其他帝王陵墓那样豪华,随葬品多以瓦器为主。

曹丕是简殡薄葬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其父曹操去世后,葬礼也比较简单,墓内“无藏金玉珍宝”。经过东汉末年的连年战乱,曹丕深谙世事沧桑。他认为盗墓的祸根源于“厚葬”,把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随葬于墓内,是引起墓冢被盗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厚葬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舜就葬身于山林。汉字“葬”就是藏,把尸体藏起来的意思,也即不再让人们看到。所用棺木、衣服,不需很多、很大、很贵重,能遮盖尸体就行了。因此曹丕对他死后的安排是: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嫔“悉遣还家”,与其骨肉团聚或嫁人;陵墓要“因山为体”,不封陵堆墓,不建寝殿,不修筑神道;墓内不随葬金、银、玉、铜等贵重物件;墓地选在偃师首阳山东的一块“丘墟不食之地”。曹丕在首阳山南麓营建这样的陵墓,其目的就是:欲使易代人之后,不知其出处。

曹丕对他后事的安排还是明智的。他怕后人违背他的意愿,在他百年之后,以他开国之君为由故行厚葬,特意作了《终制》(即遗诏)放在宗庙里,还把副本各一份,分别存在尚书府、秘书府的档案里。他在《终制》里说:“安葬父母的遗体,使他们的魂灵永远安而无危,这是最大的孝顺。自古及今,没有不亡的朝代 ,没有不被发掘的墓冢。董卓乱国以来,东汉皇帝们的陵墓没有不被盗掘的。冢墓一经发开,撬碎棺木,掠走金玉珠宝,骸骨散乱狼藉,像受肢解的刑罚一样,岂不心痛!《终制》警告他的子孙们说:如果你们违背了我的诏书,随便改变我薄葬的意愿,到后来我尸体就会碎了又碎,等于死了多次。蔑视君父生前的遗训,就是不忠不孝,若死者有知,在阴间也不会保佑你们的。

曹丕死后的葬事活动,完全是按照他在《终制》里的要求实行了。黄初七年(226)五月他病死于洛阳嘉福殿,“六月戊寅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行事”。按照曹丕生前的意愿,他死后实行了薄葬,墓冢没有封树,没建寝殿,也没搞神道等设施,致使后人无法知道他的墓的确切地点,成为历史上的千载悬案。近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1918年出土的晋荀岳的墓志和1930年出土的左棻墓志中,断定西晋皇陵应在首阳山镇南蔡庄村北一带。由此推断,魏文帝陵应在首阳山南麓、南蔡庄村以东的地区。至于更准确的地点,截止当前还无人知道,要靠历史和考古工作者今后进一步考定。

曹丕提倡薄葬,反对厚葬,是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因而深得后人称道。魏嘉平三年(251),曹魏名将司马懿死于京师洛阳。他生前就效法曹丕预作《终制》的办法立下了遗嘱,死后在首阳山土葬,不坟不树,不设明器,妻妾后终者不得合葬。唐朝初年太上皇李渊病死,太宗李世民打算厚葬,大臣世南上书劝阻,陈述薄葬的例子说:“魏文帝此制,可谓达于事矣!”

“薄葬达德”,“厚葬致祸”。1700多年的历史证明,无论贵贱,薄葬简殡是最聪明的办法。曹丕实行简殡薄葬的目的,在于防止后人盗他坟墓,不能等同于当今的丧葬改革。但是,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简殡薄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古代封建帝王尚能如此。如果以权势或钱势不实行火葬,占用耕地封墓树坟,争占子孙们的良田沃土,或以贵重衣饰随尸体一火燎之,岂不更加不明了!

标签: 曹丕

更多文章

  • 曹操去世后,曹丕做出了一件事,被母亲痛骂狗鼠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曹丕

    曹操去世后,曹丕做出了一件事,被母亲痛骂狗鼠不如文|小古说历史喜欢三国的朋友们一定都多少对曹操和曹丕有所耳闻,曹操对自己的儿子曹丕一直都有很大的意见,但是最终曹操还是把产业交给了曹丕。一开始的时候曹擦并没有想过让曹丕做自己的继承人,而是考虑让曹昂做自己的的继承人,但由于后来曹昂发生了一些不幸战死沙场

  • 曹操惜才,为何要暗杀17岁神童?曹丕求情被怒斥,曹操:玩不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丕

    曹操惜才,却为何要暗杀17岁神童?曹丕求情被怒斥,曹操:你玩不过他!曹操作为三国时的枭雄,他的成功和他能够礼贤下士,招揽过很多人才有直接关系,他求贤若渴,即使人才是曾经的仇敌也不放过,而另一方面,他又性格暴躁,容易多疑,对有些他不能掌握的人才,他是宁可杀掉,也不会让其发展壮大,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杨

  • 曹丕为何不顾群臣劝阻,决意要杀死曹操的救命恩人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丕

    在曹操创立曹魏基业的过程中,曾经遇到无数次生命危险。但是曹操这个人命大,每到危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救他于水火。在曹操担任兖州牧的时候,曾被黄巾军逼入绝境,幸得济北相鲍信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而鲍信却被黄巾军杀害。后来,曹操念及鲍勋的功勋,上表封鲍信长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另一子鲍勋担任丞相掾。曹丕

  • 曹丕并不是曹操最出色的儿子,为什么曹操会传位于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悖论LG标签:曹丕

    [历史悖论讲坛,欢迎来找茬。为活跃气氛,考验读者历史知识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养,文章中故意漏出一些常识性错误,看你能找出几处?]曹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是曹操的儿子,但并非曹操最出色的儿子。曹操有多个儿子,其中曹丕的才华和能力并不突出,但是曹操最终选择将王位传给曹丕,这是有多个原因的。首先,

  • 曹操去世后,曹丕是如何处置妻妾的?网友:这是得了曹操真传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曹丕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对曹操特别熟悉了吧,他在三国时期也是风云人物。他的名声不太好,但是这一点也掩盖不住他的才干,他就凭借自己的力量硬生生的把天下抢到了自己的手里。这本是一件让人特别高兴的事情,但是他在做了皇帝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吧。在他死了之后,就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历史上曹

  • 三国风云录:曹丕和曹叡都短命?其实要看和谁比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曹丕

    三国故事大结局最郁闷的莫过于曹丕曹睿的短寿和司马懿的长寿。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分析,如果曹丕和曹睿能多活几年,他们就不会被司马家族接管。但实际上,在当时混乱、瘟疫、战乱等诸多不利条件聚集的情况下,曹丕和曹睿虽然现在看来早早夭折了,但以当时的条件来看,他们绝对不是所谓的昙花一现。曹操的二十五个儿子中,

  • 四子夺嫡,曹丕上位,曹氏天下终为他人做了嫁衣

    历史人物编辑:清風明月逍遥客标签:曹丕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此时61岁的曹操也面临着接班人问题,而该选谁又令他左右为难,优柔寡断,难以定夺,为日后曹氏兄弟反目,内部纷争,遗留下了祸根。曹操一生不缺女人,同样也不缺儿子,但在二十五个儿子里能够成气候的大概也就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等人。曹操对这几个儿子都

  • 曹丕为什么要杀甄洛?

    历史人物编辑:泽尔情感记标签:曹丕

    曹丕赐甄氏死罪,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1、后宫争宠我们看甄嬛传知道最大的BOSS是皇后,她会设计陷害很多嫔妃,是最坏的人。但曹丕后宫中的皇后,就要温婉大气很多了。曹丕的皇后郭氏,在曹丕身为五官中郎将的时候就与他喜结良缘,一直以来与曹丕和气美满。平日里与甄氏互相敬畏,以姐妹相称,在妻妾争风吃醋的年代,很

  • 曹操把甄宓赐婚给曹丕,为何曹丕就敢接受?其实曹丕也很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雾瀛缥缈标签:曹丕

    三国时期有一个大美人,这个大美人就是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甄宓这个大美人,因为她可是让曹操三父子都沦陷的女人,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试问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大美人,又有几位大美人是能让曹操三父子都沦陷的呢?估计,就算是有的话,撑死也就只有曹操一个人会沦陷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曹操的儿子曹丕

  • 曹丕、曹叡父子有多狠辣,只因喜新厌旧,赐死自己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曹丕

    最是无情帝王家!虽说帝王无情,但是很少有把自己的原配妻子赐死的,但曹操的儿子曹丕、孙子曹叡,却是异常狠辣,父子两人居然都把自己的皇后赐死,真是够冷酷无情的,怪不得两人都英年早逝。曹丕赐死甄妃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fú),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