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儿子很聪明,为何诸葛亮儿子却是草包?专家:问题在诸葛亮

司马懿儿子很聪明,为何诸葛亮儿子却是草包?专家:问题在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无风却起念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4/4/15 5:58:46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中,司马懿诸葛亮都是备受称赞的谋士,他们在智谋和政治手腕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他们的儿子时,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核心人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其中司马师司马昭成为晋朝的皇帝,其他的七个儿子也都成为了重要的王侯。这些儿子在政治才能上不遑多让,司马懿的智慧和谨慎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反,诸葛亮在蜀汉阵营中虽然有着杰出的地位和才智,但他只有两个儿子,且其中一个并非亲生子。其中,诸葛瞻是他唯一的亲生儿子,但他的才华和决策能力却与其父相差甚远。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承袭了爵位,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失策以及智谋的欠缺,使人们称之为“草包”。

为什么两位谋士的儿子差别如此之大?专家认为,问题主要在于诸葛亮本人。

首先,诸葛亮对于政治的专注和对蜀汉事务的掌控,使他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子女的教育中。在他繁忙的工作中,儿子的成长被忽视了。

其次,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智谋,往往让他觉得儿子应该具备同样的才能和领导能力。他期望儿子能够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与他一样出色,但这种期望往往是不现实的。

此外,诸葛亮在家庭教育中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他很少与儿子亲密接触,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指导。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忙碌的政务,诸葛亮无法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无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

与此相反,司马懿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更出色。虽然他也是忙于政务,但他时刻提醒自己的儿子要奋发向上,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准备。司马懿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另外,司马懿也给予儿子们更多的机会和责任,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政治和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锻炼和磨砺,他们有机会学习和应用父亲的智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风格。

此外,家庭环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司马懿身为高官显贵,他的儿子们在富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地位的优势,这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儿子表现平平,而司马懿的儿子却具备出色的才能和领导力,这并非偶然。问题主要出在诸葛亮自身的疏忽和对儿子的期望过高,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相比之下,司马懿注重儿子的教育和培养,给予他们机会和责任,同时家庭环境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司马懿的儿子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诸葛亮的儿子则被称为“草包”。这一切都证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他被称为“鬼才”,与诸葛亮师出同门,智慧不在诸葛亮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诸葛亮

    三国之中有谋略的谋士不在少数,除了大家熟知的诸葛亮庞统之外,其他的能人异士也是应有尽有,比如说曹操手下的谋士就有众多。但是却只有这一位,既是和诸葛亮,有着同样的师傅,而且才能智慧也都不在诸葛亮之下,想必他是谁大家也都很清楚,那就是郭嘉。关于郭嘉的生平是我们也都清楚,他曾经是曹操手下最为年轻的谋士,但

  • 曹丕受士林追捧,可为什么民间名声不太好?

    历史人物编辑:南宋娱乐标签:曹丕

    在文人士大夫、知识界,曹丕很受追捧,但在民间的名声却不太好,这看似有些不能理解,实际上确是历史上比较常见的事情。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曹丕自幼天资聪颖,而且后天受教育环境很好,很早便学习了诸子百家之言,加上后来跟随父亲征战南北,又增长了自己的阅历,丰富了见闻,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古代,

  • 曹操的女儿为何会阻止曹丕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曹丕

    曹操是个大手笔的人,因为付完要行刺自己,搞政变,于是一股脑杀死了付完一家,连伏皇后也给搞死了。但为了达到监督汉献帝的目的,不惜把自己的三个宝贝女儿打包送给皇帝。可惜曹操的女儿尤其是皇后曹节后来居然不给曹操一条心,居然和曹丕闹掰了。有事实为证: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献帝。帝忧惧不敢出。曹后曰

  • 曹丕继位后,如何处置曹操在铜雀台上的女人们?曹丕比曹操更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曹丕

    曹操号称“人妻杀手”,还搞了一个铜雀台,来安置自己的女人。在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他将如何处置曹操在铜雀台上的女人呢?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而曹丕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比曹操更会玩。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看究竟。想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消灭了袁绍在北方的势力,一统北方。他夜宿邺城,

  • 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后,皇叔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而是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曹丕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经过多年的混战,形成了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东汉正式灭亡,随后刘备在成都、孙权在南京也分别称帝,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天子形同虚设,但是作为天子汉献帝依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那么,曹丕废掉汉献帝以

  • 曹丕为何要霸占父亲曹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曹丕

    公元的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任了他的位置,成为魏王。史载,曹丕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曹操留下的所有后妃收入自己的后宫。史载: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

  • 面相大师为曹丕算命,可以活到80,为什么40死掉的曹丕觉得很准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曹丕

    面相大师为曹丕算命,可以活到80,为什么40死掉的曹丕觉得很准三国时期,能人异士还是有很多的。在面相学上讲究相由心生,会遇到什么样的命,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人生这一辈子经历的一切,都是心制造出来的。大家需要知道福祸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人自己寻找的。三国时,曹丕找人算命,算命之人说

  • 曹操临终前把年仅五岁的幼子曹干托付给曹丕,曹丕是如何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曹丕

    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流涕。这是《魏略》中记载的,这个"良"就是曹干,曹良是曹干小时候的名字,曹干这个名字应该是曹丕后来给他改的。"阿翁"就是父亲,曹干小时候为什么叫哥哥曹丕叫父亲?每当曹干叫曹丕父亲的时候曹丕还纠正他要叫哥哥不要叫父亲。可曹干还是一如

  • 《三国机密》曹丕阴险毒辣、六亲不认?其实是个温情文艺的二货!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曹丕

    很多人提到曹丕的时候都会贴上窃汉、奸臣、枭雄的字眼。尤其是在《三国机密》里面,曹丕因为得不到曹操喜爱各种黑化、各种算计,最后还想用战争来让刘平退位,成就他的霸业。历史上对曹丕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说他疑心重胜过曹操,说他野心强过曹操,话虽如此,能在自己登上帝位的时候,善待退位的汉献帝,在最后的关头没有

  • 曹操算准曹丕性格,临终托孤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保其一生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听雷标签:曹丕

    在世人眼中,曹操始终都是以奸雄的形象出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名句流传至今,“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他干的事,在政治上可谓是超级狠人,对人性的把握更是稳准狠。在他临终之际,担心性格阴狠的曹丕对其他兄弟不利,曹操就向曹丕托孤,动之以情让他善待年仅5岁的曹干这个年幼失母又即将丧父的弟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