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比诸葛亮强在哪儿?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草?好路都被曹魏封了

韩信比诸葛亮强在哪儿?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草?好路都被曹魏封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人的历史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4/4/29 6:07:42

导语:

诸葛亮不是没有打算从陈仓道走过,第一次北伐以马谡丢了街亭而宣告失败,第二次北伐,诸葛亮便直奔陈仓而来。

三国时期的陈仓,已经是一座城池,曹魏派遣大都督曹真镇守。诸葛亮久攻不下后,因为弹尽粮绝就撤了。

所以说诸葛亮曾经尝试过学习韩信,从陈仓道进入中原,然而宣告失败了,那么他为什么无法取得韩信那样的成功呢?

第一,三国时期,该防守的通道都被曹魏堵死了。

为什么项羽分明要对付刘邦,还偏偏要把汉中之地封给刘邦呢?那是因为包括项羽在内的世人,都认为汉中是个不毛之地,而且出汉中只有栈道这一条路。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

所以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把最有可能坏事的刘邦封到了这么一个闭塞的不毛之地去,就是希望他再也别出来。

可是萧何厉害啊,他早就从秦王宫里获取了天下文册,得知汉中境内有沃野千里,是秦国昔日的粮仓重地。

此外出汉中也并非只有栈道这一条路,所以萧何才劝说刘邦入汉中,不要跟项羽死磕。此后刘邦从陈仓小道杀了出来,从而夺取了天下。

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陈仓小道就被天下人所熟知了,距离三国四百年多的时间。四百多年以后,出川的几条路早就被世人给摸熟了。也就是说诸葛亮知道的所有出川的路,曹魏那边也都知道,而且知道的更加详细,毕竟人家掌握着汉朝朝廷的府库,有最充足的第一手资料。诸葛亮再牛,他拿不到朝廷的第一手资料,自然就无法找到其他出口。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街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街亭这个出入口,蜀汉大军可以从祁山山脉直奔关中腹地,虽然有点绕路,但是蜀汉可以抢占先机。司马懿当然也知道这个出口,但是速度上毕竟不是蜀汉的对手,所以慢了一步,让马谡先占领了街亭。

可惜的是,马谡碰上了老将张郃,结果兵败街亭。从此以后,诸葛亮再也找不到一条完全没有防备的道路出川了。韩信出川是在三秦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才成功的,所以诸葛亮跟韩信没有可比性,条件艰苦太多。

第二,蜀汉粮草不济,诸葛亮为了保持实力。

我们看诸葛亮多次北伐,每一次基本上都因为粮草不济所以才半途而废。即使战况出现转机,诸葛亮也不敢在前线片刻停留,为什么?他怕战士们饿急了引起兵变,到时候可能直接导致蜀汉灭亡。

首先,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再次出散关,直奔陈仓而来。结果曹真带领大军防守,诸葛亮与他僵持了一阵,因为缺少粮草而退了回去。其次,第四次北伐出祁山的时候,诸葛亮发明了木流牛马作为运粮工具,这一战中与曹魏大将张郃项羽,结果斩杀张郃。却因为粮草短缺而不得不退兵。再者,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从斜谷出川,在武功五丈原处于司马懿对峙,这个时候诸葛亮采取了分兵屯田的制度,希望能够长期驻扎在这个地方。可见诸葛亮多缺少粮食。诸葛亮军队的战斗力是比较强悍的,否则强大的曹魏也不可能只有防守没有进攻的份。可是诸葛亮大军最短缺的,那就是粮草。

每次北伐坏事的都是粮草,没有粮草就没办法打仗,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所以诸葛亮只能不断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是打算从祁山出川,这样可以通过水路运粮,节省时间。后来则用木牛流马作为运输粮草的工具,走山路比较方便。再者就想出了分兵屯田的办法。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三国志》

可以说,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山路实在是太难走,运粮的人员在路上可能就要吃掉一半的粮食,实在是划不来,所以说这在当时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诸葛亮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三,诸葛亮过分小心,没有魏延邓艾这类人的勇气,错失了良机。

诸葛亮知道蜀汉军队来之不易,能够积攒这么十万人马,那是他翻本的最大筹码了。所以诸葛亮处处都体现得十分小心。

所以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智谋出众,但是不敢用奇谋。奇谋的确是兵家必备的良方,可是用奇谋必须要有本钱才行。在三国后期提出和实施奇谋的有两个人,一个魏延一个邓艾。

魏延建议诸葛亮给他一万人马,从子午谷小道直奔长安而去。当时镇守长安的还不是魏明帝,而是庸才夏侯楙,魏延充分有把握灭了夏侯楙夺取长安。邓艾则是在钟会20万大军于剑阁堵住姜维的时候,自己从阴平小道出发,带领三万人马翻山越岭,进入川地,从而灭亡了蜀汉。这两个方法的确是奇谋,魏延之所以这么想,其实是为了立下奇功。他拿下长安以后,诸葛亮的大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他会合的,而曹魏大军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包围长安。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

这么一来魏延手里的一万人马岂不是报废了?再说邓艾的奇谋,人家是有本钱的主,曹魏有20多万大军在钟会手里,就算邓艾失败了,钟会还是有实力灭亡蜀汉。

邓艾本人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所以才打算冒这个险,即使他失败了,曹魏的损失也不是很大,可是成功了,那就建立了盖世奇功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不敢用奇谋,不是他想不到这些奇谋,而是他结合了自己的综合实力,觉得奇谋不适合当时的蜀汉大军而已。

总结:韩信的对手太散太弱,诸葛亮的太强。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像韩信那样横扫天下呢?之前已经提到了无路出川的事情,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彼此的对手完全不一样。

韩信的对手是三秦、是赵魏韩齐燕这些重建的诸侯国,非常弱小,压根就不够韩信打的。最多一个项羽,最后还是被群殴之下才把人家击败。

而诸葛亮的对手就强大太多了,韩信所有对手集中在一起,都没有当时的曹魏强大。因为曹魏是拧成一股绳的中原王朝。

曹魏掌握着最多的人口、赋税、兵马、钱粮,也有最优秀的战将、谋士包括总指挥。这些最强王者的配置都给了曹魏,你让诸葛亮带着一帮青铜怎么跟人家打呢?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有一人,刘备想杀他,诸葛亮不让杀,最后还是被诸葛亮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在关羽和张飞接连惨死的时候,刘备一意孤行,非要出兵攻打东吴,为自己的两位兄弟报仇。但夷陵之战战败,又遭遇了火烧连营,让刘备气血攻心,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病逝,死前上演了一出“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有很多临终嘱托,那么刘备当时给诸葛亮说了什么呢?刘备主要交给了诸葛亮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诸

  • 诸葛亮为何不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仰天长叹,我已尽力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诸葛亮

    章武元年,为了报荆州被夺,关羽被杀之仇,刘备起兵伐吴。在这场战役中,刘备遭受了惨败。刘备多年积累的军事实力损失一空,不禁羞惭愤恨的说,自己被陆逊所折辱,难道是天意吗。在这场战役发动前,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何没有对刘备进行任何劝阻呢?一、沉默是一种态度。 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深受刘备的器重,他不但足

  • 阴险卑鄙,诸葛亮居然行此毒计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诸葛亮

    刘备夷陵战败以后,不久就病重,举国托孤给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尽心辅佐刘禅,兴复汉室。诸葛亮感刘备知遇之恩,破掉司马懿五路伐蜀之计后,又平定南蛮,收服孟获。于是决定大举北伐。曹魏闻得诸葛亮欲引兵入境,夏侯楙欲为父报仇,自告奋勇,领兵前去拒敌。无奈夏侯楙实在是无能之辈,几次三番被赵云大破,便被困于南安城

  • 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为什么诸葛亮要杀害关羽,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诸葛亮

    自古及今,有一种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长久存在,不会失去市场,这就是:阴谋论!如这个问题,诸葛亮为何杀关羽?其实长久以来都存在的。既然是阴谋论,那咱就从阴谋角度和当时的历史实情,这两方面对比着,入手分析,一看便知!蜀汉一把手,毫无疑问是刘备,那么蜀汉二把手是谁?在诸葛亮出山前,是关羽,诸葛

  • 诸葛亮五丈原禳星续命,即使魏延没踢翻本命灯,诸葛亮也不能活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诸葛亮

    一部《三国》到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很多读者便没有读下去的勇气了。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的战场。很多人为诸葛亮可惜,诸葛亮六出祁山,发动十万大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对蜀国很有利,诸葛亮联合孙权同时出兵,让其手尾难顾。魏明帝不得不亲自出

  •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是啥,为何能顶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道远文史标签:诸葛亮

    导读:汉末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性人物。常言道读《出师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忠,这句话固然有些夸张,因为许多不是诸葛亮粉丝的人,读《出师表》没有落泪也不代表不是一个忠诚的人。但许多发自内心喜欢诸葛亮、且对诸葛亮生平多有了解的人们,每当读起《出师表》大都会潸然泪下。诸葛亮的忠并不是《出师表

  • 沈士洲:诸葛亮之憾

    历史人物编辑:校长传媒标签:诸葛亮

    【 沈士洲专栏】 诸葛亮之憾原创作者| 沈士洲(重庆忠县 教委退休教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是民间智慧的化身。其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楷模千秋,励志万代,感动后辈唏嘘涕零,顶礼膜拜。《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未出茅庐的“三分天下,出使东吴的”舌战群

  • 诸葛亮死后,诸葛后代几乎被诛杀殆尽,如何生存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最出名的莫过于诸葛家族,老大诸葛瑾在吴国任职,老二诸葛亮在蜀国做丞相,老三诸葛诞在魏国做大将,不过诸葛家族虽然名声显赫一时,但结局却很悲惨,有战死的,也有被夷灭三族的,诸葛后人几乎已经灭绝了,可是为何如今还有人自称是诸葛亮的后裔呢?这是不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呢?诸葛亮的后代确确实实是存活于现在

  • 诸葛亮才能出众,及受刘备尊重,但关羽为何却瞧不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诸葛亮

    了解三国的都知道关羽个诸葛亮同为蜀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虽然诸葛亮才能十分突出,但是关羽却一直瞧不上他,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关羽是有傲气的,而诸葛亮太高调“三顾茅庐”可谓是中国民间流传度很广的一个典故,刘备为了请诸葛亮这位大佬出山,可谓是做到了极致,是中国

  • 刘伯温在诸葛亮祠堂休息,写下14字蔑视,诸葛亮12个字回他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在这个世界上,能做到荣辱不惊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往往会显露出自己的本性,表现得无比张狂。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已经注定了未来将面临的失败结局,只是当事人一般都不自知。诸葛亮这个人除了才情过人,对上司也是非常忠诚。无论刘备犯什么错,总是会同他一起承担,就算刘备在很多时候,因为做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