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地在三国时专出奇才,一个郭嘉,一个荀彧!

此地在三国时专出奇才,一个郭嘉,一个荀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轻弦V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3/30 10:11:22

核心提示:荀彧(yù)力主曹操奉天子到许都,使他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倘若没有荀彧的坚决主张,后悔莫及的只能是曹操。

曹操一生的最大功业是削平群雄,统一北方。这自然有曹操的个人军事才能,但他那个庞大的谋士集团在键时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个谋士集团之中,颍川(yǐng-河南省中部,因颍水得名)谋士群体,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不仅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天下人才也有其二。我们不难发现,曹操智囊团的骨干都是颍川郡谋士,主要有戏志才(河南禹州人)、郭嘉(河南禹州人)、荀彧(河南许昌人)、荀攸(河南许昌人)等10人,他们对曹操事业的贡献非同一般。曹操本人也曾说过“颍固多奇士”

“奇士”的含义是什么?应指才能出众的名士。但这样理解颍川奇士远远不够,因为出众的才能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人们推崇的才能也各不相同。那么,颍川究竟在哪些方面表现出特殊才能呢?

其一,颍川谋士的政治方略。公元196年,汉献帝自长安逃回洛阳,荀彧力主曹操奉天子到许都。他首先以“晋文纳周襄王;高祖为义帝缟(gǎo)素”(服丧)的史实,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使他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倘若没有荀彧的坚决主张,后悔莫及的就不是袁绍,而只能是曹操了。

其二,颍川谋士的经济方略。众所周知,屯田耕植是曹操征战南北,统一北方的重要基础。而这项决策来自颖川谋士荀彧的高瞻远瞩。东汉末年,战事频繁,土地荒芜,各地军队或“食桑葚”或“杂人肉”充饥。屯田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魏、蜀、吴三国都给予高度重视,而在三国之中,屯田最早,成效最显著者当属曹氏政权。

其三,颍川谋士的军事谋略。军事上的成就,是曹操一生的闪光之处,他能征善战,出奇制胜,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确切地说,曹操凡重大的军事胜利,几乎都离不开颖川谋士们劳神忧思。曹操征乌丸,担心刘表刘备偷袭,郭嘉分析:刘表才不及刘备,也就没有本领驾御刘备,主公不必忧虑。曹操接受郭嘉建议,出其不意,取得了胜利。曹操起事山东,克灭群雄,统一北方,实赖以颍川士人为主的高级谋士。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吴用放到三国演义,是什么水平?比肩诸葛亮、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荀彧

    说水浒人物,不能不说吴用。吴用在梁山排名第三,绰号智多星,也叫吴加亮、吴学究。尽管他的设定是军师、谋臣,但实际上吴用会武艺,他擅长用一双铜链,平时藏在袖子里或者腰上,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曾用铜链,制止激斗中的雷横和刘唐,显然武艺还可以。当然,因为曾几次出计拉拢其他好汉上梁山,所以吴用在读者印象中

  • 三国群雄传之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荀彧

    所以我们看到在汉末三国时期,真正能被称为“君子”的士是不多的,更多的是一些养家糊口的受雇者。这些人靠小聪明出卖智力,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精神追求,典型的例子是贾诩。贾诩虽然有一定能力,甚至是算无遗策,但是他是不具备君子应有的品行的。君子最重要的坚持是“有所不为”,而贾诩恰恰是一个无所不为的人。

  • 三国演义:曹操为何赐死自己最得意的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荀彧

    在三国中荀彧曹操最厉害的谋士之一,可以说曹操无论是内事不决还是外事不决都得问荀彧可见荀彧在曹操眼里的分量。那么荀彧是真的效力曹操吗?荀彧从曹操创业初期就跟着他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可以说曹操的萧何张良,早期协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生辅佐曹操打天下按常理荀彧应该忠于曹操才对,然而荀彧晚期却被赐死。

  • 为什么《三国》里曹操送个空盒子,荀彧便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荀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也有细致表现,且加以创造性发挥,但是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因为这个暗藏文物信息的伏笔确实太过隐晦!我是阳Sir,深耕考古,言之有物,欢迎关注先回答为什么曹操为何送个空盒子,荀彧便自杀了?因为这个盒子不一般,为何不一般,因为它的原型来自马王堆汉墓

  • 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

    历史人物编辑:毒辣评车标签:荀彧

    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荀彧反对曹操封王。曹操曾经说过:“荀彧之功劳,吾没世不忘!”。可是为了减少篡权的阻力,曹操还是昧着良心,对荀彧

  • 荀彧自称忠于汉室,为什么他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荀彧

    汉末三国时期,荀子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荀彧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弃官归乡后,率部族避难在冀州,荀彧被袁绍奉为座上宾。然后他去找曹操。在曹操的重要作用下,荀子被任命为尚书令。他在中间保持了十多年的位置。他被曹操誉为“荀令君”,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张良)”。事实上,流行于民间的刘备形象,与历史上真实

  • 荀彧因一个食盒而死,是太聪明还是太愚昧?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荀彧

    阿布读三国第十九讲:荀彧之死,是太聪明还是太愚昧?在上一讲中,我们说到了曹操手下非常优秀的一个谋士,他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重要的战略,但是荀彧一生聪慧过人,却死于一个食盒,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很多人都认为,荀彧之死,是因为他太牛了,能量太强,对曹操造成了威胁,所以受到了曹操赐死。但是实际则

  • 三国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可以和荀彧、诸葛亮相提并论!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荀彧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为大家所熟知喜爱的谋士有荀彧、诸葛亮、荀攸、贾诩、鲁肃、郭嘉、法正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沮授这个名字。沮授可以说是最被忽略的三国顶级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少有大志,身居要职那么沮授是谁,他到底

  • 三国“王佐之才”“为人伟美”的谋士:荀彧,死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荀彧

    荀彧,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著名的谋士,也是那个时期有名的美男子。可以说,荀彧是不折不扣的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他不仅是让人惊叹的“王佐之才”,而且长得又高又帅,面如冠玉,伟岸雄姿,史称他“为人伟美”、“瑰姿奇表”,留下了“荀令留香”的典故。(荀彧雕像)荀彧,举孝廉出身,曾任守宫令。董卓乱政后弃官归

  •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最后自尽也是为士族地位而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荀彧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火纷飞,中原势力犹如一盘散沙,各地军阀纷纷拥兵自重,拔地而起,而在东汉末年最成功的军阀,就莫过于曹操了。说到曹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宦官家庭出身,这样的出身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受人鄙视的。但曹操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出身,成功崛起,而后一跃成为东汉末年最成功,最有实力的军阀。曹操的成功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