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可以和荀彧、诸葛亮相提并论!

三国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可以和荀彧、诸葛亮相提并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樊建科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3/12/21 16:55:53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为大家所熟知喜爱的谋士有荀彧、诸葛亮、荀攸、贾诩、鲁肃、郭嘉、法正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沮授这个名字。沮授可以说是最被忽略的三国顶级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少有大志,身居要职

那么沮授是谁,他到底做过哪些事情,可以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史书记载沮授“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汉灵帝年间,沮授任冀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两汉实行察举制,郡举孝廉,州举茂才。郡国每年可以举一个孝廉,三公、州牧这种才可以举茂才,所以茂才数量少得多,天下一共才十三个州。可见在冀州,沮授的才名是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曹操出身宦官大家,不过是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沮授为韩馥别驾,拜骑都尉。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是非常大的官职了,只比郡国守相低一级。曹操参加讨黄巾时候,也曾拜骑都尉。州别驾是州牧非常信任的心腹,可惜韩馥是个无用之人。当时袁绍用计来夺冀州,沮授强谏韩馥不要拱手让人,可惜韩馥不听,冀州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袁绍占据冀州,知道沮授很有才能,征辟沮授,沮授于是就成了袁绍的谋士。

定计袁绍,谋划河北

虽然袁绍成功据有冀州,但是也是四面受敌。东面青州有黄巾,西面有张飞燕的黑山军,北有虎视眈眈的公孙瓒,南有袁术。因此,袁绍和沮授也曾有过类似隆中对的谈话,袁绍问计沮授,沮授为袁绍定计如下:发兵向东,扫除青州黄巾;还军攻打黑山,灭掉张燕;掉转兵力向北,兼并公孙瓒;以威势胁迫拉拢戎狄地区的人,立刻就可平定匈奴。横扫黄河以北,合并四个州的地盘,网罗英雄人才,拥有百万人马。

而且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沮授。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第二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

谏阻袁绍,官渡被擒

袁绍按照沮授的规划,一步一步讨平黄巾,打击黑山军,经过几年苦战终于彻底消灭幽州公孙瓒,实现了沮授“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的战略目标。可惜袁绍没有听从沮授迎天子的建议,否则曹操就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资源了,统一河北之后,袁绍和沮授也度过了蜜月期,主要是袁绍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袁绍和公孙瓒激战之时,曹操趁机进军河内郡,于是袁绍宣布进兵许都,在内部引起了争议。郭图、审配等认为讨伐曹操,易如反掌。田丰和沮授都不同意讨伐曹操。沮授认为,袁军讨伐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况且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大义。

对此,沮授提出“修耕战缓搏败曹”的建议,沮授说:“应当先派使臣向天子报告平灭公孙瓒的捷报,奖励农耕,休息百姓。如果上达天子的言路断绝,再宣布曹操一手遮天的罪恶,然后进兵驻屯黎阳,逐步经营河南,多造舟船,整饬兵器,分路派出精锐骑兵,扰乱曹操统属区,让对方得不到安静,我方以逸待劳,这样可以稳操胜券。”沮授建议逐步消耗蚕食曹操,可惜从此史书上写满了四个字——袁绍不听!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曹军收缩河南。袁绍令刘备协助颜良为先锋,渡河围白马。沮授对袁绍说:“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袁绍不听,颜良被关羽阵斩。

五至六月,袁绍大军渡河,行进到延津。沮授又进谏:颜良败没,曹操反而后退,这其中说不定有什么阴谋,应当全面考虑。建议袁绍分兵,大部队留在延津,分兵官渡,如果取胜,大军跟上,如果有诈,可以退回。袁绍又不听,沮授非常气愤,称病辞职,袁绍不同意,将沮授降职隶属郭图。

十月,两军决战。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余人护送粮草,驻屯在乌巢。沮授再次进谏说:“河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的粮少而财少过河北;河南利于速战速决,河北利于缓慢战斗。缓慢抵抗,拖长战事。”建议以持久缓进的战术来消耗曹军,而且他还建议派蒋奇从侧面掩护淳于琼,防止曹军破坏粮道,但袁绍又不听。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曹操火烧乌巢,袁军大溃,袁绍逃走,沮授被俘虏。

在袁绍确定继承人这件事上,沮授也曾明确表示反对诸子分立。袁绍非常喜欢第三子袁尚,让他跟随自己身边治理冀州,准备作为嗣子来培养。同时,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都督,次子袁熙为幽州都督。沮授反对,认为是诸子分立是取祸之道。但袁绍不听。沮授走出袁绍的府门,叹息道:“祸患要从此始了!”后来,袁绍死后,袁尚、袁谭果然因争位而大战。其实官渡之战后,袁氏家族实力仍然很强盛,假如不是袁尚、袁谭内斗,或许曹操没有那么容易统一北方。

沮授被俘后大呼不降,曹操与沮授有旧,见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阵营,感到可惜,叹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若早点得到沮授,那天下不足定)。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回到河北的袁绍阵营,事败被杀。

小结

纵观沮授一生,可以发现他几乎是一个全才,完全可以和荀彧、诸葛亮相提并论。战略方面,他为袁绍规划如何平定河北,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河北之后,如何对付曹操,沮授建议缓图之,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长远规划。战术方面,官渡之战中,沮授多次提出合理建议,可是只有袁绍不听四个字,实在让人着急。

假如袁绍听从沮授的建议,迎天子,那就没曹操什么事了;假如袁绍听从沮授建议,对曹操缓图之,哪怕在官渡之战过程中听从沮授建议,也不会遭遇官渡之败;假如袁绍听从沮授建议,不分立诸子,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河北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假如……可惜历史没有假如,因为袁绍不听挡住了所有的假如!

参考:《三国志》、《后汉书》、张大可《三国史》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三国“王佐之才”“为人伟美”的谋士:荀彧,死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荀彧

    荀彧,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著名的谋士,也是那个时期有名的美男子。可以说,荀彧是不折不扣的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他不仅是让人惊叹的“王佐之才”,而且长得又高又帅,面如冠玉,伟岸雄姿,史称他“为人伟美”、“瑰姿奇表”,留下了“荀令留香”的典故。(荀彧雕像)荀彧,举孝廉出身,曾任守宫令。董卓乱政后弃官归

  •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最后自尽也是为士族地位而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荀彧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火纷飞,中原势力犹如一盘散沙,各地军阀纷纷拥兵自重,拔地而起,而在东汉末年最成功的军阀,就莫过于曹操了。说到曹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宦官家庭出身,这样的出身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受人鄙视的。但曹操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出身,成功崛起,而后一跃成为东汉末年最成功,最有实力的军阀。曹操的成功除去

  • 智商在线之荀彧,神机妙算之孔明,其结局为何会如此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荀彧

    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上有天子,下有黔首,等级森严,对于天子,举国称臣,无一例外,但是犹如商纣以及暴秦那样的统治,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民间哀鸿遍野,导致的结果就是激怒百姓,即便是天子,也无法阻挡那些不甘于命运安排的人站出来与之抗衡,王朝更替是历朝历代天子都难以逃脱的命运。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不

  • 曹操逼死荀彧,对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有没有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荀彧

    荀彧是曹操早期非常重要的谋士,也是曹操阵营中颍川集团的核心领军人物。荀彧在汉末军阀割据形势下舍势力强大的袁绍而投附曹操,尽心竭力帮助曹操谋求对天下的统一,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曹操进爵魏公时,荀彧稍微表达了一下不同意见,结果荀彧就“以忧薨”了,历史大多认为荀彧就是被曹操逼死的。小编认为

  • 荀彧“失语”与赤壁之败及曹操用人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荀彧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基本都是在战火之中度过的。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西周到东周,中国奴隶制社会由春秋五霸逐渐走向战国七雄,此后被秦统一,秦朝末年,楚汉之争又开始,最后统一于刘邦。汉朝传承四百余年之后,再次走向了衰败,由于朝政昏庸,很快导致天下大乱,枭雄辈出,曹操作为枭雄之一逐渐掌握

  •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孤独的忠臣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荀彧

    颍川荀家颍川多奇士说到荀彧就不得不提到他背后的世家,颍川荀家。荀彧的祖父荀淑,是荀子的十一世孙。年少时道德高尚,博学多才,受征召担任郎中,后升为当涂长(当涂县县长),因为觉得当时官场黑暗,便辞官离乡。荀淑反抗权恶势力,当时的李固、李膺对他崇拜有加、拜其为师,人们称荀淑为“神君”荀淑非常能生,足足有八

  • 《军师联盟》曹操容不下荀彧吗?王佐之才就此陨落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荀彧

    《军师联盟》曹操容不下荀彧吗?王佐之才就此陨落三国剧《军师联盟》的热播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剧情也越来越精彩万分。剧情中荀彧一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一直追随其左右二十年载,为何最后却死于服毒的下场?难道是曹操容不下荀彧吗?王佐之才就此陨落,汉室的最后捍卫者,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中,一个群雄崛起的年代,一

  • 三国五大最强谋士,荀彧仅能入列,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荀彧

    五、荀彧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是曹操生平最喜欢的的谋士,荀彧虽然不像郭嘉等人那样活跃,却是曹营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因为他为曹操规划了所有的发展蓝图,让曹操加速了统一北方的过程。四、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中最后的赢家,这是刘备,曹操和孙权都没有想到的,司马懿前期的时候几乎都在猥琐发育,直到曹操,曹丕,曹睿

  • 荀彧之死——乱世当中一个忠臣的纠结与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荀彧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给荀彧写的传记最后有句评价,“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从这个评价当中可以看出,陈寿对于荀彧是非常推崇,但同时也有些同情的,认为荀彧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那么荀彧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匡扶汉室,做一个汉家忠臣!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士族

  • 为什么说荀彧是汉室忠臣,这一点没人可比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荀彧

    作为曹操帐下的顶梁柱,而且是曹操左膀右臂的荀彧,他是忠于曹操还是忠于汉室,历来是讨论的热门话题。曹操起兵之初,荀彧从袁绍处投奔而来,被曹操任命为司马,可以说当时的荀彧就是曹操以下第一人。随着曹操扫平兖州之乱,迎取汉献帝迁都许之后,荀彧被任命为侍中守尚书令,可以说当时的荀彧在实权方面,就是仅次于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