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场让袁术彻底衰败的战役,但因为史料匮乏,极易被人忽视

一场让袁术彻底衰败的战役,但因为史料匮乏,极易被人忽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紫缘历史阁 访问量:4900 更新时间:2024/1/18 2:52:08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把汉献帝迁徙到许都,作为东汉朝廷的代言人;而袁术早就内有异心,后来更是自称天子僭号仲氏,虽然次于汉献帝,但还是把自己和汉献帝摆在一个行列上。从立场上来看,二者属于水火不容的敌人。袁术僭越之后,曹操也发挥政治上的影响力,号召其他势力打击袁术。在曹操与袁术的战争中,有一场“蕲阳之战”值得注意,在曹操进位魏公的诏书中就提到这场战役。下面小编就来简单说一说这场战役。

“蕲阳之战”的历史背景

“蕲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在这之前,袁术作为进攻的一方,已经攻取蕲阳县,就是豫州沛国的蕲县,现在的位置大概在安徽省宿州市以南一带。

在《三国志·魏书·何夔传》中记载,袁术和大将桥蕤曾经一起围攻蕲阳,蕲阳支持曹操坚守不降。袁术劫持名士何夔说服蕲阳投降,但是何夔没有听从。这件事的时间大概是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虽然《何夔传》没有后续的记载,不过从后续的情况来看,最后袁术应该还是成功攻陷蕲阳。

在次年袁术僭号仲氏,坚持实现自己取代汉室的野心。这个时候袁术有两个倾向。第一是争取吕布这个盟友。当时吕布占领徐州,算是袁术的近邻。袁术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娶吕布的女儿,用这层联姻关系巩固二者的关系。失去徐州的东顾之忧后,袁术就可以专心对付曹操。北上进攻曹操所控制的东汉朝廷就是第二个倾向。

吕布本来也是想和袁术联姻,但是被对吕布阳奉阴违的沛相陈珪劝阻。陈珪一方面是忠于汉室,不愿意看到吕布和袁术连成一片,另一方面也是和袁术有私仇,袁术曾经劫持陈珪的儿子要挟陈珪辅佐自己。总而言之吕布是听从了陈珪的话,不但拒绝袁术的橄榄枝,还把袁术的使者韩胤送到曹操那里,表示对曹操的臣服。

袁术和吕布的关系破裂,袁术派遣数万大军进攻吕布,由张勋、桥蕤以及刚刚投奔袁术的杨奉、韩暹等人率领。吕布名义上统治徐州,实际上只有三千兵力。但是在陈珪献计下,吕布策反了杨奉、韩暹,一举击溃袁术的大军。进攻吕布失利,袁术又北上进攻陈国。按史料中记载,袁术进攻陈国的动机是缺粮,向陈国相骆俊借粮被拒绝,于是派刺客张闿刺杀骆俊、刘琮,然后攻克陈国。

陈国距离许都是非常近的,袁术的军队突然出现在这里,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弄粮食还是突袭许都。为了保证东汉朝廷无虞,曹操率领军队亲自迎击袁术。袁术这个时候却撤退避让,只是留下桥蕤、刘勋、李丰、梁纲、乐就等人抵抗曹操。这就是“蕲阳之战”的历史背景。

“蕲阳之战”的简述

“蕲阳之战”虽然名字是“蕲阳之战”,很多史料也都强调蕲阳这个地方,比如《后汉书·吕布传》记载袁术留张勋、桥蕤留守蕲阳对抗曹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曹操在“蕲阳之战”中斩杀桥蕤。不过具体交战的地点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蕲阳一县。

因为史料记载十分地匮乏,导致原本在历史上应该还算比较重要的一场战役,在现在却模糊不清,无法还原原貌。关于“蕲阳之战”的直接的记载,是在《三国志·魏书·乐进传》和《于禁传》。二者都提到,乐进和于禁围攻桥蕤于苦县。虽然时间上有点错乱,放在“宛城之战”之前。但是《于禁传》中提到于禁从攻桥蕤,“斩蕤等四将”,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就是“蕲阳之战”。

苦县在蕲阳的西北方,是陈国所辖的一个县,距离陈国的距离远比蕲阳更近。由此可以判断袁术虽然撤退,但是面对曹操的战线并没有退缩。还布置在陈国一带。而结果却不能让袁术满意,袁术的抵抗力量被曹操全部摧毁,从苦县到蕲阳县,曹操的军队一度逼近淮南,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个将领悉数阵亡,只有张勋顺利逃脱。

袁术的两个重要的大将被折其一,曹操取得一场大胜之后,没有趁势渡过淮水,而是返回许都。给袁术留下喘息的机会。尽管没有彻底动摇袁术的基本盘,但是“蕲阳之战”还是给袁术重创。史料中对“蕲阳之战”的记载实在有限,寥寥数语,但是都提到在这场战役之后,袁术的势力一蹶不振,不敢再轻易扩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蕲阳之役,桥蕤授首,棱威南迈,术以陨溃。”“袁术自败於陈,稍困。”《三国志·魏书·袁术传》:“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忧惧不知所出。”《后汉书·袁术传》:“操击破斩蕤……术兵弱,大将死,众情离叛。”

余论

曹操集团和袁术集团的“蕲阳之战”,也被叫做“陈国之战”,并不能算是曹操与袁术之间的直接对抗,因为当时袁术不知道什么缘由撤退。史料中给出的解释是袁术畏惧曹操,不过这都是站在曹操一方的史料。现在很多人提出新的解释,比如袁术要应对吕布、孙策、陈瑀等人的威胁,才给曹操顺利击溃桥蕤、张勋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役终究是以曹操的彻底胜利而结束。由于史料匮乏,“蕲阳之战”很容易被人忽略。不过史料当中反复强调,此战之后袁术的力量还是衰弱和收缩。在“蕲阳之战”之后,袁术集团再没有出现大动作,反而是因为严重的饥荒而困苦不堪。

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袁术集团的财政终于难以坚持下去,袁术本人也放弃了称帝的美梦。他烧掉自己的宫殿,选择投奔自己原先的部曲陈简、雷薄。陈简、雷薄早已脱离袁术,成为一支活跃于潜山的山贼豪强。他们也拒绝了袁术的投奔。袁术又想到同样有野心,实力更盛的袁绍,打算将帝号让给袁绍。袁绍自然欢迎袁术来投,不过袁术在北上的过程当中就病死,死之前连一口蜜水也没喝到,实在是很令人唏嘘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袁术称帝,起兵伐徐州,吕布使计离间袁术与杨奉,联合刘备破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汉室势微,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政治资源雄厚。袁术与袁绍兄弟不和,但都有异心称帝。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兵多将广,又得孙策传国玉玺,决定造反称帝。主簿阎象反对,袁术解释一番,直言意已决,多言者斩。袁术称帝,听闻吕布将臣下使者韩胤押赴许都,被曹操斩了。拜张勋为大将军,领大军二十余万,

  •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袁术

    袁绍和袁术的血统关系袁绍和袁术两人的血统关系,可以看看笔者制作的“袁氏谱系图(部分)”。【袁绍和袁术见红框内,此图中绿色斜线表示过继关系。】袁绍的生父是袁逢,先是生了庶子袁绍,正好袁逢的兄长袁成也过世了,袁成生前没有留下儿子(有一个早逝的儿子),所以袁逢就把袁绍过继给了袁成:在宗法上,袁绍成了袁成的

  • 曹操都不敢称帝,袁术怎么就敢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袁术

    ——地盘有一点大,虽然不完全属于我说起袁术,三国迷们对他一定不陌生,尤其这哥们的称帝闹剧,简直就是汉末第一大“作死秀”!那么问题来了,汉末第一人的曹操至死都不愿称帝的事儿,袁术咋就咋咋呼呼地干起来了呢?他的称帝是妄自尊大,还是确有本钱呢?如果从袁术败死的结果来看,袁术的称帝就是个妥妥的、自不量力的闹

  • 袁术是后将军,袁绍是渤海太守,为何盟主不是袁术而是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袁术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在董卓进京祸乱朝纲之后,各地群雄纷纷而起,打起讨伐董卓的旗号,一共有十八路诸侯(三国演义中是十八路,正史中是十一路,这个不是重点),经过群雄商议推荐袁绍为讨董联盟的盟主。袁绍出任盟主,有一个人应该是不开心的,这个人就是袁绍的弟弟袁术,为什么说袁术会不开心?因为当时数他地位最

  • 除了袁绍、袁术,四世三公的袁家真的没人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袁术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本期“墨说三国” 小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上一期聊了曹家的故事,那这一期我们聊聊袁家的故事。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家族之一,但是除了被曹操评价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以及同样被曹操看不上的:“冢中枯骨”袁术之外,

  • 袁术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实际上并不是袁术痴心妄想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袁术

    袁术敢于称帝就他是在于汝南袁家的出身,不仅仅是四世三公豪门大族,更多是的是门生故吏拜祭朝野,黄巾起义被平灭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当时各路诸侯中实力最大的就是袁术,袁术的地盘跨越豫州,徐州,扬州3个州,共十二个郡。袁术的实力不容置疑,他具备称帝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也拥有了不少人才。可以说袁术是有资格的

  • 袁绍、袁术所在的家族,到底哪些人曾经“位居三公”?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是实力强大的两位诸侯。在董卓入主洛阳后,这两兄弟能够迅速割据一方,自然离不开汝南袁氏这一世家大族的支持。因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也即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当袁绍和袁术起事的时候,可以迅速聚集一批英雄豪杰。那么,问题来了,袁绍、袁术所在的家族,到底哪些人曾经“位居三公”?一、袁

  • 袁术僭号之后,受到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或者说东汉末年称帝、僭越的人不少,曹操曾经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见东汉朝廷的尊严尽失,以及地方军阀的昭然野心。当时张举、阙宣、马相、许昌都自称过天子,不过最出名的应该还是袁术。袁术从僭号到覆灭,仅仅过了两年的时间。可见袁术僭号的举动确实是

  • 袁门嫡子,勇而无谋—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袁术

    在东汉末年外戚,大臣和宦官的斗争中,宦官得皇权鼎力支持曾显赫一时,但是没有兵权支持,仅仅只有皇帝信任的宦官注定长久不了,外戚相比之下也是依附皇权,唯有在地方上势力庞大,而且自身影响力深远的世家和诸侯,才能左右天下的格局,汉灵帝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惜黄巾之乱逼迫他下令解除党禁,之后便是天下大乱,而一开始

  • 张辽武艺不在关羽之下,为何排名进不了前10?你也不看看前十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张辽

    三国演义中,关羽曾经评价过张辽的武艺,说他的武功不低于关张,令人惊叹!关羽张飞是何等的强悍,武功不低于关张,这岂不又是一个妥妥的顶级猛将?然而细细分析三国武将的排名时,我们又会发现,张辽的武艺根本排不进三国前十,这是怎么回事呢?张辽武艺不在关羽之下,为何排名却进不了前10呢?张辽武艺不在关羽之下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