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迷局:袁术称帝到底是对是错

三国迷局:袁术称帝到底是对是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润平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1/30 16:17:41

袁术称帝必须是错的,因为袁术依据手下孙坚得来的汉室传国玉玺,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称帝,致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自己最终忧郁而终。

第一,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汉献帝虽然懦弱,但依然健在

首先东汉政府虽然腐败无能,“摇摇欲坠”,但是因为汉献帝的健在,依然可以保持政府各方面的运转。并且朝中还是有一大批官僚贵族是支持现在的东汉政权。使的东汉政权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其次大将军何进和强人董卓在位的时候,他们二人尚且不敢废帝,另立政权,并且这两个人不管从实力,背景上都比袁术强了太多,他们二人都知道维持现状,而袁术不知道从何处借的“胆”,就凭借着一个不是合法途径获得地的汉室传国玉玺,擅自称帝,导致自己被天下唾弃,群起而攻之。

最后袁术想要称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底,让术士河内人张鮍为自己卜卦,说他做有皇帝命,因此袁术以此为理由,在寿春称帝,自己看袁术称帝的这件事情,袁术只凭借汉室传国玉玺和一个江湖术士的卜卦,让人看了都觉的是笑话,因为自古成王成帝,要拥有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而袁术一样都不没有,所以他的这个皇帝长稳不了。

第二,袁术称帝,动了大家的“奶酪”,使的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首先,袁术称帝,打破了政治平衡,各路诸侯都在为瓜分地盘而”角力“,袁术的突然称帝,打破了现状,各路诸侯都停止了厮杀,把“火力点”,全部都对准了袁术,一是为了合力打败袁术,瓜分他的地盘,二是反对他篡权行径。

其次诸侯中,刘备,曹操,袁绍吕布都是有不臣之心的人,他们也想当皇帝,但是苦于形势和实力不济,就一直没有做出忤逆之事。现在袁术突然称帝,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服的,并且这些诸侯都和袁术曾经发生过摩擦,现在袁术的篡权行为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现在这些诸侯绝对会抓住这个现成的机会,往死里整袁术。

《后汉书》:建安二年,因河内张炯符命,遂果僣号,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乃遣使以窃号告吕布,并为子娉布女。布执术使送许。术大怒,遣其将张勋、桥蕤攻布,大败而还。术又率兵击陈国,诱杀其王宠及相骆俊,曹操乃自征之。术闻大骇,即走度淮,留张勋、桥蕤于蕲阳,以拒操。操击破斩蕤,而勋退走。术兵弱,大将死

最后来说,袁术这个人不仅得罪了诸侯中的君子,如刘备等人,而且还得罪了诸侯中的小人,如吕布,刘表等人,君子小人你都得罪完了,还会有谁来帮你,袁术称帝必定不会成功,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袁术称帝,众叛亲离,他身边的文臣家将不愿趟这个浑水

首先,袁术手下的大将孙坚之子孙策,率先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驱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和广陵太守吴景,导致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实力被大大削弱了。

其次,袁术和文臣舒邵因为散粮救饥民产生分歧,文臣舒邵看到大旱灾与大饥荒,希望袁术开仓放粮,但是袁术自私自利,只希望留下粮食供自己家人们食用,没有顾及自己治下的老百姓,致使文臣舒邵对袁术产生厌恶之心,想要离去。就这样袁术的境遇越来越不好受,他手下的部将陈兰、雷薄发生叛变,在掠夺粮草后,带兵出逃了。

最后,走投无路的袁术,只好向自己的亲哥哥袁绍求救,自己拿出传国玉玺,并且奉袁绍为帝,希望袁绍能够保全他,给他一个庇护之所,袁绍一看,有利可图,就同意接纳袁术。可是袁术在投奔袁绍的路上,被曹操和刘备所率的大军截住退路,袁术只好退回寿春,在“四面楚歌”的局面下,忧郁而终。

第四,袁术称帝,不占天时,不占地利,不占人和。

——不占天时:袁术称帝,没有好的时机,汉献帝健在,东汉政权依然在有效运转,并且各个诸侯虎视中原,袁术贸然称帝,使自己成为群起而围攻的对象。——不占地利:袁术只占一个扬州,只是偏角一隅,而袁绍占四州,曹操占许都,刘表占荆州,袁术在地利上并没有任何优势,想划江而治根本不可能,刘表的水军随时可以到达袁术的领地。所以说袁术要靠长江之险想来抵御各个诸侯,是不可能。——不占人和:袁术手下大将孙策江东自立,文臣出走众多,部将陈兰、雷薄发生叛变,并且袁术治下,鱼肉百姓,腐败不堪,致使民不聊生,在加上天灾人祸并发,使的袁术失去人心,失去立国之本。

综上所述:袁术称帝,不具备各方面条件,所以说袁术贸然称帝,必定会失败。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袁术

    一代豪杰曹操骂袁绍,庶子不足为谋。曹操骂袁术“冢中枯骨”。看来在曹操眼里二袁都是无能之辈,只是躺在祖先功劳薄上等死的二世祖,其自身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能入他法眼的只有大耳贼刘备,但实际上袁术绝非如此不堪,虽然能力有所欠缺。但本事到还是有的。至少比刘璋刘表之流强多了。袁术就是个中

  • 同是四世三公出身,为何人才投靠袁绍,不选择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袁术

    三国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诸侯。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曹操、孙权和刘备,除了这三人之外,三国时期仍然有很多厉害的诸侯,袁氏兄弟就是其中之一。袁绍和袁术的地位在三国时期,几乎是无人可比的。袁氏兄弟出身四世三公,那么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四世三公,是袁氏一脉最闪耀的一个标签之一。四世三公就是在袁术、袁

  • 为什么从某种亲缘关系讲,袁绍是兄弟袁术的子侄晚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袁术

    三国的历史距今已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好大啊,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只要提到相关的内容,基本就有话可说了。其中,最基础的内容自然是三国起源。孙、刘、曹三人站在一起就不用说了,天下大事都围绕着这几个人。但在这么多精彩的故事中,却不止这三个当事人。早期的势力,尤其是刘备,无兵无将,无地盘。基

  • 袁术麾下一猛将,能与关羽大战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后被张飞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袁术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张飞和关羽都应该有一个认识,那就是关羽属于爆发型的,尤其是第一刀,又快又猛且力大无比,但是只要撑过第一刀,后面的威胁就不大了。当关羽快力竭的时候就会使出压箱底的“拖刀计”,如果还胜不了那就只有跑了;但是为了神话关羽,所以纵观全书,能让关羽使出“拖刀计”的那是寥寥无几,黄忠都

  • 袁术也是四世三公,而且是嫡子,为何结局还不如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袁术

    袁术是东汉末割据时期的一个统治者,他曾经在江淮一带称王自立,但是最终失败了。袁术失败的原因较为复杂,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袁术的统治基础较为薄弱。袁术在江淮一带称王自立,并尝试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他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很多人对他的统治并不认同,对他的政策也不满意。这导致了他的统治不

  • 袁术和袁绍为什么不联合?双袁聚合成最强诸侯,还有他曹操啥事!

    历史人物编辑:畅论史今标签:袁术

    袁绍与袁术哥俩的关系,拿曹操《篙里行》中的“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一句来形容,实在是太贴切了!所谓家和万事兴,可要是家族内部成心闹起矛盾来,金山银山也得给败光。袁绍和袁术,就是一对典型的败家子。兄弟两个出自汝南袁氏,都是东汉朝廷司空袁逢的儿子。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凭借祖辈积攒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威望,在

  • 袁绍、袁术两兄弟,互相竞争组建羽翼,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袁术

    袁绍和袁术是东汉末年的两个军阀,而且都一度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阀之一。袁绍如果在“官渡之战”中击败曹操,就能够扫平北方,走扶植天子再取而代之的路子;袁术也曾经占据扬州、豫州、徐州等郡县,野心膨胀僭号仲家,最后也因此而失败。如果袁绍和袁术能够联手,三国历史舞台中心的家族很有可能就是汝南袁氏。可惜两个人并不

  • 董卓入京时,洛阳权力架构——袁绍、丁原、袁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袁术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灵帝去世之后,以何进、袁绍为首的外戚势力和士族联盟和以蹇硕、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互相争斗。何进、袁绍密诏董卓进京,意图迫使何皇后下令诛杀宦官,结果董卓未到,何进先被宦官杀死。袁绍、袁术等人又杀尽宦官,当时洛阳城中可谓非常混乱,这时董卓带三千凉州步骑进入洛阳……东汉中后期

  • 袁绍不敢,曹操不敢,为什么只有袁术敢率先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袁术

    公元197年,一场荒唐的“登基大典”在寿春举行。袁术在这里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仲氏”政权,并设置中央的文武百官。然而这个荒唐的政权才撑了不过两年就土崩瓦解,袁术本人最终也兵败身死。当时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不敢称帝,却唯独袁术敢称帝,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呢?为什么只有他敢称帝呢?真的只是因为得到了一块传

  • 曹操至死不敢篡汉,袁术为何却能够霸气称帝?乱世群雄都有谁支持他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袁术

    文:操云飞(作者原创授权)东汉末年,袁术虽然在连续两场大败之后失去了自己问鼎天下的最好机会,但是袁术却并没有就此落寞下去,正所谓“烂船还有三斤钉”,袁术很快就再次展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在占据扬州的同时,又看向徐州,此时的袁术如果能够再次拿下徐州,依旧可以在争斗之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徐州是一个大州,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