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一度是曹丕的有力竞争者,曹操死后,曹丕对曹植怎么样

曹植一度是曹丕的有力竞争者,曹操死后,曹丕对曹植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5/2 6:06:38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的第三子,自幼熟读诗书,才思敏捷,曹操和他探讨诗文时,都能出口成章。而且曹植平时比较简易,不追求华丽的车马服侍,很对曹操的胃口,因此深得宠爱。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植就被封为平原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征讨江东时,还让曹植留守邺城,可见对他的器重。

(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曹操对曹植的态度,让身为嫡长子的曹丕大为紧张。毕竟虽说当时一般情况下立继承人的时候讲究“立长不立幼”,可之前已经有了不少立幼子为继承人的例子,曹操也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可未必会继续按照这个原则确立继承人,曹丕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曹植文人气质太重,多愁善感,吟诗作赋还行,政治素养却略显不足。而且曹植行事率性而为,喜欢酗酒,曾经喝醉酒了乘车经驰道夜入司马门,还因为醉酒误了率军出征救援曹仁。这让曹操很是不高兴,认为曹植不堪大用。

相比之下,曹丕在司马懿贾诩等人劝说下做事小心谨慎,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曹操面前表现得内敛冷静。加上此前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导致兄弟相争,基业毁于一旦的教训,经过一番角逐,曹操最终还是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并将辅佐曹植的杨修等人杀死,防止曹植和曹丕相争。

不过即使如此,根据《魏略》记载,曹操去世前夕,曾经召留守长安的次子越骑将军曹彰回洛阳。曹彰赶到时,曹操已经去世,曹彰就对曹植说:“先王召我回来,就是想立你继位。”

曹彰素有勇名,手中又有军权,一旦他和曹植联手,那么曹丕的位子也很难坐稳。只是曹植不愿兄弟相争,重蹈袁谭袁尚兄弟相斗,外人渔利的覆辙,劝曹彰不可轻举妄动,曹丕才得以顺利继位。

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曹丕继位之路走得如此艰难,自然担心日后自己的兄弟,特别是曹彰、曹植等人还会成为后患,有意采取措施加以制约。后世著名的《七步诗》,就是发生在曹丕继位之后。这个事虽然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真实性一直颇有争议,但是曹丕对自己几个弟弟的提防之心却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此时曹丕和曹彰、曹植的母亲卞氏还活着,卞氏劝曹丕要善待兄弟,更何况曹操刚死不久,马上逼死自己兄弟未免过于寒了人心。因此最后曹丕还是没有真正下毒手,只是强行命令曹彰、曹植等人回自己封国,让他们离开洛阳,并下令“亲王不得干政”,杜绝了诸兄弟参与朝政之路。

而且曹丕对待诸侯国十分严苛,给他们的僚属都是一些才能低下之人,亲兵不仅数量只有两百,还都是老弱残兵,以防止诸侯形成自己的势力。曹植作为防范的重点,更是被以种种借口将他的待遇减半。此外为了预防万一,曹丕还屡次改封曹植,让他的封地在十一年里变了三次。

时法制,待籓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

曹丕死后,曹植一度以为自己有机会重返朝堂,施展拳脚。但是曹叡继续了严格控制宗室成员,禁止他们参政的策略。可怜曹植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他屡次上书希望能参与政务,为曹魏出力,并警告如此严防宗室,势必导致宗室力量衰弱,不利于长治久安。

曹叡执政后期也意识到曹植所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逐步放松了对宗室的管制,并让燕王曹宇等人开始参与朝政。可是对于曹植,曹叡还是加以防范,只对他的意见表示了嘉许,丝毫没有让他重返朝堂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曹植自然是郁闷至极,年仅四十一岁就因为抑郁成疾死去。类似结局的,还有他的哥哥曹彰。这个曾经带兵南征北战的猛将在曹操死后,也是未能再建一功。曹操儿子中一文一武两个人才,就这么被埋没了。

而曹丕预防宗室夺权的措施也正如曹植所料,直接导致了宗室力量的衰弱,曹叡想设法补救时,已经为时过晚,没有扭转这个局面。这最终也成为断送曹魏江山的重要原因,可谓是双重悲剧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为何曹丕更适合做接班人,曹操看重哪些品质,才决意舍去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的一首古诗,主要说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和曹丕之间的兄弟相残,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植,背景则是曹丕让他在七步中成诗便可不杀他。迫于这种压力,天资聪颖的曹植很快就做出了这首七步诗。同样都是曹操的儿子,不一起为魏国的建设而奋斗,反而

  • 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掉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很多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曹植七步成诗。历史的记忆和评价,往往和当时的成败得失并不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植,后世曹植的名气,远远在他哥哥曹丕之上。尽管曹丕的文学才华也非常高,甚至还写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集《典论》,但在大家的印象里,

  • 曹操宠爱曹植多过曹丕,是因为曹植文采好,曹丕比不上吗?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曹植

    曹操一生儿子众多,有名字的25人,还有3位养子。在众多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都不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曹操最喜欢的其实是曹冲。曹冲就是语文课本当中《曹冲称象》哪一位。曹冲称象时的年龄据说才五六岁,简直就是一个神童,曹冲非常宠爱他,且有意立他为继承人。但是, 曹冲很不幸的是,13岁就早亡了。所以,曹冲去世

  • 为何生前得宠的甄宓,死后却被糟糠塞嘴,以布盖面,不入皇陵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甄宓

    为何生前得宠的甄宓,死后却被糟糠塞嘴,以布盖面,不入皇陵呢?有一句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往往会不自觉的去模仿父母,如果父母起到一个坏的表率自然无法让孩子信服。我们总说帝王注定无情,帝王之家注定是寡人,可是帝王也是人啊,也有喜怒哀乐,父母子女,也会有七情六欲,会犯错!今天小编就

  •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令曹丕狠心将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甄宓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曹植所写的《洛神赋》,为了悼念甄宓而创作。曹植和甄宓之间流言蜚语自古有之,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四首》中写道: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其中“宓妃留枕”就是说甄宓把自己的枕头赠予曹植,不过,这个枕

  • 甄宓“一女乱三曹”,被曹丕杀死后,为啥嘴里塞满米糠?扯出一桩丑闻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甄宓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三国不仅仅是个诞生英雄的时代,更是一个诞生美女的时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是三国人。三国中,除了貂蝉之外,还有其他美女,如大小乔、孙尚香、甄宓等,她们也都是绝色佳人。貂蝉一计乱两人,让董卓和吕布相互厮杀,可是甄宓比貂蝉还厉害,她一女乱三曹,让曹操、曹丕和曹

  • 甄宓被曹丕处死之后,为啥以发掩面、口塞糠后才埋葬呢?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甄宓

    说到三国时期的最大的美女,很多人都会说是貂蝉,但其实三国时期最大的美女不是貂蝉,貂蝉只是虚构的一个人物。最大的美女是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做甄宓,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而且样貌十分的漂亮,但是她的结局十分悲惨。他的结局是被曹丕给处死的,而且在处死之后,以发掩面口、口塞糟糠后才埋葬的,这是为何?甄宓原来是

  • “毒皇后”蔡少芬年轻时演过甄宓和七仙女,这个角色最美堪比玉女

    历史人物编辑:浅望幸福不写忧伤标签:甄宓

    说起蔡少芬,大家应该对她在《甄嬛传》里饰演的皇后娘娘印象最深刻了吧“臣妾做不到啊!”,随着《甄嬛传》而风靡了大江南北,而人物形象也就随之而定型了。but······年轻时候的蔡少芬,跟这个毒皇后的形象,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眉毛上扬,眼角网上,嘴角似笑非笑,一看就是个奸妃!可是曾经的蔡少芬,人设不是

  • 甄宓有何神秘之处,让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意乱情迷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甄宓

    熟读《三国》之人,必定知道其中的美女,第一是貂蝉,其次大乔、小乔,可是小编并不这样认为,三国第一美女之称,应该属于“甄宓”,因为在作品中关系比较单一,大家都忽略了。我们先从三国中,拿貂蝉和甄宓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看出。 罗贯中在描述貂蝉出场的时候,用了八个字概括“年方二八,色伎俱佳”,从这里可以看出,

  • 一女乱三曹,甄宓和曹家父子3人的爱情,为什么最后被赐死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甄宓

    三国时期有一个故事叫“一女乱三曹”,这一女指的就是貌美如花的洛神甄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人,甄宓也是王者荣耀甄姬的创作原型。而三曹指的就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了,这爷仨同时爱上了甄宓,于是这便上演了一女乱三曹的故事。曹操爱人妻,那在汉末三国的江湖上可是声名远扬的。江南地区多美人,甄宓和大小乔就是美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