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平辽东才是他能力的真正体现

司马懿平辽东才是他能力的真正体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4/1/22 23:02:16

在东汉末期公孙家能够入主辽东起于董卓之乱的时候,公孙度小吏出身,在公元169年,任冀州刺史,在公元90年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就此公孙家就开始了在辽东的独霸一方的态势,历经三世不倒,公孙度颇有才干。趁着中原地区动乱无暇顾及的时候,大肆扩大势力,羽翼逐渐丰满,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尊曹魏为正朔。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度残暴而不节,渊仍业以载凶,秪足覆其族也”,这个评价显然是想当然。公孙度能从一个小吏逐步成为刺史。而后开发辽东,并成为辽东开国之主。绝非浪得虚名。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孙公孙康公孙渊相继继位。可以说,自公孙度开始,辽东虽然名义上臣服于曹魏,实际上一直处于半独立态势。

公元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之位,成为辽东之主,被魏明帝曹睿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曾经公开说,今天下三分,我家历经三世,为何不能自立一国,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公孙渊为割据称帝,多次派人与孙权联系。孙权出于拉拢和打击曹魏势力,在公元233年,以皇帝的名义加封公孙渊为燕王,为表达诚意,孙权遣一万多人携珍宝前往辽东。但孙权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做法彻底惹怒了公孙渊,因为公孙渊要的是平起平坐,不是要给你当奴才,都是当奴才,给曹睿当不比给孙权香吗,公孙渊在太和二年(228年)斩杀东吴使者,东吴将士一万余人也被公孙渊“笑纳”,魏明帝得知此事以后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

但公孙渊长期独立态势引发曹魏的担忧,尤其是曹魏使者到辽东以后,公孙渊无人臣之礼,并多次口出不逊,辱骂朝廷使臣。种种迹象表明,公孙渊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性。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曹睿终于有时间,有兵力讨伐公孙渊了。经过三年多筹备,在景初元年(237年),公孙渊击败前来讨伐的荆州刺史毌丘俭。史载:“至辽河东岸,失败而归”。公孙渊大败毌丘俭后。立即信心爆棚,于是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实际上对于公孙渊而言,既然要称帝,就要打一个,拉一个。不能同时得罪孙权和曹魏,要是我就接受孙权的“封赏”,然后两家合并攻击曹魏。或者两边点火,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这是对辽东最有利,或者彻底倒向一方。可惜几个有利的措施公孙渊都没有做,而且采取了一种最作死的方式,在把所有人都得罪的情况下自立为帝。

荆州刺史毌丘俭败北,引发震动,如果不果断镇压公孙渊,曹魏整个北方防区都有可能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曹睿用已经是59岁的司马懿(属于高龄了)讨伐公孙渊,曹睿在和司马懿探讨与公孙渊的作战方式,司马懿对曹睿说:“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魏明帝问司马懿:“你以为公孙渊会采用哪种拒敌策略?” 司马懿道:“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他定会认为我们这次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先在辽水抗拒,再退守襄平,这是中计和下计”。曹睿问司马懿大约多长时间平叛?”司马懿道:“去一百日,回一百日,攻战一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于是在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当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大军从京师出发。在路过老家温县的时候,也是感慨一番小住几天之后才直抵辽东,公孙渊虽然鼻孔朝天谁也瞧不上,但也知道司马仲达的厉害,这可是诸葛武侯都怕的人啊,于是公孙渊立即派人联系孙权求援,孙权气不过又怎么能帮公孙渊。但有人提议,假意应允就可以,于是孙权就厚赐公孙渊的使者,并回信给公孙渊,说自己一定会出兵。孙权这边一动兵把曹睿吓一跳,但侍中蒋济告诉曹睿,陛下无需忧虑,碧眼儿(孙权)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走道不捡钱就算丢的主,孙权的行为不过是给人而已。不算什么事。

司马懿在经过幽州的时候,与毌丘俭兵合一处经碣石山沿榜海道向辽东进发,在公元238年六月到达辽水西岸,公孙渊派将抵御,而且是以防守为主,在河畔修筑起了围垫长达二十余里,防止魏军过河。司马懿让毌丘俭下游布疑兵,意图调防公孙渊主力,自己则率主力从上游偷渡,偷袭襄平。司马懿对毌丘俭解释是,我军远来,必须攻击敌必救之地才能取胜,司马懿进攻公孙渊老巢,公孙渊只能全力救援,如此也只有硬拼,曹魏大军作战勇敢,曹魏主力部队击败了公孙渊的部队,后者退回襄平城内。司马懿进而包围襄平。司马懿一代军事大家,在运动战中那句“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运用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公孙渊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一死。天下再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这种某人在谋略,心理,经验,临场指挥几乎全部碾压所有的人。属于司马懿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公元238年七月,此时突然暴雨连绵,运船船舶竟然能直接驶至襄平城下。司马懿营地中的积水甚至已达数尺之深。属下纷纷劝司马懿移营,司马懿坚令不可,有敢妄言移营者斩立决,都督令使张静被杀,众人才知道司马懿所言不虚。司马陈圭曰问司马懿:“当年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这次远道而来,为什么行动却更加缓慢?”司马懿说:“当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军队是孟达的四倍,粮食却不足一月,以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以四攻一,即使一半人伤亡,也是可行的,当时不计死伤,正是要为有限的粮草争取时间。而今敌兵多我军少,敌粮少我粮多,又遇大雨,想速战也不可能。从出兵开始,我就不担心敌人来进攻,而是怕他们会逃跑。如今敌军粮草将尽,我军包围尚未合拢,若现在抢掠牛马,会逼他们逃走。兵者诡道,善因事变。他们凭借人多和大水,虽然饥困,也不肯就擒。这时候更当稳住对方,不能为得小利而把敌人吓跑。”所以司马懿围而不打,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的行为引发朝廷担忧,又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魏明帝曹睿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直到雨停,司马懿才终于开始围城。这个时候的襄平城内,粮草已经捉襟见肘,甚至发生了吃人的事情。公孙渊大为恐惧,遣使求和。但司马懿断然不许,并于两军阵前将使者斩杀。八月,司马懿挖掘地道,采取各种方式攻襄平。八月二十三人攻破襄平,公孙渊父子出逃,但最终被追斩。在襄平城内,司马懿大开杀戒,杀公卿大夫以及十五岁以上男子下七千多人,筑为“京观”至此辽东四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彻底纳入曹魏版图。而对于辽东百姓十分宽厚。就此统治辽东五十多年的公孙家族彻底覆灭。

实际上,司马懿是个文官,军事不是他的长项,司马懿真正接触军事是从曹魏时期开始,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是从46岁了,因此说他的军旅生涯并不算特别长。司马懿是从与诸葛亮交战开始发迹的,正是诸葛亮的交战确立了司马懿在军界的地位。而讨伐辽东司马懿几乎展现出了一个名将所必备的全部素质,无论是战前的庙算还是长途行军,无论是强渡辽河还是围攻襄平。展现了一个大军事家和大政治家的全部素质。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能篡权成功,全靠这一无敌绝招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能成功篡夺曹魏政权,有很多原因。比如,曹魏皇帝大多短命,曹家人才断层等。但司马懿出色的表演能力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司马懿本身是一奸诈狠毒的人,却始终表现得忠心耿耿、毫无野心。他用自己出色的演技,成功骗过了曹操、曹丕、曹叡、曹爽等人。司马懿年轻时,在曹操手下做事。曹操是何等厉害的人,从一开

  • 诸葛亮上方谷火攻司马懿,为什么不直接射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史馆标签:司马懿

    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战场上运筹帷幄的人,甚至逐渐被现在的人们神话,几乎代表了整个三国的智慧化身。而在他来到刘备的麾下之后,是刘备登上了荣耀之路,直到最后,天下一分为三。而在著名的上谷事件中,为什么就在诸葛亮要杀司马懿一家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之后,他却阻止手下人用箭射他?诸葛亮的童年是挺凄惨的,

  • 从看司马懿,诸葛亮能力是真的不如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司马懿

    日前火爆的军师联盟,让司马懿火了一把,但对于历史真相,真的就像军师联盟所说吗?并非如此,军师联盟是以司马懿为主角而写的一个剧本,并非按原历史去写,司马懿这主角光环也是少不了的。在正史中,前期基本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但在剧中,司马懿可是从年少火到年老。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厉害一点,不只

  • 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墓在哪里?司马懿到底忠不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和司马懿一样狡猾。在漫长的隐忍中,他不仅杀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等待曹操、曹丕、曹睿的死亡,在漫长的隐忍中积蓄力量,促成了司马师成功夺权,实现了三国历史上的短暂统一。这么伟大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说到司马懿,当然首先要提到他的生平。司马懿生于179年

  •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还选择撤军?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非常厉害的谋士,在三国时期,能够与司马懿媲美的恐怕只有诸葛亮了。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三国时期两人亦敌亦友,不过诸葛亮的名声要比司马懿好很多。毕竟诸葛亮对蜀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就要差很多了。因为司马懿在曹魏后期,就有了不臣之心,这一点被后人们看成是叛臣贼子。与诸葛

  • 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对比战绩,只能说司马懿丢人

    历史人物编辑:清轩侃史标签:司马懿

    说实话,要不是司马懿活的时间长,他还真玩不过诸葛亮。其他方面,他没有任何一点能和诸葛亮媲美。论军事,诸葛亮可以压着司马懿打。蜀国经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只能东和孙吴,北拒曹魏,努力发展民生,提高综合国力。但即使如此,由于地盘太小,人才少,无资士兵都比不过财大气粗的魏国。但诸葛亮北伐是什么情况?压着魏

  • 与司马懿相比,诸葛亮为什么能千古流芳?

    历史人物编辑:科霖标签:司马懿

    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比较,历史上和现代都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根据我查询到的资料,我尝试用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一般认为,诸葛亮在军事上比司马懿更有才华和创新,他以一州之力,五六万步卒北伐中原,多次出奇制胜,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司马懿则是以强大的兵力和地利来抵御诸葛

  • 司马懿狼子野心,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世长安生话标签:司马懿

    三国中,孟德看出司马懿的狼子野心却还没杀他,是因为孟德在世的时候,仲达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异动,仲达自己在心里也清楚自己并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仲达当初也是不敢轻易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就这一点让孟德认定了司马懿能力非凡。但曹操很清楚自己没必要把仲达太放在心上,只要自己在仲达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曹操已经老了,

  •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助司马懿夺了曹家权力,竟还一直自称是魏臣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期,各国涌现出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名人,在自己的国家乃至其他国家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这群人中,司马懿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然而,我们只知道司马懿,却很少听说过他的弟弟司马孚。司马懿一向以长寿四代老将而为人所知,但你不知道司马复比司马懿还多活了十几岁,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复七任皇帝。在远古的历史长河中,

  • 西晋灭亡,司马懿后代几乎被赶尽杀绝,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司马懿

    东汉末年,各方势力逐鹿天下,最后演变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在大家猜测,这个天下最终鹿死谁手时,司马家横空出世,直接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有人曾调侃过,曹家的江山就是为司马家打的,毕竟谁也没有想到,曹丕和曹叡两代帝王,竟然都短折而死。没了来自君主的制衡,司马懿找准时机,掌控了整个曹魏政权。后来,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