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历史上的萧宝卷又可怜又可恨?

为何说历史上的萧宝卷又可怜又可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4/1/19 0:25:13

历史上最离谱的皇帝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萧宝卷字智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中第二个朝代"齐"的第六位皇帝,齐明帝萧鸾的次子。母亲是萧鸾正妻刘惠端,但萧宝卷六岁的时候她就去世了,此后萧宝卷一直由潘妃抚养。潘妃虽然白捞了一个儿子,但也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教养。萧宝卷自幼口吃,话说不好也不怎么聪明,所以十分厌烦读书,整天就知道玩。《资治通鉴》上说他

"不好学,唯嬉戏无度。"

那他玩什么呢?说起来也很无聊,每天拉着侍卫在东宫捉老鼠,经常通宵达旦。那他的父皇萧鸾呢?萧鸾根本不管,他自己身体不好不说还天天沉迷于各种玄门法术,连自己都管不好更何况儿子呢?萧宝卷没什么能力还口吃,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有缺陷怎么还能做皇帝?他是次子,萧鸾还有一个儿子,另一个当皇帝不行吗?确实,萧宝卷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适合当皇帝,但是他的哥哥萧宝义不但是庶出还是聋哑人,就更不行了,所以萧宝卷当皇帝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

建武元年(494),十一岁的萧宝卷被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498)七月己酉日,齐明帝萧鸾驾崩,萧宝卷继位,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改元永元。萧鸾担心自己死后萧宝卷难以驾驭群臣,于是死前对儿子说"做事不可在人后",让他要下手狠一点,如果发现朝臣中有反叛苗头的人就立刻诛杀,千万不能优柔寡断,否则后患无穷。

萧鸾这样说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走谋反的路上台的,本来他没有资格做皇帝,但因为萧昭业一时心软,他立刻就组织人手谋反,成功后还血洗了皇室内部一番。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被别人夺权,所以便嘱咐他宁错杀不放过。

其实这嘱咐虽然极端了点,但作为皇帝来说确实需要杀伐果断,前提是这个皇帝得是个有脑子的、明白事儿的。萧宝卷恰恰不是,他只记住了字面上的意思,之后但凡有违逆之人,他也不会想着去查清楚,反正直接杀了就行了。

宰辅大臣有什么让他不满意的就杀,哪怕是右仆射江祏、司空徐孝嗣、右将军萧坦之、领军将军刘暄这些托孤的顾命大臣都照杀不误。太后下懿旨指责他也不听,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他的表叔江祏、江汜看不下去,几次上谏劝他不要滥杀无辜,要做贤明君主,他非但不"领情"还怀恨在心。二江看没希望了,想要废昏立明,拥立萧宝卷的堂兄始安王萧遥光为帝,但不久后败露。

萧宝卷本来就有将两位表叔除掉的想法,这回他们的事情败露了,他便趁此机会,不留情面的直接处死两位表叔。萧遥光听说后觉得自己也危险了,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起兵造反,但也最终失败,本人被诛杀。此后太尉陈显达与平西将军崔慧景也忍无可忍,先后起兵叛乱,但下场都一样,兵败被杀。

按理说这么多谋反,这么多臣子上谏,傻子也该明白了吧,但萧宝卷就是没有!平定叛乱之后反而变得更加昏暴,整日寻欢作乐,还将平定叛乱的大功臣萧懿毒杀。

本来朝内就没有几个可用之人了,这样只能把有能力的人逼得出走,整个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萧宝卷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谈,喜欢出宫闲逛。自己闲逛不够还要拆房子,百姓也不许出现在面前,不然就格杀勿论,史书记载

"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

。宫外迫害百姓,宫内也不消停,后宫失火后挥霍重金建造了仙华、神仙、玉寿三座极度奢华的宫殿,导致国家的财政困难。大臣劝了很多次,但萧宝卷就是油盐不进。虽然臣子的劝谏不听,但对自己的贵妃潘玉儿倒是言听计从。

永元元年(499),他封潘妃的侄女潘玉儿为贵妃,此后种种行径更是荒谬。潘玉儿出身市井,他便

"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妃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妃决判。"

他喜欢潘玉儿的体态,特别是双足,于是

"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永元三年(501),年仅十九岁的萧宝卷自食恶果,死在了为萧懿报仇的萧衍手上,死前还在寻欢作乐。萧宝卷可恨,滥杀无辜、残害忠良、迫害百姓、贪图享乐,但他也很可怜,幼年无父母管教,成年又因口吃而拒绝与人交流,最终走向极端。他也并非无情无义,儿时的好友萧遥光造反不成被杀后他痛哭流涕,也将自己喜爱的潘玉儿捧上了天。从出生到登基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为君之道,登基后大臣们虽然苦口婆心但为时已晚,如果在他幼年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标签: 萧宝卷南北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神色大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提到东汉末年,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当时的无数英雄豪杰了,他们以乱世为舞台,共同缔造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托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福,三国成为了我国民间最受喜爱的历史时期之一,许多人对当时的人物、故事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而如今最受人喜爱的三国人物中,刘备、曹操必然是很有竞争力的两个选项。刘备出身皇

  • 柏举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柏举之战,战史风云

    柏举之战,春秋后期时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战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西破强楚,入郢即柏举之战。背景在柏举之战前,吴国也已经开始与楚国爆发抗衡,其中在60年间,吴楚爆发十场大战,其中吴胜六场、楚胜一场和互有胜负三场,经历多场战争后,

  • 靖康之变后,北宋五大世家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那么靖康之变后,北宋五大世家的结局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

  • 盘点:清朝死得最离奇的五位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虽不是正统的中原王朝,融合了满清人的传统习俗,但在国家大事上,基本还保持着中原王朝的规格,比如皇帝和皇后,后宫佳丽三千,皇室挑选妻妾大多还都是从满蒙女子中挑选,以保持血统高贵和政治联姻。清朝存在276年,传位十一帝,到了晚清时期,已经算不得是封建王朝了,被列强打

  • 三国将领文钦为何叛魏投吴?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淮南三叛,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也是三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文钦,字仲若,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文钦的父亲是文稷曹操部将,他年少时便以勇敢果断善战而闻名,但他为人很傲慢,很残暴又不拘礼数,得罪了不少人。 建安二十四年(

  • 关于吴三桂的故事有很多,而最为人知晓的是哪一个?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国家,历朝历代的更迭必然少不了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于是各个朝代的历史就很容易成为影视剧中的题材,最近几年的清廷剧可谓是出产了不少,包括以往的电影和影视剧中有涉及清朝明朝的作品几乎都会有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人存在,他就是吴三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成皋之战作为以弱胜强的典范,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在古代作为整个军队统帅的将军,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将军,三国,历史解密

    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剧中的某位将军才能出众,不但能够统领军队,还能够独自在敌军队伍中肆意拼杀,面对敌军的士兵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十分英勇。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这位将军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无比霸气,让人热血沸腾,最后在他的带领下,敌军成功被击退,成功凯旋。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可尽信

  • 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姐弟恋故事,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涛,唐朝,野史秘闻

    姐弟恋,放在当下是很流行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也不乏先例。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女子不仅可以出头露面,公开参加社会活动,有的还可以参政议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居然可以当上皇帝。还有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都是参政议政的女中豪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诗歌的朝代,诗人的数量,以及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可谓“

  • 道光皇帝为什么要踢死自己的长子 道光真的下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道光为何要踢死自己的长子奕纬?这个长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惹到道光了,道光真的下得了脚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当时道光好不容易将自己的宝贝儿子,好不容易培养到23岁,却因为自己的一脚,将自己断后了,这事,道光是真的狠。当时的道光已经要到5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