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三国中最勇敢的主公,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曹操,或者是刘备,因为他们经常深入到一线,亲自带兵出去打仗,甚至跟敌人武将PK,而且曹操有刺杀董卓的表现,而刘备则有三英斗吕布的辉煌。
不过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个最勇敢的人,可能不是曹操或者刘备,而是那个让人感觉天天在花天酒地的孙权。
孙权这个人,跟他的哥哥一样,年轻时也是持勇好斗的人,甚至是在他哥哥死后,他接管了东吴政权这个毛病还没有改过。
三国志里有一段周泰救孙权的记载,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术拉拢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等县山贼头目祖郎,作乱当地,时孙策六县山贼,而周泰与孙权住宣城,只有不到千人,斗志低下,而且没有防护工事,山贼数千人蜂拥而至,孙权刚刚上马,山贼就已经杀到跟前,兵器已经砍到了马鞍上,士众都难以安心迎敌,只有周泰奋起,激昂作战,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孙权,其他人受周泰的影响才与周泰一起慷慨应战,奋力将山贼杀退,周泰身上受伤十二处,很久才康复。
而在攻打合淝时,孙权自己亲自坐镇中军,冲锋陷阵,在大部队已经撤到逍遥津南岸时,他自己还和少数将领一起留在北岸巡视。张辽知道这消息后,敏锐地觉察到是个机会千载难逢,便立即率领骑兵奔袭。毫无防备的孙权军大乱,若不是凌统拼死相救,这一仗他就完了。
同样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还亲自PK张辽,小说里没有详细记载这个过程,但小编看到有学者在解读这块战斗时曾这样记载过。
对于张辽来说,也是遗憾终身。追击中他已和孙权近在咫尺,但张辽不认识他,没有十分在意。事后,张辽问东吴降将:那个紫髯将军是谁?当得知是孙权时,张辽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这么说来孙权和张辽这两位肯定是PK过的。当然,结果大伙不用想都知道,这次若不是程普相救,他几乎就被张辽抓了。所以战后长史张纮就这样对孙权说了一段话:主公恃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即使斩将搴旗,威震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仰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
这一次孙权也确实吓得不轻,他马上答应张纮说:“从今宜改之。”
吃一堑长一智,孙权说到做到,此后他拒敌,都精心选将,委之重任,自己则留在后方为援,安坐建业,听候捷报。
由于他不再恃勇,而是以智决策和统御将士将士,因此,他不再犯其父兄持勇“轻而无备”致死的错误,继承和保卫了父兄所创建的基业。最终成了一代君王。
所以说,如果三国的三位君王真有机会单挑,孙权也许真是最历害的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