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仲淹》:范仲淹的出将入相之路

《范仲淹》:范仲淹的出将入相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鹏元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3/12/5 18:00:42

《范仲淹》:郭宝平 / 凤凰出版社 / 2022-7-1

文丨云海

一介寒儒,苦学成才;身在卑位,心怀天下;几经浮沉,出将入相;主持新政,风波迭起。

这就是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贤臣范仲淹。

作家郭宝平在通读范仲淹全集的基础上,在历史小说《范仲淹》一书中,“依托历史写小说,以文学笔法写历史”,意图通过历史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立体、全面地讲述范仲淹的一生。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范仲淹原名朱悦,养父是进士出身的县令朱文翰,因家境窘迫,少年时的范仲淹曾被迫外出学习经商,后在醴泉寺苦读三年。

期间,他划粥断齑,每天煮一锅粥,等粥过夜凝固成坨,划成四块,配上野菜,就是一天的伙食。

22岁时得知身世为苏州范氏后,朱悦愤而自立门户,跑到应天府书院读书应考。

求学期间,他以颜回为榜样,寒窗苦读五年之后,终于考中进士。后复姓归宗,复名范仲淹。

进士及第后,范仲淹按照惯例分配到基层,赴州县广德军分管审案。

影视剧中的范仲淹

初入职场的范仲淹,想到寒窗苦读终于鲤跃龙门,于是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不想重蹈继父沉于下僚、默默无闻的一生。

可是,北宋开国之初的官场,盛行清静无为之风,人人因循守旧,不愿多事,这让踌躇满志的范仲淹很不适应。

在接连几个案件的审理上,他都坚守道义,不愿苟且,多次与上司发生龃龉,因而被视为官场异类。

好在上司最后没有狭私报复,仍然给了范仲淹优等的考语。

此后几年,在州县的任上,范仲淹为民请命,建言修筑捍海堰,生活清苦,却一尘不染,得到了地方大佬的赞赏和举荐,加上同榜进士蔡齐和老上司的推举,范仲淹得以参加由选人改京官的考试,这才跳出其父辈挣扎一生的幕职选海,真正展开了仕途。

这一年,范仲淹已36岁。

马卿才大常能赋,梅福官卑数上书

多年以来,范仲淹虽然身处底层,但一直关注变革文风、讲求武备、注重人才、广开言路、抑制恩荫几件大事,宋真宗驾崩、肃太后垂帘听政后,又忧心主少国疑。

于是,借着改京官上任赴京陛见的机会,向朝廷递交《奏上时务书》。

影视剧中的宋仁宗

此举虽然赢得天下读书人的普遍赞誉,却也惹恼了朝廷的元老大臣,被斥为微官大话,博取名声。

与此同时,范仲淹在皇太后支持下,主持修筑捍海堰,因急于求成,发生大规模溺亡事件,被意在牵制皇太后的元老大臣揪住不放,险些遭到严厉追责。

好在皇太后极力支持筑堰,最后才折中处置,调整了范仲淹的岗位,暂停了筑堰。

这次挫折让范仲淹顿感仕途黯淡。

尽管如此,作为中级官员的范仲淹,仍然以天下为己任,一如既往地给皇太后、朝廷大佬上书,针砭时弊,建言献策,洋洋洒洒,呼吁振作。

虽然屡次上书的举动被当朝宰相王曾视为热衷功名、不甘寂寞,但范仲淹的这份执拗也被王曾看中,于是授意晏殊将他荐入馆阁,意在借助范仲淹振臂一呼的力量,促成太后还政。

成为馆阁之士那一年,范仲淹41岁。

影视剧中的范仲淹

果不其然,显贵之后的范仲淹,遇到事体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保持初心和锐气,动辄给朝廷上书建言,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先是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离世后又极力反对清算太后势力,此后又劝谏皇帝反对废后、攻讦宰相吕夷简,不计后果。一时间士林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一股以不妥协为高的风气,范仲淹已然成为士林领袖。

然而,在开封知府任上时,范仲淹忧心宋仁宗长期委政于宰相吕夷简,于是越职攻击宰相吕夷简为奸臣。后又在宋仁宗面前举荐宰相、乞立皇太弟侄。

不意此举触碰到了宋仁宗的底线,范仲淹遭到贬谪,牵连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朝野为之震惊。

蔡襄作诗《四贤一不肖》,为范仲淹等人鸣不平,士人争相传阅。

由此,范仲淹虽然贬官,却名满天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贬官外放江南数年后,一场西北边陲的战事,让年过半百的范仲淹再次迎来了仕途的转机。

宋宝元元年(1038),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在三川口大败宋军,朝廷紧急起用范仲淹等人赴陕西经略西事。

西夏国

虽然对军事一窍不通,且边事艰险,但强敌环伺,国家有难,范仲淹责无旁贷,毅然赴任。

在深入考察了边境形势之后,范仲淹确立了选将练兵、修筑城寨、招抚蕃部的对夏战略,并坚决抵制深入敌境讨伐西夏的动议。

按照范仲淹的谋划,断绝宋夏边贸后的西夏,国力必然耗不过大宋,等到战争的成本高于受益,战事就会平息。

在范仲淹等人的苦心经营下,虽然宋军屡战屡败,但西夏始终未能再深入北宋腹地,最后只能议和。

边地也留下了“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传说。

就在范仲淹经略西事四年之后,命运的转折再次降临。

影视剧中的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年迈的吕夷简辞相,一口气举荐夏竦(song)、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入中枢,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为谏官,意图消除恩怨,为自己留后路。

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宋仁宗,也有意革新朝政,于是重用晏殊、范仲淹等人,一时间群贤毕集,朝野为之振奋。

在宋仁宗的催促下,范仲淹提出新政十事,庆历新政在一片天时地利人和之中开始推行。

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然而,好景不长,范仲淹主持新政不久,便风波迭起。

不到两年时间,新政不了了之,朝局更是面目全非。

范仲淹罢参政,杜衍罢相,富弼、韩琦罢枢密副使,欧阳修、苏舜钦、蔡襄、余靖等人也被迫离开朝廷,新政事项大多被废止,对范仲淹等人的称颂转瞬间也被一片攻讦声所淹没。

就在范仲淹被贬邠州期间,好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托请范仲淹撰写碑记。

岳阳楼

迟暮的范仲淹触景生情,遥想洞庭湖忽而阴风怒号,忽而波澜不惊,感慨一生宦海浮沉,写下了《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以一句先忧后乐,既是自勉,也是勉励士人。

掩卷回思,张载一句“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的赞誉,可以说是范仲淹一生至为精到的评价。

读《范仲淹》,我们可以在故事和赞颂之中,一睹范仲淹做人为官之风范;也可以在时人的评价和攻讦之间,体会范仲淹隐蔽的内心和做事的艰难。

范仲淹画像

就历史小说而言,《范仲淹》一书生动而精彩地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

若论美中不足,是内心独白较多,虽然意在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却也给人情节拖沓的感觉,尤其是在前面几章。

就个人喜好来说,书中写到范仲淹经略西事一段,小说开始臻于佳境,以至于后面新政风波一段,越到后面越发精彩。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全民荐书人#

#打开眼界#

#人生都有低谷期,你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

标签: 范仲淹

更多文章

  • 进击的萧燕燕:世人只看到我的风光,有谁知道孤儿寡母打拼的辛酸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萧燕燕

    一提到承天太后萧燕燕,大家都觉得她是契丹辽国最厉害的皇太后,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是个霸气十足的女强人。岂不知,在这位凤霸九天的女强人所属的万丈荣光下,不只是风光,还有无尽的心酸。有谁知道年轻的太后萧燕燕对着两位顾命大臣哭泣?又有谁知道萧燕燕还把两个年幼的小女儿嫁给重臣之子、只为了给儿子寻求支持助力?

  • 《燕云台》明扆下线,身体不好依旧和萧燕燕生了3个儿子3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涛标签:萧燕燕

    由唐嫣、窦骁、经超主演的《燕云台》正在热播,明扆抓住一次机会便登上皇位,他在位14年,确实如他的名字“耶律贤”一样是位贤主,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为后来圣宗时的全盛奠定了基础,重用耶律贤适、耶律休哥、韩德让等贤臣良将,虚心纳谏求治,使辽朝重新走向强盛。虽然明扆确实在萧燕燕和韩德让之间插了一杠子

  • 秦晋国妃:萧燕燕外孙女,一生三嫁,开沙龙、论古今的契丹女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两张脸标签:萧燕燕

    电视剧《锦心似玉》中女主角罗十一娘,在嫡姐罗元娘病逝后,嫁给姐夫徐令宜当填房,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终于获得徐家人的认可,彻底取代嫡姐的地位,成为徐家的当家主母。像罗十一娘这种姐姐去世、妹妹继续嫁过去的婚姻形式,在封建社会很流行,多半是为了保证双方姻亲的稳固性和长远性、以及亡者子女私产的安全而为之。但

  • 《燕云台》萧燕燕怀第三胎,才说出大儿子和大女儿名字,土的掉渣

    历史人物编辑:大耳朵的猫咪标签:萧燕燕

    燕云台:萧燕燕和耶律贤成婚后开始恋爱,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出生,前两个孩子的年龄相仿,第三个孩子隔了很多年才怀上,都想着耶律贤的身体差,可能都不会活太久,但没想到活了十几年,还有了好几个孩子,燕燕怀第三胎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经长大了。燕燕怀着第三个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大儿子有十二岁左

  • 《燕云台》喜隐和留礼寿中箭身亡,二姐痛斥萧燕燕,大姐却和稀泥

    历史人物编辑:视听新感觉标签:萧燕燕

    萧家三姐妹还没出嫁的时候相亲相爱,她们出嫁以后就变得不同了,三姐妹分嫁三支皇室注定会展开博弈。二姐乌骨里是一个恋爱脑,喜隐娶她完全是为了她身后的萧家,喜隐是一个很有野心的男人,二姐嫁给他后一生注定不会平凡。萧燕燕成为皇后,二姐就很嫉妒她,二姐虽然是嫉妒萧燕燕但绝对不会伤害萧燕燕。喜隐为了达到目的陷害

  • 《燕云台》萧燕燕被打伤脸,暂停看清她疼的表情,原谅我笑出声

    历史人物编辑:敢试生活记标签:萧燕燕

    唐嫣主演的《燕云台》近两天正在热播,也受到了不少的热议,不管是女主的人设,还是唐嫣的演技和身材,都是网友们讨论的话题,虽然有说不好看的,也有说要弃剧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是欣赏这部剧的风格的,有不少的剧情的瞬间,都带给观众很多的欢乐和惊吓。萧燕燕和韩德让在美丽的草原上约会的时候,燕燕最开始的追求者,也

  • 《燕云台》原著:乌骨里毒害萧燕燕,拎不清和嫉妒之心害了她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诗趁时尚标签:萧燕燕

    #电视剧燕云台#电视剧《燕云台》正在火热上映中,剧情进入高潮,权谋与宫斗,萧家三姐妹反目,乌骨里把耶律喜隐父子的死全怪在萧燕燕头上,下毒谋害不成,自饮毒酒身亡。乌骨里死了,胡撵离开上京,萧家三姐妹,从此天涯。曾经上京城最让人羡慕的三姐妹,因为权谋、男人、命运,走向不同的结局。其实萧家三姐妹走到分崩离

  • 为何萧燕燕的儿子平安长大,渤海妃的孩子却早夭,真相令人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萧燕燕

    《燕云台》里,有一个长相绝美的女子,她是渤海进献而来的美女,名为玉箫,在耶律贤临终之前与他相遇,从此成了除萧燕燕之外,耶律贤最宠爱的妃子,玉箫深爱耶律贤,在他去世之后,选择了以一杯毒酒殉情,令人感动不已,历史上玉箫的原型,是渤海妃,那么真实的渤海妃,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那个时候渤海国,已经被大辽

  • 《燕云台》明扆临终遇真爱,让萧燕燕照顾玉箫母子,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袁金龙标签:萧燕燕

    电视剧《燕云台》中,耶律贤外出养病,却遇到了让他心动的女子玉箫。迎娶萧燕燕还有他的政治目的,感受着玉箫对他的悉心照顾,耶律贤终于找到了被爱的感觉,还把玉箫偷偷带回宫。耶律贤把玉箫带回了宫中,却不敢跟萧燕燕直说,只能让玉箫扮作宫女,在他身边伺候。耶律贤太小瞧萧燕燕了,身为后宫之主又怎么会看不到玉箫,只

  • 《燕云台》三姐妹爱情萧燕燕完败,喜隐下线,临终情深不逊罨撒葛

    历史人物编辑:里故清欢标签:萧燕燕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电视剧燕云台#古装大剧《燕云台》,已经临近收官,因此剧中各色枝叶人物,也开始接连下线。最终,只剩下权倾天下、百年孤独的萧太后,还有那个专会成人之美、为君王舍弃爱情的摄政大王韩德让。而随着二姐夫喜隐遭乱箭穿身,阴阳两隔前对妻子乌骨里温情一语,宠妻情深,“便胜却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