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这首怨妇哀词是宋代才女魏玩所写,描写的是一个盼夫早归的心情,这首词唯美凄凉,字里行间,盼夫归还之情,殷切哀怨,让人读之不禁动容,然而在这首凄婉的盼夫归还之词背后,其实还有着一段令人非常不齿的孽伦之情。
才子佳人
魏玩多才,南宋学者朱熹曾这样评价宋代的才女,在他看来宋代只有两位才称得上算是才女:
“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
李易安就是我们熟知的易安居士李清照,这位很有名,魏夫人指的就是魏玩,魏玩是才女,以文才知名,而她的夫君则更加厉害,他是宋代著名的大臣——曾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魏玩,从小受家庭影响,才华过人,长大后便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曾布,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才子,一个是闻名词坛的诗女,刚成亲的两人,也曾经有过一段花前月下,甜蜜恩爱的幸福时光,然而婚姻毕竟不是整天的你侬我侬,诗词抵不上前程和吃饭,随着曾布的仕途发展,不断地变换工作地点,两人的相聚时间越来越少,感情渐渐产生了危机。
而最终导致两人感情破裂的却是一段不伦孽恋,曾布这个渣男竟然爱上了自己的义女——张氏,这种逆伦之恋让魏玩十分崩溃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原来曾布先前在海州怀仁做县令时,其手下有一位姓张的监酒使,他家的女人死得早,家里仅有一个年仅七岁的女儿,一个男人拉扯个女孩子,自然没有那么精细,小女孩那种怯生生的模样看着让人心疼。
这个女孩儿虽然身世可怜,但看着聪慧可爱,魏玩一见这个女孩儿,就喜欢上了这个姑娘,她将之收为义女,并教她诗书识字,而这个小女孩儿也十分好学,渐渐地她也能够开始吟诗作赋起来。
本来这事儿是一件温馨的事情,然而,曾布这个渣男却让整个事情变味儿了,他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跟这个张氏好上了,两人背着魏玩搞私情,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丑事最终还是被魏玩发现了。
令人无语的是,当曾布看到这段地下情曝光之后,反而更加理直气壮了,他直接一不做二休,将与张氏的关系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了,义女变成了姐妹,这可让魏玩很难接受了。
接受不了更好,人家曾布索性拉着张氏,去外地赴任了,只留下了魏玩一人,在老家孤苦伶仃地面对这冰冷宅院,无法排遣寂寞和哀愁。
曾布多年不归,魏玩渐渐开始失望,绝望起来,曾布你回来吧,我原谅你,然而即便魏玩多次写信给曾布,对方始终没有回音,仿佛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
魏玩的哀婉,感化不了曾布的铁石心肠,最终,独守空闺的魏玩郁结哀愤,在痛苦之中病殁而亡,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