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重温《王贵与安娜》:才懂安娜对王贵“第二春”满脸不屑的原因

重温《王贵与安娜》:才懂安娜对王贵“第二春”满脸不屑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宁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28 11:18:30

安娜并不怕离婚,在她看来,婚姻又不是什么宝贝,谁要谁拿去好了,但安娜不喜欢欺。

王贵迎来了“第二春”,而安娜对于王贵的第二春却采取了“不屑”的观望态度。安娜这种不屑的态度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王贵为了一件小事,了儿子一个耳光。

安娜彻底爆发了:她可以跟王贵离婚,但是绝不允许王贵因为“第二春”而不疼爱孩子。

看了《王贵与安娜》里安娜对王贵背叛婚姻的一系列操作,你就会发现《金婚》里因为佟志精神而陷入十几年疯狂的文丽,到底有多傻,多不清醒。

第二春的“征兆”。

对于王贵第二春的征兆,原著里这样写道:

首先,王贵爱照镜子了,每天出门前都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其次,王贵现在回家老不准时,先迟十分钟,再迟二十分钟,有时候竟然迟半个小时。安娜每次询问,王贵都顾左右而言他,让安娜憋了一股无名火。上周日早上下课回家,通常都是十二点半,那天到家都快下午两点了。

隔两天,安娜给王贵洗衣服的时候,从上装小口袋里掏出张发票:光明小吃部七块二。安娜注意了一下日期,上周日的。

“王贵有别的女了”,安娜面对这些征兆,刚开始思想斗争很厉害。

她觉得不可置信,如果两个有机会有外遇的话,那也该是她安娜,而不该是长得像“天蓬元帅”的王贵。更何况,王贵课那么多,工作那么忙。

可当她被现实狠狠地拍醒后,她没有跟文丽一样,拉着孩子去男的单位大哭大闹。

她虽然也闹,却是关起门来闹。

安娜始终坚决地摆出了一个这样不屑的立场:

我告诉你王贵,你不要以为我多稀罕你,我一直就当你是块破抹布。我就是要你句实话,有你就讲,大家好好散。我算什么?把谁当傻子哄?

这一点太重要了。

因为安娜这种“不屑”的态度,让王贵心里始终明白:不是安娜离不开他,而是他离不开安娜,如果他有勇气摊牌,那么大家好聚好散。

为什么不摊牌呢?凭什么不摊牌呢?

男已经背叛了婚姻,你越是地想要把他拽在手里,卑躬屈膝,他越是嚣张,越觉得自己没错。尤其是你还不敢正面提,摆明了不离婚的态度,却每天含沙射影地骂对方。

自己不想离,心里又过不去,就会把自己变成一副厌鬼弃的丑样子。

就像《金婚》里的文丽,到最后不仅佟志,连儿女都对她没有丝毫敬意。

男已经有了“二心”,你怕什么,你犹豫什么,你应该像安娜一样直白地摆明立场:你别我,实话,要是真有了,你真的变心了,那么好聚好散。

哪怕是《我的前半生》里的陈俊生一开始都不想离婚的,他最后能离婚,不过是罗子君摆出了一副要要活的样子,而凌玲则摆出了一副“好聚好散”的样子。

再看看王贵,当安娜摆出一副“好聚好散”的样子后,王贵是怯弱的,他贪恋婚外情的美好,但是面对妻子“好聚好散”的态度,他又心里害怕。

他怕安娜真的会跟他一拍两散。所以,他只能不承认,只能继续隐瞒下去。

而安娜接下来的操作,就堪称教科书级别了。

冷眼旁观。

安娜摆明了“好聚好散”的立场。

而王贵却不敢实话,所以,他继续着他跟小芳姑娘的暧昧,而安娜也不逼他,只是选择冷眼旁观。

原著里有这样两部分内容:

安娜想要抓住王贵,太容易了,凭安娜的智商。但安娜不想。首先安娜鄙视那种为了捉奸而跟踪躲藏的行径,安娜就喜欢坦坦荡荡。有你就,我要你自己承认。

再一个,她也走不开。她有工作要做,有孩子要带。她是一个母亲,不可能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跟着王贵满世界乱转。

男有了“二心”,女就要歇斯底里,要要活吗?就要像文丽一样变得厌鬼弃吗?

男有了“二心”,天也塌不下来。看看安娜,她就看着王贵自己走自己的路,越是拦,男越是想要反弹,你不拦了,让他顺其自然,他反而不会有那么热烈的感情。

更何况,安娜还是个母亲,没有了男,还有孩子,为了一个男的“二心”,连孩子都不顾了,如何算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相比文丽的糊涂,安娜的平静简直堪称间清醒,她好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并定了主意:婚可以离,但是孩子要归我。

有些,面对男的背叛婚姻,只会瞎胡闹,让男丢丑,也让别看了笑话,而自己也成了笑话。

可有些,像安娜,她把这件事看得很轻,于是这件事也就会变得很轻,她不闹,她有勇有谋,谋划着最坏的算,以后自己要如何好好过。

于是,王贵的这场“纯精神恋爱”的婚外情,在安娜的轻描淡写中演变成了这个样子:

王贵和小芳像两个小老鼠一样,偷油吃,而安娜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注视着,看他们这一对“小老鼠”到底能翻出什么花来。她还时不时讽刺王贵两句,让王贵胆战心惊,又小心翼翼。

可最后安娜还是决定要保护自己的婚姻。

为什么?

因为,当王贵忙着跟小芳谈恋爱的时候,他对安娜,对孩子的心思就淡了。就像有些男一样,没有第三者的时候,把孩子爱到了骨子里,可一旦有了第三者,为了让第三者高兴,他能毫不犹豫地给亲女儿两个耳光。

王贵在这场婚外情中也有了这种劣根。

他满脑子都是和第三者的甜蜜,为一件小事就了曾经“一个手指头都舍不得”的儿子。

安娜见王贵儿子,她也发了脾气,你不想要的是我,儿子做什么。安娜也跟着往儿子二多子头上敲。

无辜的二多子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爸爸,妈妈也,安娜一下子伤到的心坎里。

体面的“捉奸”。

这次之后,气氛开始紧张,安娜终于出手了。

原著里写了这样一句话:

安娜下狠心要上靶了。

于是,一天晚上,在安顿好两个孩子之后,安娜等在了离家的第二十二根灯柱下。这大概就是女的直觉吧,王贵的贼胆有多大,安娜一清二楚。

王贵与小芳手拉着手停在第二十根灯柱下,之后,安娜从灯柱下走了出来。王贵一下子就甩开了小芳的手,小芳差点被摔倒,然后受伤地走了。

而王贵和安娜,一句话都没有。两个保持了好几天的沉默。

对于安娜捉奸后的反应,原著里是这样描写的:

安娜处理婚外情的方法有别于其他女。在没证实之前,她漫无目的地乱发脾气,真抓住了,反而出奇地安静。她难过又生气,但她并不责怪小芳勾引了自己丈夫,从发生起,她就没觉得这是小芳的错。这是她与众不同的。

想想《金婚》里的文丽,对着儿女都是骂那个狐狸精,再看看安娜脑子里的清醒,她没有骂小芳,甚至没有王贵,她用一种“轻蔑”的态度去看待这两个:

她一反常态不跟王贵胡搅蛮缠,甚至不跟王贵口角。她一如既往在家里教孩子功课,扫卫生,眼里就当王贵不存在。

安娜对于这件事,甚至不找任何哭诉,更不会到王贵的单位闹,她觉得那很幼稚,很掉价,觉得那样做,就是把丈夫往敌怀里送。

旁能帮你留住丈夫?不过是徒增饭后谈资。自己管不住丈夫本就,难道还要四处宣扬。

她直接来了最实质的。一天晚上,她跟王贵摊牌:

王贵,无论我们有没有感情,这个家都过了近十年了。你想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你离婚,我马上签字。只一条,孩子归我。两个!儿子女儿我都要!这个家什么都留给你,孩子给我。你不要跟我争,这对你以后的家也好,我是不能把孩子留给后妈的。以后,我就带孩子过。

完这些话,安娜把自己的铺盖收拾收拾,就跟儿子和女儿一起睡了。她觉得离婚后,只要王贵按时给抚养费,她就满意了。

安娜一下子点住了王贵的穴,他虽然在两个女之间摇摆,却无法想象离婚后的生活,他更不能忍受,他一手带大的孩子,去给别叫爸爸。

想想《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如果她不闹,不去陈俊生单位闹,而是带着平儿在家里好好过,就让陈俊生自己去抉择,是养别的儿子,还是养自己的儿子。可能,陈俊生犹豫来犹豫去,就不离婚了。毕竟,他本心里也不想失去自己的家。

安娜对婚姻,从始至终的那份“体面”,让王贵的丑事成了家事,没有去单位撕破脸,也避免了王贵破罐子破摔,她给自己留了体面,也给王贵回家留下了最后的一条缝。

没有几个知道王贵的婚外情,这件事,被安娜和王贵内部消化了。王贵最后还是回归了。

而安娜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想离,就体面地离,不想离,就放下,好好过。

很多可能会,为什么安娜面对王贵的婚外情不坚决离婚呢?

很俗,也很现实的原因,为了孩子。

安娜其实在她和王贵的婚姻里,始终都保持了一份清醒,她从没有恋爱脑过。她因为“现实”嫁给了王贵,因为“孩子”放弃了考大学,又因为“孩子”原谅了王贵的婚外情。

她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又在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清醒地面对了现实。

正如她的母亲曾经过的那样:

阿贵再不好,对这个家没话,出国苦两年,省的钱全花在你们身上,给你和女儿买吃买穿眉头都不皱的。

省省吧,拖了油瓶,还当自己是宝?后爸有几个是疼孩子的?还不把我外孙女到嘴巴开花。

王贵和小芳属于精神上的,而王贵除了这件事的糊涂,依旧有他的可取之处。仅对孩子这一点,就比所有的后爸要强。

权衡利弊。

安娜在面对王贵这场婚外情的时候,从始至终都没有谈过“爱”这个字,她从始至终都在摆明立场,在谈利弊。

而这才是女该清醒意识到的东西:一旦男发生了婚外情,你只由着感情去闹,就可笑了,你该想的是立场,离还是不离,你该谈的是利弊,对孩子,对你自己。

王贵这次婚外情的后果是,从那之后到安娜,王贵都坚持执行每天接安娜下班的任务。

看看《金婚》里的文丽处理婚外情,再看看《王贵与安娜》里的安娜处理婚外情。

同样的婚外情,同样的第三者,同样的男“还有优点”,同样的男都不想离婚。

文丽又哭又闹,又喊又叫,闹了一个厌鬼弃,还给孩子们带了一辈子的伤。再看看安娜,轻描淡写,冷眼旁观,一招制敌,让王贵自己就回归了。

这才是真清醒,好算计。

写到最后,想起了《亮剑》里李云龙那场婚外情,同样是妻子不哭不闹,摊牌摆立场,也是以男回归收场。

如果这样,男依旧不肯回归呢?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这样一段话:

男和男是不同的,有些男也对婚姻有着巨大的付出,像王贵,像佟志。如果是这种男,那么离婚需慎重,需权衡。如果是那种对毫无付出,还要拖累你,甚至会伤害孩子的男,那么及时止损就是最大的智慧。

能叫回来就叫回来,叫不回来,跟安娜一样,争取抚养费,自己养孩子也不失一条好路。

正如安娜所,婚姻又不是什么宝贝,重要的不是婚姻,是你自己想没想好,在现实中要如何好好活着。

永远别放弃自己的事业,好好挣钱,好好养孩子,快乐点地活着。

标签: 王贵

更多文章

  • 岳飞手下大将有4人背叛他,除了王贵外,还有哪3人?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王贵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云涌出过许多英雄人物,但同样在特定的时代下,造就了不同的悲惨人物。而“精忠报国”的岳飞就是其中之一,岳飞,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有勇有谋,屡次将金军打败,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并建立了一支人数众多,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但却被惨遭背叛陷害,被手下扣上“莫须有

  • 《王贵和安娜》原著:看懂婚姻里这“四大恶相”,看透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陈新怡标签:王贵

    所有人都说,王贵配不上安娜!当初,她就该抛下一切,跟初恋一起出去,那才是她该过的生活。在大众眼中,两人不仅在阶层上极不匹配,安娜的才华还有眼界,也吊打王贵几条街。两人的结合,完全出于安妈妈的乱点鸳鸯谱,安娜对于妈妈的强势撮合耿耿了半辈子,对王贵也嫌弃了半生,最让人不平的是,这样的王贵,居然还不忠了!

  • 岳飞的手下大将王贵为什么要投靠秦桧?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王贵

    首先,再老生常谈地唠叨上一句:岳飞死得真冤。 我知道,每当我说这一句,就有无数人会怼我:岳飞死得一点都不冤!为什么不冤?岳飞口口声声说要迎归二圣,触怒了宋高宗,该杀。岳飞不听指挥,十二道金牌都传不回,该杀。岳飞拥兵自重,威胁到南宋江山,该杀。岳飞武将妄议建储,该杀。…… 这

  • 王贵和安娜:看到安娜捡菜叶糊口才知,她为何一生没爱上过王贵

    历史人物编辑:邢超建标签:王贵

    安娜曾哭着“我就是一辈子不嫁,也不会跟王贵走到一起”。被安妈妈“强逼”嫁给王贵后,她最常的一句话便是:我从来没爱上过你,我跟你这个乡巴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安娜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女王下嫁给“乡巴佬”王贵,在她心里,王贵是配不上她的,不管是阶层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她在精神上的追求,

  • 《悬崖之上》为什么观众会觉得与周乙接头的人是张宪臣就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罗滢标签:张宪

    电影《悬崖之上》现已上映多时,估计观众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便是如果当初与周乙接头的人是张宪臣,该片的结局会如何?由演员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李乃文、余皑磊联合参演的电影《悬崖之上》现已上映多时,估计很多观众都会觉得,如果当初是张宪臣与周乙接头,执行“乌特拉”行动的小组,就不会

  • 眼见张宪战不过金弹子,而岳云尚未到来,岳飞何不亲自出战呢?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张宪

    从路人甲到大元戎,岳飞这一路走来,还算顺利,他用了几年时间就做了北伐军的大元帅,这份能耐,怎么吹捧都不过分,但在演义里,作者为了平衡起见,就把岳飞的武力给弱化了,目的就是能虚构出更多的英雄人物,使小说的情节内容变得热闹起来。同样为了平衡起见,作者也给金国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勇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前期

  • 《悬崖之上》子弹能被高温引爆吗?看看张宪臣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花体育标签:张宪

    张艺谋的影片《悬崖之上》有一个经典片段,是那样的,那时候的张宪臣为了更好地从图书店里边取得密码本,孤身一人前去铺满特务的图书店,并最后取得了密码本,但是,他的行迹也曝露了,特务科的进行了对他的追捕,这一段,张艺谋把握得很好,各种各样焦虑不安因素都设计方案得很恰当,显而易见,特务科的人应对不上张宪臣。

  • 《悬崖之上》细节:张宪臣赴刑场,周乙的一个举动太抓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杰撩科技标签:张宪

    近日,《悬崖之上》发布了张宪臣赴刑场的片段,这段内容在影片正片中也存在,再次看到这片段,依旧让人很心疼,而此次最值得注意的是周乙。张宪臣为了保护周乙,独自一人面对敌军,最终还是被敌人再次逮捕,而这次敌军是直接要了他的性命,在张宪臣被带往刑场时,除了敌军的高层,还有周乙,周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战友离去,

  • 《悬崖之上》东北的冬天有那么冷吗?张宪臣裹得那么严实

    历史人物编辑:关成龙标签:张宪

    相信大家都看了《悬崖之上》这部电影了吧,我们就暂且不说什么其他的事情了,有个观众好奇问了我这样一个事情啊,就是东北的天气有那么冷吗?因为大家都看到剧中的角色都裹得那么严实,尤其是张宪臣,那衣服穿得都快变成一个移动的堡垒,所以,很多生活在南方的小伙伴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也正因为东北的天气极为寒冷的缘

  • 悬崖之上:张译扮演的张宪臣,明明已经逃走,为何还要返回找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随行汽车标签:张宪

    《悬崖之上》是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张艺谋作为一名老艺术家,导演过很多经典的影视剧和各种活动的筹划,能够说是一位经历丰厚的导演,但是在谍战电影方面他却一点涉猎都没有,《悬崖之上》算是他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电影。固然说关于谍战电影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电影那样得心应手,但是却也有不少的细节值得琢磨,真正的把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