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后传:奸臣童贯麾下头号丑角是谁?他效仿李逵捉鬼却惨遭戏弄!

水浒后传:奸臣童贯麾下头号丑角是谁?他效仿李逵捉鬼却惨遭戏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小明星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1/23 22:54:27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水浒后传》第六回,蔡庆离开饮马川遇到了斗法得胜的樊瑞,公孙胜、朱武因被樊瑞所累来到饮马川,与李应等相见。今天我们以郭京为主线,继续品读第七回,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公孙胜、朱武要离开饮马川,李应提议饮马川后有一白云坡,适合修行,众人去看,果然好景致,公孙胜和朱武于是留下修行。过了几日,童贯派郭京、张雄、马俊攻打饮马川,结果被李应等败了一阵,李应等听取朱武的建议,趁夜里去劫营,大败官军,杀死了马俊,郭京、张雄逃走。张雄逃回告知童贯后,童贯本要起兵攻打饮马川,但是辽国入侵,边关紧急,因此只能暂停攻打饮马川。又派李良嗣入京献联金灭辽之策,李良嗣到东京后,见了蔡京,打了招呼,面见宋徽宗,极力说联金伐辽的好处,宋徽宗大喜,赐其赵姓。大臣吕大防反对,但是被蔡京等一番言语驳斥,徽宗最终决定听从赵良嗣的主意。赵良嗣去金国成功达成联合,被封为御史,前去监童贯大军。前去途中,在黄河渡口驿馆遇到了郭京,原来郭京兵败,不敢回京,沦落为乞丐,赵良嗣给他写了书信,又赠了银两,推荐他去江南建康府王宣慰处。赵良嗣走后,驿馆派了一名囚徒汪五狗随郭京前去,二人到了一处庄院歇宿,郭京贪图女色,为人施法,结果被戏弄了一场。之后郭京二人上路,又在临近建康府的天长县一处野店偷鸡吃,幸而被一个叫尹文和的人劝解,才给了银子了事。原来郭京与尹文和同路,都去建康府,尹文和去访友。到了目的地后,郭京去投王宣慰,二人臭味相投,郭京就此留在了王宣慰处,又见尹文和访友不着,念他伶俐温柔,便邀他以自己徒弟的名义一同留在王宣慰处。

都头曰:本回中着重描写了郭京这个人物,通过一系列事迹,描写他的丑态,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当然,讽刺郭京并非陈忱的主要目的,而是要借用郭京这根线将梁山好汉联系起来。截至本回,梁山好汉的两大落脚点登云山和饮马川已经奠定了根基,故事逐渐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新的好汉也将陆续登场,作为陈忱老家的江南,在《水浒后传》中,也蕴藏了新的生机。说到这,我们再看一下本回中的其他方面。

一、回目差异。本回回目陈忱的原本和蔡元放评改本虽不相同,但差异很小,前者是“李良嗣条陈因赐姓,铁叫子避难暂更名”,后者是“李良嗣条陈赐姓,铁叫子避难更名”。将二者相比,蔡元放的回目虽然字数少了,看着更简洁,但是对照原文,都头认为还是陈忱原本的回目更好一些,因为李良嗣在小说中是因为向宋徽宗建议联金伐辽之策,才被赐姓赵的,这前后有个因果关系。而乐和改叫尹文和,也只是暂时更名,后来又恢复了自己的名字,所以用“因”和“暂”两个字的回目更贴近原文。但这样说并不代表陈忱的回目就完美无瑕,因为本回中乐和并没有出现,读者并不知道乐和就是尹文和,直到下一回才说明,这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一回回目很相似,回目内容或者人物名字是在下一回出现的,因此回目和正文内容存在脱钩的问题。

二、正文修改。本回正文中,蔡元放评改本在陈忱原本上也有一些文字改动,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情况(笔者按:黑色字体为陈忱原文被改动之处,【】内为蔡元放评改本改动的地方):

过得五六日,忽探事喽啰报上山来道:“有一二千兵马,打枢密府旗号,【打枢密的旗号】浩浩荡荡,杀奔山边来,头领须作准备。【头领准备迎敌!】”李应唤杨林、杜兴紧守寨栅,看他动静,未可出战。原来郭京、张雄锁押紫虚宫住持去回复。童贯道:“公孙胜哪里赏菊,这紫虚宫住持先通风放他走了,因拿这住持来回复。”住持分辩道:“公孙胜自【虽】居小庵,与本宫不相往来,他自遁去,与小道何干?”童贯道:“他遁到哪里【哪里去了】?”住持道:“闻得李应在饮马川哨聚,他是同党,或者在哪里。”童贯道:“李应少不得要剿灭,再差都统制马俊领二千兵、一并同李应擒来,扫清山寨,不可失误。”当下将住持撵出。

此段是童贯等商议攻打饮马川的一段,蔡元放对陈忱原本的改动并不大,值得一提的只有喽啰回报李应的那一句,陈忱原本写“头领须作准备”,蔡元放改为“头领准备迎敌!”,可以说两句表达的口气是不同的,陈忱原本的话看着很普通,让读者有一种众好汉没太把官军放在眼里的感觉,而蔡元放改后,让读者觉得众好汉很重视此次对敌。如果从情理来讲,二者都说得过去,因为如果从延续《水浒传》原著的角度来看,李应等过去在梁山打败过很多官军精锐,早已对官军不再畏惧,因此面对征讨时表现的冷静是很正常的。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应等重聚饮马川后,这是第一次迎敌官军,加以重视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两个版本各有各的道理,关键是看读者如何取舍了。

三、情节设计。本回中我们来说说时间和情节两个方面。首先是时间线,大家都知道,作为小说,其故事情节推演基本上都是有一条比较明确的时间线的,《水浒传》作为古典名著,当然也不例外。最早为《水浒传》编年的应该是何心先生,其在著作《水浒研究》一书中专门设置了一章“水浒传编年”,根本小说中的时间描写,大体梳理出了开篇至大聚义时的时间脉络。之后又有学者和读者将大聚义之后的时间线进行梳理,总的来看,梁山好汉在原著中大聚义的时间为宣和二年四月,这在书中有明确记载,而根据之后的情节推导,王禀、赵谭举报阮小七穿着方腊龙袍事,阮小七被削除官诰,返乡居住时应该已经是宣和七年的事情了。因此如果按照原著的时间线,《水浒后传》的开始时间应该是宣和七年,而本回中写赵良嗣赴金国时却写着“宣和二年二月吉日”,将时间提前了五年。陈忱为什么这么安排?都头认为应该是为了服务情节,因为在历史上宣和七年距离靖康之变仅剩下一两年的时间,如果按照原著时间线写的话,那么众多好汉的事迹都要放在短短一两年之内来写,会显得很仓促,因此把时间调前,这样就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展开众好汉的故事。

再说说情节方面,本回中出现了两个读者很熟悉的情节,一个是郭京帮助人捉鬼,一个是汪五狗偷鸡,读者在看到这两个情节的时候,可能第一时间会想起黑旋风乔捉鬼和时迁祝家店偷鸡两件事,《水浒后传》用了和原文很近似的情节,却衍生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原著中李逵最终成功“捉鬼”,而本书中郭京却被“鬼”戏弄,原著中时迁在祝家庄偷鸡吃被捉,本书中汪五狗偷鸡吃却得人劝解,全身而退。陈忱的如此写法可以称得上是取巧法了,对原著中的一些情节加以模仿,却衍生出不同的结局,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也确实往往如此,相同的起点却往往生出不同的结局,这也许是陈忱的人生感悟吧。

标签: 童贯

更多文章

  • 太监童贯的人生,残缺不失英武,宋朝最成功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童贯

    生来平等吗?既平等又不平等!因为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因为地球是圆的!好的可能是坏的开始,一切都可能回到开始。通观就是对上述哲学应用的最好诠释。没有人愿意当太监,即使名利双收,也不会当太监。成为太监的唯一原因是贫穷。为了不饿死,他决心做太监。童贯也不例外。童贯身世不详,只记载少年时隶属太监李显门下。以

  • 《水浒传》中三个大奸臣,蔡京、童贯和高俅,晚年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童贯

    《水浒传》这部电视剧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看,尤其是梁山108位好汉替天行道,铲除北宋奸臣的场面的确振奋人心。很可惜,宋江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归顺了朝廷,后来被奸臣蔡京和高俅两人陷害,赐了毒酒而死。要知道北宋在昏君宋徽宗的无能之下越来越差,贪官腐败、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纵观北宋末年还出现了三大奸

  • 北宋末期的童贯,平方腊败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穷达斋读史标签:童贯

    童贯这个人,如果单从他的成绩来看的话,他确实是北宋末年一位难得的猛将。但同时,童贯也确实是一个奸臣,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奸臣和猛将,这两个身份,是可以完全不冲突的。历史上真实的童贯,其实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童贯原本只是北宋皇宫里,一个普通的小太监。后来靠着溜须拍马,逐渐开始身居高位。等到宋徽宗即

  • 力量型战士,鲁智深不一定能打过太监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童贯

    禅杖本来是得道高僧手中的教鞭和拐杖,哪知道在鲁智深手中,却成了杀人的利器。鲁智深可以把六十二斤的禅杖举重若轻,确实了得。宋制一斤16两,约合680克。鲁智深的禅杖,大约重量是84斤。关公的刀81斤,汉制一斤约为250克左右,鲁智深的禅杖比关公的大刀重一倍不止。自幼读过私塾,粗通文墨,生的“彪形燕颔,

  • 水浒传:设计毒死宋江的高俅、童贯、蔡京等人,最后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童贯

    招安之后,宋江带着梁山兄弟为朝廷东征西讨,先征辽国,再平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最后南下剿灭了方腊。在征伐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好汉也死伤惨重,108位好汉只有38人幸存了下来,随宋江班师回朝的只有27人。公孙胜、萧让、安道全、金大坚、乐和、皇甫端等人没有参与剿灭方腊战争;燕青、李俊、童威、童猛离去了;武松

  • 宋徽宗为什么不杀了奸臣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童贯

    首先,宋徽宗就不是什么明君,更谈不上雄才大略,如果你让宋徽宗“亲贤臣,远小人”,实在是想太多。宋徽宗擅长绘画,也是顶级的书法家,更对金石很有研究,但就是最不擅长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皇帝。 宋徽宗 所以,与我们希望的相反,宋徽宗恰恰是“亲小人,远贤臣”,将大宋的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而童贯一贯擅长拍马屁

  • 北宋“六贼”之一童贯,掌兵30余载,以宦官的身份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童贯

    说到历史上有名的宦官,你会想到谁呢?是不是会想到魏忠贤等人?其实除了这些人以外,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童贯的宦官,他手握兵权三十多年,也以宦官的身份封了王。这个人的成功应该是所有宦官最向往的。但是不管再怎么厉害,童贯最后的结局也不好。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开始好奇,在想一个宦官为什么能够手握兵权,30多年,

  • 南侠展昭在《白眉大侠》中,为什么会沦为“战五渣”的角色呢?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展昭

    南侠展昭,在《白眉大侠》沦为战五渣的角色。只能充当后勤而已。评书中,还是给展昭留有一些颜面,没有太过非议,只说展昭岁数大了,所以才越来越不济。但像是夏遂良这种,七八十岁照样无敌。就明白这个借口有多么牵强。南侠展昭,有一次真正出手,有两次,间接出手。但无一例外,都比较没面子。唯一一次出手在真假徐良一回

  • 展昭御猫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武艺高强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展昭

    南侠展昭展熊飞,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绰号“御猫”,人物及故事情节皆来自石玉昆的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少年的展昭因长期在江南一带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故被人尊称南侠。在结识了双侠丁兆兰,丁兆惠兄弟之后,和他们的妹妹丁月华小姐订了婚。最初的时候,包拯进京赶考,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展昭相识,当时包拯夜宿金龙

  • 他是公认最帅展昭,和前任定下60岁婚约,即将60生日能否再续

    历史人物编辑:学兔斯基眯着眼标签:展昭

    他是公认最帅展昭,和前任定下60岁婚约,即将60生日能否再续前缘对于普通人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就那么几件,婚姻和儿女是其中之一,没有结婚的人生好像是不完整的。但是这两件事对于明星而言好像是可有可无的,很多娱乐圈的明星都终身未婚,更别提生孩子了。不论是女明星还是男明星,他们从来不把婚姻作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