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英国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这也并非瞎说,因为有一项运动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这就是蹴鞠,不仅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足球运动,而且留下了不少轶事。最著名的当属高俅凭借精湛的球技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由苏东坡的小书童而发迹。
不过,实际上,如果按正史来说,高俅的官职并不算太高,球技也籍籍无名,仅限于文人的笔记之中。在他之前,有一位宰相的球技更好,虽然他并非以此道而晋升,但技术水平却赢得了大文学家司马光的称颂。
这个人就是丁谓,历史上的他才华横溢,也做了不少好事,还捍卫了北宋的国家主权,但因为是寇准的死敌,被称为大奸大恶之人。但丁谓不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蹴鞠的水平也是相当高,连司马光都曾经写诗夸赞,并收入了《司马温公诗话》之中:
鹰鹘胜双眼,龙蛇绕四肢,蹑来行数步,跷后立多时。
这是说丁谓踢球是眼光犀利,身体柔软,可以蹑着球前行,也可以将球跷在身后很长的时间。这种自带绝技的球星,是相当难得的,他自夸的诗,与司马光的可以说是一唱一和:
背装花屈膝,白打大廉斯。进前行两步,跷后立多时。
这样的球星当上宰相之后,不仅对于民间的蹴鞠氛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特别欣赏球技好的官员,甚至因此愿意提携他们。
柳永的哥哥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柳永虽然名气很大,所做之词也是传唱千古,号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其实,柳永一家三兄弟的文采都非常好,柳永原名三变,而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叫做三复、三接。
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名字,其实是他们的父母精心取的,这都是来自于《论语》、《易经》的典故。其中的柳三复是我们后文的主角,三复就是来自于《论语 先进》、《诗经 大雅》中“三复白圭”,取谨言慎行的意思。
柳家三兄弟的文学造诣都不低,在当时的名气就很响,号称“柳氏三绝”。但他们的仕途却都很不如意,柳永自不待说,被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从而与官场无缘。柳三复、柳三接的考场之路也都不顺利。
柳三复作为长兄,显然比两位弟弟少了一些清高,多了一些实务。他多次科举失败后,留了一个心眼,经常躲在宰相丁谓的院子外面。
这一天,丁谓一时技痒,与家中的仆从一起玩蹴鞠。突然蹴鞠飞过高墙,落到了门外,被久久守候的柳三复捡到。他欢天喜地的抱着球敲响了丁府的大门。
原本门人不想让他进去,只想拿回蹴鞠。不过柳三复执意不肯,就在僵持的阶段,门人听说里面催得要紧,只能无奈放柳三复进去了。柳三复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丁谓,但并不紧张,不仅归还了蹴鞠,还当场表演了用肩、背、头颠球得技术,球一直未坠落在地。
丁谓一看此人的技术,心下大喜,当场允诺推荐他当官。后来因为柳三复本来就是秀才,便顺势帮他考上了进士,并且谋得了一个不错的差事。
尽管柳永的天资比他哥哥要高得多,但因为没有变通,没有展现才华,还得罪了皇帝,终其一生没有能谋取一官半职。
参考资料:《中山诗话》、《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