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边江说《法医秦明》01:只知秦明?法医祖师爷宋慈了解一下

边江说《法医秦明》01:只知秦明?法医祖师爷宋慈了解一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学长说车 访问量:4735 更新时间:2023/12/20 8:03:40

每周一篇小作文,带你了解有趣又有料的《法医秦明》,大家好,我是边江。

影视剧中,你看到的是这样的秦明?

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其实,现实中的老秦长这样

作为比老秦小十岁但是同一天生日的好朋友,小弟边江特意开设这档节目,以表我对老秦的爱之深情之切

宋慈,生活在南宋时期,自幼聪明,胸怀大志。相信大家都是从《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开始了解宋慈的,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为古代法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宋慈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崇拜诸葛亮,为了学习诸葛亮“舌辩群儒”的口才,他整天研究诸葛孔明的各种著作。后来他的口才都用到了说服犯人认罪伏法上。宋慈所著《洗冤集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中外法医界也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第一件:“焦尸案”

据说,有一个失火案,烧死了一个人,尸体已经烧焦。死者妻子告诉宋慈,她丈夫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她出去劳动,回来时房子已经被烧毁,丈夫也被烧死了。

宋慈仔细检查尸体,发现死者的口中没有灰尘。这就说明死者并不是被活活烧死的,因为活活烧死的人因为挣扎,口中一定有烟灰。这个死者极有可能是有人将其杀害之后纵火,企图制造火灾的假现场。

宋慈正是根据尸体“告诉”他的信息,进一步调查,发现是死者妻子与他人通奸,被发现后,与奸夫一起将死者勒死,之后放火焚烧了屋子,造成失火死亡的假象。

第二件:“火钉入头案”

一具完好女尸,无疾而亡。宋慈仔细检查尸体却没有发现任何痕迹,宋慈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发现一些苍蝇聚集在死者头部,经查看发现死者头部有根铁钉,审讯后查明是一起通奸杀亲案,女尸是被烧红的铁钉钉入头顶而亡的。

在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的书里,讲述了很多种断案手法。其中有一条是“蒸骨验伤”:就是把一具尸骨洗净,用细麻绳串好,按次序摆放到竹席之上。然后挖一个地窖,用木柴将地窖四壁烧红后,用酒和醋的热气蒸尸骨,蒸三到五次,加入葱姜蒜,热油浇上出锅,啊不是开个玩笑……用木柴将地窖四壁

烧红后,泼入好酒两升、酸醋五升,蒸三到五次,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迎着太阳撑开一把红油伞,进行检验。

原著是这么说的:“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微荫,骨断处两头都会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的是生前被打处。骨上若无血荫,即便是有骨折,也是死后的伤痕。”

说人话就是,如果骨头上有被打的地方,会有淡淡红色,骨头断的地方两头都会有红晕色,再把有痕迹的骨头放在太阳光下看,出现红色的就是生前打的,骨头上如果没有淡红色痕迹,即便是有骨折,也是死后造成的伤痕。

在很多法医学专家来看,这个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人活着的时候被打,血液渗入骨质,会有血存在。另外,“白酒湿地火烧显人形”、“验颅查溺”、“苍蝇嗜血法”等断案手段,有些今天仍在使用。不过因受时代限制,《洗冤集录》内也有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滴血认亲”就没有科学依据。

对我国古代的司法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这么一个时代巨人,堂堂的《宋史》中却只字未提。 清代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摘要介绍《洗冤集录》,在子部目中仅仅留下六个字:“宋慈始末未详。”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撰写历史的那些文人偏颇的世界观在作祟,他们在修史时,描写帝王将相时可谓是不遗余力,但对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却往往视而不见,认为那都是“奇淫技巧”,是不入流的工作。

宋朝以前,历朝的衙门就有“仵作。“他们替检验官员充当帮手,抬尸体,涂药酒,报伤痕,接触的是常人避之不及的腐肉、血液、斑迹,一向被统治阶级蔑为‘贱役’。所以被史书所忽略,也就不奇怪了。

关于这位神探的死因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因为患有头疼病,因病去世;另外一种说法是死于谋杀。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也很大。纵观宋慈的一生,可谓是断案无数。刚正不阿的性格肯定得罪过很多的人,受人毒害也是有可能的。

据说是在追查牵扯贪官的一起命案时,此官员感觉受到威胁,于是设计毒死了他。作案手法是在他做饭的大锅上方天花板上,钻了个洞,里面放上毒药,用蜡封住,炒菜的时候热气把蜡逼熔,药粉落到锅里,所以,在吃了这些饭菜后,宋慈毒发身亡。

此事做得很巧妙,神不知鬼不觉,当时都以为他是得暴病身亡。但他的徒弟邹子龙,却始终持怀疑态度,最后经过仔细勘,终于查清楚了师傅的死因。但还没等他申诉上报,反被贪官们暗害,白白丢掉一条性命。就这样,在冤案之上又增加了一起冤案。

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但同样缺少史料确证。试想,宋慈本人在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至于他的死因,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事件了吧。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我是边江,咱们下期再见。

标签: 宋慈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宋慈第八,华佗才排第四,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宋慈

    第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他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有一次乾隆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精心调理,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后乾隆让太医院院判制定一本医术,而《医宗金鉴》就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

  • 宋慈《洗冤录》里用“熏醋”来消毒除秽气,医生不能预防流感

    历史人物编辑:阿斯耶姆标签:宋慈

    每到流感季,就会有“熏醋”可以预防流感的小作文四处传播。我小时候老师更是会提着小火炉挨个教室转悠,把整个学校熏的跟酿醋厂一样,这样做真的有依据吗?熏醋真的能消除部分细菌“熏醋能预防流感”,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据说是醋能杀菌。这种说法严格来说并不算错,醋酸能够进入细菌内部,破新细菌内的酶,使细菌不能进行

  • 中国古代7大神探,海瑞第6,宋慈第4,第1名无人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宋慈

    文/六六历史故事《神探夏洛克》作为英剧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与追捧。《名侦探柯南》是一部伴随一群人成长的动漫,《福尔摩斯》是在世界上拥有众多书迷的畅销书籍,阿加莎是以侦探书籍出名的女作家。这些都是外国的侦探故事,但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也绝对不缺少有传奇色彩的名侦探。7.正直神探——袁可立涉

  • 《新洗冤录》播出,欧阳震华18年后再演宋慈,网友:童年回忆

    历史人物编辑:阿萌聊生活标签:宋慈

    有“无线福将”之称的欧阳震华(Bobby),分别于1999年及2003年拍摄的《洗冤录》系列,播出至今仍为不少剧迷津津乐道,相隔18年他再披甲上阵,在网络电影《新洗冤录》再演主角“宋慈”,电影已经于今日上架。《新洗冤录》由阮健恒导演执导,欧阳震华、邵芸、吕宇、赵一贝、常海波等人主演,故事讲述“棺材仔

  • 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在法医方面,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宋慈

    宋慈,出生于公元1186年,是现如今福建南平人,作为我国古代法医学的开创者,之所以在当时,乃至法医界,甚至是整个世界法医界都享有赫赫盛名。不仅由于其具有高超的法医鉴定技巧,而且他为后世留下的著作《洗冤集录》才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存在。《洗冤集录》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据说宋慈当时创作《洗冤集录》的

  • 《大宋提刑官》14年后,我终于明白宋慈为何要告老还乡了?

    历史人物编辑:寂寂锁朱门标签:宋慈

    导语:《大宋提刑官》14年后,我终于明白宋慈为何要告老还乡了?说到探案破案的古装剧,相信很多网友都会想到《少年包青天》以及《神探狄仁杰》这两部作品吧,但其实小编更喜欢的是《大宋提刑官》这部剧,这部剧的剧情以及事件都很真实,就连剧中的服饰很有当年南宋时期的韵味,而这部剧的主角宋慈更是被誉为“一代法医之

  • 包拯、狄仁杰和宋慈,到底谁的断案能力强?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宋慈

    无论是包拯、狄仁杰还是宋慈,时至今日,他们的事迹都已经被搬上了大银幕。人们对三人的了解都是通过电视剧。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电视剧都没有改变三人的事迹。由此说来,三人中的每一位,都是破案的高手,可是三人中,哪一位才是最厉害的呢?要想知道三人中谁是最厉害的,先来看看三人的事迹。首先来说,人们对包拯肯定是

  • 《大宋提刑官》宋慈之后,何冰再演古装探案剧,网友:期待

    历史人物编辑:墨染泪倾城标签:宋慈

    《大宋提刑官》宋慈之后,何冰再演古装探案剧,网友:期待《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相信很多观众都还印象深刻吧,这部以宋慈为主角展开的探案电视剧,在当年收获了超高的收视和口碑。宋慈是法医鼻祖,他既能验尸又能破案,为人正直心思缜密,何冰将这个人物诠释得太到位,仿佛他就是宋慈一样。实际上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先后有

  • 中国历史十大断案高手——Top1法医鼻祖宋慈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宋慈

    本篇文章2526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我国自古重视法医检验,西汉时已有检验的方法与律例并行,五代后晋时期就出现了和凝及其子所撰的《疑狱集》,为古代最早的案例名著。宋朝时期,法医检验方面的知识取得了迅速发展,陆续出现了无名氏的《内恕录》、郑克的《折狱龟鉴》、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桂

  • “世界纸币之父”张詠,断案如神,比包拯、宋慈成名还早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宋慈

    #奇案大侦探第一季#众所周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叫“交子”。它产生‬于北宋时期的益州(今四川一带),解决了铜铁钱沉重、不易携带的弊端。据说它由当时的益州知州张詠发明并主持管理,由此张咏被誉为“世界纸币之父”。张詠是与寇准、吕蒙正同朝的一位名臣。他读书勤奋,擅长诗赋,还有一身好剑术,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