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拥有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一应名将,为何宋朝还是打不过金人?

拥有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一应名将,为何宋朝还是打不过金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古藤枯树小桥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1/21 3:06:52

我喜爱宋词的或婉约或豪放,无论是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的怅惘,还是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的洒脱,都令我如痴如醉;我也喜爱宋代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张择端坐于市井反应汴京风俗的

《清明上河图》

还是王希孟描绘壮丽山河的

《千里江山图》

,都各有千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蓬勃发展的朝代,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并非只是一句口号,文人地位空前绝后,但凡读书必有补贴。当然,能够支撑起如此兴盛的文化事业的,自然是经济的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的流通使宋朝拥有了

“富宋”

的名头。

但再璀璨的文学艺术,再繁荣的商品经济,也不能掩盖宋朝在面对外敌时的无力。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就不说了,虽然在高粱河之战中撑着驴车逃跑成为千古笑话,并且在雍熙北伐中葬送了大宋精锐,但至少他敢打,有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他的后代更加拉垮。

宋真宗定下的澶渊之盟

,如今已经被许多人扭曲成了

“极具战略意义的议和盟约”

,丝毫不提年年上供的耻辱,也不提之后北宋就此懈怠

“武备皆废”

的危险状况;

宋徽宗、宋钦宗这对父子更是离谱,完全就是等着金人上门掳掠,最后把自己都给玩脱了,一同被掳走,达成千古耻辱。

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真不愧是宋徽宗的亲生儿子,所作所为比起“雪乡二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很多人印象中,南宋面对金人如此退让,如此委曲求全,肯定是本身实力不行,面对金人没办法去打,武将只有一个岳飞独木难支。

如果你这样想就大大的错了,南宋开局真的不差,纵使只剩半壁江山,但要知道由于经济发达,宋朝人口大增,像是赵构刚登基的时候,

南宋人口约有1300多万户

,这比中国历史上大多开国皇帝的局势要好得多。

并且南宋不是没有将领,不是没有主战派,

不是只有岳飞,像是宗泽李纲韩世忠张俊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抗金主战派,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靖康之难爆发前,守住汴京的正是李纲,但因为他极力反对议和,因此被调离到地方上,金兵看李纲走了,立刻再次来犯,因此才有了数千人被掳北上之事;宗泽一直驻守在北方一带,打得金人直呼“宗爷爷”,但他连发二十多封奏折决意北上全被驳回,最终抑郁而亡,临终的那三声“渡河!”成了千古遗憾。

岳飞更不用说,明明都已经收复了洛阳、郑州一带,士气高昂军民相助,却被十二道金字牌强行召回,然后被奸佞诬害丧命;韩世忠如果不是因为早些时候救了赵构一命,他的下场不会比岳飞好多少,但哪怕有有救命之恩,最终还是落得个闭门不见客的结局。

所以真的是宋朝打不过金人吗?并不是,上面举例的这些将领,哪个不是打得金人心生惧意?但为何宋朝,尤其是南宋面对金人时,还是如此卑躬屈膝?原因很简单,

因为真正做主的那位宋真宗赵构,不想打

,赵构要的只是金人不会再多攻占南宋地盘就够了,至于收复失地之事,他不仅不想,还非常抗拒。

为何抗拒?

因为他怕失去皇位。

公元1141年,韩世忠、岳飞、张俊等在前线跟金人抗击的将领接连被解除兵权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太能打了,只要继续打下去,说不定真可能收复所有失地,逼得金人放回宋徽宗、宋钦宗。那么问题来了,赵构登基本就是因为实在无人继承,所以才临危受命,

这徽宗、钦宗一回来,哪里还有赵构什么事?

因此为了保全皇位,赵构肯定不会愿意继续打下去。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宋朝的确富有,富有到宋朝每年向金朝缴纳绢25万匹、银25万两压根无所谓,

说白了就是自澶渊之盟后宋朝享受到了“花钱买平安”的乐趣

,至于这平安是否全部系于敌国一念之间,就不是宋朝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标签: 韩世忠

更多文章

  • 岳飞无功而返,韩世忠半路撤兵,金兵扬威淮西:完颜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韩世忠

    1141年,地点濠州,6万宋军精锐阵亡。韩世忠火速率兵北上增援,因担心后路被截断,中途撤兵;岳飞率“岳家军”从安庆出发,准备与金兵决战,却无功而返。金国、南宋在濠州对决,完颜兀术赢得了胜利,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名将,都成为手下败将,理论上就是如此。完颜兀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骁

  • 韩世忠当初为什么不救岳飞,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韩世忠

    抗金名将岳飞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但英雄没有好下场,岳飞最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秦桧凭一己之力其实害不了岳飞,如果他的背后没有皇帝撑腰的话。宋高宗不想岳飞再继续打下去,虽然当时岳飞继续追击金人的话,战胜几率很大。但是作为皇帝,赵构有他自己的考虑,他不想手握兵权的武将功高震主。于是在他的默许

  • 南宋中兴四将,竟然内部相残,岳飞被冤杀,韩世忠被迫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韩世忠

    南宋四大名将?其实在南宋初年,只有三个赐功臣号及领三镇节度使的将领,而这三个人中,并没有岳飞。1、刘世光(1089年—1142年)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

  • 秦桧敢陷害岳飞,为何不敢害屡次得罪自己的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韩世忠

    南宋初年的诸位名将中,威望最高、最坚决主战的,是岳飞和韩世忠。两人都性格耿直、坚决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秦桧对两人都是恨之入骨。但为何秦桧只害死了岳飞,却没有害死韩世忠呢?对于秦桧来说,他厌恶韩世忠更甚于岳飞。岳飞本身与秦桧交集不多,他曾经私下里反对过秦桧的政策,因此被秦桧反感。而韩世忠却是公开给宋高

  • 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韩世忠

    众所周知秦桧是奸臣,并且在赵构的包庇下权倾朝野,那么身为武将的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没有弄死韩世忠呢?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时局不太平的时候,朝廷还是很需要武将的。并且韩世忠也是个大人物,秦桧想稍微报复一下韩世忠,比如在皇帝面前说两句他

  • 同样是功高震主,赵构为何处死了岳飞,放过了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韩世忠

    南宋有大名鼎鼎的“中兴四将”,其中刘光世徒有虚名,张俊参与岳飞冤案实属小人,唯有岳飞和韩世忠真正当得起这个名号。韩世忠与岳飞一样,是南宋的中流砥柱,他的韩家军同样威震天下,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有人说岳飞死是因为他的军队叫岳家军,只听岳飞调遣,威胁到了皇权,因而为高宗所猜忌,最终被杀。然而,韩世忠的韩

  • 为何秦桧敢陷害岳飞,却不敢动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韩世忠

    首先,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不是秦桧不敢动韩世忠,而是韩世忠躲过那场劫难。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陷害,韩世忠逃过一劫,而岳飞却逃不掉呢?(南宋中兴四将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钧)一、国家政策宋末,文重于武,甚至到了压武的地步。我们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添黄袍,夺周后建立宋朝的武将。建国后,一切权

  • 此人勇气堪比韩世忠,一心北伐,可惜却被暗杀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韩世忠

    南宋的积弱之势在历史上也算是独有一笔,虽然偶有韩世忠等名将对外抗金,给南宋带来不一样的铁血,但也都是在南宋初年为主。至于中后期可谓是不争的典范,每年以求和姿态递交大量的费用给金国,以求得当前局势的安稳,北伐之事更是从未在朝中提起。然而在后期却有一人的勇气堪比韩世忠,一心想要北伐来重振南宋的雄风,最终

  • 5万精兵阵亡,韩世忠中途撤退:宋军折戟淮西

    历史人物编辑:阡陌君标签:韩世忠

    1141年,地点淮西,宋军轻敌冒进,遭遇10万金兵埋伏,阵亡5万余人。韩世忠率部北上迎战金兵,但无法挽回败局,也只好撤退。淮西之战,主帅张俊指挥不力,又不听刘锜劝告,13万宋军一败涂地。赵构无心再战,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宋朝皇帝的继位,名义上需要金国册封。1139年,岳飞出师北伐,在

  • 墨说宋史: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轶事十则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民间故事里最有名的就是在黄天荡一战,韩世忠领兵对抗金兀术,妻子梁红玉擂鼓助威,于是士气大振,成功击败金兀术。可以说是南宋少有的扬眉吐气之战,韩世忠也因此先后担任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