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无功而返,韩世忠半路撤兵,金兵扬威淮西:完颜兀术

岳飞无功而返,韩世忠半路撤兵,金兵扬威淮西:完颜兀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6 5:46:46

1141年,地点濠州,6万宋军精锐阵亡。韩世忠火速率兵北上增援,因担心后路被截断,中途撤兵;岳飞率“岳家军”从安庆出发,准备与金兵决战,却无功而返。金国、南宋在濠州对决,完颜兀术赢得了胜利,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名将,都成为手下败将,理论上就是如此。

完颜兀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骁勇善战,麾下的“铁浮屠”、“拐子马”等劲旅非常强悍,是宋军的劲敌。金国初年,名将如云,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完颜活女、完颜宗辅、完颜昌等风头正盛,完颜兀术稍微弱一点。

从战斗力上看,完颜兀术在金国初年并不突出,但影响力却是其余金国名将所无法比拟的。后世小说中,完颜兀术的出镜率非常高,且都是跟宋朝的“中兴名将”过招,被打得落花流水。潜意识中,完颜兀术就是南宋名将的“制造者”,给别人刷经验。

陕西之战,成就吴玠、吴璘;顺昌之战, 成就刘锜;郾城之战、颍昌之战、朱仙镇之战,成就岳飞、杨再兴、牛皋张宪岳云。一代名将完颜兀术,果真这么差劲吗?答案是否定的,宋金在淮西对决,完颜兀术扳回一局。

1127年,金兵攻克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兵锋正盛。女真铁骑面前,宋高宗赵构可谓是闻风丧胆,一点脾气都没有。1127年,赵构在商丘继位,随即一路逃奔,让镇守开封的宗泽欲哭无泪。赵构的软弱,对留守中原,坚持抗金的将士非常不利,也主张了金国的雄心。

1139年,完颜兀术处死完颜昌,掌握金国大权,撕毁协定,继续南征。完颜兀术雄心勃勃,想一举灭亡南宋,统一中原。岳飞、张俊、韩世忠、刘琦、吴璘、杨沂中都是骁勇善战之名将,但完颜兀术丝毫不畏惧,因为赵构不给力。

完颜兀术的眼中,赵构毫无“王者”之气,即便他麾下名将再多,又有什么畏惧呢?1129年,完颜兀术率兵南征,在“搜山检海”行动中让赵构颜面尽失,不但失去了生育能力,还在海上漂浮一段时间,差点被活捉。

金兵南征,赵构非常害怕,只能下令各路将领迎战,守住防线即可,不要做深入追击。1139年,完颜兀术在河南受挫,不是岳飞的对手,便将主攻方向转移到淮西,收拾战斗力相对比较弱的张俊。果然不出所料,金兵攻打淮西,前锋大将韩常一路所向披靡,饮马长江,赵构再一次想逃跑。

众将强烈要求迎战,赵构只好从各地抽调兵马,总计13万,让张俊挂帅,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名将都追随。岳飞、韩世忠等人则从各自的大本营出发,在长江北岸扎下营地,阻止金兵渡江的同时,策应张俊,确保宋军不败。

岳飞建议派兵北上,攻打开封、洛阳,然后两面夹击完颜兀术,一举收复中原大地。但是,赵构的战术保守,他只想守住长江防线,收复中原,迎接“二帝”,压根没有兴趣,故而拒绝采纳岳飞的建议。

13万宋军北上,完颜兀术下令韩常后撤,吸引宋军追击。刘锜、杨沂中、王德紧追不舍,韩常便在巢湖市柘皋镇排兵布阵,想在平原中击垮宋军。金兵以骑兵为主,分成两翼布阵,刘锜、杨沂中渡江作战,与女真骑兵冲杀。

杨沂中轻敌冒进,不按约定时间出击,被金兵两路夹击,处境不妙。刘锜率骑兵冲杀而来,所部“八字军”勇猛善战,宋军逐步稳住防线。接着,王德率兵投入战斗,骑兵以箭雨还击,然后步兵手持战斧冲杀,主攻金兵防守薄弱的右路。

步兵、骑兵协同战斗,又适逢大雨,阵地泥泞,“铁浮屠”等金兵重装骑兵没啥优势,被宋军步兵用战斧砍杀,损失惨重。激战半天,金兵右路溃败,韩常下令撤兵,刘锜、杨沂中、王德乘胜追击,收复庐州。

开局很精彩,结果却很糟糕,赵构的“议和”思维,让宋军损失惨重。柘皋之战获胜,金兵打算撤退,赵构认为“议和”的时机到了,让张俊、刘锜、杨沂中、王等立刻返回,不要再继续追击。宋军一撤退,韩常、孔彦舟再次返回,并攻克濠州,即是凤阳府。

劫掠一番后,完颜兀术授意韩常假装撤兵,并在城内埋伏重兵。金兵撤退,张俊让刘锜去收复城池,刘锜认为有诈,先观察再说。张俊不满意,改派杨沂中、王德出击,结果遭遇埋伏,宋军惨败,一路溃败,阵亡6万余人。

战局急剧逆转,韩世忠从镇江北上救援,中途得知前方宋军已经溃败,金兵又截断归路,韩世忠只好半路返回。岳飞不畏强敌,率“岳家军”北上,准备与金兵决战。韩常、孔彦舟见好就收,韩世忠撤退后,自己的返回开封,不跟“岳家军”过招,岳飞无功而返。

宋金淮西对决,完颜兀术抓住赵构迫切“议和”的心理,佯装败退,吸引宋军追击,然后杀个“回马枪”。濠州城内,6万宋军阵亡沙场,韩世忠半路返回,岳飞无功而返,完颜兀术这次战斗打得非常精彩,不愧是名将。

1142年,“绍兴和议”成功,岳飞被处死,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南宋皇帝要站起来接金国的“国书”。赵构守住了半壁江山,却让宋朝颜面尽失。

参考书目:《金史》

标签: 韩世忠

更多文章

  • 韩世忠当初为什么不救岳飞,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韩世忠

    抗金名将岳飞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但英雄没有好下场,岳飞最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秦桧凭一己之力其实害不了岳飞,如果他的背后没有皇帝撑腰的话。宋高宗不想岳飞再继续打下去,虽然当时岳飞继续追击金人的话,战胜几率很大。但是作为皇帝,赵构有他自己的考虑,他不想手握兵权的武将功高震主。于是在他的默许

  • 南宋中兴四将,竟然内部相残,岳飞被冤杀,韩世忠被迫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韩世忠

    南宋四大名将?其实在南宋初年,只有三个赐功臣号及领三镇节度使的将领,而这三个人中,并没有岳飞。1、刘世光(1089年—1142年)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

  • 秦桧敢陷害岳飞,为何不敢害屡次得罪自己的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韩世忠

    南宋初年的诸位名将中,威望最高、最坚决主战的,是岳飞和韩世忠。两人都性格耿直、坚决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秦桧对两人都是恨之入骨。但为何秦桧只害死了岳飞,却没有害死韩世忠呢?对于秦桧来说,他厌恶韩世忠更甚于岳飞。岳飞本身与秦桧交集不多,他曾经私下里反对过秦桧的政策,因此被秦桧反感。而韩世忠却是公开给宋高

  • 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韩世忠

    众所周知秦桧是奸臣,并且在赵构的包庇下权倾朝野,那么身为武将的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没有弄死韩世忠呢?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时局不太平的时候,朝廷还是很需要武将的。并且韩世忠也是个大人物,秦桧想稍微报复一下韩世忠,比如在皇帝面前说两句他

  • 同样是功高震主,赵构为何处死了岳飞,放过了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韩世忠

    南宋有大名鼎鼎的“中兴四将”,其中刘光世徒有虚名,张俊参与岳飞冤案实属小人,唯有岳飞和韩世忠真正当得起这个名号。韩世忠与岳飞一样,是南宋的中流砥柱,他的韩家军同样威震天下,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有人说岳飞死是因为他的军队叫岳家军,只听岳飞调遣,威胁到了皇权,因而为高宗所猜忌,最终被杀。然而,韩世忠的韩

  • 为何秦桧敢陷害岳飞,却不敢动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韩世忠

    首先,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不是秦桧不敢动韩世忠,而是韩世忠躲过那场劫难。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陷害,韩世忠逃过一劫,而岳飞却逃不掉呢?(南宋中兴四将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钧)一、国家政策宋末,文重于武,甚至到了压武的地步。我们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添黄袍,夺周后建立宋朝的武将。建国后,一切权

  • 此人勇气堪比韩世忠,一心北伐,可惜却被暗杀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韩世忠

    南宋的积弱之势在历史上也算是独有一笔,虽然偶有韩世忠等名将对外抗金,给南宋带来不一样的铁血,但也都是在南宋初年为主。至于中后期可谓是不争的典范,每年以求和姿态递交大量的费用给金国,以求得当前局势的安稳,北伐之事更是从未在朝中提起。然而在后期却有一人的勇气堪比韩世忠,一心想要北伐来重振南宋的雄风,最终

  • 5万精兵阵亡,韩世忠中途撤退:宋军折戟淮西

    历史人物编辑:阡陌君标签:韩世忠

    1141年,地点淮西,宋军轻敌冒进,遭遇10万金兵埋伏,阵亡5万余人。韩世忠率部北上迎战金兵,但无法挽回败局,也只好撤退。淮西之战,主帅张俊指挥不力,又不听刘锜劝告,13万宋军一败涂地。赵构无心再战,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宋朝皇帝的继位,名义上需要金国册封。1139年,岳飞出师北伐,在

  • 墨说宋史: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轶事十则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民间故事里最有名的就是在黄天荡一战,韩世忠领兵对抗金兀术,妻子梁红玉擂鼓助威,于是士气大振,成功击败金兀术。可以说是南宋少有的扬眉吐气之战,韩世忠也因此先后担任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讨使

  • 秦桧敢陷害岳飞,为何不敢动韩世忠?秦桧:不是不敢,是动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韩世忠

    古代历史上,有忠臣,就有奸臣。而奸臣很多,但到现在人们都恨的比较少,唯独一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秦桧。按理说,在他之前,有的奸臣陷害的抗敌忠臣也不少,为何他陷害岳飞就被后人唾骂千年呢?这是因为宋朝除了军事实力不强之外,经济实力很强。如果秦桧不陷害岳飞,那么收复整个北方,以及征服北方,然后以经济实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