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之际,大批义士前仆后继为了国仇家恨誓死一战,曾经有多少北国汉人饱含热泪离别父母,南渡投奔故国,决心收复破碎山河,又有多少百姓远在北国,翘首期盼着南方重现金戈铁马的悲鸣,为了这一天百姓们等得太久了,这一仗注定了金国的失败,颇有苻坚兵败的味道。为了维护华夏文明所捍卫最后的一线生机!笔者还原了此大决战的故事经过:
经过郾城之战以及小商桥血战后,完颜宗弼不敢再轻敌,若是再输下去,恐怕自己就要回老家黄龙府歇息去了,完颜宗弼这次是认真了,他不甘心总是被岳家军所击败,完颜宗弼决心倾尽全部精锐之师,在颍昌府来一个大决战,用了同样的伎俩,在岳家军城中守备空虚之际,发兵一举攻下颍昌府,这样也好对金主有个交代。
这个计划十分不错,他能够看清楚岳家军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兵力过于分散,联系也很困难,外加宋朝的军队制度,导致了兵贵神速这句话成了纸上谈兵毫无实际的用处,完颜宗弼抓住这个弱点来了一个攻其不备。十三万大军兵临颍昌城,这下子可是要考验一下岳家军的真实作战能力了。
在张宪轻松夺取临颍县城的同一天,完颜宗弼也在颍昌城搬兵列阵,这天清晨,完颜宗弼准备以十三万的主力军一战岳家军!其中完颜宗弼、镇国大王邪也孛董、昭武大将军韩常,以及四个万夫长,以骑兵三万多在颍昌城西门叫阵,接踵而来的便是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以及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率领的十万金国步兵,这次完颜宗弼也是下了血本,不惜以军队的数量取胜,在颍昌城西门外的舞阳桥以南,十多万金兵组合了庞大的阵势,鼓声震天响,浩瀚的金国大军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再观颍昌城内的岳家军,里面总共有五个军,分别是踏白军、中军、选锋军、游弈军、背嵬军。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全员人马,最糟糕的是这五个军大部分的统制,也就是统帅都不在,中军统制苏坚并没有在颍昌城内,而是带领一部分中军在西京的河南府驻扎,选锋军统制李道也没在颍昌城内,而是带本部部分人马驻守别处,游弈军以及背嵬军更不是全军,在前期都分别在郾城、临颍两座城池中驻扎,城中唯一是全军的也就只有踏白军了,在城中的将帅有岳家军统制王贵、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岳云、姚政等人,王贵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城中没有岳飞在,王贵是否能够力挽狂澜阻止金兵攻下颍昌府,他便是最重要的决策者,有权力发号施令。首先他选择守城,命令董先以及胡清率领踏白军以及选锋军守住城池,自己亲临阵前率领岳云、姚政等将官出城与金兵决一死战,出城的军队有中军、游弈军、背嵬军,这三只军队都不是全部的兵力,这一仗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是一场恶战,如果输掉了,那前期所有战果覆之东水,故此出城众将士也是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
二十二岁的虎将岳云抡枪纵马,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首先驰击金军。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继进,翼蔽马军,与敌军左、右拐子马搏战。一方面依仗兵多势大,另一方面凭借士气勇锐,愈斗愈烈。两军苦战了整整几十个回合,依然难分高低胜负。岳云前后十多次出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很多步兵和骑兵也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在最艰难的时刻,连宿将王贵也不免有些气馁怯战,岳云以自己的坚定,制止了王贵的动摇,终于使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到了正午,守城的董先和胡清分别率领踏白军和选锋军两支生力军,出城增援,战局才很快得以扭转。完颜兀术(宗弼)全军溃败。
依据史料所记载,颍昌府大决战一共杀敌五千多人,俘虏两千多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杀死金将数十人,还把完颜宗弼的女婿夏金吾给做掉了,可怜的完颜宗弼尝到再次失败的滋味,便率领金军一直退到开封西南的朱仙镇。颍昌之战又以岳家军的大胜而告终。
金国大元帅完颜宗弼战后也不由的叹息道:“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今日之挫败”!金兵在此之前从未投入如此浑厚的兵力与岳家军一战,这次较量双方各出奇招,金军也算是真正的领教到了岳家军的真正实力,败得也算是心服口服了,十分郁闷的金兵在兵败之后也不由的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来。与此同时此战也被记录于《影响中国的一百次战争》之中!让岳家军留下了不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