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国达成和约:南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宋金两国以东起淮河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南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上述内容都是可以写在史书上的,而金国答应协议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杀掉岳飞,当然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赵构是不可能写在条约中的,但是暗中的PY交易那就另说了。
绍兴和议签定之后,赵构迎回了生母韦妃和父亲宋徽宗的灵柩,次年岳飞岳云父子及张宪被杀害于风波亭,而金国却并没有趁机南侵宋国,果真是金国人遵守和约了吗?
其实这个时候的金国已经是外强中干,综合实力(包括武力)已经落后于南宋了,只不过一是赵构得位不正,徽、钦二帝还在人家手上,如果给金国惹毛了,把二帝放一个回来搅局,那么赵构这皇帝还当不当了?所以在徽钦二帝其中之一还健在的情况下,赵构对于金国的要求还真不敢太违逆,这也是秦桧为何在南宋朝廷能够掌权的主要原因,毕竟人家手上有“王炸”。
而金国自身也有问题,灭宋时期的金国设有东西两班朝廷,本来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时期是没有这种设置的,后来其弟弟完颜晟继位之后,阿骨打的大伯一系及其他旁亲组成了以完颜宗翰(粘罕)为首的西路军,阿骨打的儿子们组成了东路军,东路军以完颜宗弼(金兀术)、完颜宗望等人为主,后来金太宗完颜晟去世,又由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亶继位,当时就南宋问题金国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
后来主战派的宗弼占了上风,宗翰等人的势力被扫出朝廷,宗弼出兵河南、陕西等地,然后在这一带遭遇了岳飞、刘锜等人的军队,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这让完颜宗弼认识到南宋根本不是现在的金国可以吞并的,于是就在这时候金国与宋朝达成了和议。
为了安抚赵构,金国答应可以将其生母韦氏放还,并将宋徽宗的灵柩交给南宋,至于宋钦宗赵桓,金国人还是将其握在手中,不过只要赵构听话,金国人是不会搞小动作的,但是作为抗金风头最劲的将领,岳飞必须处死,而赵构也早就看不惯岳飞成天喊着要“迎回二帝”的样子,二者一拍即合。
绍兴和议签订之后,金兀术就回朝处理自己的烂摊子了,哪里还有功夫搭理南宋,更何况要不是他还有最后的底牌赵桓在手上,再加上赵构没有儿子,皇位最后要传给继子,对于开疆扩土没有兴趣,金兀术还要感谢南宋没有反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