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邦彦一首别具一格的小令,诉说凄切孤独之感,让人读之落泪!

周邦彦一首别具一格的小令,诉说凄切孤独之感,让人读之落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3/12/8 18:14:15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暝》

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消夜永!

词上阙写黄昏时的悲哀景象。“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写秋天时晴时阴,渐渐到了黄昏,满院冷了下来。词人以简笔白描,勾勒出秋天阴冷,暗淡的特点,细腻入微地表现了时间,气候的变化。“一庭凄冷”语带双关,景中含情,也写出了院中人的心理感受。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久久伫立,悄然聆听秋声,秋风飒飒。秋叶沙沙作响,秋虫长鸣,还有秋雁飞过时的翅与鸣叫。词人命以“寒声”,突出了环境与内心的凄凉。“云深无雁影”说明大雁飞过,已无踪迹。雁有两重含义,一则秋雁南飞,而自己滞留异乡,不能归去,人不如雁;二则鸿雁传书,雁去无痕,则家书难达,更添寂寞。

下阕写深夜愁情。“更深人去寂静”三句点明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已经由黄昏而到深夜,由室外而进入舍中。孤灯照壁,四野寂静无声,更显词人只有形影相吊。本可借酒消愁,但到夜深时分,“酒已都醒”愁更加深,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词人未给出答案,但愁之深愁之切,却深蕴其中,不能自拔。

周邦彦词以语言精工,章法曲折著称,这首词,则笔法简洁,结构单纯,语言平易,相比周邦彦久负盛名的那些慢词,这首抒写羁旅情怀的小令,显得清浅,淡远,别具一格。

标签: 周邦彦

更多文章

  • 辽圣宗东征王氏高丽虽获胜,但高丽的土地却未丧失,只确定朝贡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辽圣宗

    十世纪末,自诩高氏高句丽继承人的王氏高丽,一直向北推进扩张,蚕食隶属于契丹辽国的鸭绿江女真聚居区,新当国的承天太后萧绰,决定针对东疆日益被侵蚀的问题,对高丽施以颜色。辽、宋、丽三国纵横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十五,年少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奉母命,亲阅东京留守耶律末只所属兵马,为东征高丽做准备。次年

  • 辽圣宗第二次东征虎头蛇尾,并未拿到江东六州,宋朝则决定作壁上观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辽圣宗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五月,一直受高丽侵袭的鸭绿江女真人,向契丹辽圣宗耶律隆绪报告:高丽国的大臣康兆弑君另立,没有向上国奏告,弑君大逆居然如此藐视上国,上国应该发兵问罪!辽圣宗闻报,决定再次征伐高丽,一来维护己方边境安宁,二来也去收回癸巳谈判中被高丽人骗走的江东六州,三来敲打脚踩两只船的高丽,维

  • 辽国七次遣使索要江东六州未果后辽圣宗发兵东征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辽圣宗

    契丹和高丽第一次战争后,高丽成宗王治向契丹辽国乞降、称臣、请婚,契丹也把从安北府至鸭绿江东的280里领土赐给高丽,史称癸巳赐地。从历史发展看,契丹的赐地行为明显过于草率,致使高丽向鸭绿江流域的扩张变得越发明目张胆。意识到失误的辽圣宗,很快对高丽发起第二次战争,但尽管他攻破开京,把南逃的高丽显宗王询吓

  • 古代辽圣宗时期,属国治理对辽朝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辽圣宗

    作为辽朝国力发展至顶峰的时期,辽圣宗朝不仅一扫世宗、穆宗、景宗三朝的颓势,还在太祖、太宗时期的领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辽朝的疆域。辽朝周边的属国尽皆臣服,辽圣宗朝也在与属国的宗藩关系基础上,完善了属国治理政策。这些治理措施对辽朝疆域的稳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自辽太祖时期四处征讨,

  • 辽圣宗的妃子大骂皇后,辽圣宗只能落泪,这就是他对皇后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辽圣宗

    辽圣宗是萧太后的儿子,他为人软弱,连自己的妃子都管不了。在他病重时,他的妃子萧耨斤闯入宫中,冲到他的病榻前大骂皇后萧菩萨哥:“你这个老东西快没好日子过了。”这样做太没有规矩了,如果是别的皇帝,早令人把萧耨斤拿下痛打了。可是辽圣宗没有,他啥办法都没有,只能和皇后萧菩萨哥相对垂泪。一个皇帝窝囊到这个程度

  • 金国灭亡时有多惨?金哀宗尸体被一分为二,皇室成员全被联军铲除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金哀宗

    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凡事发生皆有因果关系,不管是朝代更替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基本上都严格遵循这样的规律。在朝代更替中,有些朝代因为在鼎盛时期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以至于在衰亡之际,惨不忍睹,比如历史上的金朝就是如此,在他们最为辉煌的时候,

  • 南宋将金哀宗的尸首抢回来,打算羞辱一番,却被此人弄的无地自容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金哀宗

    大家都知道,在北宋末期,爆发了著名的靖康之耻事件,金军南下,势不可挡,最后攻破了汴京,俘虏二帝北上,携行者还有数万北宋皇室贵族和大臣以及后宫嫔妃等,这数万人相当于成为了亡国之奴,在金国受尽了屈辱与委屈,最后惨死在那里,北宋因此也灭亡了。后来赵构在临安继位,建立了南宋,但是二帝被俘,宗庙社稷尽毁对于南

  • 蒙古灭亡金朝,金哀宗临死前对将领说道:朕太胖了,你当皇帝吧

    历史人物编辑:微阁说史标签:金哀宗

    公元1229年的夏天,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在登基一年之后,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金朝,蒙古大军在攻破金朝的重镇凤翔之后,便准备兵分三路合围汴京,决心彻底消灭金朝。在蒙古大军日益逼近的同时,金哀宗完颜守绪把家眷留在了汴京,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四处奔逃,结果在蒙古大军的堵截下损失惨重,被迫逃

  • 如果金哀宗打赢三峰山之战,那么金朝有机会统一北方、击败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悖论LG标签:金哀宗

    [历史悖论讲坛,欢迎来找茬。为活跃气氛,考验读者历史知识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养,文章中故意漏出一些常识性错误,看你能找出几处?]假如金哀宗打赢了三峰山之战,如果能够有效地巩固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领土,从理论上讲,金朝是有可能重新统一北方,并击败南宋的。但是需要考虑到许多不同的因素,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 末路悲歌,金哀宗:宋人负朕很深,他们的谋略很短浅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金哀宗

    望着承天门又笑又哭。的言论,引来众臣大怒,纷纷请示哀宗将此人处死问罪。也不问罪。这名男子看似疯言疯语,岂止是在讥讽?哀宗君臣却不以为然,“何足道哉”.......;不需要将他们放在眼里。的一面,可悲.......地说:宋朝人负朕很深了.......朕自即位以来,戒令边将不要侵犯南面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