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词上阙写黄昏时的悲哀景象。“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写秋天时晴时阴,渐渐到了黄昏,满院冷了下来。词人以简笔白描,勾勒出秋天阴冷,暗淡的特点,细腻入微地表现了时间,气候的变化。“一庭凄冷”语带双关,景中含情,也写出了院中人的心理感受。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久久伫立,悄然聆听秋声,秋风飒飒。秋叶沙沙作响,秋虫长鸣,还有秋雁飞过时的振翅与鸣叫。词人命以“寒声”,突出了环境与内心的凄凉。“云深无雁影”说明大雁飞过,已无踪迹。雁有两重含义,一则秋雁南飞,而自己滞留异乡,不能归去,人不如雁;二则鸿雁传书,雁去无痕,则家书难达,更添寂寞。
下阕写深夜愁情。“更深人去寂静”三句点明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已经由黄昏而到深夜,由室外而进入舍中。孤灯照壁,四野寂静无声,更显词人只有形影相吊。本可借酒消愁,但到夜深时分,“酒已都醒”愁更加深,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词人未给出答案,但愁之深愁之切,却深蕴其中,不能自拔。
周邦彦词以语言精工,章法曲折著称,这首词,则笔法简洁,结构单纯,语言平易,相比周邦彦久负盛名的那些慢词,这首抒写羁旅情怀的小令,显得清浅,淡远,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