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戏说隋唐之顶级五虎上将权威排行榜:李元霸屈居第三,罗士信第四

戏说隋唐之顶级五虎上将权威排行榜:李元霸屈居第三,罗士信第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4938 更新时间:2024/1/15 1:46:13

隋唐小说版本很多,流传甚广,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老师评书版的《隋唐演义》。隋唐演义有所谓“四绝四猛十三杰”之谓,他们之间究竟孰强孰弱呢?如果光比十三杰,排名已经排好了,如果光比四杰或四绝的话,排名也一目了然了。但是四绝和四猛之间,孰强孰弱呢?所知者定然有限,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排出其中的五虎上将,看看到底谁可以入榜呢?

第五名:裴元庆

这个位置上,我是纠结的,其中宇文成都、裴元庆与来护儿三人之间,孰强孰弱,不好判断。如果以李元霸为参照,裴元庆能接三锤,而宇文成都却走不出一合,裴元庆善使两柄大银锤,重达三百斤,宇文成都的镏金镗,有四百斤重,比力气,宇文成都并不落下方,论武艺,宇文成都曾在深受重伤的情况下,以一敌三,与雄阔海伍云召、伍天赐三人打了几百回合,取得胜利,后来在面对裴元庆的挑战时,体力不支负伤而走。

此战不能说明裴元庆强于宇文成都,两人综合表现来看,应该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但是考虑到裴元庆更年轻,上升潜力更大,而且在面对李元霸的表现上明显好于宇文成都,武力排名应该略好于宇文成都。

来护儿乃是隋朝名将,三征高句丽,平杨玄感之乱,官至左翊卫大将军,封荣国公。此人乃是秦琼的老上司,对待秦琼谦虚知礼,演义里此人与秦琼不睦,三两下击败秦琼,可见此人武艺之彪悍,此人在一次领军作战时,与罗士信交手,结果很快被罗士信杀死,并夺取了他的大枪。可见来护儿在罗士信的手下是不堪一击的,而罗士信的武力与李元霸差不多,综合来看吗,来护儿还是不如裴元庆和宇文成都的,只比雄阔海等人略好一点,排名暂居第五,有待观察。

第四名:罗士信

这个位置,没那么好纠结了,就是李元霸和罗士信之间的比较,按照正史,李元霸就是李玄霸,乃是唐高宗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此人短命,英年早逝,也并非高手,演义纯粹杜撰。罗士信却是有史料记载的大将,演义里,却成了一个蛮力过人的傻小子,与李元霸正好放对,小说里,“一杰会一猛”,相约四明山,两人先是兵器对撞,响声惊天动地,进而大打出手,结果还是不分伯冲,最后在一代高人的解斗之下,两人方才散开。

两人都是力量型的猛汉,罗士信用的枪就是从来护儿手里夺来的,来护儿也是大力士,那铁枪寻常人拿不动,罗士信还能凑合着用,并不是最趁手的武器,如果再打下去,胜利的天平定然会向李元霸一侧倾斜。论战绩,李元霸更加辉煌,一回合大败秦琼,一回合打断罗成的兵器,三锤打败裴元庆,两锤打死伍天赐,就连宇文成都也很难走出一个回合,便宣告不敌。相比之下,罗士信就没有这样的骄人战绩,故排名屈居李元霸之后,暂列第四。

第三名:李元霸

根据上文分析,李元霸排名应在罗士信前面,稳居第三,演义里,他是个bug的存在,人类无法消灭,只好依靠老天爷了,最后被雷劈而死,令人感慨良多。李元霸曾在梦中得到高人指点,不应杀害使用镗的人,否则定遭天谴,很显然这个人,就是宇文成都,宇文成都与李元霸交锋过两次,结果是一败一死,李元霸忘记了教训,凶性大发之下,将宇文成都一把掷向天空,趁其双脚落地之时,一手按住一脚,大喝一声,将他分尸了。这是极为残暴的杀人伎俩。所以李元霸的结局也是注定的了。大家试想一下,如此残暴之人如何能称一等一高手呢?所以一定有谦逊礼让的世外高人,稳压李元霸一头,那么这位高人会是谁呢?

第二名:鱼俱罗

鱼俱罗是《兴唐传》的人物,是宇文成都的师傅,也是一位闭关修炼的世外高人,年轻时做过武将,后来有感于朝廷昏庸,隐居山野。但是当他听说宇文成都为李元霸所杀之后,便重出江湖,披挂上马,阵前与李元霸交锋,如愿所偿,杀死了李元霸,却被李世民突施冷箭而死,坠马而死。如果按照演义小说,鱼俱罗的排名应在李元霸之上,稳居第二,那么第一高手会是谁呢?

第一名:罗松

演义小说里,罗松是罗艺的长子,罗成的哥哥,在年龄上比罗成大了十几岁,罗成弱冠之际,罗松的儿子也逐渐长大成人,两人切磋武艺,罗成以微弱优势胜出,大为惊诧,后来与罗松交手,完败于罗松。罗松的武艺,由此可见一斑。后来罗松阵前与杨林交锋,杨林摆出一字长蛇阵,被罗松连破数道关卡,直取杨林面门而来,杨林纵马接战,结果毫无反抗之力,被罗松的长枪在铠甲上戳了百十个窟窿,却未伤及身体,力量控制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但是就吓住了杨林,深知罗松之能,若不是枪下留情,早成枪下之鬼,于是不战自溃。

罗松曾在四明山“一杰会一猛”时,轻轻一枪便解开了两人绝世猛男—罗士信和李元霸的缠斗,可见武力远在两人之上,就连宇文成都的师傅鱼俱罗也不是他的对手。

最后想说的是,一个网友说我把演义和正史混为一谈,显得不伦不类。我要说的是,如果按照正史,一切排名无从谈起,历史文章要写的有趣,岂有不参考野史小说之理?如果只读历史,自己去找度娘。

不知大家又是如何看待隋唐高手的排名问题呢?先加我关注,再开始我们今天的大讨论吧。

标签: 罗士信

更多文章

  • 隋唐第一女将新月娥: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死于新婚之夜

    历史人物编辑:青溪史社标签:罗士信

    巾帼不让须眉。或许是由于男子与女子力量上的差异,再加上男尊女卑思想的荼毒,我国古代的军队几乎都是由男子组成,并且明令禁止女子参军。而由于朝代的更迭,江山总是靠战役打下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下,马革裹尸的百姓不计其数。虽说战死的几乎都是男性,以至于造成了女多男少的局面。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出现过许多奔赴

  • 隋唐第一女将:追着罗士信打,生擒程咬金,后来败给心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罗士信

    隋唐演义是一部可以媲美四大名著的文学作品,隋唐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隋唐交替时期有了一个了解,可以说隋唐演义的出现,类似于三国演义的作用。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作用,因此,无论是隋唐演义还是三国演义,它们都是类似的。隋唐演义现如今已经拍摄成了电视剧、电影等,这更是让人们

  • 她活捉程咬金,杀罗士信,却因贪恋美色投降,被未婚夫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罗士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像妇好、穆桂英、花木兰等都是女中豪杰,甚至她们的成就比一些男人还要高。而就有这么一位女将军,她战力无双,甚至能够生擒程咬金,实乃当时的第一女武将,但是她最后却是因为贪恋美色而投降,最终还被自己的未婚夫给刺死,真是可悲。隋唐第一女武将隋唐时期,

  • 能分开罗士信和李元霸苦战的他,如果不选择退隐,江山或许就是罗家的了

    历史人物编辑:阿尔爱体育标签:罗士信

    在《隋唐演义》中有一个俊俏的人物,名字叫做罗成。从罗成出世开始和人比武就从来没有吃过亏,罗成第一次打仗枪挑武良,瓦口关力战红海,之后破长蛇阵打败双枪将丁彦平,包括和李元霸遭遇,罗成银枪碰金锤,罗成在东岭关外枪挑李元霸名扬天下。但是在东岭关住着一位高人,此人能够轻松打败罗成,如果此人不选择退隐山林,坐

  • 隋唐第一杰李元霸对阵第一猛罗士信,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罗士信

    演义里的李元霸天下无敌!这家伙,十三四岁时,能举起一二千斤重的石狮子,就像只拿着一二斤重的东西一样轻松。一对大锤重达八百斤,天底下没几人能挡得住他三锤。 号称武艺天下第二的猛将宇文成都,与李元霸交手,只一合,就被李元霸一锤打飞了凤翅镏金镋,然后拦腰一把,就被从马鞍上提了过去

  • 罗士信是张须陀的部下,罗成则是秦琼的表弟,两人不存在任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麦兜爱吃瓜标签:罗士信

    话说在许多年前,有部影视剧非常有名,名为《隋唐英雄传》,其中有位人物,不幸战死还遭到万箭穿心,让人扼腕叹息。此人在剧中名为罗成,身披银甲长枪,面白无须,却武力过人,年纪轻轻却因独守孤城而死。其实这个故事出自,隋唐时期的《隋唐演义》《瓦岗英雄》,在明朝时期已有《大唐秦王词话》等版本,也有罗成这个虚构人

  • 隋唐演义:此人枪法无敌,李元霸和罗士信联手都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罗士信

    《隋唐演义》是一本以隋末唐初为历史背景的小说,里面刻画的“四猛”、“四绝”、“隋唐的十八好汉”等英雄形象最让人拍手叫绝、啧啧称奇。西府赵王李元霸为隋唐的第一好汉,他面如病鬼,双臂有四象之力,使的一对擂鼓翁金锤,单只重为400斤,双锤800斤。传说他是佛祖座下的金翅大鹏鸟转世,因为犯了佛门清规而被罚转

  • 罗松罗成同父异母,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能打过罗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罗士信

    对单田芳版隋唐演义熟悉的各位读者应该都知道,罗松和罗成确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似乎罗松的地位历来不被承认,这一切只是因为罗松罗成的父亲,也就是靖边侯罗艺,在罗松没有出生的那一年,便就早早的离开罗松和母亲了,这也就导致后来“罗松寻父”故事情节的引出。罗松和罗成在新版隋唐演义当中确实有过交手,而且基本上

  • 罗士信和李元霸二人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罗士信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能掐会算的徐茂公,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赛孟尝秦琼秦叔宝,黑白两道通吃的单雄信,冷面银枪的俏罗成。说到罗成,历史上其实没有这个人,据说他的原型就是唐朝名将罗士信,罗士信,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罗士信、秦琼和程咬金都是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三人随其征讨农民起

  • 秦琼和罗士信是不是“山东响马”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挥墨标签:罗士信

    在中国的民间俗语中,有一句话是专门用来形容山东人的——山东出响马。这里的响马指的是在古代时,强盗们在打家劫舍前通常要先放几支响箭,给对方以心理震慑,而且通常是骑马冲杀,因此被称为”响马“。至于为什么在“响马”前要特意加上”山东“两个字呢?多数人认为这是与《隋唐演义》有关。在这本小说里,涌现出大量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