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在隋唐时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就连李世绩、程咬金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而且他出身非常显赫,是有名的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他和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有着差不多的经历,他的祖父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老同事,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到了隋朝,他们都是贵族子弟。
这些人,出身好,自己又有一定的能力,所以都非常有自信,李密就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而且喜欢折腾,胸怀大志,天生不安分,所以成年以后,经历了很多波折,他首先跟随杨玄感造反,起兵反隋,失败后又逃走投奔了瓦岗军,他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起义队伍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隋朝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击败而死。
可见李密这个人一生中没有一刻安分,而他第一次造反,却是由杨玄感拉下水的,李密又是如何认识杨玄感,并成为至交好友的呢?介绍两人认识并成为好友的却是杨玄感的父亲越国公杨素,而杨素认识李密,却是牛角掛书充当了红娘。
最初,李密世袭父辈的职位,到朝廷当差,和李渊一样,是侍卫的工作,成天跟在隋炀帝的身边。有一次,他被隋炀帝注意到了,为什么隋炀帝杨广会注意到他呢?原来他的眼神出卖了他,隋炀帝觉得这个小伙子的眼神不对劲,透着一股倔强,和普通人不一样,便找来亲信大臣宇文述,非常警惕的问道:
隋炀帝很自大,可是看人的眼光真的很准,确实,年轻的李密很自信,从小胸怀大志,目空一切,所以隋炀帝觉得他的眼神有点问题,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取代了。因此让手下人把李密炒了鱿鱼。宇文述奉命执行杨广的命令,来炒李密的鱿鱼。可是宇文述这个人很谨慎的,一般不得罪人,李密出身贵族,虽然年轻地位不是那么高,可是将来怎么样,谁能说得准呢?所以宇文述就很有策略地对李密说:“我看你天性聪明,博学多才,实在不应该在宫里当个小小的侍卫啊,虽然侍卫也很风光,天天跟在皇帝身边耀武扬威,可是终究不是轻松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看你不如去好好读书,将来科举考试做个官。”
宇文述真是老奸巨滑啊,一番话把李密说的非常开心,李密没想到,竟然自己的才华被这样一位大人物赏识了,兴奋得有些飘飘然了。于是,马上跟领导说自己身体不好,需要回家休养,辞职回家后,真的专心读书去了。然而李密是有野心的人,虽然专心读书,却绝对不可能成为书呆子,他既然立志读书,就一定要读出名堂来,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爱读书,有才华。怎么让人们知道这一点呢?他的主意很多,立刻标新立异,想起了一个牛角挂书的主意,打出了名声。
他想到了道家的老子李耳,当年李耳就是骑着一头青牛出了函谷关,在那里留下了一部《道德经》,后来就羽化登仙,成为人们敬仰的人物,所以他也要模仿老子,于是他经常骑着牛逛街,坐在牛背上读书,可以说引举让他出名了,出名还不算,他还要结识当朝有名的人物,于是他骑着牛,牛角上挂着《汉书》,手里捧着书,溜溜达达地到了越国公杨素的家门口。
杨素这个人也很厉害的,他出身弘家杨氏,和武则天母亲是一个家庭的,他自小就胸怀大志,后来帮助杨广夺嫡成为太子,他不仅是隋朝的权臣,还算得上是一个诗人、军事家。杨素在家门口看到这一幕,十分好奇,这谁家的孩子,竟然骑着牛在国公府前闲逛,便上前查看究竟。一番交谈,杨素对李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居然马上就被征服了。因为他发现,这个骑牛读书的小伙子竟然是一个奇才,他对书中内容说的头头是道,对国家大事也侃侃而谈,他展现出来的见识、才华都不同凡响,远远超越了他的年龄,当然也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
于是,杨素和李密成了忘年交,经常让李密来家里做客,而李密也不客气地每次骑着牛到越国公家里,久而久之,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杨素还把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介绍给李密认识,杨素对儿子说:“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让儿子跟李密多多交往,可以学点东西。这样,杨玄感便和李密成为了至交的好友。
后来杨玄感起兵反隋,第一个想起来的人便是李密,而李密一收到消息,也是丝毫不迟疑,立刻赶到杨玄感的造反现场,并且帮助杨玄感出谋划策。后来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走,也没有安分下来,一直在造反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