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瓦岗英雄李密:错失江山的枭雄,强盛时李渊推其为主

瓦岗英雄李密:错失江山的枭雄,强盛时李渊推其为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姜舞者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3/12/17 7:18:01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三十六路反王共推李密为盟主,号为魏公,讨伐暴隋。李密领导下的瓦岗军拥兵三十万,不仅占据洛、黎粮仓,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等当世名将,大有问鼎天下之势。

如日中天的李密开始骄纵,错杀翟让,投靠杨侗,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寄人篱下,落得一个反叛被杀的下场。

李密(公元582年-公元619年),字玄邃,京兆长安县人,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先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后随杨玄感造反,再奔瓦岗军,最后降唐,谋反被杀。

‬少年不凡

李密出身关陇贵族,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祖父李耀为北周太保、刑国公,父亲李宽为隋上柱国、蒲山郡公。

含着金钥匙出身的李密并没有沉迷于富贵安乐窝,反而勤于读书、苦练武艺,成为一位文武全才。李密好读兵书,尤擅谋划,常常深陷于兵法中不能自拔。

隋炀帝即位时,李密蒙父荫担任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有一次隋炀帝出行时无意中发现了侍卫中值守的李密,大为吃惊,回头对身边的宇文述问:“侍卫中那个黑脸小孩子是谁?”

宇文述答道:“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非同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侍卫了。”李密因此被解雇,只得回家。

失去工作的李密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并经常乐此不疲。人们经常看到李密骑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用手牵绳,一边用手翻书阅读。

尚书右仆射杨素见到后非常惊奇,认为此子必有大为,因此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跟李密交往,以期获得回报。

‬反隋三策

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此时因为官府的横征暴敛,从辽东的王薄农民起义已经扩散到了整个隋朝,各地暴乱风起云涌。

担任监理粮草的总兵官、越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抓住机会,秘密在黎阳起兵反隋。杨玄感暗中派人去长安接好友李密来主持谋划。

李密此时无关无职,胸有大志的他决定放手一搏,帮助好友起兵反隋。他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和杨玄感所处的位置,提出了三条对策:

第一条乃是上策,率军从黎阳北上占据幽州,依靠地理优势阻断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归路,使得隋军在关外断粮而自溃。

第二条乃是中策,西进潼关占据长安,扼守关中与隋朝对峙,进而夺取天下。

第三条乃是下策,就近攻取东都洛阳,直接推翻隋朝的统治。

杨玄感听了三策后说:“您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李密的上策最终没有被采纳。

果然,洛阳城高大坚固,久攻不下,杨玄感之乱最终被平定。李密也只得乔装逃走,隐姓埋名,流落他乡。

投奔瓦岗

大业十二年,翟让在东郡发动反隋起义,并以韦城瓦岗寨为基地,号称“瓦岗军”。李密决心投奔翟让,把瓦岗寨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

此时荥阳通守张须陀率军讨伐瓦岗军,来势非常凶猛。翟让之前多次被张须陀打败,这次准备逃走。李密制止了他说:“张须陀有勇无谋,可用智取,我帮您打败他。”

李密率领一支千人队伍埋伏在树林中,待翟让边打边撤时,李密率军杀出堵住了张须陀的退路。最终,李密和翟让前后夹击,将张须陀击杀。

此战之后,李密向翟让建议道:“如今天下大乱,您不应该满足于流动作战,东躲西藏。而应顺应潮流,攻占兴洛仓,分发给饥民,以赢得民心,进而争取天下。”

翟让依计而行,从阳城北上,奇袭兴洛仓,将粮食分发给饥民,赢得了民心,各地归顺者络绎不绝,近十几万人。

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五千人讨伐李密,结果被李密诱敌深入而击败,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火并翟让

在李密的出谋划策下,瓦岗军逐渐发展壮大,各地义军纷纷来归,势力发展到三十万人。《旧唐书》记载: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

此时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威望已经远远超过了翟让,翟让自知能力和威望都不如李密,于是让出位置给李密,推举李密为瓦岗军之主。在翟让等人的劝谏下,李密自称魏公,大封诸将,逐渐赢得人心。

翟让的部将王儒信鼓动翟让出任大冢宰,总领百官,以夺取李密的权利。翟让的哥哥翟宽也说:“皇帝的位置本来就是我们翟家的,怎么能让给别人?”

李密知道了这件事后,开始有了除掉翟让的打算。一日,翟让像以前一样带人来李密处饮酒作乐,李密安排酒宴招待他们。

席间,李密拿出一把好弓请翟让鉴赏,翟让刚拉满弓,就被李密的亲信从背后斩首。同时李密派人杀掉了他的哥哥翟宽以及部将王儒信,并收降了徐世勣、单雄信和王伯当。

自此,李密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然而瓦岗军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实力遭到重创。

‬错失良机

瓦岗军在李密的率领下如日中天,先后击败王世充、杨威、王辩、霍举,又攻克郾师,筑起金镛城,屯扎军队三十万。东都留守韦津与李密大战被活捉,隋朝大匠作宇文恺叛逃东都来投降李密。

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人都顺势地派人向李密上书劝说他登皇帝位。起兵于晋阳的唐国公李渊也写信推李密为天下之主。李密说:“洛阳没有平定之前,不能谈这件事。”

此时的李密遇到了跟杨玄感同样的选择,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年的上、中、下三策?李密没有选择西取关中,占领长安,而是同样选择了死磕洛阳。

东都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里面都是隋朝的精兵强将,一时很难攻克。李密率军攻击了几次,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在此期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趁李密和王世充酣战之时,率军西行,一举攻占长安,夺取关中。李渊迎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此刻的李密闻听消息后必定悔恨不已,自己辛苦战斗却被别人摘了桃子。

‬一错再错

正在李密加紧攻击洛阳之时,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叛乱,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并率领骁果军北上,准备回师洛阳。

消息传来后,东都留守群臣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此时,王世充专横跋扈,控制朝政,杨侗欲借李密之手除之,派人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令其攻打宇文化及。

此时的李密本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待宇文化及和王世充两败俱伤后,坐收渔翁之利。然而李密自恃兵强马壮,接受了册封,并迎击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麾下的骁果军乃是禁卫军,是隋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跟李密的瓦岗军打起来丝毫不落下风。但是由于粮草不足,最终还是被李密击败。但是,经此一役,李密的瓦岗军也遭受了重创。

正当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杀之时,王世充趁机灭掉了异己,独揽洛阳隋廷朝政。李密得知王世充专权,拒绝入朝朝见,退守金镛城。

这时候的李密骄傲自满,不再体恤部下,打了胜仗也不分发战利品,而且还对翟让旧部猜忌怀疑,使得瓦岗军开始离心离德。

‬身首异处

王世充瞅准了瓦岗军的问题后,趁机袭击瓦岗军,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疲惫不堪的瓦岗军终于大败,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单雄信等人久不满李密,相继投降王世充。

李密逃到了武牢关,王伯当退守到了河阳。瓦岗军已经瓦解,再也不复往日之威。李密率领残部西逃长安,投奔了李渊。

李渊大为惊喜,封李密为光禄卿,晋爵刑国公,还把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并直呼其为弟。但是李密岂是甘于人下之人,对自己的处境很不满,力求东山再起。

不久,李渊派李密前往黎阳招抚旧部,并让其部下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

李密觉察出了不对,回去再也难以出来,于是决定发动叛乱。他率军攻克桃林县,掠夺牲畜进入熊耳山,打算前往襄城投奔旧将张善相。

然而李密的叛乱被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设伏兵于陆浑县邢公岘。李密率部经过,伏兵四起,被就地斩杀,传首长安,时年37岁。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瓦岗寨实力强大,却败给王世充,只因李密错杀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李密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中华大地再一次上演了,朝廷失其鹿,世人共逐之的局面,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的隋唐故事。但是这里面最出彩的部分并不是李渊,甚至都不是李世民的故事,而是瓦岗寨的故事,因为瓦岗寨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在整个隋唐之际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瓦岗寨的故事很多,因为跟水泊梁山有点像

  • 李密杀害昭阳公主被李渊处死,李世民要救,为何柴绍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李密

    李密、在历史上曾经当过短暂的皇帝,他的一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难以理解的谜案。李密、在隋朝灭亡时建立了瓦岗寨王朝,随着社会动乱瓦岗寨不断扩展势力。很快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可以跟隋朝对抗最大一股势力。这也反应了李密的才华横溢被大家认可的?在大家建议下李密联合其它农民起义军不断对抗隋朝,这样隋朝势力不断减弱。随

  • 比李密还聪明!他首先看透李世民野心,要杀他,最后还成李唐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李密

    在唐朝的历史上,魏征和李世民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组合,魏征用他的才能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用他对臣子的信任,让魏征一步一步走到了宰相这个位置,最后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617年,魏征还在元宝藏帐下任职,隋朝末年,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军李密,李密一看到魏征以后,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

  • 瓦岗寨首领李密,如果不曾战死,或许李渊父子并没机会建立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李密

    “古今天下事,更赋予谁人说。”古往今来发生过不胜枚举的重大事件,出现过闻名已久的沙场男儿,有忠臣、有武将、有谋士、有红颜。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我们已经无法完全评判对错功过,那些千载豪情的大江大浪也早就封印在史书里,最后也只能留一句“古今天下,无人说”的感慨。在这其中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可以说是不可忽

  • 李密被抓后轻易逃脱,是得到了此人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院标签:李密

    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被抓,一干主犯被官府押解前住高阳,等待隋炀帝的处置。说是处置,其实也就是让隋炀帝亲自处死,也就是怎么死让隋炀帝来决定了。李密那是一个有大志之人,怎么会就此甘心引颈就戮呢?既然不想死,哪就逃跑吧。怎么才能逃掉呢?史载李密颇有谋略。就在押解的过程中,李密就对一块被俘的这些贵族子弟们说,

  • 隋唐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乱贼 ——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李密

    隋唐,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时代。正如评书中所说,这是一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隋唐演义也可称为群雄演义,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乱世枭雄!无论是哪个朝代,总会对寒门贵子以及平头百姓津津乐道。何也?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级限制。有人生而为王,有人落草为寇。而我们的主人公和那些平民不同。他的家庭是四世三

  • 邙山大战中李密手下大将如云,为什么还会败给王世充?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李密

    邙山大战之前,瓦岗军遭受重创,实力大减,但瓦岗本可以赢的,因李密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导致瓦岗覆灭。战前情况在此之前,李密带着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大战了一场,这是瓦岗军的巅峰之战。虽然打赢了,但是宇文化及手下的骁果军是隋朝精锐中的精锐,杨广的亲军,战斗力爆表。此战,瓦岗军以重大伤亡为代价而取得胜利!战后,瓦

  • 瓦岗寨四大猛将,各个骁勇善战,李密说能当百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李密

    瓦岗寨并非虚构,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特别是在前隋朝官员李密加入后,瓦岗军的实力日益壮大。在瓦岗军众多将领中,李密对四大猛将极为青睐,封四人为骠骑将军,并挑选出八千壮士,组成内军,由四人分别统领。李密曾言道:“此八千人可当百万”!那么这四个人到底是谁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第一位骠

  • 王世充打败李密,说了一句誓言,坑害无数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李密

    历史的车轮走到隋朝的时候,提起王世充这个人,他并不是一个汉族人,而是一个西域人,但是这并不妨碍王世充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们对胡人的印象一般都是非常的粗鲁野蛮的,但是王世充就不一样,他从小就热爱阅读,算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但是他擅长精打细算,总能让人掉到坑里去。王世充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

  • 隋唐是统一天下的最好机会,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李密

    隋唐,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俗话说,这是群雄并起的时代。隋唐演义也可称为英雄演义,是大势所趋。乱世英雄!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关于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的。为什么?原因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阶级限制。有的人天生为王,有的人天生为贼。而我们的英雄不同于这些平民。他家有四代人,三个男人。妥妥的贵族家庭社会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