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邙山大战中李密手下大将如云,为什么还会败给王世充?

邙山大战中李密手下大将如云,为什么还会败给王世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4:48

邙山大战之前,瓦岗军遭受重创,实力大减,但瓦岗本可以赢的,因李密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导致瓦岗覆灭。

战前情况

在此之前,李密带着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大战了一场,这是瓦岗军的巅峰之战。

虽然打赢了,但是宇文化及手下的骁果军是隋朝精锐中的精锐,杨广的亲军,战斗力爆表。

此战,瓦岗军以重大伤亡为代价而取得胜利!

战后,瓦岗军伤到元气,很多精锐以及优秀军官在此战中伤亡殆尽。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密再次碰见了多次被他打败过的对手——王世充

但此刻王世充的日子也很难过,因为洛阳城缺粮,粮食的价格暴涨,所以,王世充必须速战速决。

当时裴元庆他爹裴仁基给李密献上破敌妙计:

趁王世充倾巢而出的机会,派兵封锁王世充东进的所有交通要道(瓦岗边境),再调集3万兵进攻洛阳。

洛阳受到攻击,王世充一定会回去救援,趁他救援时,追上去打他,他要是来进攻,我就退入城池,他再去救援洛阳,我再打他。

如此,王世充定会在洛阳和东部瓦岗边境之间疲于奔命,拖死他!

李密觉得很有道理,但他觉得取胜其实更简单,只要瓦岗军凭险固守,打死都不出去,王世充缺粮,长期下去就能耗死他。

应该说,这是比较合理的建议,王世充的军队没有粮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等他粮尽退兵时,择机出战,定可全胜。

但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李密的想法!

瓦岗军众多将领纷纷要求出战,多达十几个人联名请战。

在这个背景下,李密破天荒地放弃了原则,接受众将请战,决定出兵与王世充大战一番。

就当李密犯决策错误时,大将裴仁基还有魏征先后劝谏李密不要去,但都没什么效果。

第一战

于是李密带着部队来到邙山脚下,并作出军事部署:

单雄信带一支军队驻扎在偃师城北,李密带一支部队驻扎邙山上,两军之间互相呼应。

现在,该轮到王世充出手了!

他在带出来的精锐骑兵中进行了二次筛选,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士兵组成一支类似燕云十八骑那种凶悍的突击队。

随后对单雄信发起进攻,虽然王世充的精锐突击队仅数百人,但人人都是千挑万选的精锐。

单雄信部当场被打得节节溃退,邙山上的李密见势不妙,立刻命令裴行俨(裴元庆)率兵救援。

虽然裴行俨十分能打,可人家也不傻,就不跟你硬刚,改射箭!

裴行俨当场中了一箭落下马来,眼看就要被砍死,关键时刻,程咬金出现了!

咬金兄发挥出了超乎常人意料的力量,提起裴元庆放在自己的马上,两人骑一匹马往外赶紧跑。

王世充的骑兵一看要溜,而抓住敌军大将可以升官发财,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一名骑兵立即追上去,当场用马槊把程咬金扎了个贯穿伤!

而奇迹就此发生!

只见程咬金回身反手就把扎进身体的马槊折断了,顺便砍死了那名敌军。

敌军士兵当场被吓呆了,然后大家都不敢再去追程咬金。

这是邙山大战之前的一战,瓦岗军损失惨重,单雄信部损失过半,多名军官身受重伤。

邙山大战

此时的李密,虽然很郁闷,但并不太担心,因为手里还有一支精锐——内军!

内军,就是由李密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士兵组成的精锐,共计8000人,战斗力极高。

在瓦岗军发展史上,这支部队基本上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因此,李密决定用这支精锐干掉王世充。

可王世充实在是狡猾得不要不要的,他知道硬拼干不过,所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当天夜里,王世充派出之前选出的精锐骑兵200人埋伏到邙山溪谷中,等第二天有大用处。

第二天清晨,王世充就亲自带着大军来到了李密阵地外,李密虽然知道王世充要来,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还这么早,都才刚起床呢。

所以,仓促之间,李密连忙命令士兵列阵迎战!

由于王世充来得太早、太快,李密军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进行排兵布阵,而王世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趁李密军还没准备好,突然发起进攻!

在进攻中,王世充的部队瞬间冲进李密还没成型的队列中,大砍大杀,瓦岗军开始越来越混乱。

随后,王世充祭出第二大杀招——以假乱真。

他此前秘密找了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藏在军中,此时故意把那个人牵出来,饶着战场跑了一圈。

双方士兵此刻都在拼命,精神高度紧张,所以瓦岗军没有太仔细看。

一眼望去,看见那假的李密,都认为李密被敌军俘虏了!

至此,瓦岗军的斗志开始瓦解,军心动摇,战场形势十分不利。

但这还不算完,因为王世充还有第三大杀器——昨晚埋伏的200人。

只见不远处的高地上,突然一股精锐骑兵居高临下,冲向李密大营!

然后一边砍人一边放火,瓦岗大营瞬间火光四起,瓦岗军见到后方起火,心里防线瞬间被击破,当场四散溃逃!

就这样,王世充以十分狡猾的计策,成功地重创瓦岗军,邙山大战至此结束。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大战:

其一,李密决策失误背后的逻辑。

当时李密刚刚打赢宇文化及,达到瓦岗军征战的巅峰,连隋炀帝杨广的精锐骁果军都不是对手,李密骄傲了。

心态上自然就发生了变化——过度轻视王世充!

毕竟以前李密经常打败王世充,他觉得这次也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次是,请战的人比较多,李密的队伍里,由于过度优待新归附的兵将,引起瓦岗旧部的不满。

所以,他要是拒绝了众将的请战,容易进一步加剧瓦岗内部的分化,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其二,单雄信部为什么很容易被突破?

我们之前提到了,瓦岗军在此之前,是先跟宇文化及大战了一场,以重大伤亡代价打赢了。

但也造成瓦岗军的精锐以及很多优秀军官损失殆尽,所以,此时瓦岗军已下降为二流军队了,抵挡不住王世充的精锐冲击很正常。

其三,这一战有赢的希望吗?

希望肯定是有的,瓦岗军最开始的战略就是打赢这一战的最合理策略。

瓦岗军元气受损,实力大减,此刻不宜与王世充正面对决,而应该凭险固守,王世充久攻不下,又缺粮,坚持不了多久。

只要王世充粮食耗尽,连吃饭都成问题了,打仗自然士气不行,到时候择机出战,还是有希望打赢的。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瓦岗寨四大猛将,各个骁勇善战,李密说能当百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李密

    瓦岗寨并非虚构,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特别是在前隋朝官员李密加入后,瓦岗军的实力日益壮大。在瓦岗军众多将领中,李密对四大猛将极为青睐,封四人为骠骑将军,并挑选出八千壮士,组成内军,由四人分别统领。李密曾言道:“此八千人可当百万”!那么这四个人到底是谁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第一位骠

  • 王世充打败李密,说了一句誓言,坑害无数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李密

    历史的车轮走到隋朝的时候,提起王世充这个人,他并不是一个汉族人,而是一个西域人,但是这并不妨碍王世充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们对胡人的印象一般都是非常的粗鲁野蛮的,但是王世充就不一样,他从小就热爱阅读,算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但是他擅长精打细算,总能让人掉到坑里去。王世充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

  • 隋唐是统一天下的最好机会,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李密

    隋唐,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代。俗话说,这是群雄并起的时代。隋唐演义也可称为英雄演义,是大势所趋。乱世英雄!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关于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的。为什么?原因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阶级限制。有的人天生为王,有的人天生为贼。而我们的英雄不同于这些平民。他家有四代人,三个男人。妥妥的贵族家庭社会的第

  • 李渊和李密,为何成者为王败者寇?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李密

    隋末时,隋文帝杨坚打下的江山,在他儿子隋炀帝杨广的统治下,逐渐衰落。杨广自幼聪慧,文武双全,最终却在东都行宫中,在叛军的包围下,用一条娟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时,各路英雄豪杰都揭竿而起,隋朝各地一时间烽烟四起。其中,有两股势力最成气候,对隋炀帝造成了较大的打击。一股势力,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瓦岗军,

  • 当草根遇上高富帅--隋唐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倾谈标签:李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很多英雄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残暴统治。在各路英豪中要数瓦岗寨的英雄们最为出名,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瓦岗寨的当家人李密的故事。李密出身贵族,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是一枚高富帅。他的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时为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的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曾封蒲

  • 从亡命天涯到农民领袖,李密如何将满手“王炸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李密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叫李密,在书中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被丑化和弱化后的形象,是一个反面人物的典型。起初跟随杨玄感反隋,后又成为瓦岗起义军的领袖,最终降唐复叛而死。但在真实历史中李密与书中的形象截然相反,他文武双全,擅长谋划,是公认的好谋士。他这个人一点也不简单,他原本是个官二

  • 隋末有争霸实力的诸侯,瓦岗寨最先完蛋,只因首领李密做错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李密

    隋末群雄争霸,其中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势力集团,即瓦岗寨势力集团,这个集团是最早表现出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但也是最早完蛋的。导致瓦岗寨完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首领李密做错的一件事影响最大,是哪件事?下面就简单聊聊。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末,被隋朝官方通缉的李密主动投奔翟让占据的瓦岗寨。李密的投奔

  • 《隋唐演义》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为什么要让位于李密?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李密

    程咬金让位于李密是因为李密对他有救命之恩,程咬金作为回报同意自己退位把瓦岗寨第一把金交椅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欣然同意。瓦岗寨联合十七路反王在四平山截杀隋炀帝杨广,杨广从太原将猛将李元霸调来与瓦岗英雄作战。瓦岗寨及十七路反王大败而归损失惨重也未能实现杀掉隋炀帝杨广的任务。回到瓦岗寨后众位英雄士气低落,

  • 秦琼把玉玺献李密,李密用它换艳妇,众人先是质问,后是无人反驳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李密

    玉玺是古代皇帝使用的印章,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所刻,此后代代相传,一直传到清朝。事实上,秦始皇的玉玺早就秦末混战中丢失了,以后的玉玺都是假的,但当皇帝的人为了说明自己是上天的安排,就以假乱真了。评书演义,经常会听到夺玉玺的情节。比如《兴唐传》中,秦琼和罗成好不容易夺来玉玺,秦琼把玉玺献给李密,李密却

  • 邙山大战,李密瓦岗大军为何被王世充的洛阳大军按在地上摩擦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密

    隋唐之际,风云突变,各路英雄出现,让每一个英雄都有机会成为王朝更替的胜利者。前期以李密的人气最高,他所率领的瓦岗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里面的秦琼、程咬金等人更是家喻户晓,更有甚者还将他们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然而邙山大战,李密的瓦岗军被王世充的洛阳大军打败,这一战让李密元气大伤,并且很多瓦岗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