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叫李密,在书中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被丑化和弱化后的形象,是一个反面人物的典型。
起初跟随杨玄感反隋,后又成为瓦岗起义军的领袖,最终降唐复叛而死。
但在真实历史中李密与书中的形象截然相反,他文武双全,擅长谋划,是公认的好谋士。
他这个人一点也不简单,他原本是个官二代。只不过是跟着杨玄感起义失败后,沦为了阶下囚。
后来在押解过程中逃跑,成为逃犯后又成为瓦岗农民起义军的首领。
之所以,能从一个阶下囚成功获得首领翟让的赏识,是与其擅于谋划分不开的。
他利用翟让身边的人王伯当,用献计谋略的方法解除翟让的防备,很快就得到了翟让的信任,并予以重用。
对李密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使他在历史上大放光彩,被后世所知。
他说服翟让,带领七千士兵攻占隋朝重要粮仓——兴洛仓,切断了隋军的粮食供应,此外李密还开放粮仓,救济百姓,收获人心。
瓦岗军的仁义之师的名声传遍中原,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这一次的战役,使李密获得了一支独立军队,正是依靠这支军队,李密获得了无数荣誉,成为瓦岗军中风头最盛的领袖,完美实现了从逃犯到农民领袖的晋升转变。
有权有兵又有才的李密自然不会只满足于此,毕竟名义上还是翟让的手下,何不取而代之,于是就开始动了歪心思。
哪怕是翟让预感到他会动手,提前把位置让给他,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翟让杀了,可见李密的野心之大。
设计除掉翟让之后的李密彻底掌握了瓦岗军,也由此成为了隋朝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随后隋军对瓦岗军发动了猛烈攻击,致使李密元气大伤。
就在李密疲于对付隋军的时候,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杀掉了杨广,天下又回归大乱。
蓄势已久的李渊,趁机拥立杨侗为新帝,抢占先机,获得大部分优势。
彼时,除了自己这支军队外,还有李渊、李密、宇文化及、王世充四股势力虎视眈眈。
李密深知他这支军队力量太过于薄弱,动了一番心思唆使王世充和自己联手干掉了宇文化及。
可王世充也不是傻子,除掉了宇文化及都干掉了,你这个没经过训练的野路子部队,铲除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于是将李密打得个落花流水。
与王世充干架惨败的李密,深知继续和王世充对峙下去赢得胜算太渺小了,只能转而向李渊投降了。
本以为投降能活命的李密大概是死也不服气吧!因为,李渊接受了李密投降之后,立即派人接管瓦岗军,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大势已去!
匆忙带兵逃至陆浑县时,被李渊部下伏击,死了。
在那个乱世,投降就意味着任人宰割!
倘若李密没有投降,悉心培养自己的部队势力,还是很有可能逐鹿天下,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甚至一统天下,只可惜他心太急,一心只想快点称王,满手王炸好牌,却被打得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