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旭莉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2/13 11:35:42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

《史记》当中关于鸿门宴有记载,而且描述的非常的精彩,至此之后还衍生出来一个词语“鸿门宴”,通俗点来说就是去赴一场没有回路的宴会。在历史上的“鸿门宴”有很多,这里我们就项羽和李密摆的鸿门宴对比一下,为何他们最后结局都一样呢?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两位重量级的人物登场,项羽天生神力,能扛起来大鼎,刘邦就是一个“小人”加无赖,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还是因为秦朝的赵高

老赵本事特别大,没超过三年,就把诺达的一个秦朝给败光了,朝中没有大臣,外边没有大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没有,比如章邯,害怕赵高杀他投降了项羽。

当秦朝被打的差不多的时候,项羽决定宴请一下刘邦,于是在鸿门这个地方摆下了宴会。这场宴会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除掉刘邦。

刘邦带着手下人不敢不来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项羽想杀他,也得硬着头皮来,毕竟他不来项羽就直接以武力解决他了。

刘邦带着笑脸来了,还给项羽和亚父带了礼物,水晶杯。

项羽见到刘邦来了,先喝上三杯,然后就开始聊了起来,项羽好像忘了这次真正的目的,气的亚父想要站起来踹项羽。

后来亚父还出去把项庄叫了进来,准备行刺刘邦,这下子把刘邦给吓得冷汗直流,可也只能强装镇定。

鸿门宴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刘邦没有死,项羽摆的鸿门宴失败了,而这也是刘邦和项羽的一个转折点,最终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畔。

项羽的故事就说这么多,时间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们生活的苦不堪言,于是决定推翻隋朝杨广的统治。

其中有一个姓李的人,叫做李密,在杨玄感造反的时候就参加了,后来虽然被捕,可是李密不傻,最终逃了出来,辗转在各大起义军当中,李密虽空有才华,却没有碰到识货的人。

最终李密来到了瓦岗寨,就是秦琼、程咬金、王伯当等人在的地方。

李密来到了瓦岗,瓦岗寨的老大翟让却认为他是来蹭饭的,这让李密非常的失望,但是李密发现翟让的瓦岗寨非常的有发展前途,于是决定留下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李密凭借自己的忽悠本事,先后把周边的势力给忽悠了过来,有了这些人的加入,瓦岗寨的实力得到了提升,李密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翟让发现李密这个人就是个人才,所以逐渐的开始信任李密。

李密从小熟读兵法,而且胸中有大志,所以他建议翟让谋取洛阳,进军关中,到时候大事可成,毕竟李密的祖上好歹是八柱国,这种眼界还是有的,可是翟让呢?虽然是瓦岗寨的老大,是瓦岗的创始人,可是翟让的出身注定了他的眼光。

李密在翟让面前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未来的规划,可是翟让就回了一句:那不是我能达到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从那个时候起,李密就决定取代翟让,自己当瓦岗寨的老大。

后来的李密和翟让一起并肩作战,由于他知晓兵法,所以每次作战都能够以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战果。

为此翟让专门的让李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这也给了李密做掉翟让的机会。当翟让和李密联手把洛阳的王世充打败之后,洛阳唾手可得,李密开始宴请翟让。

翟让带着自己的亲戚还有单雄信、徐世勣(徐茂公、李勣)等人来赴宴。人都来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喝的差不多的时候,李密说道:手下们都退下喝酒去吧。

翟让身边的护卫和单雄信退下了,而李密身边却有一个人没有退下,这个人就是蔡建德,蔡建德是李密的贴身护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密给翟让拿出来一把宝弓,让他评鉴评鉴,然后翟让拉开了一下试试,结果弓开、刀出鞘,翟让死。

接着伏兵在蔡建德的带领下杀了翟让带来的人,徐世勣也被人砍了一下子,但是没有死,而是逃到了门外,单雄信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求饶,还是王伯当给两个人求情,这才没有被李密杀死。

无疑,李密摆的鸿门宴成功了,但是李密也失败了,他当上了瓦岗寨的老大,但他终究没有打下洛阳城。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瓦岗寨人心惶惶,而且瓦岗成员大都是农民,虽然有很多的猛将存在,但外表团结的瓦岗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

如果说这件事情的发生让谁最无奈,那就是他们的敌人王世充,王世充知道这是消灭瓦岗的机会,可惜的是他刚刚兵败,暂且无法集结大军,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后来的瓦岗寨和宇文化及拼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窦建德杀了宇文化及,王世充击败李密,李密投奔李渊,后来在老奸巨猾的李渊面前还想反叛,直接被李渊的手下给砍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密的至交王伯当,在李密死后,也随他而去。

其实这两次鸿门宴结果不一样,最后结局却一样的原因,应该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人心。项羽鸿门宴失掉了亚父的人心,后来更是失去了更多的人心。

而李密的鸿门宴虽然成功了,却也丢掉了人心,导致瓦岗人人自危,距离覆灭只差一步之遥,经过宇文化及一役,再也没办法崛起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隋唐演义》李密戏班子坐皇帝太当真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密

    在《隋唐演义》(或《兴唐传》),程咬金走马取金堤关,三斧头定瓦岗,夜探地穴,被众多英雄推举为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知道人情世故的都知道,程咬金坐皇帝就是过家家,自己没有当回事,众多兄弟也没有当回事。你说秦琼是义气满天下,当之无愧的男一号。单雄信是天下绿林总瓢把子,很多兄弟都是他手下。徐茂公事半神级人物

  • 反隋总盟主李密,不甘人下注定命丧“断密涧”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李密

    作为一代枭雄,李密败于王世充,入关中投靠李唐,被封为光禄寺卿、邢国公。唐高祖李渊把表妹独孤氏(演义里大唐宗室公主)许配给他,与李密兄弟相称。李密和王伯当外出招抚旧部,突然接到李渊立即回都的命令,不知道是李唐的原因还是李密心虚,李密不顾王伯当的劝阻,决意反唐攻去附近的李唐关隘。唐将盛彦师设下伏兵,一举

  •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阿甘文史标签:陈硕真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武则天和陈硕真算是一个时期的人,但是陈硕真自称女皇要比武则天自称女皇早得多,虽然陈硕真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稳坐女皇宝座,可是毕竟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女皇的人,所以不管陈硕真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非常值得世人敬仰,毕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像

  • 陈硕真起义:短短10天,靠迷信起事,称女皇帝,最后又死于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陈硕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发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的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女子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前期最早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在江南地区广大农民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生活日益穷困的背景下发生的。

  • 中国第一个女帝是武则天,还是有陈胜吴广之志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陈硕真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按时间来算并不是武则天也不是陈硕真,而是被胡太后废掉的魏殇帝,这个魏殇帝被世人称为“元姑娘”。魏殇帝在位到被废时都还是襁褓婴儿,被胡太后废除之后,世上也没有了她的相关记载,这位在位极短的魏殇帝便是中国第一个女帝。元姑娘,北魏殇帝,年号武秦,在位不到一年胡太后密谋杀害孝明帝元诩之后拥立

  • 陈硕真,比武则天更早称帝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陈硕真

    镜头闪回到公元653年,唐高宗时期,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民生凋敝,加上各地灾荒,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非常凄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老百姓必然心存怨愤,陈硕真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这是什么样的朝廷,能让自己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硕真的职业本是巫女、道姑之类的。在起义之前,她对外宣称自己就要羽化

  • 陈硕真的一路摧枯拉朽,令朝廷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陈硕真

    陈硕真起义之后,立刻兵分两路攻击朝廷,章叔胤负责攻占桐庐,陈硕真负责睦州治及周边县城。陈硕真以一女流之身,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攻占睦州首府及县郡,一时震动朝野,百姓也纷纷响应号召,可能里面也有道姑姐姐的粉丝吧,偶像都起义了,粉丝也不好意思旁观嘛,道姑姐姐的感染力还是很强的,吸粉量很大,一支万人队

  • 萧皇后:只因为长得漂亮,被六人轮番霸占六十年,48岁还被人争抢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萧皇后

    “这愍皇后也算是可以闭眼了,佳人在乱世,真是苦了她了!愍皇后的葬礼按照‘皇后’最高礼仪来办,也算是我尽了一份心了。”李世民长叹一声,转身坐上御轿回宫。“二月春风似剪刀”,江南的二月可谓春景将盛,一派荣光。可是二月的孩子却不受待见,即使是作为皇家的孩子,也无法逃脱这份世俗对‘二月’的误解。萧皇后就是其

  • 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深夜饮醉,思绪纷乱。他不解,自己为何要娶50岁的萧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唐明爱标签:萧皇后

    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深夜饮醉,思绪纷乱。他不解,自己为何要娶50岁的萧皇后?她不仅面容老迈,而且还曾经嫁给过突厥的两位可汗。这让李世民感到十分不平,他想方设法找出萧皇后的过错以证明自己的清高。可是,当李世民将这个消息告诉萧皇后时,她却不生气,反而轻松自如。她对李世民说:“陛下贵为圣君,又何必要同亡

  • 《隋唐演义》中,萧皇后一生嫁六次,年过半百仍被争抢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萧皇后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貌”的欣赏与追求从未停歇,还衍生出了许多形容女子貌美的词语,例如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美丽的容颜总能在无形中给一个人格外加分,但是也有人因为过分美貌而辗转一生,隋唐时期的萧皇后便是一例。她一生六次嫁人,随着历史的起伏而跌跌宕宕,甚至年过半百依旧被李世民收入后宫。李世民西梁皇帝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