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瓦岗寨成也李密,败也李密,李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瓦岗寨成也李密,败也李密,李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莹兮历史阁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2/7 19:06:11

隋末天下大乱,涌现出了很多豪杰,对时局影响力较大的人有河北的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瓦岗寨的李密等,若论哪股势力的成员和唐朝的联系最深,那就非瓦岗寨莫属了。唐朝的开国功臣徐世勣(徐懋功)、程咬金、秦叔宝和贞观名臣魏征都曾为李密效力,李密的祖先和李渊的祖先亦颇有渊源,而且李密在不知不觉中还帮助李渊在关中建立了根基。

命运多舛

李密的曾祖李弼、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皆官至柱国大将军,和宇文泰独孤信等被统称为“八柱国”。李密的祖父李曜在北周官至太保,封爵魏国公。李密的父亲李宽在隋朝官至上柱国,封爵蒲山公。按常理来说,李密显赫的家世应该能让他仕途顺利,继续家族的辉煌,然而隋炀帝杨广的一句话却断送了他的仕途。

话说年轻时候的李密凭借父荫担任隋炀帝的侍卫时,没能得到隋炀帝的信任,隋炀帝于是脱口而出:“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就这样,李密的仕途被隋炀帝打断,从此沦为平民,专以读书为事。一次,李密乘牛寻人,在途中专心致志地阅读《汉书·项羽传》,正好被杨素遇见,杨素见李密志向高远,便和晚辈李密做了忘年交,李密以次为契机,和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成了好朋友。

613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让杨玄感在黎阳监运粮草,令隋炀帝意外的是,杨玄感不仅没有尽职尽责,反而起兵反对自己。杨玄感起兵后,以李密为谋主,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中下三计,其上计是偷袭蓟城,直接断绝隋炀帝的归路;其中计是偷袭长安,控制隋朝的政治中心;其下计是进攻洛阳,顿兵城下。

杨玄感为控制隋朝百官的家属,向天下示威,果断采纳了李密的下策。于是,战事果如李密所料,杨玄感久攻洛阳不克,顿兵城下。当杨玄感得知隋炀帝回师洛阳后,方才采纳李密的上策,进兵关中,但在途中遭遇失败,丢掉性命。李密在战乱中侥幸得脱,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又从平民沦为了叛徒。

杨广的影视剧形象

李密在逃亡关中的途中,不幸被隋军抓捕,不过幸运的是,李密在被押送到隋炀帝行在的途中,又施展计谋,贿赂官差,成功逃脱。随后,李密投奔平原起义军领袖郝孝德,但郝孝德对密言不听计不从,一段时间后,郁闷的李密只好离开郝孝德,在淮阳隐姓埋名,自称刘智远,以教书先生的身份维持生计。

李密郁郁不得志,遂有感而发,作诗曰:“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不料,李密这首心怀异志的五言诗又被人告发,太守赵佗随即派官差抓捕李密,李密提前得到消息,又开始了逃亡之旅。

走投无路的李密逃离淮阳后,又投奔了瓦岗寨的翟让。谁知翟让的部将中有知道李密曾为杨玄感效力过,翟让的部将便对李密产生了怀疑,因此劝翟让杀死李密,翟让听信部将的话,把李密囚禁了起来。李密在生死之际通过翟让的部将王伯当为翟让献策,取得翟让的好感,又被翟让释放,捡回了一条性命。从此,李密落身瓦岗寨,为翟让效力。

李密的影视剧形象

强盛瓦岗

翟让起兵前曾担任隋朝的东都法曹,后来犯罪当斩,被狱吏黄君汉救出,逃亡瓦岗寨,开始聚众起兵。很快,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等相继投奔瓦岗寨,和翟让一起劫掠荥阳郡和梁郡,逐渐把起义队伍发展到了一万多人的规模。不过这个阶段的瓦岗寨没有逐鹿天下的目标,和《水浒传》中王伦占领梁山泊时的情况很像,当李密加入瓦岗寨后,翟让接受了李密逐鹿天下的理念,从此,瓦岗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李密拥有高贵的出身,还有丰富的阅历,再加上他本身的志向和才能远超郝孝德、翟让等草莽英雄,这让他在瓦岗寨中脱颖而出。李密先替翟让招降那些实力不如的瓦岗军的起义军,然后劝翟让攻取荥阳郡,帮翟让攻破金堤关,又设计击杀隋朝猛将荥阳太守张须陀,使瓦岗军像滚雪球一样,实力越来越强。李密向翟让展现了自己军事才能,由是得到翟让的信任,翟让于是让李密分领瓦岗军。

617年,李密和翟让袭破兴洛仓,掌握了粮仓——战乱年代最珍贵的资源——的分配权,一时间,数十万民众依附瓦岗军。其后,翟让退居幕后,推李密为主,尊李密为魏公,李密由此建立幕府,任命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等一众大小官员。不久,长白山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孟让率部归降李密,隋朝官员柴孝和以巩县投降李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和秦叔宝亦以虎牢投降李密,李密由此声威大震,随后,李密派孟让和裴仁基袭破回洛仓,进攻洛阳,从此使瓦岗军的名声响彻中原。

正当李密指挥瓦岗军和隋军围绕洛阳激战不休时,柴孝和劝李密率瓦岗军主力西进关中,以控制隋朝的政治中心,李密没有听从柴孝和的建议,坚持把洛阳作为主动方向——一如杨玄感当年没有听从李密的建议,坚持进攻洛阳。其后,李密又攻克黎阳仓,成为中原群雄中掌握粮食资源最多的势力,中原群雄于是纷纷依附李密,就连曾经派兵抓捕他的淮阳太守赵佗也投降了李密,这就使李密实际上成了中原群雄的盟主。

隋末群雄割据图

隋炀帝为保住洛阳,从江都向洛阳派出了五万生力军。这支队伍由王世充率领,王世充和李密大小六十余战,始终未能分出胜负,李密对洛阳可望而不及,从此顿兵洛阳城下。

李密在瓦岗寨喧宾夺主,无疑触犯了翟让的利益,于是,李密和翟让的关系开始疏远,并发生了权力斗争。李密先下手为强,设鸿门宴杀死翟让,结束了瓦岗寨的二元领导体制,夺取了瓦岗寨的最高领导权。

盛极而衰

当李密在瓦岗寨的权势达到巅峰状态时,关中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就是李渊在晋阳起兵,并一路南下,攻占长安,控制了隋朝的政治中心。李密以群雄盟主自居,给李渊写信,直接称呼李渊为兄,提出了合纵灭隋的建议。李渊在关中根基不稳,正好缺一个牵制关东隋军的帮手,既然李密主动送上门了,李渊就做个顺水人情,承认李密为盟主。李密见李渊如此推戴自己,便专心进攻洛阳,和王世充杠上了。

李密和王世充打得难解难分时,宇文化及卷入了洛阳的战事。618年,隋炀帝的禁卫军拥戴宇文化及为主,在江都发动政变,杀死隋炀帝后,宇文化及率领十几万大军北上,目标直指黎阳。黎阳是瓦岗军的军事重地,而宇文化及又是越王杨侗(杨侗是隋炀帝之孙,负责留守洛阳)的仇人,杨侗和李密因此一拍即合,结为盟友,共抗宇文化及。

李密先佯装和宇文化及讲和,设计消耗宇文化及的粮食,而后在卫州和宇文化及展开了激战,李密因此负伤,不得不退兵汲县养伤;宇文化及亦因此粮食耗尽,不得不放弃进攻汲县,北上魏县。李密击退宇文化及后,向杨侗献捷,并打算亲自到洛阳面见杨侗,正在这时,王世充在洛阳发动政变,清除自己的政敌,控制了杨侗,李密得知洛阳政局发生变化后,随之改变主意。

宇文化及的影视剧形象

此时,李密的士兵缺少衣服,洛阳的士兵缺少粮食,王世充于是向李密提出了用衣服换粮食的建议。李密的幕僚邴元真好求私利,屡次劝说李密接受王世充的建议,李密犹豫很久,最终答应了王世充。粮食本是乱世中最珍贵的资源,李密却拱手让敌,这就使洛阳的士兵摆脱了困境,无形中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李密志得意满,举措失宜,赏罚不公,导致军心出现涣散,加剧了瓦岗军内部自翟让被杀后产生的裂痕。再加上瓦岗军刚和宇文化及大战一场,元气大伤,瓦岗军因此不免出现了颓势。

和李密不断作战的王世充敏锐地察觉到了瓦岗军内部发生的变化,他当机立断,率领五千精兵进攻李密。王世充在邙山击败李密后,瓦岗军兵溃如山倒,许多将领不战而降王世充,瓦岗军经营多年的城池随之被王世充占领。部将们的背叛让李密心灰意冷,李密也失去了对部将们的信任,索性入关投靠已经建立唐朝的李渊。

不久,李渊派李密到关东招降自己的部将,李密行至桃林县时,又被李渊召回,李密企图东山再起,于是断然拒绝服从李渊的命令,占据桃林县起兵。李密东进途中,遭到唐将盛彦师的伏击,最终兵败被杀,当时陪他一起战死的部将正是他刚投奔翟让时,救了他一命的王伯当。

王世充的影视剧形象

李密把瓦岗军带上强盛之时,却放弃了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满足于做群雄霸主。他杀死翟让,加剧了瓦岗军内部的矛盾。他联合杨侗,进攻宇文化及,既消耗了瓦岗军的实力,又让瓦岗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努力一旦停止,各种内部的矛盾就会显现出来,邙山之战后,瓦岗军之所以那么快就土崩瓦解,正是李密决策失误的结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李密

    项羽的鸿门宴失败了,李密的“鸿门宴”成功了,为何结局却一样?《史记》当中关于鸿门宴有记载,而且描述的非常的精彩,至此之后还衍生出来一个词语“鸿门宴”,通俗点来说就是去赴一场没有回路的宴会。在历史上的“鸿门宴”有很多,这里我们就项羽和李密摆的鸿门宴对比一下,为何他们最后结局都一样呢?秦朝末年,项羽和刘

  • 《隋唐演义》李密戏班子坐皇帝太当真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密

    在《隋唐演义》(或《兴唐传》),程咬金走马取金堤关,三斧头定瓦岗,夜探地穴,被众多英雄推举为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知道人情世故的都知道,程咬金坐皇帝就是过家家,自己没有当回事,众多兄弟也没有当回事。你说秦琼是义气满天下,当之无愧的男一号。单雄信是天下绿林总瓢把子,很多兄弟都是他手下。徐茂公事半神级人物

  • 反隋总盟主李密,不甘人下注定命丧“断密涧”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李密

    作为一代枭雄,李密败于王世充,入关中投靠李唐,被封为光禄寺卿、邢国公。唐高祖李渊把表妹独孤氏(演义里大唐宗室公主)许配给他,与李密兄弟相称。李密和王伯当外出招抚旧部,突然接到李渊立即回都的命令,不知道是李唐的原因还是李密心虚,李密不顾王伯当的劝阻,决意反唐攻去附近的李唐关隘。唐将盛彦师设下伏兵,一举

  •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阿甘文史标签:陈硕真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实不是女皇武则天,而是自称女皇的陈硕真武则天和陈硕真算是一个时期的人,但是陈硕真自称女皇要比武则天自称女皇早得多,虽然陈硕真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稳坐女皇宝座,可是毕竟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女皇的人,所以不管陈硕真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非常值得世人敬仰,毕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像

  • 陈硕真起义:短短10天,靠迷信起事,称女皇帝,最后又死于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陈硕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发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的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女子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前期最早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在江南地区广大农民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生活日益穷困的背景下发生的。

  • 中国第一个女帝是武则天,还是有陈胜吴广之志的陈硕真?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陈硕真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按时间来算并不是武则天也不是陈硕真,而是被胡太后废掉的魏殇帝,这个魏殇帝被世人称为“元姑娘”。魏殇帝在位到被废时都还是襁褓婴儿,被胡太后废除之后,世上也没有了她的相关记载,这位在位极短的魏殇帝便是中国第一个女帝。元姑娘,北魏殇帝,年号武秦,在位不到一年胡太后密谋杀害孝明帝元诩之后拥立

  • 陈硕真,比武则天更早称帝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陈硕真

    镜头闪回到公元653年,唐高宗时期,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民生凋敝,加上各地灾荒,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非常凄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老百姓必然心存怨愤,陈硕真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这是什么样的朝廷,能让自己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硕真的职业本是巫女、道姑之类的。在起义之前,她对外宣称自己就要羽化

  • 陈硕真的一路摧枯拉朽,令朝廷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陈硕真

    陈硕真起义之后,立刻兵分两路攻击朝廷,章叔胤负责攻占桐庐,陈硕真负责睦州治及周边县城。陈硕真以一女流之身,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攻占睦州首府及县郡,一时震动朝野,百姓也纷纷响应号召,可能里面也有道姑姐姐的粉丝吧,偶像都起义了,粉丝也不好意思旁观嘛,道姑姐姐的感染力还是很强的,吸粉量很大,一支万人队

  • 萧皇后:只因为长得漂亮,被六人轮番霸占六十年,48岁还被人争抢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萧皇后

    “这愍皇后也算是可以闭眼了,佳人在乱世,真是苦了她了!愍皇后的葬礼按照‘皇后’最高礼仪来办,也算是我尽了一份心了。”李世民长叹一声,转身坐上御轿回宫。“二月春风似剪刀”,江南的二月可谓春景将盛,一派荣光。可是二月的孩子却不受待见,即使是作为皇家的孩子,也无法逃脱这份世俗对‘二月’的误解。萧皇后就是其

  • 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深夜饮醉,思绪纷乱。他不解,自己为何要娶50岁的萧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唐明爱标签:萧皇后

    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深夜饮醉,思绪纷乱。他不解,自己为何要娶50岁的萧皇后?她不仅面容老迈,而且还曾经嫁给过突厥的两位可汗。这让李世民感到十分不平,他想方设法找出萧皇后的过错以证明自己的清高。可是,当李世民将这个消息告诉萧皇后时,她却不生气,反而轻松自如。她对李世民说:“陛下贵为圣君,又何必要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