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故可谓是家喻户晓。北魏时期,孝文帝的改革初见成效,出现了短暂的和平,而花木兰的父亲因为战事不紧张得以回家养老。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再度入侵,边境线一再吃紧,为了缓解边境压力北魏开始征兵并且规定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名男丁入伍,而恰好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已大,如果这次再去战场恐怕就是有去无回了。
而花木兰的弟弟年纪又太小,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花木兰毅然决然的替父从军。虽然花木兰从小被父亲当男孩养,再加上她本身对舞刀弄枪的事情很敢兴趣,但问题还是存在,为何花木兰的从军12年都没有人发现她的男儿身呢?
为了求得这一问题的真相,再加上历史对花木兰的记载少之又少,我们可以从《木兰辞》本身的解读出发。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花木兰刚入军营,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她肯定会选择有利于自己身份隐藏的兵种。
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出,花木兰应该属于斥候或者通讯类的兵种,他们通常人少或者独来独往,这种酒很容易隐藏身份。除此之外,花木兰的军事才能肯定是有的,比如在《木兰辞》中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证明皇帝在赏赐她之前,肯定酒已经职位较高,不用和普通人睡在一起。
再有,《木兰辞》的历史背景是北魏时期,要知道当时各民族混居,血统混杂,女性身材都较为魁梧,再加上长年累月的风沙和征战,花木兰的外表几乎和男性都差不多,可不会像现在的女性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还有人猜测说花木兰的身份早就被识破,个人觉得这不太可能,如果真被识破了,这种轰动的事情早就会传开,花木兰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又怎么还能再军营中继续待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