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废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政策路线考论

隋朝废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政策路线考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摩擦知识火花 访问量:1085 更新时间:2024/1/18 2:43:10

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隋朝建立后的第一次废太子行动。自隋文帝之后,太子废立,并非新鲜事。

而隋文帝与晋王杨广之间的关系,则是唐朝君臣在讨论隋炀帝杨广的过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为了稳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晋王杨广则是为实现文治武功两不误的目标,而采取了“以文制武”的政策路线。

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和史实,对隋文帝废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政策路线进行考论,力求进一步探讨“以文制武”政策路线在隋唐王朝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讨论本文所涉及的几个主要历史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隋朝之初“文武分野”的背景与原因加以论述。

一、杨勇:被废太子的悲剧

杨勇是隋朝的嫡长子,在隋文帝的儿子中排行第七,在众多儿子中,他是比较幸运的一个。文帝对他寄予厚望,在册立他为太子之前,就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让他接触政治。

文帝对杨勇也没有放松对他的培养。文帝在位期间,杨勇就经常被召入宫内和大臣们一起商讨政事。

然而,正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之位,却成了杨勇一生无法逾越的坎。就在文帝驾崩之后不久,杨勇就被废了太子之位。

《隋书·杨勇传》记载:“上(文帝)既崩,时六日中未寝,上至自取御衣而服之。勇谏曰:‘陛下既崩,中外不宁,宜早定储位。’上曰:‘太子方以孝闻天下,岂有不承宗庙、继嗣之义乎?’勇曰:‘陛下如天之象,海内不安,故欲早定储位。’上曰:‘且令群臣会议之。’”

文帝驾崩之后的第六天就开始举行葬礼了。当时杨勇正在东宫侍奉太子之位。按照惯例来说皇帝死了之后就要按照嫡庶分别下葬:嫡子、庶子的谥号是不同的。

杨勇也是一个比较有才气的人,他写了一篇文章劝谏文帝不要早立太子。

“自古及今之事父之道,未有不因君之尊而更尊者也……今陛下以天子居摄,而欲改立太子,非所以正嫡庶之礼也!”

文帝看了这篇文章之后非常生气,认为杨勇这是在讥讽他的“皇父”,于是把他废为了庶人。这是为什么呢?

文帝在临终之前就已经交代了杨勇的任务,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帝位,并且要尽快确立太子。但是杨勇却以为自己有“皇父”的身份,不想那么快就被立为太子。然而文帝死后,杨勇还是被立为了太子。这是因为杨勇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些事情,他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

《隋书》记载:“文帝既崩,时杨勇在东宫,上至自取御衣而服之,勇谏曰:‘陛下如天之象,海内不安,故欲早定太子。’上曰:‘且令群臣会议之。’上曰:‘且令群臣会议之。’”

虽然文帝已经去世了,但是群臣们还是要按照规矩来商议太子的事情。当时杨勇并不知道文帝已经驾崩了,他以为自己是被立为太子了。于是就进宫找大臣们讨论自己的事情,结果还是遭到了群臣们的反对。最后他只好去找文帝的女儿杨丽华商量如何继续当太子。

杨勇对文帝还是有感情的,他又去找了文帝的女儿宣华夫人杨氏帮忙。杨氏是一个比较有政治头脑的女人,她知道如果杨勇继续当太子的话,那么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她就劝说杨勇应该尽快确立太子之位。

《隋书》记载:“上曰:‘太子方以孝闻天下,岂有不承宗庙、继嗣之义乎?’勇曰:‘陛下如天之象,海内不安故欲早定储位。’上曰:‘且令群臣会议之。’”

二、杨广:皇帝与太子之争

杨勇被废之后,杨广顺理成章地登上太子之位。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杨勇被废的原因,他在政治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但杨广的父亲是皇帝,在政治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所以杨广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杨广登基之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设计新的政治路线了。在这一过程中,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内外皆正”的明君。

首先是将自己包装成一个贤明之君。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和资格当皇帝,杨广进行了一系列“包装”工作。首先,他自称是“孝德皇帝之子”,以与其父杨坚不同的方式自称皇帝。其次,他强调自己为“有德之君”,以此来表现自己有德于民。再次,他用“文”和“武”两种力量来划分自己和父亲杨坚之间的距离。

根据史书记载:“广不以其兄为非而更于其兄之子,每有大事必与大臣谋之……尝以事见帝曰:‘臣今被任以大位,苟有不才之人则不宜委以大位,宜先事请旨’……又尝使人于朝奏事之后赐内坐听事。帝以为贤’”

这段话的意思是:杨广认为他被任命为皇帝是因为他有德于民。但是他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哥哥来当皇帝,而是应该首先得到皇帝的批准才可以正式上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有德于民。

在政治上,杨广也十分积极地行动起来。在他执政期间,将全国分为36个州、郡县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和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等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废太子与晋王之争

隋朝末年,杨勇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杨勇曾多次“数为不法,不恭上意”,杨广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隋炀帝很快便发现他并非如杨广所说那样“不恭上意”,他不仅是位颇有能力的开国功臣,而且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极为慎重。在“废立太子”事件中,杨勇的表现远不如杨广。

开皇十二年(592)六月,“太常卿韦孝宽上疏言:‘臣所见太子有五失……陛下宜早决之。’”这是隋文帝在杨坚去世后第一次公开批评太子,这也是隋文帝晚年第一次直接批评自己的儿子。虽然“每事必谏”,但与其子杨广一比,其进谏效果就大不相同。隋炀帝在“废立”事件中的表现也令隋文帝大为不满。

五月,“文帝立太子于仁寿宫,将治行台于仁寿宫”。

五月二十八日,隋炀帝与杨广共同巡幸洛阳。“上谓宇文述曰:‘天下多事,朕未尝不忧之,但恐诸子不能为朕尽力耳。吾今与卿等东巡山东、河南、河北及江南之地,观其所由,见其所止也。’”[49]

从杨广的角度看这次巡幸无疑是一次政治试探。

五月二十七日,他的侍从人员在杨广的引领下来到仁寿宫拜谒炀帝。隋炀帝事先并未告诉他们自己要来洛阳的消息,也未宣布他要到洛阳巡幸的决定。“上始知有行幸之事,大惊”。

杨广则认为他的这次巡幸是“欲观天下之政”,说明他希望能够获得“四方之望”(即得到民众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隋文帝对杨勇和杨广两人都十分失望、不满。首先,隋文帝认为杨广作为太子的时间太短,而且杨广在政治上缺乏主见,甚至还有可能被大臣控制。

其次,杨广在位期间不知道收敛,骄奢淫逸,甚至还在修建洛阳城的时候大兴土木。所以隋文帝认为杨广“非仁孝之主”,其行为“甚不可长”。

所以,隋文帝最终决定将太子之位禅让给长子杨勇。

杨勇被废黜之后,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开始显现出来。首先是在政治上。杨勇被废黜之后不久,隋文帝便任命裴矩为中书令以代替杨广的位置。

接着在军事上,“帝将击高丽,遣使与宇文述、高颖等计议。王道谦、裴矩以为不可;帝曰:‘高丽虽弱,但多险阻,若诸将并力南伐,我师必穷。’乃以高颖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自临淄出发南伐”[53]。可以说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在此时已经愈演愈烈。

其次是在社会经济方面。隋文帝认为:“高丽之国……民贫国敝,不可长守”;而隋文帝则认为:“高丽之地虽广而民力不足,若使中国得略之……使民足而国富矣”。再次是在经济方面:“文帝乃命有司议开府仪同三司所领诸州县人口、户口、土田、财赋”;而在军事方面:“(隋)文帝欲用汉将之才……于是天下之人无不喜见者。”

由此可见,隋文帝希望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来增强自己的统治基础的愿望已经逐渐地落空了。最后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帝既欲传位广儿”;而隋文帝更是“意欲传位广儿”[59]。由此可见隋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了。

隋文帝废嫡长子而立庶子的政治后果是非常明显的。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太子之位落入嫡子手中,从而引发皇子们之间的“争储”。

但事实上,废太子杨勇被废后,并没有引发皇子们之间的“争储”事件。而且在废太子杨勇之后不久,隋文帝就已经将太子杨广调回长安,使其能够继续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这也说明隋文帝在处理储君问题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作者观点

作者认为,隋文帝在开皇九年(583)八月初十的遗诏中,之所以不立杨勇为皇太子,是因为杨勇与太子身份不相称、并没有获得隋文帝的“偏爱”。

而在开皇九年(583)九月初十,隋文帝便立刻将杨勇从太子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改立晋王为皇太子,并将杨勇降为蜀王,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力。

隋文帝这种“废嫡长子而立庶子”的遗诏行为,无疑是对其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一种否定。因此可以说,杨勇之所以被废,是因为其太子身份不合格,而杨广之所以被立为皇太子,则是因为其晋王身份更优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隋文帝的政治智慧。

参考文献

1.《隋书·炀帝纪》

2.《资治通鉴》(卷一一三)

3.《隋书·经籍志》(卷二二)

4.《隋书·皇后传序》(卷五九)

5.《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九·皇后传》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5年内丧父丧母又丧妻,57岁去世留下儿子,杨俊勇的遭遇令人泪目

    历史人物编辑:芊芊子吟标签:杨俊

    谈到杨俊勇,或许很多人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他在《红楼梦》当中,却为大家饰演了贾蓉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杨俊勇出生在了北京城,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过,因为杨俊勇的嘴很甜,亲戚邻居们并不讨厌他,还总喜欢留杨俊勇吃饭。除了爱玩之外,杨俊勇还特别喜欢听评书。可那时候的娱乐生活并不丰

  • 演员杨俊毅退圈十三年近况曝光,脸部发福认不出,曾与陈法蓉交往

    历史人物编辑:鲜评标签:杨俊

    5月25日,有媒体曝光了演员杨俊毅的近照,他曾经在《水月洞天》中饰演“童战”,还出演过《武林外史》、《水晶之恋》、《穿越时空的爱恋》、《萧十一郎》、《灵镜传奇》、《包三姑外传》《李卫当官3》,因高大帅气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备受大众喜爱。然而遗憾的是,他2010年选择了退出娱乐圈,当时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

  • 49岁杨俊毅近照曝光!“童战”变发福大叔,退圈13年成武协秘书长

    历史人物编辑:不八卦会死星人标签:杨俊

    近日,49岁的杨俊毅曝光近照,从童年男神“童战”变发福大叔,引发网友纷纷感慨:“岁月果然是把无情的杀猪刀!”杨俊毅曾是《水月洞天》和《灵境传奇》里童战的扮演者,当时29岁的他依旧少年气满满,加上利落的武打姿势,俘获了不少观众的芳心。如今将49岁的杨俊毅跟曾经29岁的“童战”放在一起,场面过于残忍。2

  • 杨俊建议趁瓦剌内讧出兵征讨,为何被于谦驳回?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杨俊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前期最大的战争失败,数十万大军面对蒙古瓦剌大军时全军覆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也做了俘虏。战后明朝国力断崖式下跌,丧失了对北方草原的军事控制力,就连首都北京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岌岌可危。如果不是于谦力排众议,调集明朝剩余的军事力量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朝极有可能出现南北两宋的混乱局面。

  • 瓦岗英雄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却有三大共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罗成

    原瓦岗好汉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看到标题“瓦岗英雄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很多熟悉传统言情小说的朋友可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管观点如何老乐想到。这是毫无价值的。就洛城和索超而言,他们看起来完全不同,在书中的地位和特点也不同。他们怎么

  • 罗成问徐茂公:我能活多久?答:73岁,罗成大喜,结果23岁就挂了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罗成

    我们都知道,古人都是比较迷信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因此很多自然现象他们不能得以权威地解释,而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都归咎于天命。因此,他们便有了迷信的思想。所以当古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求神问卜一番。这时候,像道士、高僧、相士等人就出现了。他们正是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算命伎俩

  • 罗成秦琼互传艺,立下毒誓,留一手应验,结果罗成就被射成刺猬了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罗成

    罗成和秦琼都是评书《说唐》中的人物,两个人是表兄弟。秦琼发配充军,正好去北平府,在罗艺手下。一樊亲,罗艺还是秦琼姑父。这样一来,秦琼和罗成就成了表兄弟。这下,秦琼也不用受罪了,成天跟罗成在府内闲耍。有一天,罗成和秦琼在花园演武, 罗成说,小弟的罗家枪,表兄的秦家锏,天下无二,咱兄弟俩何不相互教授?秦

  • 李元霸向罗成挑战,秦琼谓罗成:等你战败他,我杀他个片甲不留!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罗成

    李元霸是隋唐评书中的第一条好汉,没听说他怕过谁。但在《兴唐传》中,李元霸却多次露怯。在紫槿山,李元霸向罗成挑战,以报一枪之仇,罗成来了,李元霸却影子都不见,这是为什么?就在李元霸向罗成挑战后,秦琼还对罗成说:等你战败他,我杀他个片甲不留!瞧瞧,秦琼都觉得李元霸可能败在罗成枪下。在紫槿山,李世民率军堵

  • 从联赛第一到三线崩盘!沙特豪门成受害者,朗尼克预言C罗成真

    历史人物编辑:阿希啥都聊标签:罗成

    利雅得胜利在本场沙特王冠杯中0-1输给了麦加统一之后,球队已经彻底在赛季末崩盘了。本来在联赛中就被吉达联合甩开了,加上之前的沙超杯也是输给了吉达联合出局。这次的沙特国王杯其实也是C罗和利雅得胜利本赛季最后一次争夺冠军的机会。但是本场比赛球队还是没有能够把握住机会,面对全队身价仅仅只有690万欧元的麦

  • 法甲-梅西破门超越C罗成五大联赛历史上射手王 巴黎1-1第11次夺冠

    历史人物编辑:阿阳的快乐生活标签:罗成

    法甲1-特鲁姆普破门,1-1超越大巴黎最佳射手C罗成,夺得五大联赛历史上的第11个冠军。巴黎圣日耳曼客场挑战保级球队斯特拉斯堡。上半场,两队互交白卷;下半场,姆巴佩送出助攻,特鲁姆普破门打破僵局,并以496球超越C罗成成为欧洲五强联赛历史射手王,随后替补出场的加梅罗,突破。老房子的门口。最终,巴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