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真的是被杨广的城府给欺骗了吗?

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真的是被杨广的城府给欺骗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鉴史文学社 访问量:3109 更新时间:2024/4/1 20:10:44

公元581年,北周在静帝的禅让诏书中宣布灭亡。杨坚谦让了三次,接受帝位,改国号为"隋"。杨坚在位24年,社会富足,全国安宁,史称"开皇之治"。在隋朝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杨坚被杨广的表象所迷惑了?

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的背景

很多人都说杨广是通过栽赃陷害大哥杨勇才获得的太子位,毕竟杨广确实做了些陷害杨勇的事。难道就不存在杨勇本身太差劲,无法让杨广信服,导致杨广心生杂念么?

大哥杨勇的不争气在杨坚称帝后不久杨勇就被立为太子,作为帝家的孩子,他没有经历过兄弟反目的情况,这就导致他没有心机,直来直去的性格。在杨坚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提倡节俭的处理朝政的时候,杨勇依旧身穿华丽的衣服出入于朝堂之上,这就让杨坚在心里对他十分不满,觉得这个儿子再给自己找不痛快。

同时杨勇有非常好色,母亲独孤氏皇后给他亲自挑选了正宫人员元氏,他正眼都不瞧一下,反而找了很多妾室回来,冷落了元氏。也不能不说是不是杨勇运气不好,元氏没过多久就死了,皇后独孤氏也是非常不满杨勇的行为。

杨广的才能突出世人都只指传杨广的昏庸,却不知道杨广还是一个诗人,同时还是一位军事指挥家。杨广20岁时被杨坚委任为攻打陈国的统帅,最后在众将士的帮助下攻破陈国的都城,俘虏了国君陈叔宝,为了隋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点上就能看得出来杨坚对他的信任。后来江南发生叛变的时候,杨广也被任命为扬州总管。杨广的军事能力或许不如历史上的那些名将。但俗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至少可以说杨广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不然为何杨坚不派杨勇去平陈呢。

从杨勇跟杨广的经历上来看,杨广应该是经过军人血的洗礼,同时杨广的军功也比杨勇多了太多。经历上,杨广完胜杨勇。

有一句老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这点是不适用的。

杨广的城府到底有多深,说到底就几个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杨坚比较喜欢命运学说,有一次一个相士告诉他杨广的运势不错。于是有天心血来潮,杨坚偷偷来到杨广的住处。当他看到杨广房间里的乐器上面都是一层厚厚的灰时,觉得这个儿子挺懂事,不像他大哥铺张浪费,沉迷于酒色之中。于是对杨广充满了好感。杨广的好色程度不比他大哥杨勇差多少,当皇后独孤氏因为杨勇的正宫死了对杨勇十分不满,杨广知道了之后,每天都只跟正室萧氏起居在一起。时间一久,皇后知道了,就越发对杨勇不满,同时称赞杨广的德行非常好!杨广在朝堂之上非常谦逊,面对大臣时都非常虚心的听别人说。群臣对他的评价都非常好,因为他知道江山还需要这些个人帮助他取得。从这几点上可以看出杨广的城府很深。或者说杨广在谋划着自己以后的路,以后的宏图大业。这个时候他需要非常的低调,这点清朝的雍正帝两者有相似之处,至少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都选择保护自己,以静止动。

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真的是被杨广的言行给欺骗了吗?其实不然。

杨坚在位期间,勤于朝政,百官都信服。如果说杨坚对杨广的虚伪,表面装作的谦虚说不知情的话,估计不相信的人会占据多数,况且晚年的杨坚还多疑,说白了就是不相信任何人,所以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更多的是考虑隋朝的将来。而为什么非要改立太子呢?

矮个子里选将军或许这个标题很多人都觉得过于夸大,不过还是想说事实就是这样。杨勇跟杨广兄弟两人都好色,都会写诗但是都又不善于处理政治关系。杨坚没得选啊,就这两个人,总不能把江山拱手让给外姓人吧。

杨坚很不满意杨勇的表现,说句话就是有勇无谋,头脑简单直肠子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把江山交给他,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或许可能平平庸庸的过去了,杨勇的性格只会让刚刚成立的隋朝随时都有可能覆灭。反观杨广战功赫赫,有勇有谋,而且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儒雅又不失统治者的才能,跟他哥哥比起来的话,真的是优秀太多了。正好独孤皇后也建议废掉杨勇,杨坚也只是顺水推舟,最后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并不是杨坚的“老糊涂”,而是为了江山社稷,有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两个儿子怎么样的性格,杨坚清楚得很。只是后来隋朝直接葬送在了杨广手里,是杨坚没想到的。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杨家天下杨家兵3:杨广灭陈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杨广

    杨坚的忽悠“忽悠”是杨坚对陈总体战略的最前沿部分!自南北朝并立以来,北朝的国家面对南朝时,总是居高临下,向来是以实力的地位同宋、齐、梁、陈对话。但杨坚篡位后,一改往日的态度,主动向南陈示好,派出的使者也是谦卑谨慎,从不以言语触碰陈叔宝的逆鳞。这本是杨坚在刚上位时不得不做的妥协,内部矛盾不断,北边的突

  • 杨广给了天下文人一条康庄大道,而黑杨广的翩翩是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杨广

    “范相公,你赶快回去吧,你中了举人了”邻居拽着范进说道,范进不信,于是邻居不顾一切地把他拉回了家。范进刚进家门,就见家里围满了人,还有两个官差,还看到了房间里的皇榜,上面写着“范进第七名”。“范进第七名”的字眼在他脑里不停的摇晃,几十年的挑灯夜读,今天终于鱼跃龙门了。范进一下子开心得都疯过去了。但是

  • 中国古代六大暴君,杨广未上榜,第一名就连桀纣都没他狠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杨广

    说起来在中国古代最具权威的人,应该就要数皇帝了吧,纵观古往今来历代帝王,他们有的开疆拓土,成就了一方伟业,并且带给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他的名声也为后世人们所崇敬,但是也有这样一些帝王,他们残暴不仁,利用自己的权威祸乱天下,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小编今天就赖盘点一些中国古代的暴君,有很多人看到题目也

  • 杨广一共有四子二女,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处理杨广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小光标签:杨广

    改朝换代后,历史舞台的高光就来到了新帝国的主人身上,文字、乐曲、服饰……都会一一慢慢覆上新的印记。这一方世界被目光聚集,许多人在事发时,只看得到最闪耀的部分。拍打历史的灰尘,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都曾被时光记录。哪怕那个人是隋炀帝杨广。他声名狼藉,在后世看来极为糟糕。沉税重役让百姓不堪其扰,只想让他赶紧

  • 无法无天的杨广和杀兄弑弟的李世民,到底谁更加残忍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杨广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在很多人的嘴里,他不是一个好皇帝。这家伙好色,使用阴谋手段夺得了太子之位。而且,登基后大兴土木,频繁对外征战,结果搞得民不聊生,国破家亡。而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大多数人的嘴里就是个好皇帝了,可是他的上位有些残忍,他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而做了皇帝。只不过他做皇帝期间,

  • 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立杨广,真的是杨勇无能?杨广没少使阴招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杨广

    他虽为皇帝却没有三宫六院——只爱一个女人文献皇后。在建立隋朝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隋文帝曾这样信誓旦旦地对文武百官说:“过去的皇帝,三宫六院,后宫佳丽成群,由此便有了众多后嗣废立之争。我没有其他姬妾,两个儿子一母所生,是真正的骨肉兄弟,不会发生像前朝一样兄弟纷争,骨肉相残,最终落个国破家亡。”而事

  • 杨广到底有多荒淫无度?曾在宫中立下规矩,导致宫女们有苦难言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杨广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较短的王朝,虽然只有两位皇帝为隋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贡献,可是隋朝却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都与隋炀帝杨广有关。隋炀帝被李渊和李世民推下皇位后,隋朝的百姓都摇旗呐喊。因为杨广实在是太昏庸了,他不仅荒淫无度打家劫舍,还是个暴君。据说,他曾在皇宫中立下过一个规矩,这规

  • 杨广到雁门关秀肌肉,没想到被突厥包围,李世民机智巧妙救援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杨广

    615年,隋炀帝杨广领军到雁门关,向附属国和突厥展示武力秀肌肉,为的就是震慑诸国,没想到却被突厥在雁门关包围了。在此关键时刻,年仅十七岁的李世民跟随主将云定兴急忙北上救援,和各路援军一起成功逼退突厥成功救回杨广,而在这一战中,李世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广在后世的评价中本来就是毁誉参半的人物,因为

  • 如果当时当皇帝的不是杨广而是杨勇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宗修文史标签:杨广

    实际上杨广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家伙,这个混蛋的智商相当的高,非常聪明所以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自以为是,好大喜功.彼为皇帝,穷尽奇思妙想,皆是如上表现.但是这样一来就免不了大动旗鼓劳民伤财,搞得官怨民反,群盗四起,由是灭国所以当皇帝,不能是个晕瓜,但是太聪明了也不行杨勇名不副实,胆小懦弱,耳根子软,轻信小

  • 扬州出土“萧美娘”古墓,遗骸颠覆认知,学者:难怪杨广这么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杨广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美女如云,她们的美貌和才情令帝王陶醉。除了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而点烽火戏弄群臣,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品尝新鲜荔枝而急驰八百里之外,隋朝时期,隋炀帝对于萧皇后的宠爱也成为了千古佳话,无人能与之比拟。萧皇后 萧皇后出身名门,她的母亲张皇后同样地位尊贵。然而,萧皇后出生于江南,当地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