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消难在三总管之乱时反对杨坚专权,为何隋文帝灭陈后没有杀他

司马消难在三总管之乱时反对杨坚专权,为何隋文帝灭陈后没有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怪味胡豆史 访问量:1627 更新时间:2024/1/23 0:25:46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灭陈俘虏了司马消难,并没有杀他。隋文帝为了篡周建隋,杀尽了北周宗室,为何会放过反对自己的司马消难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名门

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出身河内司马氏,为东魏尚书令司马子如之子,虽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机警聪明,但是不学无术,为人贪图虚名,喜欢炫耀。司马消难长大后凭借父亲的权势,得以出任著作郎,广泛结交各地名士,以提升自身名望。然后司马消难又凭借父亲的关系,得以娶权臣高欢之女为妻,还出任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虽然贪财好色,还曾与父亲的小妾偷情,但却对妻子高氏十分恭敬。

二,转投北周

高洋

天保八年(557年),北齐皇帝高洋日渐残暴无道,肆意残害宗室与大臣。司马消难对此十分害怕,担心会被高洋所害,于是曲意逢迎以求自保。同时司马消难积极招纳贤才,使得百姓归附,以巩固自己在北豫州的地位。司马消难贪财,因此经常被御史弹劾,使得他内心不安。另外司马消难与高氏感情不和,因此高氏屡次在兄弟高洋面前告状,使得司马消难更加不安,有了投靠北周的打算。

不久高洋命人召见弟弟上党王高涣,结果高涣杀死使者逃跑。邺城的人因此议论说:“高涣背叛朝廷出逃,好像是要逃往成皋。如果他与司马消难联合,那一定会成为大齐的祸患。”随后高洋的手下就将高涣捉获,送往邺城囚禁。高洋听了邺城士人的议论,对司马消难心怀疑虑。

北周

司马消难担心高洋会趁机杀了自己,于是派心腹裴藻前往长安,向北周表达归顺之意。然后北周权臣宇文护就派达奚武、杨忠东出迎接司马消难,接受北豫州。司马消难因此随达奚武前往长安,获封大将军、荥阳公。司马消难虽然带着妻子高氏一起投靠北周,但对她却很厌恶,弃之如敝履。

三,反抗杨坚

北周静帝

建德四年(575年),司马消难随北周武帝参与灭北齐之战,升任梁州总管。大象元年(579年),北周静帝纳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妻,立为皇后。随后司马消难出任?州总管,主管随、温、应、土、顺、沔、环、岳九州和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涢水八镇之地。

大象二年(580年),丞相杨坚专权,相州总管尉迟迥于是起兵勤王。司马消难虽与杨坚之父杨忠交好,也被杨坚视为叔父,但决定支持皇帝女婿,因此起兵跟随尉迟迥。然后司马消难杀总管长史侯莫陈杲、?州刺史蔡泽等人,声讨杨坚。接着司马消难担心自己实力不够,因此又派儿子司马泳前往南陈求援。

杨坚

高氏在司马消难前往?州时和三个儿子留在长安,担心司马消难不会顾及自己与孩子而起兵,于是对杨坚说:“司马消难性格诡诈多变,现在带着新得宠的小妾与孩子在身边,一定不会顾及我与孩子,希望丞相要对他有所提防。”杨坚听了,表示不会因司马消难之罪而牵连高氏与其儿子。

四,逃过一劫

初,杨忠之迎消难,结为兄弟,情好甚笃。隋文每以叔礼事之。及陈平,消难至京,特免死,配为乐户。经二旬放免。犹被旧恩,特蒙引见。寻卒于家。(周书·卷二十一)

三总管之乱

杨坚听说司马消难起兵反叛,于是任命襄州总管王谊为元帅,带领荆襄诸路兵马前往平叛。司马消难一听王谊领兵到来,吓得惊慌失措,急忙带着亲信逃往南陈。陈宣帝见司马消难归附,于是封他为九州八镇都督、车骑将军、司空、随公。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俘获司马消难。隋文帝因为顾念两家的交情,于是赦免司马消难的死罪,以礼相待。不久司马消难病逝。

总的来说司马消难为人反复无常,在北齐、北周、陈朝等势力之间来回投靠,且过于好色,竟然与父亲的小妾有私情,还冷落发妻高氏,可以说是无耻无情。司马消难与隋文帝之父杨忠交好,这才躲过一劫,得以活命。

标签: 司马消难

更多文章

  • 读薛道衡的《人日思归》,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弥漫思乡之情

    历史人物编辑:囚你心牢标签: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渴望能够早日回归故土,可是此身在江南之地,羁旅异乡身不由己,只能题下该诗抒发心中的北归念头。全诗语言极尽平淡朴素,有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感觉,字里行间弥漫着诗人心中深深的乡关之情,这也使得全诗感情充沛丰富,颇有纸短情长的效果,耐人寻味,意犹

  • 隋朝代表性诗人之一薛道衡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薛道衡

    薛道衡(569年-618年),字希文,汉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初年大臣、诗人。薛道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才人物,在诗、文、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薛道衡是薛收之子,又名薛刚。年少时就颇有才气。在家乡他曾和颜真卿等人结为朋友,一起吟诗作文。唐初宗室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大家所熟悉。滕王阁诗有

  • 两朝风云高洋前半生是明君,后半生为暴君,为何反差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高洋

    北齐文宣帝高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中最为奇葩的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大的争议。他前半生为明君,将北齐国力推到了巅峰地位,力压同时代的西魏和南梁。可当国力登峰造极之后,他却陷入了怠政昏暴的误区之中,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昏君暴君。在《北齐书》记载的他荒诞昏暴的君王生涯,让所有读史书的爱好者们感到大

  • 生逢灿烂的日子里演老三遭批评,但他是永远的高洋,也敢媲美影帝

    历史人物编辑:勿挽旧科技标签:高洋

    最近老司机张嘉译的剧真是接二连三的火爆荧屏啊。从《急诊科医生》到《我的体育老师》再到如今正在上线播出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可谓戏红人红,连带着很多观众对剧情、人设展开各种讨论。而其中《生逢灿烂的日子》播出以来,因为种种不当设定而被非议。首先就是角色的选择和剧中人设不符,在剧中刘佩琦是郭家爸爸,也就是

  • 高洋醉酒后一把抓着元仲华道:“吾兄昔奸我妇,我今须报”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高洋

    556年,高洋醉酒后一把抓着元仲华说:“皇嫂,皇兄在世时曾欺辱过我的王妃,如今他死了,我只好找你讨债!”说罢,元仲华惨遭毒手。太后娄氏得知此事后痛斥儿子,不料也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众所周知,北齐王朝出了名的荒唐。像这种皇帝欺辱前任皇后的事,发生了好几次。哪怕文襄皇后元仲华长得很丑,也没能幸免。据《北史

  • 高洋接管父兄基业,10年内便将北齐带上巅峰,难怪被称为英雄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高洋

    身为高欢的嫡次子,高洋一直被自己的哥哥高澄打压,压根就没有抬头的机会。这个时候的高洋,选择了韬光养晦,显得十分老实。高澄对弟弟很满意,陆续给了一些职务。只要听话,那就自己的好弟弟。可在高洋心目中,兄弟之间的关系,已经伴随着高澄地位越来越高而发生了质变。过去大家都是高欢的儿子,顶天了你是大哥而已。可高

  • 高洋死后,为啥群臣哀嚎却无一人掉泪?北齐文宣帝的人生太疯狂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高洋

    北齐文宣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不同于其他皇帝那样个性突出。关于这位北齐文宣帝最多最中肯的评价就是,高洋是一个复杂纠结的人。他的人格简直两极分化,暴怒起来无人能拦,清醒时又在悲哀。最令人害怕的是,这位皇帝曾经把他最宠爱的妃子大腿骨拿来做琵琶弦弹奏。当时大殿上鸦雀无声,只有这位疯疯癫癫的皇帝在弹他的“琵

  • 能力出众的高洋皇帝,为何受到勋贵的阻挠?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高洋

    高洋作为北齐的第一位统治者,在他统治北齐的前期,励精图治,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他登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过程中,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遭遇到了许多的阻碍,而大部分的阻碍主要来自于当时的勋贵,他们之所以反对高洋称帝,也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高洋对于当时的霸府还没

  • 给人的感觉很柔弱的高洋,还是一个东北姑娘,曾经学习过舞蹈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小小驿站标签:高洋

    前言中国除了土地面积比较大以外,每一个地方之间的差距也会有一些不同之处,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来自东北的女孩不仅长相特别高大,也会给人一种特别豪爽的感觉。但其实也有一些人长相特别温柔,就像是南方姑娘一样,比如说女演员高洋她给人的感觉就属于那种特别柔弱的样子,其实她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姑娘。一、选择的大学

  • 当贤明的帝王,遇到暴戾的权臣高洋,造就了最屈辱的傀儡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高洋

    多数情况下,国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庸君则亡。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魏孝静帝,本身是位贤明君主,但他最大的不幸就是遇到了暴戾的权臣高欢,自年少即位时起,历经高欢、其子高澄与高洋三代权臣,受尽屈辱,最终被迫禅位,北齐代魏,开启了这个“疯子家族”的高齐时代。帝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