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要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站出来为其求情?

李世民要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站出来为其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4304 更新时间:2024/1/8 17:11:17

因为单雄信就只有徐茂公一个朋友!

有些朋友就有疑问了,《隋唐演义》故事中,贾家楼英雄聚义,秦叔宝、程咬金等李世民的爱将,不都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吗,干嘛他俩不替单雄信求情?

因为真实历史上,秦叔宝与程咬金等,与单雄信并无交情。在瓦岗军中,他们是泾渭分明的、分属两个不同派系的人!

(1)单雄信与徐茂公,属翟让一系,这是瓦岗军中的本土派、平民与中小地主阶级出身。

(2)秦叔宝与程咬金等,属李密一系。却是属官宦世家,高干子弟与贵族世家出身。

秦叔宝与程咬金,祖父辈皆为北齐州郡级官员,至少相当于于后世地区、省级干部子弟。

隋唐时期,尤重门庭,出身成份决定了交往圈子。

李密作为一个外来户,进入瓦岗军后,凭着前西魏八柱国上将军的门庭,聚拢了一大批原隋军的猛将与精兵。

如果李密不上瓦岗,像秦叔宝、程咬金,以及后来的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自北朝起就是世代贵族将门子弟,是决不会投奔瓦岗的。

正如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而瓦岗军却是翟让、单雄信、徐茂公等人打下的基业。

所以,当李密麾下名将如云、羽翼丰满时,终究觉得,瓦岗元老们留不得了。

于是,李密以设宴为诱伏杀了翟让。

翟让的党羽,除单雄信与徐茂公二人,余者都被当场诛杀了。

单雄信与徐茂公为何能在这次瓦岗事变中幸免?

是因为李密埋伏的甲士冲出来时,徐茂公与其余人拔佩刀反击,混战中脖颈处先中了一刀,幸而未致命。于是,捂着脖子夺门而出,然后一直逃到了黎阳,从此拥兵自保,直至瓦岗军败亡,徐茂公再也未回过瓦岗。

而素以武艺闻名的单雄信,一见翟让身死,竟然连战斗的勇气也没了。

他一不反击,二也不跟徐茂公一起逃,却干脆直接伏地向李密叩头乞饶了。

力战被擒而降,与不战畏敌而降,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或许这是李世民要杀单雄信的原因之一,因为单雄信虽武艺超群,却贪恋富贵,临危时会忘恩背主。

而单雄信畏死贪生的这种表现,肯定是让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天下猛将们,心里非常瞧不起的。

所以,当瓦岗军败亡时,瓦岗名将们转投王世充

王世充得到了单雄信、裴仁基、裴行俨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这些一等一的骁将人来投,大喜若狂,全部授以高官厚爵。

然而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实在瞧不起王世充这杂胡后裔,

当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王世充率诸将迎战李世民时,秦叔宝等便又结伴于阵前辞别王世充,转投了大唐秦王李世民。

而单雄信,却让王世充的恩赏所诱,早已死心塌地了,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价值观根本不同的两路人,小说却虚构其结义,实为乱谈。

而秦、程等人在临阵投唐时,却真漏下了一个兄弟感情深厚好友,就是裴行俨。

裴行俨骁勇无双,号称万人敌,是小说人物裴元庆的原型。

之所以抛下裴行俨,因为裴行俨生病了,正在休养,没有随军出征。

当裴行俨闻秦叔宝等已转投大唐秦王后,叹息道:只恨未能相随!

这才是意气见识相投的一路人。

王世充听到了裴行俨的叹息,大怒,下令诛杀了裴行俨满门。

而单雄信是否参加了这次屠戮,以他的生性,十之八九是为了立功而参与的。

所以,如秦叔宝、程咬金等,很有可能是巴不得杀了单雄信,是怎么也不会去替他求情的。

那么,瓦岗军旧人中,单雄信也只有徐茂公这么一个真朋友了。所以,也只有徐茂公给他求情了。

但求情显然是没有用的!

秦王李世民与单雄信,是有仇的。若无尉迟敬德相救,秦王很有可能就死于单雄信之手了。

所以,李世民如此爱才,却为何非要杀单雄信?

根据正史,大概可以推断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在翟让事件上,单雄信大节有亏,不像忠义之人。

其二:李世民伐洛阳。屡次与单雄信交战过,差点还死在了单雄信手中,双方皆有积怨。

其三:洛阳城破,窦建德、王世充成擒。这时候,唐已无大敌,外战结束,必起内争。李世民与太子建成之间的暗战,也早就开始了。

像单雄信这种人,墙头草风格,若果饶了他,他必定会投靠势力大于秦王的太子建成。

如此,李世民要是饶了单雄信,实为自己将来添一敌方悍将。

所以,还是杀了,才为一了百了。

标签: 单雄信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执意杀死单雄信,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单雄信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蝴蝶效应”吧?它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够带动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个“蝴蝶效应”想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但是又充满着各种变数的。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隋末唐初的一位武将,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可以说是“蝴蝶效应”的一个表现。这个效应,从唐初贯穿

  • 瓦岗五虎将之首单雄信,因为秦琼、徐茂公,宁死不投降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单雄信

    看过《说唐》或者《兴唐传》等小说的人,一定知道贾家楼四十六友结盟的事,其中魏征是老大、秦琼是老二、徐茂公老三、程咬金老四、单雄信老五……四十六友原本该是同心合力,一个方向往前走,可是事与愿违,到后来,前面的主要几位就分道扬镳了,单雄信投奔了王世充,秦琼、徐茂公、程咬金投了李世民。影视剧中的李世民而最

  • 兴唐传中,单雄信被斩杀后,其结义兄弟秦琼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单雄信

    在兴唐传中,单雄信是响马出身,而秦琼则是公门中人,两人一匪一官,原本该是死敌一般的存在,然而事实却是,两人在没见面之前是慕名的朋友,见面之后更是倾心相交,在这一过程中,单雄信为救身负人命官司的秦琼,直接毁家纾难才保住秦琼性命。当然,秦琼在表弟罗成和好兄弟单雄信针锋相对时,也是直接选择站在好兄弟单雄信

  • 李世民执意处死单雄信,徐茂公为其求情,却为唐末叛乱埋下了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单雄信

    导语:由于隋炀帝杨广动了北方士族的利益,同时其为了修建京杭大运河,因此过分的浪费了民力,导致隋朝末年人民揭竿而起,推翻暴政。在推翻隋朝暴政的几方势力中,瓦岗寨和唐王李渊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隋唐演义》中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隋唐时期的英雄豪杰人物,比如单雄信、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等。原本单雄信是一绿

  • 秦王杀单雄信,秦琼等人为何不管?徐世绩此举真相了:不是一路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单雄信

    世人常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话倒是没说错,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年贾家楼结义,一下就多了四十几位异性兄弟,这人一多,心就杂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派系,派系与派系之间自然就会明争暗斗,瓦岗的兄弟们貌似一片和气,大家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来往都以兄弟相称,但谁心里还没个小九九,背后跟你

  • 李世民惜才,那究竟为何还要杀单雄信?有两大原因,不敢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单雄信

    李世民一直是个惜才之人,不过有一事让众人感到疑惑,就是他对单雄信的处置方式!单雄信原先是瓦岗寨的一位首领,军事能力出众,更是有着“飞将”之称。不过,在瓦岗寨失败解体后,李密归顺了大唐,而单雄信、程咬金等人则归顺王世充。在王世充眼中,单雄信是最厉害的人物,对他不少优待,还封了大将军一职。公元621年,

  • 史料中的瓦岗五虎:两人与秦琼并驱争先,单雄信程咬金武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单雄信

    史料中的瓦岗五虎:两人与秦琼并驱争先,单雄信程咬金武功如何?瓦岗五虎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五位将领,分别为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和颜良。他们在唐朝历史上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著称于世,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瓦岗五虎中,秦琼和尉迟恭被誉为“双璧”,他们在唐朝征战中并驱争

  • 临刑前,单雄信大骂昔日兄弟,为何却只喝了程咬金送行酒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单雄信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备和张飞在关羽死后,为替关羽报仇都相继丧命,真正做到了他们当初的结义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反观贾家楼46友,在结义之后却各自心怀鬼胎,最终导致了兄弟之间反目成仇,落得个被后人耻笑的下场。贾家楼46友,最失败的结义组合!秦琼因为广结天下朋

  • 瓦岗军最富情义英雄:为情义而死,忠心耿耿,远超秦琼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单雄信

    在历史上,瓦岗军人才辈出,涌现除了许多知名人物,比如凌烟阁功臣秦琼、程咬金、魏征、徐懋功,还比如说单雄信、罗士信这样的猛将,那么在这么多英雄人物中,谁才是瓦岗军最富情义的英雄呢?我想以上这些人都不是!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此人就是瓦岗军著名将领王伯当!史书上王伯

  • 李世民既然惜才,那为何还要杀单雄信两大原因,不敢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单雄信

    唐太宗李世民向来是一个惜才的君主。面对有能力的臣民,他往往能原谅他们的过错和无礼,这从他与魏征的“斗法”中就可以看出。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君主,对待单雄信的方式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单雄信,曹州济阴人。本是瓦岗村的首领,孔武权势强大,而且很有谋略,有“飞将军”的美誉。瓦岗寨被王世充打败后,李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