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靓曾这样评价韩擒虎:“陈运将亡,隋兵渡江。于铄新义,先登受降。名传遐俗,威宣乱邦。戡定之绩,时旡与双。”可以这样说,当初陈朝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遭到灭亡,这韩擒虎在其中发挥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的儿子,韩擒虎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他在这样的武将世家长大,使他继承到父亲高大的身躯以及高强的本领。他也素来胆大如虎,格外喜欢读书,也算是文武双全。早年间,他在北周朝堂之中任职,担任都督等官职。后来带领军队平定北齐地区,又多次挫败陈朝方面的进攻,可谓是一员虎将。
在隋文帝统治期间,他也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负责镇守在江北等重要地界,为覆灭陈朝做着充分的准备。在战争开始之后,他就作为先锋将领先行一步率领军队攻打,趁着夜色渡过长江,最终占据建康城俘虏陈朝皇帝,在这场战争之中立下赫赫战功,回到朝堂之后被加封为大将军。
杨坚曾言道: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这韩擒虎的父亲在当时颇有名望,凭借着一身高强的本领以及讲求信义而闻名于当时,在北周王朝统治时期,曾经担任过大将军等官职。与父亲相同,韩擒虎也对骑马射箭十分感兴趣,因此在这方面花费极多的功夫。
与此同时,他还喜爱读书,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之辈。他文能吟诗作赋,武能带兵打仗,实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将帅之才。偶然的机会下,宇文泰看见韩擒虎,认为他很奇特,因此就让其与自己的儿子们一同游玩。等到后来成长之后,韩擒虎也曾经参与过几次小的战斗,也算是立有战功,开始在军队中担任都督等职位。
在当初周武帝带领军队攻打北齐的时候,北齐将领独孤永业独自带领军队镇守在金墉城。在双方交战之后始终没有分出胜负,最终还是韩擒虎说服此人令他投降,从而让北周方面能够以及小的代价就占领了金庸城,之后他又带领军队平定的范阳地区,凭借着功劳被授认为永州刺史。
不久,陈朝军队逐渐逼近光州城,得知消息之后,韩擒虎立马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带领军队前往击打并获得胜利。而这个时候的杨坚已经掌握朝政大权,作为杨坚党人,这韩擒虎自然得到了重用,担任合州刺史。不久之后,陈朝将领多人带领军队侵犯江北地区,严重威胁北周政权的统治。
而韩擒虎本就在当地镇守,他每次都能够带领军队挫败敌军锐气,使南陈方面士气衰减。开皇元年,从年号就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杨坚已经建立了政权,他也开始有占领江南的想法,他认为韩擒虎的才华是旁人不能相比的,又十分有名气。若是他能够带兵出战,那一定能够得到士兵的信服,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因此就将他任命为庐州总管,将评定陈朝的这个重担交给了他。果不其然,敌人得知他带兵前来的消息十分畏惧,在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隋朝方面正式对陈朝发起猛烈的进攻,而这韩擒虎担任先锋将军,他率领着500士兵趁着夜色渡过长江,攻打采石一带。
而守城的陈朝军队本来就毫不知情,因此韩擒虎几乎不会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这座城池,紧接着他又夺取了新林。江南地区的百姓本来就仰慕他的大名,听到他前来的消息都主动前来归顺于他,使得韩擒虎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了不久,杨坚又派遣行军总管杜颜等人与韩擒虎汇合,使得韩秦虎的队伍人数发展到了2万余人。
恰巧这个时候,陈朝皇帝派遣的军队镇守在朱雀航一带,听说韩擒虎即将到达的消息,士兵们竟然纷纷逃跑,这也足以看出韩擒虎在当时的威严之大,竟然吓的敌军放下武器而逃,实在太过传奇。这样一来,隋朝军队通往建康的大门就没有了阻碍,韩擒虎干脆带领军队直捣黄龙,最终直接抓捕陈朝皇帝。
但除韩擒虎之外,当时还有一个人也发挥重要功能,基于此,杨坚还特意给他们二人相同的赏赐,但实际上韩擒虎所得到的还是要多得多。为勉励韩擒虎等人,杨坚还对他说:“你们在万里之外宣扬国威,在江南地区宣传教化,使得当地的百姓终于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清除所有敌人,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将来你们一定能够青史留名。”
或许是看到隋朝方面发展得真是越来越好吧,突厥方面竟然主动前来拜见隋朝,隋文帝就曾经询问过他们听说江南有陈朝天子吗?他们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因此隋文帝就颇为骄傲地让侍从将韩擒虎领到突厥使臣的面前,并夸赞说,这就是当初活捉陈国皇帝的人。
为了配合皇帝,韩擒虎还摆出一副凶狠的样子,狠狠的瞪了使臣一眼,这使得突厥使臣畏惧不已,甚至不敢抬头直视他。隋文帝非常欣慰,又让其担任寿光县公,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带领军队驻守在金城一带,防止边疆少数民族侵略。不久之后,他又被隋文帝召回京城,并在内殿之中设下宴会来款待他,这也是其他大臣没有的待遇。
他本来就负责带领先锋部队比大军先行出发,而所有的进展都如他所计划的那样顺利,既然如此,又和愁不能覆灭陈朝呢?作为一位相当出色的军事家,韩擒虎用自己的军事能力立足于朝堂之中,并得到了皇帝以及士兵们的认可,也继续用自己的努力来为国家效力。
参考资料:
《十七史百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