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十三杰的排名,最没有争议的就是第一名李元霸,虽然是个虚构人物,却虚构得非常成功。最有争议的是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名第三的裴元庆之间究竟孰强孰弱呢?很多人都认为宇文成都强于裴元庆。
理由一是成都的战功更多,一出道即是巅峰,被隋炀帝敕封为“天宝大将军”兼“大隋第一勇士”。后在围剿瓦岗寨、平定十八路反王战斗中,多立功勋,这些都是裴元庆比不了的。二是成都的兵器凤翅鎏金镗重达400斤,而裴元庆的双银锤加一起不过300斤,仅此两点,就得出宇文成都强于裴元庆的结论未免太武断了吧?
但是这两点理由,都不怎么靠谱。小编以为,一个武将的战功多寡,与武将武力并不是直接可以挂钩的,你总不能说战功好的武力就好吧?就像我们比较刘德华与张学友的演技到底谁更强,却拿出两人唱片销量的多寡来比较,不觉得很荒谬吗?
小编以为,要分出两人谁强谁弱,一是看两人之间的实际交锋情况,二是找出参照物,切入横向比较,三是看各自的年龄及巅峰期的单挑情况。只有综合上述三条准绳,才能给出相对公允客观的结论,难道不是吗?
演义里,宇文成都与裴元庆有两次交锋记录,四明山一役,成都与排名第四的雄阔海、第五的伍云召和第六的伍天赐,大战了七八十合,虽然稳操胜券,但优势已经不大,雄阔海第一个感觉到取胜无望,所以率先退出,然后伍云召和伍天赐两人也先后退出。宇文成都尽力追赶,但没有追上,路上撞见裴元庆,被元庆一锤荡开兵器,两锤打得吐血,三锤落荒而走。
从这里我们感觉出来,宇文成都的武力与雄阔海三人联手后的战力差距甚微,宇文成都虽然能够打败他们三人的联手,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内力的消耗非常大,以至于两个回合速败于裴元庆之手。
雄阔海等三人的武力相加,与成都相比,大概只隔了一个罗成的差距,也就说排名第七的罗成加入助战的话,基本可以打平宇文成都了。要知道一个伍云召就可以与成都大战二十回合,才渐渐落败,所以成都的武力不易被高估。
再来看看裴元庆的战绩,一个回合速败罗成,并打歪了他的枪,一个回合杀败秦琼,震开虎口,一个回合速败杨林,打断了一支囚龙棍。宇文成都虽然也有一回合速败杨林的能力,但是能够打断他的囚龙棍,让对手没有任何反击之力吗?
大家要注意的是,打败对手不难,但是要打断他的兵器,无论对力量、速度还有技巧三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有人说宇文成都的兵器比裴元庆的重,所以力气就比他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宇文成都的兵器裴元庆也能玩转,但是裴元庆的大锤宇文成都能玩得转吗?
裴元庆的两柄大锤都有150斤左右,两手提起来,除了有力量方面的绝对要求之外,还有平衡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左右手的力量铢两相称,才能拿得起来。而宇文成都,和普通人一样,右手使用武器,右手力量可能大大超过左手力量,在两只臂膀力量并不均衡的情况之下,面对裴元庆可以左右夹攻的大锤时,宇文成都左手少力,比较吃亏。
另外,每次交锋,裴元庆都能震裂对手的虎口,并打断别人的兵器,而成都只能震开虎口,不能打断兵器,在绝对力量的环节比拼上,其实还是裴元庆更加占优。这是判断裴元庆强于宇文成都的第一点证明。
以李元霸为参照,宇文成都与李元霸有两次交手记录,一次惨败,一次惨死。实力悬殊,令人愕然。李元霸那藐视宇文成都的眼神足以说明一切了,从两次交手,宇文成都接不住半锤来看,两人的差距,何止万里呢?
裴元庆与李元霸也有一次精彩的交手记录,裴元庆连接三锤之后,喊了一声“啊呦,好厉害!”拔腿就跑。李元霸不来追赶,且发出这样的感慨:“好兄弟,天下没人能接我半招,你却接我三锤,是一条好汉,饶你一命,去吧!”
光凭一句话,李元霸对裴元庆的英雄相惜之情,已经跃然纸上了。李元霸是脑子一根筋的人物,除了秦王李世民和大恩人秦琼之外,他谁也不服,唯独尊重了一下裴元绍。可见在李元霸心里,裴元庆是一条汉子,而宇文成都是不能比的。李元霸那藐视宇文成都的眼神分明在说:“你个孬货,自称‘天宝大将军’却接不住我半锤,就知道整天在隋炀帝前面装逼!”
所以以李元霸为参照,得出裴元庆武力大于宇文成都,这也是证明裴元庆强于宇文成都的第二点理由。
裴元绍出道时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个娃子,战死时,不过十五岁。宇文成都早已是过弱冠之年的三军统帅了,他与李元霸等猛将交锋时,已经是巅峰状态了,而裴元庆还是个青春少年儿郎,严重缺少作战经验,但是裴元庆的武力表现明显好于宇文成都,如果再假以时日,打败宇文成都不在话下吧?这是从年龄上判断裴元庆强于宇文成都的第三点证明意见。
可惜的是,裴元庆年纪轻轻,就因贪功冒进,被新文礼诈败,引入庆坠山,死于火雷阵中。年仅十五岁,令人扼腕叹息。
不知道大家又是如何看待两者之间谁强孰弱的呢?按照惯例,先加关注,再开始我们今天的大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