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手下4大高手武艺超群,第4个死后,李世民重金买回他的尸身

隋炀帝手下4大高手武艺超群,第4个死后,李世民重金买回他的尸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段子 访问量:2299 更新时间:2024/3/2 18:55:52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用人著称于世。在激烈的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深谙人才的重要性,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胸襟,既能慧眼识人,又敢放手用人,使得天下英雄才俊、仁人志士纷纷来投,真正做到了“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人才储备厚度与广度堪称无与伦比。有这些人给他运筹帷幄、搏命疆场,唐朝能够扫灭群雄定鼎河山,自然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另一方面,作为李世民对立面的隋炀帝,在长期以来演义小说的误导下,仿佛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昏暴之君,贪酒好色,暴虐嗜杀,这种看法不无偏颇之处。隋炀帝能够修筑大运河一件事,就足以证实他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隋炀帝手下,固然不缺宇文化及等奸臣,但也不乏优秀人才,有四个名震一时的武林高手,都曾在隋炀帝手下听令。

第一个武林高手,姓沈名光。《隋书》记载,沈光出身贫苦,但却不务正业,喜爱习武,结交江湖人士。他身手骁勇轻捷,擅长赛马,被誉为“天下之最”,被视为一个不成器的浪子。大业年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沈光却出人意料地报了名,并且慷慨激昂地对朋友说:“此去若不能建功立业,我就死在高句丽,再也不和你们相见了!”

沈光说到做到,在征伐高句丽的战场上,他不顾生死奋勇杀敌。《隋书》记载,在一次攻城作战中,沈光爬上十五丈高的云梯,第一个冲上城头,当场击杀数十个敌军,因为势单力孤,最后被敌军从城头打落。眼看他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但他身在半空,却猛然出手抓住云梯垂下的一根绳索,然后再度冲上城头,隋炀帝在一旁观战,被沈光勇气和武艺折服,当场赐他名马宝刀。奸臣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沈光愤怒不已,带兵袭击宇文化及的营帐,“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最后被乱箭射死。

第二个高手,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叫做麦铁杖。《隋书》记载,麦铁杖原先以打鱼捕猎为生,“骁勇有膂力”,不仅勇武剽悍,还有一个独特的绝技,“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虽然有所夸大,但也足以称为隋朝版的神行太保。他从军后,有一次外出侦察敌情,结果被俘,三十个敌兵负责押送他。夜间麦铁杖乘其不备夺刀出手,一人砍死三十个守卫,“杀之皆尽”。在东征高句丽之战中,麦铁杖率先冲阵,不幸阵亡。隋炀帝都为之痛哭。

第三个高手,是隋朝武将长孙晟。长孙晟出身北周贵族世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文韬武略俱佳,武艺更是超群出众。《隋书》记载,他十八岁时,就已经以骑射闻名四方,“每共驰射,时辈皆出其下”。到了隋文帝时期,长孙晟担任皇宫侍卫,隋文帝对他的武艺佩服不已,曾经拉着他的手对人说“长孙晟武艺逸群出众,跟他交谈,言语不凡,日后的名将,难道就是这个小伙子吗?”

长孙晟日后果然成为隋朝大将,一身历经隋朝两代皇帝,出将入相屡立大功。长孙晟的射术天下无双,有一年他出使突厥,与沙钵略可汗一起出游。可汗见到天上两只大雕在争抢一块肉,拿出两支箭交给长孙晟,让他把大雕射下来。长孙晟气定神闲射出一箭,两只飞雕同时被射中,以骑射闻名的突厥人大为惊叹,从此留下“一箭双雕”的成语。长孙晟病死后,隋炀帝遭到突厥骑兵围攻,感叹说:“假使长孙晟尚在,岂容敌军如此逞凶!”

第四个高手,是隋末唐初名将罗士信。世人皆知骁勇无敌的罗士信是瓦岗军好汉,李世民的大将,岂不知罗士信早年曾是隋炀帝的爱将。《旧唐书》记载,大业年间,王薄起兵造反,隋朝大将张须陀带兵镇压。年方十四的罗士信,报名参军,凭借过人的武艺成为隋朝武将。罗士信少年英武,是个天生的战将,每逢战阵必定率先冲阵,杀死一个敌军就把鼻子割下来揣入怀中,回来就用鼻子报功,悍勇之名声震天下。

隋炀帝听说罗士信的勇武后,十分高兴,专门派遣使者慰问他,并让画工把他跃马杀敌的景象画下来送到宫中,时时观摩。后来随着战事发展,隋朝覆灭,罗士信归唐,成为李世民的大将。李世民同样对他青眼有加。在征战刘黑闼时,罗士信碰到了硬对手,被刘黑闼俘杀。李世民闻讯大为痛惜,派人和敌方商谈,不惜重金买走罗士信的尸身,予以厚葬。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大手笔给出土地,隋炀帝想收回,这或许就是贵族反他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隋炀帝

    隋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期间,隋朝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这次造反很快被平定,随后,逃过隋朝追杀的杨玄感帐下的主要谋士、隋蒲山郡公李密上瓦岗寨当了山贼,并以此为根基,成了隋末反王之一。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并迅速攻入关中

  • 隋炀帝赏赐日本一块木头,至今被日本奉为国宝,天皇也不能动它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隋炀帝

    根据历史的记载,我国与日本的外交一衣带水、源远流长,自汉朝日本还没建国的时候就有交流,隋朝时日本派“遣隋使”不断来中原学习政治模式、经济制度和生产技术。中原文化到达日本后使日本得到了飞速发展,才有了后来日本政府大量派“遣唐使”的场景。按理说,日本学习了中原的文化应该对中原俯首称臣,但有一次日本大臣却

  • 秦始皇和隋炀帝,都为后世做出丰功伟绩,为什么却被人称为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隋炀帝

    原来秦始皇和隋炀帝都为后世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什么称他们为霸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开疆扩土,修长城,将历史推入大一统时代。为巩固政权,焚书埋儒,严格执法,以防动乱。他是治国良手,被后人称为千古皇帝。

  • 隋炀帝去突厥,带了一样东西,刚使用突厥人就下马跪服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隋炀帝

    前几年家里搞拆迁,因为有些人家的房子在规定范围内,所以需要拆除。但是拆房子没这么简单,毕竟老百姓还需要住的呀,所以要么提前通知,要么就是把房子移走。没错,就是把房子移动,当时那个三间两层的楼房,愣是被移动了几米。移动的房子,在今天已经不算新鲜,房车也早就有了,但如果是放在1400年前呢?会不会是大新

  • 隋朝著名大将,天生双瞳被隋炀帝忌惮,一刀砍下李元霸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隋炀帝

    隋朝著名大将,天生双瞳被隋炀帝忌惮,一刀砍下李元霸的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兴唐传》,已经到了老年的鱼俱罗就用了一刀,就砍下了别人的头颅,这个人就是李元霸,这个人还是称他是天底下第一个好汉。孟勇大将军确实号称是战无不胜的,但是他死的却非常惨,但是这个鱼俱罗,在历史中是真的存在的。而且在隋朝还是非常有

  • 雄才大略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惨败,其中的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隋炀帝

    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古时候,曾经长期存在着一个小的地方割据政权——高句丽,它曾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长期与中国中原王朝对抗。按照《史记》的记载,这个地方最早应该是商朝遗臣箕子的封地,西汉武帝时代,朝廷在此设置郡县加以管辖。两汉交替时,这个地方的人搞独立,但也仍是中国的属国,只是小动作不断,不断地向

  • 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在杨广死后,真的侍奉了很多其他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隋炀帝

    由于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所以史书对他泼脏水泼得很厉害。除了隋炀帝被喷得很厉害之外,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也被一些野史说得非常的不堪,说她在杨广死后被6个皇帝收入后宫,总之让隋炀帝杨广戴了一顶又一顶的绿帽子。仔细想想,这件事在历史上应该不是真实的事情,应该属于是政敌泼脏水。在隋炀帝杨广死的时候,他和

  • 隋炀帝墓: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帝王陵墓了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隋炀帝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名叫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项目施工时,挖掘机不小心挖出了两座隋唐古墓,经过文物专家抢救性清理,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字样,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隋炀帝墓可以说这个新闻一出,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君子报仇,千年不晚!一千

  • 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隋炀帝

    现在只要讲到隋炀帝,通常会分成两派,一派说,我知道他是个暴君,荒淫无道。那另一派呢,就会马上跳出来说,你们都被电视剧骗了,历史上的杨广是做出过贡献,很有能力的。那,哪个才是真实的杨广呢?咱们说杨广啊,从外表来看,按照《隋书》的记载:“上美恣仪,少敏慧。”就是说杨广整个身材和外貌都非常出众,而且从小就

  • 老爹是隋炀帝夺位功臣,他也是隋朝高官,为何起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隋炀帝

    613年,隋炀帝杨广御驾亲征,发动了对高句丽的第二次征讨战争。然而,隋炀帝突然得到消息,负责在黎阳督运的礼部尚书杨玄感举兵叛乱!隋炀帝大惊失色,急忙调兵遣将,镇压杨玄感的叛乱。杨玄感与隋炀帝颇有渊源,他的父亲就是帮助隋炀帝夺位的大功臣杨素!那么问题来了,杨玄感在隋朝混得很好,为何要起兵造反呢?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