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为何要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为何要三征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人的历史 访问量:3006 更新时间:2023/12/21 22:47:39

隋朝历经两代就灭亡了,后世在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时总少不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业八年,隋朝大军惨败,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玄感造反,隋炀帝不得不撤军,大业十年,在隋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民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最终隋朝不得不高句丽议和。

其实隋炀帝之所以这么执着征讨高句丽,是有着长远的打算的,当时的高句丽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中国的东北边境,置之不管必然会威胁到中原朝的统治。并且,攻打高句丽这件事,并不只是隋炀帝的执念,在他之前的隋帝也曾发兵高句丽,相信他们都看到了高句丽对中原王朝所产生的影响。

一、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政治原因

(一)内部原因

高句丽政权建立于公元前37年,这一政权并非独立兴起的国家,而是西汉时受封的一个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唐太宗在讨伐高句丽时就曾说过“辽东旧中国之友,自魏设州,置之度外”。自东汉末年至隋朝中原政权,频繁更迭,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历代中原政权都缩小了控制范围,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减弱。

在这一时期高句丽,抓住了发展的好机会,开始了迅速的扩张,隋朝时,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疆域东西长达2000里,南北达到了1000多里。可以说当时高句丽已然成为了除了中国以外最强大的东亚国家。

高句丽的壮大显然引发了中原政权的担忧,作为一个受中原王朝册封的藩属国,高句丽本该每年向中原王朝进贡并且服从中原王朝的安排,可是此时的高句丽却不断扩张领土,甚至威胁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一带的安危。所以从政治方面来说,征讨高句丽是一场必然要进行的稳定地方秩序收复固有领土的战争。

(二)外部原因

隋炀帝时刚建立一代的隋朝政权也并不安稳,隋朝建立于乱世当中,自西晋的永嘉之乱起,中原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本以为在南北朝频繁更迭的情况下魏政权能够长久,但是仅过百年就又被周齐所取代,孝文帝为了壮大政权,进行了改革,可却壮大了门阀之风。门阀可以说是导致当时数百年天下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

隋朝的建立离不开关陇门阀的帮助,不过隋朝的两代统治者深知门阀的危害,所以他们在位时期采取了很多削减门阀势力的措施。迁都洛阳便是消除关陇门阀对朝廷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措施既防范了河北六镇的势力又打压了门阀官员。吏治改革扶植了南方和河北地区的士族,培养了能够与官僚们法相抗衡的官僚势力。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更是壮大了南方势力。

但是,关陇门阀手中的“府兵”依然对隋朝政府有着致命的威胁。消除这一威胁,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外出战,从出征前隋炀帝所做的军事准备就可以看出他的这一目的。

在第一次出战前,他将国库军粮转移到了江都,这间接造成第一次高句丽之战的失败。之后他不顾损失依旧发动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战争,这是因为一定程度上他并不在乎战争损失,只是想让这些门阀贵族手中的“府兵”数量削减,从而达到控制门阀的目的。

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外交原因

(一)高句丽与隋朝的外交关系

作为主动接受中央政权册封的藩属国,高句丽表面上还是和中原王朝维持着和睦的关系,但其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隋朝初期高句丽已经与中原王朝面和心不和了。

在中原王朝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中央政权是统一还是分裂都没有放弃对高句丽的册封权,中原和高句丽也维持着紧密的联系,以及名义上的臣服关系,在历史文献中相关的记载有很多,比如说“太宗泰始,后废帝元徽中,贡献不绝”、“太祖建元……三年,遣使贡献”等。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汉朝时,中央王朝对高句丽的控制力较强,高句里对中央王朝也表示臣服。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游走在各个中原割据政权之间,借助这种各政权相互制约的局面,高句丽迎来了一个有力的扩张时期。隋朝建立后,高句丽一边派遣使者前来接受册封,另一边又与陈国相互沟通,这显然引起了隋朝的不满。

(二)高句丽与周边政权的外交关系

在南北朝时中原地区一片混乱,周边的少数民族趁机向中原扩张,突厥南下,东联高句丽,西联吐谷浑。渐渐的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隋朝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在这一政治联盟中,高句丽起着主导全局的作用。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隋朝内部只要有稍许动荡,都有可能引发少数民族的进攻。显然此时的隋王朝很难稳定的发展经济恢复生产。

这一政治联盟的形成,对于随王朝来说可以算是极大的挑衅了,在隋朝的统治者看来,朝贡体系下整个东亚地区的中心只能是隋朝。并且中原地区周边的各少数民族政权大多都和中原王朝属于宗藩关系,但此时他们却依附于另外一个国家,这严重破坏了总犯体系,使隋朝在东亚领导者的地位有所下降。

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军事原因

(一)高句丽的多次挑衅

高句丽这个国家之所以发展壮大,离不开不断的军事拓展。东汉末年后高句丽就开始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在这一统一活动的进行当中,高句丽甚至不顾中原王朝的威严。

公元598年,高句丽侵略百济,百济君主曾上表隋文帝,随后文帝下诏高句丽不可讨伐百济,但是高句丽依然出兵,两国边境地区。除了朝鲜半岛以外,高句丽还不断向西北和北部地区扩张,甚至蚕食了我国东北边境地区。

(二)军事同盟的出现

隋炀帝时期,在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叫做“粟末部”,这支部落遭到了高句丽的侵略,失败后被迫离开南迁,依附于隋朝。在南迁到隋朝后,这支部落一方面学习中原文化,另一方面谋求“复国”。想要达成这两个目的“栗末部”必然要与隋王朝进行合作,辽东之役时,“粟末部”的首领度地稽曾率领部队与隋朝共同出兵。

据《旧唐书》记载“(度地稽)子行,伟貌,武力绝人……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由此可见,这支军队实力极强,其部落也财力优厚。

度地稽作为一个依附于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将帅,他并没有固守在某个地区,而是率领着部队同隋炀帝一同作战。由此可见,他十分受隋炀帝的信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之间,不单单是简单的臣属关系,而是一种政治军事联盟。收复高句丽既是隋炀帝维护宗藩体系,维护疆域稳定的一场军事活动,又是协助“粟末部”回归领地的一场军事活动。

因此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三次军事活动,有其特殊的军事原因,如果隋炀帝不趁此机会出兵的话,很有可能会失去“粟末部”这个实力强大的军事同盟。

总结:

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的行为,只顾政治目的,忽视了百姓利益,进而动摇了国家根基,推动了隋朝的灭亡。这告诉我们,人民才是国家统治的根基,一切政治行为都要保证人民利益。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浅谈隋炀帝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隋炀帝

    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数不多的成功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隋朝的建立标志着自西晋灭亡、南北近三百年战乱纷争时代的终结,南北方人民在经历几个世纪的对立状态后终于重新归于一统。然而,取得如此成就的隋朝,却仅仅存在了三十七年,只传了两代,就被后来的唐朝所取代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隋朝和秦朝一样,在

  • 隋炀帝为何如此不受待见?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隋炀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会出现败家的帝王。这些帝王败家的情况有很多种,但遭到后人唾骂,被史家口诛笔伐的往往都是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诸如沉迷在酒池肉林中,耗尽民脂民膏的商纣王;为博红颜一笑,不惜在烽火台上戏诸侯的周幽王;抛开朝堂事务,罔顾百姓死活,一味追求享乐的秦二世;即便沦为阶下囚,仍不恋旧

  • 选对女人,做老婆有多重要?看看李靖与红拂女的故事,有大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红拂女

    隋朝末年,李靖和妻子在客栈歇脚。妻子正梳妆,突然闯进来一个胡子拉碴的黑脸大汉,直勾勾地盯着她。李靖很生气,要打人。妻子使眼色,叫李靖别动。她恭敬地和这个黑脸大汉打招呼,唠家常。不料,妻子的这一举动,帮李靖和妻子改变了命运。这位胡子拉碴的黑脸大汉就是历史上颇为传奇的虬髯(qiúrán)客,因赤髯如虬,

  • 聪明女人,选夫婿有多厉害?看红拂女夜奔李靖的故事,思维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红拂女

    李靖年轻落魄时,有一回去求见大司徒杨素,想在杨素这找份工作。但杨素瞧不上李靖,对他态度傲慢,李靖失望而去。谁知,杨素身边的一位美女看中了李靖。从此,李靖的命运开始发生逆转。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父亲李诠为隋朝打工,官至赵郡太守。李靖自幼聪明,仪表魁伟,而且爱研习兵法,再加上

  • 金超群的虬髯客颇具豪气,潘迎紫的红拂女差强人意

    历史人物编辑:文成发艺标签:红拂女

    《游龙惊凤》,金超群的虬髯客颇具豪气,潘迎紫的红拂女差强人意故事以隋末唐初为背景,讲述了虬髯客、红拂女、李靖3人的不平常经历。曾以公正廉明、铁面无私包青天一角红遍大江南北的金超群,塑造虬髯客。虬髯客在民间传记里,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据说他是江南人士,名叫张仲坚,家财豪富,天生雄武,并得昆仑奴亲

  • 《游龙惊凤》最早认识的红拂女,又美又飒,扮演者年龄令人超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萌瑟旅行标签:红拂女

    笔者小时候酷爱看各类电视剧,特别是古装剧。那时候电视剧的主题曲也特别好听。记得有一首歌《遇上你是我的缘》,至今笔者还能哼唱出这首歌的旋律,脑海中就浮现出红拂女在空中飞着旋转的情节。要说笔者最早知道红拂女,应该是一部名叫《游龙惊凤》的电视剧。这部剧年份比较早,大概是1999年播出。对于小孩时期的笔者而

  • 红拂女:慧眼识英雄,深夜投奔李靖,一生相随终成一品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红拂女

    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便迫于生计,很多人会暂时地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生活中,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迎来自己的曙光。在我国野史中,有着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名叫红拂女,生来就命运多舛、在各种阴差阳错中,沦落成为了一名靠出卖色相、武艺来生存的侍女。不过所幸红拂女慧眼识

  • 一品夫人张出尘,原是风尘“红拂女”?慧眼识君夜私奔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红拂女

    在十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红拂女》,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映象?这部电视讲述的就是“风尘三侠”的故事,是以三侠之一的红拂女为主要人物视角,讲述了红拂与李靖等人的感情纠葛。当时小编还小,还在看《哪吒传奇》的动画片呢,所以,李靖这个名字着实让小编纠结了很久。而且,小编当时还一直觉得这就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武侠剧

  • 古代风流故事,私奔也是一段佳话:红拂女夜奔,白首不相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红拂女

    “红拂女夜奔”,是发生在隋末唐初的重要人物李靖身上的风流故事,也是李靖后来人生转折的关键节点。故事听起来极类汉朝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风流趣事。所不同的是,卓文君夜奔发生在汉武帝之治世,而红拂女夜奔则发生在隋炀帝之乱世;卓文君夜奔的最后结果是:两意相决绝,而红拂女夜奔最终的结果是:白首不相离。隋大业初

  • 红拂女一生有五个男人,为什么选择了李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红拂女

    《风尘三侠之红拂女》里面讲述了红拂女有五个男人,当然,这几个男人都是她一步步走来遇上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五个男人。红拂女,名张初尘。只因喜欢手执红色拂尘,所以称做红拂女。《风尘三侠之红拂女》剧照父母双亡,她成为了孤儿,无依无靠,所以她的内心一直渴望被爱。成为孤儿的红拂被独孤城救出,红拂紧紧抓住独孤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