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灭掉齐国后,给刘邦“报喜”,刘邦大喜之际,心中却暗起杀机

韩信灭掉齐国后,给刘邦“报喜”,刘邦大喜之际,心中却暗起杀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4/2/14 15:40:17

汉高帝四年十月(公元前203年)的一天,刘邦显得格外焦虑,他与项羽在荥阳一带鏖战一年多,却一直没有击退楚军,反而几次险些丢掉性命,凭借自己目前的兵力并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只能等待韩信支援的好消息。

不久一位信使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荥阳战线,觐见汉王刘邦,他告诉刘邦韩信已经将齐国歼灭,刘邦听后大喜,拿下齐国汉军再也不用怕项羽。

紧接着使者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信上写着,齐国人向来阴险狡诈,他的南边又紧靠楚国,如果齐国群龙无首,恐怕将来会生祸端,敬请大王封韩信为假齐王,刘邦很爽快直接封韩信为真齐王,但是自此埋下刘邦和韩信不和的种子。

韩信势大,刘邦心存忌惮

公元前207年,刘邦幸运地拿到了西进灭秦的指令,而且项羽却奉命北上战秦国主力,古代行军打仗,一般主帅负责擒王,而副帅负责擒相,刘邦能够拿到直接西进攻秦都咸阳、讨伐秦王子婴的指令,可以说他是个幸运儿,而且他们的领导楚怀王还相约先入关中者封关中王。

刘邦西进时,显得格外着急,他不想一路攻城略地直捣咸阳,而是绕道直奔咸阳。

可以看出刘邦非常想当关中王,后来刘邦如愿以偿的攻入关中,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地当关中王,却不料项羽歼灭秦军40万主力后,壮大了势力,他只能灰溜溜地接受项羽的封号,迁往偏远的巴蜀之地。刘邦不甘心,他对项羽的仗势欺人感到非常恼怒。

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取关中,后又拉拢对项羽不满的几个诸侯王,与之联手攻打项羽,却惨败而归,此时天下诸侯觉得56万大军都打不过项羽的3万,项羽实力很强,于是他们纷纷叛汉归楚。

刘邦恼羞成怒派韩信北伐,讨伐几个叛贼,韩信一路势如破竹,在他灭魏以后,刘邦抽走他的精锐部队去补充荥阳战线兵力的损失。韩信带着剩下的老弱残兵攻破赵国,紧接着刘邦又抽走他的精锐部队,留给他几千新兵让他继续灭齐,同时刘邦又派郦食其说降齐国。

其实刘邦每次都打着补充荥阳兵力损失的旗号调走韩信的兵,实际上他是为了防止韩信做大做强,他派郦食其说降齐国,也是不想让韩信灭齐后壮大势力。

韩信要求授封假齐王,埋下将帅不和种子

韩信是一位军事奇才,刘邦只留给他几千新兵,他却把队伍发展几万人,经过短时间的训练,这几万人成为精兵。

韩信率领几万精兵行至平原渡口时,听闻郦食其已经说降齐国,准备撤军。

韩信谋士蒯通立即上前阻止,他劝诫韩信,刘邦给你下达终止灭齐令了吗?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才攻下五十多座城,郦食其靠一张嘴就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我们死了那么多的兄弟,九死一生闯过来,还不如郦食其一张嘴。

韩信听后采纳了蒯通的建议,趁齐国戒备松懈之际,偷袭齐国,项羽派龙且率领楚国一半的兵力支援齐国,却全军覆没,龙且战死。

龙且战死让项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即派武涉游说韩信叛汉,或者三足鼎立。

武涉见到韩信后替他分析天下形势,他说刘邦向来狡诈,他现在是利用你的力量来对方项羽,一旦项羽兵败,他转过头来就收拾你,你现在的处境是因项羽存在而存在,项羽一死你就没有价值了。

韩信听后断然拒绝了项羽三分天下的提议,但是他回过头来想想武涉的话并无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都要留个心眼,要多为自己着想,于是韩信写了一封派人送给刘邦,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却不料自此埋下了他与刘邦不和的种子。

种子生根发芽,暗藏杀机

在刘邦收到韩信的求封信之前,他已与项羽在荥阳一带鏖战一年多,一直是胜少败多,而且还几次狼狈逃跑,有一次还是手下将领纪信乔装打扮成自己的模样,骗过项羽,才捡回来一条命。

刘邦只能采取乌龟战术,龟缩在广武山城死不应战。

此时此刻刘邦渴望韩信的救兵,他希望韩信完成北伐任务后,第一时间来解围,一起歼灭项羽,千等万等他终于等到了。

当刘邦收到韩信的来信时,他立即打开,最初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韩信灭齐意味着项羽必败无疑,就在刘邦接着往下读时,脸色却越来越难看,韩信在信中以安定齐国为由,要求刘邦封其为假齐王。

刘邦看后怒发冲冠,他破口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还想自立为齐王。

张良、陈平看见刘邦的反应吓了一身冷汗,他们立即上前踢了踢刘邦的脚后跟,轻轻地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这么困难,可不能得罪韩信,唯有让他称王,好好待他,才能用他的军队攻打项羽,而且他又能替你守住齐国,不是两全其美吗?

刘邦听后突然反应过来,他假装不在乎韩信称王的样子,对使者说,男子汉大丈夫既然拿下了齐国,要做就做真齐王,还扭扭咧咧的要假齐王干嘛。

刘邦的演技绝妙,把前后反映的落差衔接地天衣无缝,让韩信的使者没有看出什么破绽。

于是刘邦派张良跟随使者前往齐国,封韩信为真齐王,同时征调他的部队攻打项羽。

韩信求封齐王一事,让他与刘邦之间的关系产生隔阂,刘邦本来就不信任韩信,从此以后,韩信的处境更加危险。

种子爆发,韩信被杀

韩信灭齐以后,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刘邦,但是刘邦的家人还在项羽手中,于是他提出与项羽议和,几次交涉后,项羽答应议和,并将扣押在楚营中刘邦的亲人遣送回汉营。

没想到刘邦出尔反尔,家人得救以后,他立即撕毁合约追击项羽,并与韩信相约一起攻打项羽。

此时武涉策反的话在韩信耳边回荡,他不能一直为刘邦卖命,跟着刘邦打天下这么久,立了那么多功,这个齐王还是要挟得来的,刘邦会不会秋后算账还很难说,还是要为自己多考虑。

到了与刘邦约定歼灭项羽的日子,韩信却拒不出兵。

刘邦这下更恼了,但也无可奈何,为了得到韩信的支持,他许诺韩信只要歼灭项羽,可与之共享天下,并将淮阳一直到海边的土地给他。

此时韩信并不知他的负约已让刘邦下了必杀的决心,现在刘邦还留着他,只是他还有利用价值。

在韩信听到刘邦的许封以后,立即答应了刘邦的要求,出兵会集垓下将项羽歼灭。

项羽败亡后,刘邦立即赶往韩信的军营夺取他的兵权,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韩降为侯,自此韩信过上了半囚徒式的生活,他无奈起兵造反,却泄露消息,被吕后和萧何诱骗至长乐宫杀害。

韩信求功心切,在郦食其说降齐国以后,他不向刘邦请示就率军攻打齐国,这样只会让刘邦觉得他功利心强,以致于不顾同僚的生死。

后来又求封齐王,犯下了在封建王朝不可饶恕的罪过,让刘邦彻底失望,韩信不知在中央集权制下,做下属的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向上级讨要封赏,只能等他主动给你封,这也是韩信悲剧的根源所在。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他跟刘邦同一天生日,汉朝建立被封为异姓王,却背叛刘邦远逃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刘邦

    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希望自己被兄弟背叛,古代也是一样的,而且古人非常的重义气,一般的,如果选择了跟兄弟一起打天下,那么,肯定待遇啥的都会很好,在汉朝历史上,刘邦就不曾亏待过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兄弟,但是却遭到了背叛。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对待他的兄弟们都是不错的了,基本上那些跟他在沛县起家的兄弟,建国之后,都

  • 刘邦成功关键在哪?看过刘邦一生和彭城决战,答案并非会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刘邦

    引言:明白自己的上限,明白自己的特长,是人生成长的必由之路。这点上,有无数历史前辈给出了答案。比如: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就是如此,一个好酒及色的齐国君王,空有雄心但能力其实不咋地,遇见仇人管仲之后,在鲍叔牙举荐下不仅放下仇恨,还全心信任,终于收获了春秋首霸,但管仲一去,他就作死,最后作死了自己不说,还丢

  • 项羽欲找刘邦单挑,刘邦却说了8个字,如今却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刘邦

    刘邦的兴起和项羽的兴起,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看秦始皇出游,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反映了作为下层农民,想走上更高地位的看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这是没落贵族的思想。秦统一全国以后,过去的六国的贵族们,不甘心自己地位的失去,处心积虑的想要恢复。项羽欲找刘邦单挑,刘邦却说了8个字,如今却成千

  • 刘邦当上皇帝后,老是有人在朝廷打架骂人,刘邦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刘邦

    刘邦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朝廷还是一片混乱,当然并不是说,朝廷那些官员都尸位素餐,只能工资不干活,而是说,朝廷没有规矩,上朝下朝随随便便。见了皇帝刘邦的面儿,吆喝一声:“三哥,吃饭了没有?”议事的时候,稍不如意就跳起来破口大骂:“俺入他奶奶,俺不同意!”没有一点儿规矩。这时候,曾经在秦朝当过博士的叔孙通

  • 樊哙不仅是刘邦亲戚,还2次救了刘邦,为何刘邦却派陈平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邦

    "樊哙与吕后串通一气,陛下百年之后,樊哙会与吕后图谋不轨"本就对吕后干预朝政不满的刘邦,听到这句话深以为然,深思熟虑过后,刘邦决定采用陈平之计,让周勃去军中斩杀樊哙,以消除后患。但让人疑惑的是,刘邦本事平平,能够打下汉朝天下,全靠一帮老兄弟的誓死追随,而樊哙曾两次救刘邦于水深火热之中,单凭这份恩情,

  •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刘邦的胜利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邦

    导语: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相信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他们两个用尽自己的才能在这个乱世当中崛起,两个人各显神通成为了当时天下的两个霸主。不过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掌握整个天下大事的权利,所以他们两个之间也开始了对战,虽然项羽不管在各方面都占尽了优势,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这不禁就让人感到疑

  • 他是刘邦一生最害怕的人,在刘邦死后,他还调戏了刘邦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邦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也是具传奇色彩的。刘邦出身草莽但最终夺得天下,一路自然也不会那么的顺利。在当时的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就是项羽了。也是因此,刘邦在入主咸阳之后,因害怕项羽对自己动手,才不得不主动撤了出来,让关羽先入关中。后来鸿门宴上更是险象环生,差点命丧于此。后来刘邦在蜀中之地养兵多年以

  • 曹操综合能力远在刘邦之上,为何不能像刘邦一样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邦

    秦朝末年,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西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形成了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尽管曹操以丞相、魏王身份实际控制了东汉朝廷,但曹操最终没有攒汉成帝。论综合能力,文治武功的曹操,能力远在地痞刘邦之上,那么,为何曹操没能降刘邦一样统一天下呢?第一,曹操气

  • 他原本可以成为刘邦,但是他不懂收复民心,结果自己成了大反贼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刘邦

    他原本可以成为刘邦,但是他不懂收复民心,结果自己成了大反贼大家都知道,大明王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估计就连李自成自己都没想到,他竟然可以灭掉一个朝代。其实,对于李自成来说,他还真就没想过要推翻大明王朝,撑死他的目标也就是能混个王爷当当,结果在他打败孙传庭之后,万万没有想到他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北京城,更没

  • 樊哙是刘邦的好兄弟,救过刘邦的命,为何刘邦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刘邦

    对于白手起家的帝王来说,清理功臣几乎是个“必修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无疑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比如刘邦,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基本上把功臣都干掉了,只有张良活到了善终。在刘邦干掉的功臣里,樊哙非常特别,因为樊哙对于刘邦来说,就像张飞跟刘备的关系一样。为什么好兄弟樊哙,刘邦也要干掉呢?据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