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佗嘱咐病人安心休养,病人不以为然,结果三天后命丧黄泉

华佗嘱咐病人安心休养,病人不以为然,结果三天后命丧黄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盏历史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4/2/14 19:21:30

医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人食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病痛,无论是身体内部功能出现了紊乱,还是承受了来自外力的打击,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寻求救治。

所以能医人病痛、救人性命的职业总是格外地受人尊敬。

我国古时也有许多名医诞生,华佗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在他周游天下为人治病时,曾叮嘱过一位病人,切不可与妻子同房,要安心休养,孰料这位病人将华佗的话抛在了脑后,仅仅三天便命丧黄泉了。

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悲悯苍生的名医

初见华佗这个名字,是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中,在书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还想剖开曹操的头颅为其医治头痛。

书中对华佗着墨并不多,但这些精彩的片段足以让我们记住这个妙手回春的医者。

虽然小说的部分情节是杜撰的,但华佗本人确实存在,而且也正因为华佗声名远扬,所以才被罗贯中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

据史书记载,华佗出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民生凋敝,战火纷飞,百姓每一天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华佗幼时家境尚可,但在父亲去世后一度陷入窘境,为了帮助母亲分担压力,华佗拜了父亲旧友,也是一位医者做老师。

华佗对于钻研医术一道上非常用功,在他成年后本有机会被人推荐入仕,但却被华佗拒绝了。

他在跟随师父行医的过程中,见过太多人间疾苦,能有钱来治病的人是少数,大多人因为战乱或天灾离开故土、失去性命。

在华佗四处游学的时候,荒原上随处可见的尸骨冲击着他的内心,他不愿进入名利场与人勾心斗角、玩弄权术,只想做一个悬壶济世的医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医者的地位并不高,远不如士人受人尊敬,由此可见华佗意志的坚定。

华佗四处行医的那些年里,救死扶伤之余还为世界医学做出了很多贡献。

华佗很擅长外科手术,寻常医师治病大多只是用汤药帮助调理,高明一些的精通针灸,但是敢为病人开刀的大夫并不多。

然而开刀不仅是风险大,病人要承受的痛苦也更多,如何才能帮他们减轻对于做手术的畏惧呢?于是华佗发明出了麻沸散。

这是世界历史上能够考证到的最早的麻醉剂,因此华佗就成了发明出麻醉药物的世界第一人。

除此之外,华佗还深知锻炼养生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他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发明出了一套“健身操”——五禽戏。

经常做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够让身体更健壮轻便。

据说华佗的弟子坚持练习五禽戏,活到了八十余岁仍旧耳聪目明,腿脚灵便。

一代神医留下来的不仅有这些医学成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小故事。

02 顿子献之死

在《三国志·华佗传》当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华佗游历多个地区救治百姓的时候,声名逐渐传开。以致华佗后来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无数人前去拜访,希望他也能为自己诊治。

当时有个叫顿子献的督邮生了一场大病,在华佗来之前他已经找过很多位大夫看病。

在其他大夫的悉心调理下,顿子献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但他依然有些不放心。

此时恰逢华佗来此游学,顿子献连忙让人将华佗请来。

华佗为顿子献仔细诊断过后,知道他的病只是看起来在好转当中,实际上病原还在,身体仍旧处于很虚弱的状态。

因此华佗叮嘱顿子献一定要仔细调养,这个病想要彻底康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切记不可以与妻子同房,否则严重的话立时就会毙命。

此时顿子献气血亏虚,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养,所有剧烈的活动都不能进行。

听完了华佗的诊断后,顿子献只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也就放下心来。

华佗离开后没多久,顿子献的妻子听说自己的丈夫大病初愈,非常忧心,于是连忙从外地赶了回来。

夫妻二人久别重逢,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至于华佗嘱咐的那些话,早就被顿子献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顿子献与妻子同房之后,便感觉身体不适,他请了许多大夫来,全都束手无策。

顿子献的身体每况愈下,仅仅三天就已经不省人事,终于还是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他死前的面貌情形,和华佗曾经预言的一模一样。

从此华佗的名声更胜从前,“神医”的名号也越传越远。

华佗所谓的料事如神都是有科学根据而言的,古人医学知识浅薄,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总会将它神话。

用我们今天的医学知识去看顿子献的病,他最终的死亡原因多半是病症复发。

简而言之,许多生了大病的人在医生的诊治下慢慢好转,但是身体之内的余毒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清除。

此时病人也许会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从前没什么区别,但内里实际上隐患仍在,一旦过度劳累或者发炎发热,就很容易导致病症复发,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引起复发的原因有很多种,古书记载有沐浴梳洗、行房事、饮食不调、过度劳累等等,而顿子献就是犯了同房的忌讳。

所以病后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能仅仅靠个人感觉肆意妄为。

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技术下,一旦重病复发,下场基本上都是“多死不治”。

而华佗能够仅仅通过望闻问切的古老医学手段,就能做出如此精确的判断,的确拥有可以载入史册的高明医术。

03 写满遗憾的一生

华佗一生救人无数,然而自己却未能得到善终。不但如此,他临死前还留下了许多遗憾。

华佗生平一直痛恨医者地位低下,古时将医术视为方技,而医生从事的就是“贱业”。即便他们劳心劳力救人,也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

华佗晚年时,东汉名存实亡,天下大半被曹操占据。曹操有头风,随着年纪的增长病症越发严重。

曹操听说华佗医术后,让他专门留在宫中为自己诊治,华佗判断曹操的头风由来已久,无法根治,尽心疗养也只能是尽可能地延长寿命。

华佗本来就不愿意侍奉权贵,而且一生以自己的医术为傲,极其厌恶别人对他呼来喝去。在宫中停留了一段时日后,华佗对曹操说妻子来信,在家中病重,自己要立刻回去。

得到曹操的准许后,华佗赶回了家中。实际上妻子身体康健,华佗只是找借口离开而已。

不但如此,在曹操来信催他时,华佗还要延长假期,找各种理由推脱。

时日久了,曹操内心生疑,他遣人去往华佗家中,看看他的妻子究竟有没有生病。

如果的确病重,就给一些赏赐以示安慰。如果没有,那就是欺君之罪,要将华佗即刻羁押。

就这样,华佗被曹操押入大牢,即使有荀彧等人为他求情,曹操依然不愿意宽恕。

在曹操的眼中,医术不过是微末之技,天下人才熙熙,一定有比华佗更高明的人在。

就这样,华佗在狱中被活活拷问致死。临死前,他拿出一本医书想要交给看守,上面记载了他生平所有的医术研究。

华佗希望他可以将这本书保全,因为它能够挽救许多人的性命。

可惜华佗是戴罪之身,看守根本不敢收他交付的东西。在痛恨和遗憾的交织下,华佗将医书付之一炬。

医书没能流传下来的确是很大的损失,但幸好华佗还有许多弟子继承了他的遗志。

华佗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动手术的本领在当时的确无人能够比肩,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手术这种医疗方式。

在儒学盛行的时代里,所有读书人都学过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种在我们现在看来迂腐封建的教条,他们却无比坚持,不怀疑、也不违抗。

因此无论华佗的手法有多么高明,外科手术却始终无法推广,而这也成为了华佗终生不解的心事。

结语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多大的作为,时代背景是很大的限制。而华佗的成就,可以说是站在了那个时代金字塔的顶端。

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医术上的成就,更是对医学这门专业的反思,一个从医的人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即便在世俗的眼光当中,医生并不是一个足够体面的谋生职业,但华佗心中有自己的坚持,更是不惜用生命守卫气节。

我们踩在前人肩膀上前行的时候,如果适时回顾,总会有新的体会。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华佗传》,陈寿

《三国演义》,罗贯中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怎么死的》,新浪网

标签: 华佗

更多文章

  • 刘盈为何痛斥自己的母亲,只因吕后做了这件违背道德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刘盈

    说到高祖,大家都会为他的成功感到骄傲,他建立了大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很高。他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早年妻子在结婚的时候,也是过着很苦的日子,这里说的妻子也就是吕后了,吕后自己带着孩子,过日子,还遭到过囚禁。这些刘邦也都记在了心里。可谁知道,帝王给的恩情都太少了,可以说是

  • 刘邦多次欲废太子刘盈,却无奈放弃,他忌惮的吕雉家族到底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刘盈

    国乱思战将,乱世出英雄。秦朝末年,民生凋敝,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出身农家的刘邦便是其中一员。在打败秦军、进驻灞上后、赢得楚汉战争后,刘邦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汉王朝。据史书记载,吕雉是一位手腕卓越、权倾朝野的杰出女性政治家。在楚汉战争期间,吕雉以“人质”这一不光彩的身份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两军对

  • 刘盈是如何登上皇位,吕后在这件事件上又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刘盈

    刘盈是如何登上皇位,吕后在这件事件上又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根据比较出名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这种改编很大程度上以编剧的无限想象为基础,所以往往不见得符合真正的历史,就拿刘邦的媳妇吕后来说吧,一提起她不是人彘就是她杀了韩信,其实吕后在中国历史上做的事情不仅仅就这两件,她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

  • 刘邦保刘盈、弃如意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商山四皓的辅助,而是因为她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刘盈

    文:汪鸳渊刘邦、刘盈、刘如意,吕后、戚夫人,可谓是中国古代史大名鼎鼎的角色了!毕竟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以来,刘邦是第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刘盈是第一个少年即位的小皇帝,而吕后是第一位女性独裁者。刘邦、吕后的定位,想必读者朋友们不会有任何的异议,可为什么刘盈成了最早的小皇帝呢?这里啊,有两个情况需要解释一

  • 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刘盈看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刘盈

    历史上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几乎人人都知道。那是因为戚夫人抢了他的老公,还差一点害自己的儿子被废,可吕雉就算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为什么非要给她的儿子刘盈看呢?当时可是把刘盈吓得不轻,从此便一病不起,不理朝政,最后病死。戚夫人本是普通家庭的女子,后偶然救刘邦于危难中,与刘邦相识便从此和他携手人生,

  • 刘邦要废刘盈,吕后惊恐万分,张良:我有一计,立即请四个人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刘盈

    母凭子贵,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皇宫,这点成为妃嫔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根源。事实上,即便是自己孩子被册立为太子,也并不是说一劳永逸,因为皇帝废除太子的现象层出不穷。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吕后面临了一个棘手问题,他发现自己的丈夫刘邦要抛弃自己了,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

  • 汉惠帝刘盈有六个儿子,为何皇位会到他的弟弟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刘盈

    汉朝无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汉朝之前的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一直尽心竭力的将汉朝推向巅峰,不过这时候的汉朝还没有到达巅峰,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巅峰。汉朝存在了400年的时间,分为西汉与东汉。东汉末年时期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大乱世——三国时期。可是在

  •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要给刘盈看,是一种什么心态?

    历史人物编辑:古古历史标签:刘盈

    历史上把吕雉是当作刽子手一般的人,可是大家想想。吕雉家中条件虽然不算优渥,不过亭长的女儿,再差也不会差过农民的女儿吧,吕雉十几岁的时候就跟了三十岁的刘邦。刘邦本就是个市井小民,做事不择手段,跟吕雉肯定三观不一定相合。而且刘邦这个市井小民还不是一般的市井小民,因为他不安分,结交了几个弟兄就想要“谋大事

  • 他背着刘邦和吕后乱来,刘盈为何却放过了他?还让他做了多年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刘盈

    当年,刘邦率3000子弟攻下了自己的老家沛县,自立为沛公,之后就率领着部队去打江山去了,刘邦的妻儿和老父亲都被留在了沛县,由一个名叫审食其(shěnyìjī)的同乡和亲信来照顾。刘邦在前线什么都顾不上,后方的吕后和审食其却因为长期的相处日久深情,这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高祖二年,刘邦被攻打项羽到了彭城

  • 美人心计:刘盈曾经痴情李美人,怎么突然就爱上了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月下一书标签:刘盈

    美人心计:刘盈曾经痴情李美人,怎么突然就爱上了窦漪房?窦漪房得到了刘恒的爱也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这个缘故,薄姬一直都十分嫉妒她。作为一个女人,窦漪房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母仪天下的皇后,有丈夫的宠爱,还有别人梦寐以求的权力与地位,在这部剧中,除了刘恒爱了窦漪房一生,刘盈也默默的守护了她一辈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