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霍去病的成绩单

卫青,霍去病的成绩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戴从鑫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1/15 23:45:50

文 / 子玉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功业是由卫青、霍去病这两员大将给支撑起来的。

好吧,给他们列个“成绩单”吧——

元光五年,卫青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率领一万骑兵,出上谷出击匈奴。此战,卫青直捣匈奴茏城,斩首数百。

可能你觉得这也没啥,但凡事得有参照呀,看看和他一同出征的其他几位将军的“成绩”:骑将军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卫尉李广不仅全军覆没,自个还被匈奴人给俘虏了;公孙贺既无功劳也没有任何损失,持平。

可以说,汉武帝对匈奴首战的“开门红”是卫青给打出来的。

元朔元年春天,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出雁门出击匈奴,斩首数千。

元朔二年,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出击匈奴,斩首数千,俘获牛羊十万头。更重要的是,卫青这次还赶走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略定河南之地。

汉帝国在河南地设立了朔方郡。同时,汉武帝还从内地移民十万去充实那里的人口,并且修复了秦朝时蒙恬所修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朔方城的建立,不仅意味着汉朝解决了匈奴骑兵对于长安城的直接威胁,更是此后汉军每次出击匈奴的物资输送基地。

此战之后,汉武帝以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

▲卫青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元朔五年春,车骑将军长平侯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出高阙出击匈奴。当时,匈奴右贤王正搂着老婆睡觉,汉军就突然而至,匈奴再一次大败。

此战,卫青部俘获匈奴王级别的头领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人,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汉武帝直接加封卫青封地六千户,并派出使者于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而且,汉武帝一激动,还将卫青的三个孩子都给封为了列侯。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出定襄,斩首数千级而还。不久,卫青再一次出定襄,斩首万余人。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卫青率领五万骑兵出定襄,斩首万余级,直接重创匈奴单于。

可以看出,对匈作战,汉军几乎是吊打匈奴的模式。但失利也不是没有——

元朔六年,卫青二出定襄时,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所率领的三千骑兵突逢匈奴单于主力,汉军全军覆没,赵信投降,只有苏建一人逃了回来。

没办法,当时对匈作战,汉军突逢匈奴主力几乎就是家常便饭,李广几乎一辈子都没走出这座围城。

作为大将军的卫青肯定有责任,因为,苏建这些将军们都归他节制。

所以,汉武帝这次只赏了卫青千金。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卫青部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因为迷路,错过了与主力合围匈奴单于的机会。

这也是卫青的责任。

此战,卫青及其部属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再说霍去病——

▲霍去病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霍去病其实是汉武帝的高徒,在没有进行实践之前,他一直被汉武帝用心教导,细心栽培,完成了军事理论的积累。

元朔六年,十八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身份跟随舅舅卫青两出定襄。霍去病初次亮剑,就以率领八百名骑兵远离大军数百里主动寻敌作战的“闪电战”模式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此战,霍去病斩首二千二十八级,并且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单于大父这样的高级别官员,还俘虏了单于的季父罗姑比。

对照功劳,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天,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横扫河西走廊,斩首八千余级,不仅斩杀了匈奴的折兰王、卢胡王,还俘虏了匈奴浑邪王的王子、相国、都尉,更是收走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两千户的封地。

当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兵河西走廊,斩首三万二百级,还俘虏了王以及阏氏级别的匈奴核心人员五十九人,以及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官六十三人,酋涂王更是率领二千五百名部众直接投降。

此战,匈奴布置在河西走廊上的兵力直接减员十分之三。

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两千户的封地。

汉军连续两次的军事打击使河西走廊上的匈奴部众已成惊弓之鸟,再加上,浑邪王和休屠王听说大单于要将他俩召回去杀掉更是慌得不行。

于是,两人商量起了投降汉朝的事。

秋天,霍去病奉命去河西受降。当霍去病渡过黄河与浑邪王部众接近时,浑邪王的部众出现了骚动,他的许多部下都不愿意投降汉朝。

当时的匈奴部众就如一堆干柴,只需一根火柴,就将是烈火燃烧之势。

这时候,最是考验一个将军的综合素质。

霍去病再一次将自己的勇气和果断发挥到极致,他率部直接就驰入浑邪王军中,迅速斩杀了那些想逃亡的匈奴兵八千余名。

局面一下子就被震住了。

浑邪王率领十万部众投降了汉朝,被汉武帝封为漯阴侯。他的部众被汉朝安排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个郡世代居住。

注意,汉武帝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应对匈奴一个部落的投降。没别的,浑邪王的降汉虽然只是个例,但它会在匈奴内部产生裂变,使匈奴人看到了投降汉朝好处会不断叠加的可能。

汉武帝以一千七百户加封霍去病。

▲汉武帝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汉帝国先后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敦煌、酒泉,四个郡。

匈奴人唱着悲凉的草原歌曲,从此彻底与河西地区告别——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将整个河西地区纳入汉帝国的版图绝对是意义重大:河西地区不仅成为京师长安的天然屏障,而且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帝国提供良马,助力汉军的军事装备不断升级,更重要的是,汉帝国从此可以将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西域地区。

汉朝天子守国门的局面一下子得到改变,汉初刘敬所说的“匈奴骑兵一日一夜就可以兵临关中”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

元狩四年,漠北之战,霍去病率领五万汉军精锐出代郡。此战,霍去病以雷霆之势横扫匈奴左贤王部,俘虏了王级别三人,高官八十三人,俘获敌兵七万四百四十三人。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将汉军开边的脚印推到极限。

汉武帝以五千八百户加封霍去病。

漠北之战后,汉武帝对匈奴作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漠南无王庭。

接着,汉武帝在帝国的组织架构上设置了大司马之位,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为大司马。

做个总结吧——

大将军卫青一生七击匈奴,总计斩首五万余级,获封了一万一千八百户的封地;霍去病六击匈奴,共斩首十一万余级,受降浑邪王部众数万,获封一万五千一百户的封地。

跟随卫青出征获得侯爵的分别为:

公孙贺,获封南窌侯;公孙敖,获封合骑侯;李蔡,获封乐安侯;张次公,获封岸头侯;苏建,获封平陵侯;赵信,获封翕侯;张骞,获封博望侯;韩说,获封龙頟侯;李朔,获封涉轵侯;赵不虞,获封随成侯;孙戎奴,获封从平侯;李沮、李息、豆如意皆赐爵关内侯。

跟随霍去病出征获得侯爵的分别为:

路博德,获封符离侯;赵破奴,获封骠侯;邢山,获封义阳侯;归附汉朝的匈奴因淳王、楼专王分别被封为壮侯和众利侯;李敢,获封关内侯。

所不同的是:卫青作战,善于从宏观层面上协同各方,一体化作战;霍去病则擅长率领精锐长途奔袭,对敌采取闪电战。

所以,漠北之战时汉武帝给卫青配置的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而霍去病手底下则全是年轻的校尉。

从这个维度来看的话:卫青操盘大军团协同作战的能力在霍去病之上,而霍去病属于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的那种。

只是,漠北之战后,这两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再也没有能够驰骋疆场。

是的,能够让人扬名立万的只是那么关键几步,你得抓住呀。

(全文完)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

赞”。谢谢!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卫青姐弟死后,为何汉武帝就急于诛杀卫氏?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卫青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一共有四百余位君王,而在这400一位君王中,算得上千古一帝的少之又少。大汉王朝自刘邦建立之后,出现了一位文治武功,能力卓越的帝王,这便是汉武帝。虽然在汉武帝晚年做出了许多昏庸的举动,但是从整体上评价来讲,汉武帝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时的大汉王朝的经济逐步发展,同时

  • 卫青位极人臣从不养士,为何去世后汉武帝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卫青

    一身浩然正气立于天地间,一场浩瀚疆场震撼万千世人。汉朝大将军卫青,在教科书上只寥寥几句而已,但他的生平出现在了往后几乎所有朝代的诗文中。将军意气,飞骑夺龙城、收河套、袭高阙、破匈奴、平北疆,七战七捷,护了江山万里,却身死名灭,家族齐哀。千古功名一纸书卫青的童年并不如他的功绩一般耀眼,他是一个私生子,

  • 为何卫青死后,汉武帝变得越来越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卫青

    炽热的强汉(28)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青逝世,时年大概在五十岁左右。卫青在晚期虽然没有再亲自领兵出征,但他对帝国的稳定与军事水平仍至关重要。前半生,是他姐姐成就了他,但后半生,则是他挑起了整个家族乃至整个帝国的重担。毕竟几乎所有帝国武将都受过卫青的点拨、

  • 汉武帝晚年时,为何要诛杀卫子夫和卫青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卫青

    汉武帝晚年卫家人很倒霉,先是太子刘据被逼反叛,最后自杀。皇后卫子夫因为受太子反叛之事,受到牵连,被汉武帝废除掉皇后之位。卫子夫受不了刚死了儿子,又丢了皇后之位的打击,就选择了自杀。那时候的卫青也已经去世了,卫青的大儿子卫伉,也因为巫蛊之难,牵连到了其中,最终惨死。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晚年为什么会对卫

  • 卫青死后,汉武帝何要如此着急诛杀卫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朝的大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卫青和霍去病的存在,才有了汉武帝的盛名。对于卫青这样的人,汉武帝恐怕会对他产生猜疑和不满。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卫青和卫家走向灭亡。卫青死后,卫氏确实遭到了汉武帝的屠杀,但这件事与卫青之死无关,汉武帝也没有针对卫氏。准确的说,只有卫青的长子卫夫人之死与汉武帝有关。但是

  • 汉武帝为何在卫青死后,诛杀卫氏家族?卫氏家族为何就此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卫青

    提及汉武帝,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卫子夫,汉武帝当年去了她却不曾想收获了中国历史上最值钱的“嫁妆”:卫青和霍去病,也正是这二人让后世的将军以此为榜样,后世兵家皆以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封狼居胥为目标。这两个人一个是骑奴,一个是私生子,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卫子夫,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裙带关系”,可是就是这让人看不

  • 蓝玉大破捕鱼儿海,一战成名,朱元璋比之卫青、李靖,进封凉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卫青

    蓝玉是明朝洪武年间非常关键的一位勋臣。他是明朝建立以后新兴的军事贵族。他得势之时,开国元勋旧臣或故去,或已年老。他的崛起正好满足了朱元璋对军事权力进行更新换代的意愿。洪武初、中期的很多战争他都有参与,而在洪武后期的征伐中主要便是以他为主角。他的垮台也象征着明朝勋臣主政时代的结束。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

  • 卫青:功高震主,却功成身退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卫青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往往都会落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身居高位,能够安全落地的人,在历史上寥寥无几。今天我们要来说一下,汉武帝时期的民族英雄卫青,解析一下他功成身退的智慧。大将军卫青到底有多么的位高权重?她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他的外甥是大汉帝国的未来继承者,他的另外一个外甥霍去病,是

  • 汉武帝晚年时,为何要诛杀卫子夫、卫青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卫青

    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卫氏家族却下场凄惨,大部分成员最终都被汉武帝杀死。这是为何呢?因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独裁、最有权力欲的皇帝之一。他杀卫氏家族成员,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戚权力、加强皇权。汉代从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吕后、窦太后等都大

  • 为什么卫青死后整个卫家会被汉武帝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卫青

    “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皇帝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从秦始皇称帝开始,便一直绵延至近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有很重的疑心,如果有人忤逆他,他便用皇权处罚他,甚至要臣子的性命,而“灭九族”也只有皇帝才可以做到。所以,臣子拥有权利地位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