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蓝玉大破捕鱼儿海,一战成名,朱元璋比之卫青、李靖,进封凉国公

蓝玉大破捕鱼儿海,一战成名,朱元璋比之卫青、李靖,进封凉国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盏历史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3/12/4 21:49:29

蓝玉是明朝洪武年间非常关键的一位勋臣。他是明朝建立以后新兴的军事贵族。他得势之时,开国元勋旧臣或故去,或已年老。他的崛起正好满足了朱元璋对军事权力进行更新换代的意愿。洪武初、中期的很多战争他都有参与,而在洪武后期的征伐中主要便是以他为主角。他的垮台也象征着明朝勋臣主政时代的结束。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早期的崛起与常遇春的扶持和极力推荐脱不了关系。他真正崛起是在洪武二十年跟随大将军冯胜出征纳哈出时。当时冯胜与常茂翁婿不合,加上朱元璋有意打压旧勋臣,便以此为借口让蓝玉取代了冯胜成为大将军,驻守北方边境。而真正奠定他地位的则是出征捕鱼儿海,大破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一战。这也是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刻。

洪武二十一年左右,元顺帝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元主之位,时常派兵进犯明朝的北部边境。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命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捕鱼儿海。

蓝玉当时正驻扎在蓟州。接到命令以后,他当即率领大军从蓟州经大宁,到达庆州。这时前哨侦查得知脱古思帖木儿及元军的主力都在捕鱼儿海。他于是领大军长驱直入,往捕鱼儿海方向前进。在离捕鱼儿海尚有四十里时,大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也没有碰到任何的蒙古势力。当时军心有些沮丧,士气低落,众将担心再继续深入会陷入粮草补充不及时的困境,且会劳师远征,无功而返。这对朝廷,还有军队,都是不利的。当时的蒙古军队打的是这样一个主意,利用草原之上广袤空间作为战略周转,敌来我退,敌去我返。这一直都是蒙古军奉行的战略,洪武朝是如此,永乐朝也是。这一战略考验的就是明军的耐心、时间和行动能力。

当时大家都主张返回。当时副将定远侯王弼对蓝玉及众将领说:“我等提十数万大军,深入漠北,一无所获就班师回朝,怎么向陛下复命啊?”蓝玉当时刚成为明朝的中枢将领,也想着证明自己,稳固地位。于是一咬牙便同意了王弼的说辞,坚持继续北征之路。

沿路之上,为了防止行军被蒙古人发掘,蓝玉命令大军挖地洞做饭,不让任何烟火外泄。就这样一路前行到达了捕鱼儿海。可是此地仍然不是元朝中枢及大军所在。经过探查,元军远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之处。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更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蓝玉于是命王弼为先锋,率领轻骑以迅雷之势,直接到达蒙古军驻地所在。当时蒙古人认为此地远离明朝边境一百多里,因为粮草的缘故,明军很少会选择这么远的长途袭击,所以没有任何防备,再加上当时大风扬沙,白天也跟晚上一样,能见度非常低。这直接了导致了明军对蒙军营地发起进攻之时,他们才真正发掘。结果自然就是大败亏输。

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及太子天保奴率领数十骑逃跑,太尉蛮子等被杀,擒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吴王、代王及平章以下三千人,以及蒙古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一次北伐有时也就俘虏十几个人,甚至都见不到蒙古人的踪迹。可以想见,蓝玉此次是多么大的一场胜利。捷报奏至南京,朱元璋大喜,赐玺书褒奖,将之比为汉之卫青、唐之李靖。班师回朝之后,蓝玉当即被晋封为凉国公。

其实这一次战役的胜利并没有太多的战术,主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了蒙古军的麻痹心理,耐心坚持长途深入,出其不意打了蒙古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明初非常典型的一次草原战役。蓝玉能够听从属下建议,当机立断,坚持不懈,是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卫青:功高震主,却功成身退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卫青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往往都会落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身居高位,能够安全落地的人,在历史上寥寥无几。今天我们要来说一下,汉武帝时期的民族英雄卫青,解析一下他功成身退的智慧。大将军卫青到底有多么的位高权重?她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他的外甥是大汉帝国的未来继承者,他的另外一个外甥霍去病,是

  • 汉武帝晚年时,为何要诛杀卫子夫、卫青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卫青

    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卫氏家族却下场凄惨,大部分成员最终都被汉武帝杀死。这是为何呢?因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独裁、最有权力欲的皇帝之一。他杀卫氏家族成员,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戚权力、加强皇权。汉代从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吕后、窦太后等都大

  • 为什么卫青死后整个卫家会被汉武帝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卫青

    “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皇帝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从秦始皇称帝开始,便一直绵延至近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有很重的疑心,如果有人忤逆他,他便用皇权处罚他,甚至要臣子的性命,而“灭九族”也只有皇帝才可以做到。所以,臣子拥有权利地位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脑袋

  • 卫青有没有后代?为什么他的后人不保护修缮卫青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卫青

    卫青有后代吗?答案很明确,有!据史料记载,卫青共有三个儿子,皆为妃子,即卫福、卫登、卫布衣。从卫青的三个儿子都是“襁褓侯”来看,很可能是生了不同的母亲。也就是说,卫青在娶汉武帝刘彻的妹妹阳信公主之前生了三个儿子,却没有娶妻。三个儿子的生母都只是妃子或妃子。在这一点上,卫青和他的侄子霍去病非常相似。想

  • 军神卫青有没有后代,为何他的后人不保护修缮卫青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卫青

    卫青不但有后代,而且过得都相当不错汉武帝一朝,卫氏家族可谓富贵满门。卫家的灵魂人物卫青,从一个奴仆成为威震匈奴、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并且娶了汉武帝的姐姐、长公主平阳公主,是汉武一朝最煊赫的外戚家族。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去看卫青的墓地,就会发现那儿杂草遍地、鸟雀鸣噪,难道他的后人不修缮卫青的墓地吗?卫青的

  • 司马迁说卫青“心机男”,卫青笑而不语,狄青因为没看透吃了大亏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卫青

    前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著有一本谋士“教科书”《智囊》,通过讲述、评译诸多重点事件,与重点人物来启发世人心智。在《智囊》第一部“上智——掌握大局”之中,冯梦龙选取了一个典故。说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攻击匈奴,这时其部下苏建被匈奴打败,汉军被匈奴几乎全歼,而苏建只身一人逃回了大营。议郎周霸说

  • 卫青死后,汉武帝赔了十万将士才明白:天下只有一个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卫青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之所以称之为“武”,完全是因为他的威名都是靠军队打出来的,而说到当时的军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卫青。卫青可以说是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将军了,甚至都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毕竟名扬中外的冠军侯难道不能与卫青相提并论嘛?如果要说天赋的话,卫青是比不上冠军侯的,但要是单纯以对汉朝的贡献来

  • 龙城之战:只有卫青获胜,李广和卫青差距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卫青

    汉朝建立初期,西汉一直是受到匈奴侵扰的,这一点对汉朝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打击。不过,随着西汉的发展,匈奴逐渐的被西汉打败,汉武帝时期,经历了文景之治后,西汉的国力逐渐走强,这时候的西汉已经非常强大。因此,汉武帝开始主动进攻匈奴。对于匈奴来说,汉武帝的反击,无疑是致命的。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过程中,龙城之战一

  • 汉武帝为什么前期重用卫青,而后期却极力打压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卫青

    卫青作为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战功无数,七战七捷,改变了自汉朝建国以来对匈奴作战被动防守的局面,开启了汉匈史的新篇章。按理说汉武帝应该更加重用卫青才对,但汉武帝却在后期采用了各种不耻的手段极力打压卫青,最终让卫青孤独终老。汉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下面我们进入历

  • 卫青本是个小小的家奴,为什么能成为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卫青

    卫青本是个小小的家奴,之所以能够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是因为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汉武帝卫青可能永远都是家奴,也无法发现自己具有军事才能,正是汉武帝给了卫青在行伍之中的锻炼机会才让卫青能够最终成为大将军。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原本是家奴,只不过由于姐姐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