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阅读《资治通鉴》:汉大将军卫青

阅读《资治通鉴》:汉大将军卫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玺哥串串 访问量:4786 更新时间:2024/1/17 4:03:41

汉大将军卫青

卫青是汉朝抗击匈奴的战争中有名的将领之一,他带领汉军数次大破匈奴,为汉朝疆土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大英雄却有着极“不光彩”的出身。

卫青和汉武帝的宠姬卫子夫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卫青的父亲名叫郑季,是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的一个小官吏。由于工作需要,郑季经常出入平阳侯府。一来二去,他就和卫子夫的母亲卫媪产生了感情,结果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并让他冒姓卫,这就是卫青。

卫青长大了,在平阳侯家里做了一名骑奴。有一次,大长公主把卫青抓了起来,想要杀死他。最后,在好友骑郎公孙敖的帮助下,卫青才没有被大长公主杀死。汉武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封他做了建章宫的宫监,还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册立卫子夫做了夫人,所以卫青也跟着显贵起来,做了太中大夫。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匈奴的右贤王多次带兵侵扰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使得汉武帝十分头疼。为了打掉匈奴的嚣张气焰,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统率十几万大军攻打右贤王。

匈奴右贤王得知消息的时候正在喝酒,只见他举起酒杯喝下了一大口,然后轻蔑地说:“不就是一点汉军吗?放心,他们离这里还远呢,根本不需要着急。这个时候我们不如抓紧时间享受一下,等和他们打仗的时候好有精神。来,接着喝!”

就这样,匈奴右贤王整日喝得酩酊大醉,丝毫没有戒备。他哪里知道,这次统兵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而是那个后来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卫青。卫青出关以后,并没有一点点地逼近匈奴,而是命令军队日夜赶路,很快就赶到了右贤王的营地。

当汉军包围匈奴的营地时,右贤王正抱着美姬睡得香甜呢。直到喊杀声震天时,他才从睡梦中醒来。右贤王推开美姬,掀开帐门向外看。天啊!哪里来的这么多汉军啊?不是说他们还在几百里以外吗?怎么突然间杀过来了?难道是从天而降?右贤王来不及多想,赶忙骑上战马,带领着手下的几百名精壮士兵冲出了汉军的包围圈,向北方逃去。

这场战争汉军大获全胜,一共俘虏了右贤王手下首领十几个人、男女部众15000人,牛羊牲畜近百万头。汉军一个个兴高采烈,带着丰盛的战果班师回朝。

汉武帝得知卫青大获全胜,高兴地从龙椅上跳了起来,并派出使者到关塞接应卫青。

卫青到达关塞的时候,使者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使者拿出了汉武帝赏赐的大将军印,就在军中拜卫青做了大将军,其他将领全部听从卫青的指挥。从那以后,卫青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为了表示嘉奖,汉武帝又加封卫青做了8700户侯,并且还把卫青的3个儿子都封为了列侯。卫青却对汉武帝说:“陛下,您给臣的赏赐,臣不能要。”

汉武帝觉得很奇怪,问道:“怎么?难道说将军嫌朕给你的赏赐太少?”

卫青赶忙摇头,说道:“不是的,是您给臣的赏赐太多了。臣这次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这并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啊。如果没有皇上的英名决策,如果没有众将士的拼死厮杀,臣怎么能顺利地攻破匈奴呢?因此,这场胜利的功劳应该是那些校尉的,而并不是臣自己的。”汉武帝笑了笑说:“这还不都是一样的。”卫青说道:“不,您已经给我很多赏赐了,我的那3个孩子没有一点功绩,如今却被您封为列侯,这并不是我带兵打仗,犒劳军士的本意,请陛下收回成命!”

汉武帝点了点头说:“大将军真是我汉朝的栋梁啊!朕并没有忘记诸位校尉的功劳。”就这样,跟随卫青打败匈奴的那些将领们也都得到封赏。至于卫青,虽然他没有接受皇上的赏赐,可是他却征服了汉武帝的心,越来越受宠。当时,满朝文武大臣中,已经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比了。

官做大了,身旁自然少不了拍马屁的人。卫青成了汉武帝面前的红人,有谁不想巴结他?于是,上到三公九卿、下到普通官吏,没有一个不对卫青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可是有一个却不这么做,依然以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这个人就是汲黯

朝中很多人劝汲黯,说:“你怎么这么笨啊?现在皇上想让所有的大臣都居在大将军之下。如今,大将军的地位太尊贵了,您是不能不下拜的。”

汲黯笑了笑,说道:“难不成因为我不向大将军行长揖的礼节,就会使他不尊贵了吗?”

卫青知道这件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越来越尊敬汲黯,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国家大事。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年老色衰的时候,汉武帝爱上了一个宠妃,连卫青都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卫青

    汉武帝一生最著名的嫔妃有四个: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不过说起来,汉武帝还有一个非常宠幸的妃子,这个妃子,连卫青都要对她礼让三分,那么这个妃子是谁呢?这个妃子就是王夫人。王夫人是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上出现的。这个节点就是卫子夫年老色衰的时候。汉武帝既然对卫子夫已经不再有兴趣,他自然就会移情

  • 汉武帝临死前,为啥会下令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真相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汗青史文V标签:卫青

    说到汉朝中争战沙场的大英雄,卫青,霍去病一定是首当其去。甚至还发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少数的努力翻身的典型人物。他们都是靠着卓越的战功身居高位。不仅如此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还是汉武帝的皇后,这就更加巩固了魏家在汉朝的实力。卫子夫也很争气,后来还给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按理

  • 卫子夫失宠,卫青拿500斤黄金给她情敌祝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卫青

    做人要懂得察言观色,有眼力见的人才能够走得长远。汉朝名臣卫青之所以能够走那么远,除了卫子夫的帮助之外,懂得察言观色是他仕途顺畅的重要原因。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同时,他也是个多情的帝王。汉武帝人生中的乐趣除了治理国家之外,剩下的便是四处搜寻美人了。汉武帝一生中有很多个红颜知己,期间也不

  • 龙城飞将,不用争论,就是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卫青

    文韬武略惊变玄武门的唐太宗与卫国公李靖论兵时,对顶尖名将的定义概括为“韩白卫霍”,他们分别是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四人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足可封神。四人当中,卫青是从奴隶逆袭成战神的励志典范。卫青出身卑微,即使被母亲送到亲生父亲家中,亦不受父兄善待,沦为奴仆一样的存在,受尽苦难。一次,卫青随侍至甘

  • 卫青,霍去病的成绩单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卫青

    文 / 子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功业是由卫青、霍去病这两员大将给支撑起来的。好吧,给他们列个“成绩单”吧——元光五年,卫青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率领一万骑兵,出上谷出击匈奴。此战,卫青直捣匈奴茏城,斩首数百。可能你觉得这也没啥,但凡事得有参照呀,看看和他一同出征的其他几位将军的“成绩”:骑将

  • 卫青姐弟死后,为何汉武帝就急于诛杀卫氏?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卫青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一共有四百余位君王,而在这400一位君王中,算得上千古一帝的少之又少。大汉王朝自刘邦建立之后,出现了一位文治武功,能力卓越的帝王,这便是汉武帝。虽然在汉武帝晚年做出了许多昏庸的举动,但是从整体上评价来讲,汉武帝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时的大汉王朝的经济逐步发展,同时

  • 卫青位极人臣从不养士,为何去世后汉武帝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卫青

    一身浩然正气立于天地间,一场浩瀚疆场震撼万千世人。汉朝大将军卫青,在教科书上只寥寥几句而已,但他的生平出现在了往后几乎所有朝代的诗文中。将军意气,飞骑夺龙城、收河套、袭高阙、破匈奴、平北疆,七战七捷,护了江山万里,却身死名灭,家族齐哀。千古功名一纸书卫青的童年并不如他的功绩一般耀眼,他是一个私生子,

  • 为何卫青死后,汉武帝变得越来越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卫青

    炽热的强汉(28)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青逝世,时年大概在五十岁左右。卫青在晚期虽然没有再亲自领兵出征,但他对帝国的稳定与军事水平仍至关重要。前半生,是他姐姐成就了他,但后半生,则是他挑起了整个家族乃至整个帝国的重担。毕竟几乎所有帝国武将都受过卫青的点拨、

  • 汉武帝晚年时,为何要诛杀卫子夫和卫青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卫青

    汉武帝晚年卫家人很倒霉,先是太子刘据被逼反叛,最后自杀。皇后卫子夫因为受太子反叛之事,受到牵连,被汉武帝废除掉皇后之位。卫子夫受不了刚死了儿子,又丢了皇后之位的打击,就选择了自杀。那时候的卫青也已经去世了,卫青的大儿子卫伉,也因为巫蛊之难,牵连到了其中,最终惨死。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晚年为什么会对卫

  • 卫青死后,汉武帝何要如此着急诛杀卫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朝的大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卫青和霍去病的存在,才有了汉武帝的盛名。对于卫青这样的人,汉武帝恐怕会对他产生猜疑和不满。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卫青和卫家走向灭亡。卫青死后,卫氏确实遭到了汉武帝的屠杀,但这件事与卫青之死无关,汉武帝也没有针对卫氏。准确的说,只有卫青的长子卫夫人之死与汉武帝有关。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