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作为第一个被我们所熟知的死于后宫争斗之中的女性,我们在为她的死感到惋惜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戚夫人之死应该由谁来买单呢?抛出这个问题,有很多人认为自然应该由吕雉负全责,因为戚夫人的死完全是吕雉的作为。
但是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吕雉为什么对她恨到如此地步。这就要从刘邦对戚夫人的爱进行说起,我们都知道,刘邦在得到戚夫人以后,几乎是时刻都和戚夫人腻歪在一起,就连外出打仗都得带着戚夫人,而对吕雉这个陪他从患难之中走过来的女人,几乎已经被遗忘。
刘邦对吕雉的行为让吕雉开始恨上了刘邦,但是她更恨戚夫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恨,所以才有了后来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刘邦死后,戚夫人先是被吕雉罚去做苦活,然后又把她弄成人彘,最后再残忍的杀害,故而戚夫人的死,吕雉有一半责任。
戚夫人的死,刘邦也得负一半责任。作为吕雉的丈夫,刘邦不可能不知道等他死后吕雉会如何对付戚夫人;以刘邦的智商,不可能不知道受宠的女人在皇帝死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既然什么都知道,可是他却什么保护戚夫人的措施都没做,只是在嘴上不疼不痒的对吕雉来一句‘你得对人家好点’,试问这除了增加吕雉对戚夫人的恨,于戚夫人有什么好处吗?
如果刘邦真的在乎戚夫人,他可以做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她,比如提拔戚夫人娘家人,或者让戚夫人的娘家人和吕氏还有刘氏互相通婚,这样盘根错节的关系,吕雉即便想做也会心有余悸。或者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让戚夫人跟随儿子如意去到自己的封国,这样最起码有保护自己的力量,但是刘邦什么都没做,所以戚夫人的死,刘邦也得付一半责任。
戚夫人的死,她自己得付一半责任。戚夫人她自己难道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吗?她不知道跟皇后争宠将来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吗?她不知道争夺太子之位一旦失败会怎样吗?她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她当然知道,既然知道还无所顾忌的我行我素,那不就是侥幸使然吗?
既然你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需得失去一些东西。对于戚夫人的所作所为,她成功过得到的将是君临天下的皇位,失败了失去的就是自己和儿子的生命。倘若她在刘邦生前,不独霸后宫,不和皇后争宠,不去觊觎将来的皇位,那她将会平安的度过一生,但是那一切她都做了,她什么都想要,能力和野心又不相匹配,下场当然就只有一个了,所以说戚夫人的死,除了刘邦和吕雉各付一半责任,她自己也得付一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