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如此对待戚夫人,乃一箭双雕之计,既能发泄心中不满,又可以稳定朝局。如果刘邦泉下有知,一定也会支持她这么做的。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吕后以太后的身份辅政。
一日,吕后带汉惠帝去看一个好东西,结果走着走着却来到了猪圈。
在那里,汉惠帝看到了一个有人头人身却没四肢的奇怪生物,询问之下才知道,此物名叫“人彘”,是吕后亲自取的名字。
更让汉惠帝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彘”竟然就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瞬间,汉惠帝便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受到过度惊吓,从此一病不起,身子一直很虚,朝政完全被吕后把持了。
虽然吕后的做法确实有些残忍,但是为了保住大汉江山,吕后一介女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为什么要做“人彘”?
做“人彘”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罢了。
想要理解吕后为何这么做,我们先要弄明白当时的朝堂是个什么情况。
刘邦出身草莽,那些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大多和他一样,出身低微、没什么文化。因而,这些人的上下尊卑意识并不强。
汉朝建立后,朝中大小官员皆由这些功臣们担任,这就形成了汉朝初期最大的势力,功臣集团。
刘邦在世的时候还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压制住这些功臣,然而刘邦驾崩后,这些功臣们便失去了制约。加上汉惠帝性格柔弱,根本管不住这些功臣,长此下去,这些功臣将会架空皇权。
最好的例子就是“诸吕之乱”了,吕后刚去世不久,这群功臣就将消灭了吕氏一族,废掉了汉惠帝的儿子,重新立汉文帝为皇帝。
可见,当时的功臣集团实力有多庞大。幸亏他们看走了眼,汉文帝一登基,便施展雷霆手段,短时间内便将功臣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当然,汉文帝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他也不敢做过火了,否则功臣们的反扑他也受不了。
回到正题,刘邦早已意识到了这群人的危害,但是他也不能把功臣们全收拾了,一方面找不到理由,另一方面没了他们朝廷会停止运转,整个国家会乱套的(毕竟当时缺乏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
从结果来看,刘邦想到的解决办法是留下一个保险,那就是吕后。
毕竟吕后在楚汉争霸期间,已经开始逐步接触一些政务,汉朝建立后,由于刘邦长期在外征战,朝中很多事情都是吕后进行决策的,韩信的死就是吕后一手安排的。
因此,刘邦在世的时候,才会放任吕后发展自己的势力。
然而当刘邦驾崩后,吕后面对这群功臣也是头疼。此时他的势力还不够强大,虽然有一些功臣投效,但是这远远不够,更何况这群功臣并不算可靠。
此时,吕后最紧要的事情就是震慑住这些功臣,至少要让他们老实一阵子,这样吕后才能扶持吕氏一族来抗衡这些功臣们。
没错,吕后大肆给娘家人封官,并未是要篡夺刘氏江山,而是要针对这些功臣。至于那些诸侯王,此时远没有功臣们危险。
而吕后用来震慑这群功臣的事情便是做“人彘”了。
毕竟这群功臣都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什么场面没见过,普通的杀人立威根本吓不住他们。
但是“人彘”就不一样了,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且那景象让任何看过的人都感到头皮发麻、心生恐惧。
那些功臣们不得不怀疑,今天是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有了这想法,这些功臣自然不敢和吕后对着干了,等吕氏一族的势力发展起来,功臣们更加不敢有什么异动了,这大汉的江山社稷算是暂时稳固住了。
为什么选择戚夫人做成“人彘”?
因为她触碰了吕后的底线。
吕后虽然贵为皇后,但也是一个女人,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老公和孩子了。
可惜刘邦这个老公并不负责,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对于吕后这个妻子并不在意。
特别是在彭城之战后,刘邦率领的56万诸侯联军竟然被项羽率领的3万骑兵击溃,刘邦只得落荒而逃。
当时刘邦的家人准备去和他汇合的,结果全成了项羽的俘虏,这其中就有吕后。
项羽想以刘邦的家人为人质,迫使刘邦投降,刘邦倒也光棍,不仅不为所动,还说他和项羽当初结拜过,他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项羽你看着办吧。
项羽差点一怒之下杀了刘邦的家人。
虽然当时刘邦和项羽是不死不休的状态了,刘邦的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对于吕后来说,依然是伤透了心。至此,吕后唯一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儿子汉惠帝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又开始宠信戚夫人。可以说刘邦的晚年就在做两件事,带兵打仗和陪戚夫人,可见他是多么喜欢戚夫人。
与此同时,爱屋及乌之下,刘邦对戚夫人的孩子刘如意也很满意,觉得他更像自己,加上戚夫人的百般央求,刘邦动了废立太子的心思。
但是刘邦一直犹豫不决,一方面是太子乃嫡长子,且仁厚待人,口碑很好,很多大臣都支持太子;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吕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轻易换太子,有可能造成朝局震荡。
最后,让刘邦打消换太子念头的,则是四位老者。
一日,刘邦在宫中设宴,太子也在其中。当刘邦看到太子的时候,发现他身后有四位老者,很面生,于是便询问他们是何人。
结果被告知,这就是他怎么也请不动的商山四皓,这四人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儒,因为刘邦是出了名的不尊重读书人,因此他们一直拒绝入朝为官。
刘邦发现,自己这个皇帝都请不动的人,却愿意买太子的账,这才意识到太子(或者说是吕后)的势力已经成气候了,便打消了废掉太子的想法。
也许就是这个时候,刘邦才想到了用吕后来稳固朝局的,确保大汉江山的。
虽然汉惠帝的位置保住了,然而戚夫人的行为已经触碰了吕后的底线。吕后这人是很记仇的,一旦刘邦不在了,她必定会好好整整戚夫人的。
当吕后需要杀猴儆鸡,找个人做“人彘”来震慑功臣们时,选谁呢?刚好戚夫人得罪过自己,那就她了。
总结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是她咎由自取。吕后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儿子,戚夫人竟然怂恿刘邦废了吕后儿子的太子之位,既然失败了,那么就应该做好面对吕后雷霆手段的觉悟。
刚好吕后为了压制功臣集团,稳固汉惠帝的皇位,需要找个倒霉鬼做成“人彘”,那么选择戚夫人是理所当然的了。
至于刘邦,如果他泉下有知,一定不会介意用一个爱妾换取大汉江山稳固的,就像当年他为了江山可以不顾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