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让梨”中的孔融后来怎么样了?

“孔融让梨”中的孔融后来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某观文史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4/2/18 14:20:20

从小就知道让梨的孔融,最终被曹操杀害了,而且他犯的还是被灭了族的那种重罪。

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杀害呢?

这就不得不从孔融的为人说起,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标准的儒家弟子,他把仁义孝道看的也比较重。

三国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已令诸侯。这时候拥护汉朝皇帝的有识之士,王公大臣,也全部投靠到了曹操这边来,这些人中就包括孔融。

说白了这一时期,大汉天子的权威还在,再加上曹操的力量还不够大,他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客气的。

这时候侍奉皇帝的大臣们,还没有看出曹操想称霸的野心。

在这期间孔融和曹操的关系处的还是相当融洽的,这时候的曹操正好也有结交孔融的意思。毕竟孔融是名人的后代,在当时也有比较大名声。

可以说有了孔融的辅佐,多多少少可以为曹操收买一些莘莘学子的心。

因为曹操对孔融不薄,所以孔融也极其的乐意为曹操服务。孔融还把自己的好朋友祢衡介绍给曹操认识。

当时祢衡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呀,可是,他是看不起这个曹操的,毕竟曹操的出身不好,他的爷爷是个太监。

祢衡很清高,虽然看不起曹操,但是,好朋友孔融介绍自己给曹操认识,自己不去也不是太好,索性他就来见曹操了。

曹操知道祢衡看不起自己,他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想羞辱祢衡,让祢衡去擂鼓。

祢衡这时候穿的衣服是便装,他想上台去擂鼓的时候,曹操的手下告诉祢衡,一定要换上擂鼓的官服才能上台的。

这时候祢衡干了一件让曹操很丢份的事情,他是换衣服了,但是,是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脱下了,脱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把擂鼓手穿的官服给换上走上台,就这样祢衡把鼓擂完了。

曹操看到这样的祢衡先是大笑,对群臣说本来我是想让祢衡丢人呢,没想到最后是祢衡让我丢人了。

这件事就这样不欢而散了,事后,孔融找到祢衡,说他这件事做的太不像话了,让曹操丢尽了脸面。其实曹操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你还是可以投靠他的。

祢衡告诉孔融说,要不我去给曹操道个歉吧,孔融听说祢衡要道歉,很高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

曹操也很兴奋呀,毕竟祢衡恃才傲物,能让他道歉的人,这个世上肯定没有几个。

但是,到了约定的这一天,时间已经很晚了,曹操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祢衡来。曹操觉得自己又被祢衡给耍了,就在他打算洗洗睡的时候,祢衡还真来了。

祢衡是穿着一个很普通的单衣,头上缠着白布,手里拿着三尺长的棍子来的,祢衡见到曹操后就是破口大骂,然后大骂不止。

这弄的曹操又是无地自容,结果曹操也没有杀祢衡,他念在祢衡是人才的份上,就把祢衡赶到刘表那里去了。

结果祢衡在刘表那里又开始骂刘表了,刘表受不了,就把祢衡打发到了黄祖这里,黄祖是个大老粗,祢衡不高兴的时候骂了黄祖,黄祖就把祢衡给杀了。

曹操和袁绍打了官渡之战后,他的力量一下变得强大起来了。

这时候曹操开始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也不去上朝,也不给汉献帝汇报事情去了。

孔融看到了曹操的不二之心,他就开始在朝中反对曹操了。

那时候曹操正好要去打刘表呢,他不能让孔融坏了自己的大事。索性就搞了一个文字狱,捡了几篇孔融写的有漏洞的文章,把孔融给杀害了,罪名是不孝。

曹操找到的孔融文章里的漏洞,大致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孩子长大后,不一定要孝顺父母,因为父亲之所以生孩子是因为要享受,母亲生孩子,就像在瓦罐里放了一个东西,仅仅是瓜熟蒂落而已,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没有感情的。所以,孩子对父母也不存在感恩这件事。

孔融就是这样被曹操灭族的,还是那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进入职场后结局如何?为什么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孔融

    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青州刺史孔融只身出奔已迁都许昌的汉献帝。此时,汉献帝已依附于曹操。初入职场,孔融向曹操推荐了一个不靠谱的愤青——祢衡。念孔融是个难得的人才,曹操并没有责备他。公元200年,曹操欲与袁绍大战,孔融坚决反对。结果,曹操以少胜多,赢得了官渡之战的全胜。在整合后宫时,

  • 误解千年的孔融:不孝、无才、残忍、口舌之徒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孔融

    孔融是历史上的名人,他出名极早,“融四岁,能让梨”就出自大部分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三字经》。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本被记载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后被李贤编撰成《融家传》,南宋教育家王应麟又把它引入《三字经》中,他的故事也随着这本书在我国流行了近千年的时间,孔融也就成为了国人中“谦让”的道德模范。不过,这个

  • 你单知道孔融给哥哥让梨,却不知道孔融他哥哥还了孔融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孔融

    孔融是三国时代的大名士,孔子的后人,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在三国天下大乱的时候,曾经为北海相,手下有猛将太史慈。后来他入朝为官,因为对曹操傲慢无礼,被曹操找了个借口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的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作为一代名儒,文章写的好,也擅长诗歌,但是在三国乱世这个时代却不是给他们这些文

  •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孔融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孔融

    提起孔融应该大家都知道,尤其他小时候的孔融让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后来竟因为不孝之罪,被曹操所杀,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孔融为孔子的后代,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也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而且他四岁就开始让梨,也是一个大名人,而曹操之所以一定要杀了他

  •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孔融一家?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孔融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代枭雄,在历史上曹操都是非常厉害的。可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成了“汉贼”。不过对于曹操是不是汉贼,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历史上的人对曹操评价不一。不过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曹操的一生都是雄才大略的,只不过最终的曹操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同时最终的三国赢家也不是曹氏宗亲,反倒是了

  • 曹操为何杀孔融?《魏氏春秋》揭开真相,难怪没有人敢替孔融鸣冤

    历史人物编辑:王飞爱生活标签:孔融

    一、曹操为啥杀孔融?孔融可谓三国另类名人,小时候依靠“孔融让梨”,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奈何悲催的是,孔融除了小时候这件事外,还有啥事?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内,几乎就直接跳到他五十多岁时,被曹操所杀了!所以孔融这模式,也算是“知头道尾”的另类解读。曹操顶着一张“大白脸”的年代,所谓“坏人眼中的坏人,必是好

  • 为何武则天敢杀王皇后,可是卫子夫却不敢杀陈阿娇呢?原因有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陈阿娇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了无数的故事。有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比如,从历史上看,帝王谋权篡位的方式大同小异。有时他们模仿前朝,不只是前朝,就连皇宫也能看到同样的东西。武则天和卫子夫是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它们是不同的。皇后被迫退位,陈雅乔被废也是她自己的错。不同的是,皇后被废后,武则天敢杀皇后

  • 武则天杀了被废的王皇后,为何卫子夫却不敢杀被废的陈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说动漫标签:陈阿娇

    武则天敢杀王皇后是因为王皇后已被废黜,而自己深得皇上的喜爱,所以杀死王皇后不会有任何后果。但对于卫子夫来说,陈阿娇出生名门,祖父配享太庙。汉武帝之所以能登上帝位,也得益于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的帮助。假如卫子夫真的杀了陈阿娇,不止是馆陶公主,就连汉武帝都不会放过卫子夫。武则天和卫子夫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

  • 汉武帝与陈阿娇的姐弟恋始末:是真爱,还是利用?从结局窥探一二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陈阿娇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不得不承认,汉武帝是汉代最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仅“凿空”了西域、击退了匈奴,还完善了朝廷制度,实现了儒学独尊。但他可不仅仅只是“略输文采”,他个人的家庭生活“输”得非常彻底。太子冤死,首任陈皇后被废,第二任卫皇后受冤自杀,第三任李皇后病死,第四任皇后钩弋夫人被赐死.

  • 汉武帝的皇后们:宠和爱的区别在哪?看看陈阿娇和卫子夫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个坑标签:陈阿娇

    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在位长寿而且强势的皇帝,都会有很多女人,而且下场大多不好;而如果有一位女主经久不衰甚至临朝称制,一般也会以皇帝短寿或健康不佳难以视朝。而恰恰,汉武帝在位54年,不可谓不长久;在位伊始,就断和亲、立中朝,在位期间拓南蛮、逐匈奴,不可谓不强势。而站在历史顶点的汉武帝,有且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