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本原因:卫子夫开始“人老珠黄”了。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不少,但一律被认为最强的,乃是“卫”家与“王”家。
可王家却出了王莽这样的人物,所以王家被视为“反叛”,在历史中很少被当作正面形象提起,最常提起来的,还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背后的“卫家”。
卫家一开始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恰恰相反,卫家还只是一个“仆人”家族,卫子夫的母亲并不是什么贵族宗室女子,而且还是和别人私通才生下了几个子女,机缘巧合之下,或许是卫子夫的美貌过人,最后得以在平阳公主(汉武帝姐姐)的府中当一个“歌女”。
年轻时的汉武帝还是“年少轻狂”的,想着要锐意稽古,但可惜祖母“窦太皇太后”阻止并且废除他的变法,他便有了一些受挫,也开始受制于“政治联姻”,这样状态下的汉武帝,就需要感情寄托。
偶然的一次机会,汉武帝认识了被姐姐平阳公主介绍的卫子夫。
在一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后,汉武帝来到平阳府看望姐姐,这一次的会面,看似是家人之间的会面,实际上也有着“来往”之意,而平阳公主趁机把自己看好的卫子夫介绍给了弟弟汉武帝,汉武帝便宠幸了卫子夫。
首先,年轻时的卫子夫,必然是美丽的,但要说倾国倾城,那倒是不至于,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汉武帝“遗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被汉武帝宠幸了一次后,卫子夫就没有经常看到汉武帝了,这个时候等同于“坐冷宫”,虽然汉武帝没有对卫子夫不满,但是“坐冷宫”,本质上是危险的,对于一个后宫及其家族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于是卫子夫“搏”了一次,她直接哭诉汉武帝,自己不愿意被“囚禁”、“坐冷宫”,希望汉武帝能放她回去,其实当时提出“离宫”,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卫子夫此举,是为“放手一搏”,为的是汉武帝的重视。
果不其然,汉武帝再次被卫子夫的美貌打动,但最重要的,还是卫子夫那种敢于发言的勇气,汉武帝十分动容,这一次开始,卫子夫倒是真的应承了平阳公主的那句话,只要她进入汉武帝的后宫,就一定有一番地位的。
因为地位悬殊,两人没有什么“政治联姻”的说法,与卫子夫在一起,跟陈阿娇在一起不同,汉武帝和卫子夫更像是“自由恋爱”,汉武帝很沉醉于跟年轻美丽的卫子夫相处的岁月,不久之后,又一个喜讯到来。
卫子夫怀孕了。
当时的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是十分“感激”的,因为和陈阿娇结婚多年,汉武帝都没有诞下子嗣,在外人看来,汉武帝的生育似乎有些问题,汉武帝对此也是十分煎熬,很难对外做出什么解释。
所以卫子夫怀有身孕,本质就是打破这个谣言。
不久之后,卫子夫诞下女儿,史称“卫长公主”,这个女儿是汉武帝的长女,地位很高,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女儿,爱屋及乌,因此更加疼爱卫子夫,在卫长公主之后,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也出世了。
若说卫长公主的到来是对汉武帝本身谣言的“辟除”,那么刘据的到来,就是被汉武帝皇位传承的一剂强心针,因为有了儿子,才有传下皇位的资格,若是嫡长子,那就是更好了,当然啦,当时的卫子夫还不是皇后,刘据当时也只是“长子”。
卫子夫早期“争宠”的一个重要手段,那就是“生孩子”。
在刘据之前,卫子夫其实已经陆续生下了几个女儿,这些都是汉武帝的公主,而卫子夫的孩子越多,汉武帝对她就越来越重视,可当时的皇后乃是汉武帝的青梅竹马陈阿娇,久而久之嫉妒了卫子夫,一度威胁到卫青的安全。
但在“陈阿娇巫蛊事件”后,汉武帝决意废掉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汉武帝还是坚持做了,因此汉武帝早年曾出现过一次皇后之位的空白。
也是在刘据出生之后,才让卫子夫正式坐上了皇后之位。
所以说,卫子夫向上升级的根据是,算是不差的生育能力,若是卫子夫不够陈阿娇能生,那么结果也是未必的,对于汉武帝这种帝王而言,心情大于事实。
在卫子夫的后宫生涯中,她坐上了皇后之位,算是开启了她的“中期”阶段。
卫子夫以子为贵,改变了一次命运,也改变了卫家的命运,弟弟卫青的战争才能展现出来,给了卫家很多的机会,本来卫子夫可以“肆无忌惮”,但卫子夫却是十分清醒,做事做人体面到位,丝毫没有贵族门阀的嚣张跋扈。
随着岁月增长,一切都在改变着,卫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卫子夫也开始老去,而汉武帝因为“好大喜功”,又更喜欢追求个人的私欲享受,又纳了大量的后宫,且还生下了许多子女,和汉武帝的早期相比,算是“报复性生育”。
虽然有了新宠,可汉武帝对于卫子夫的感情却是定位,卫子夫不仅是曾经的爱人,更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母仪天下,心里也对朝堂的力量有着清晰的认知,汉武帝对于卫子夫,更多的是一种“尊重”。
可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爱恋,更多还是建立在美貌的基础上,汉武帝固然爱卫子夫美好的灵魂,但是也有资格、有实力去爱别人崭新的容颜,只是付出的真心不同,付出的时间不同罢了。
在当皇后的时候,卫子夫还是把照顾、教导刘据做得很到位,于是刘据在成年后,便大量招揽门客,此举乃是效仿战国末期的四君子而为之,刘据此人人脉宽广,让汉武帝十分欣赏,而刘据能做到这样,卫子夫有着很大功劳。
因此汉武帝和卫子夫“相敬如宾”,这就是卫子夫当皇后到了后期的标志,即便是汉武帝很少到卫子夫的宫殿处谈情说爱了,即便是两人已经熄灭了过往的焰火了。
可这一切不会永恒。
卫家势力越来越大,这是可见的事实。
卫子夫不是吕后,但是吕后也没有卫青、霍去病这样强大的外戚势力,即便是卫霍后来都死了,可影响力还在,卫家依旧是显赫的大族,让人为之侧目,汉武帝身体开始衰弱,多病,也开始害怕卫家会篡夺皇位。
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的,汉武帝还有其他妃子和儿子,很多问题就应该多个角度来判断,于是便有了“巫蛊之祸”,这是一场针对“卫太子”刘据和卫子夫的阴谋,巫蛊之祸,直接造成了刘据和卫子夫的死亡。
而卫子夫的死亡,乃是自尽,多少有些“倔犟”的意味,为了不然汉武帝误会,卫子夫没有解释,而是选择自尽,汉武帝知道此事后,大为震动,对于挚爱妻子的逝去十分难过,最终还追封了“谥号”。
可猜忌的确是发生了,卫子夫也的确是撒手人寰了,他们的感情或许是走到了终点,也或许是没有走到,但关于年少时的情爱,却是早已经消逝,汉武帝不再是年轻的刘彻,卫子夫也不再是那个勇敢的小女子。
其实在他们感情的后期,双方都保持着一种“不言不语”的默契,卫子夫一直压缩着卫家的发展,避免汉武帝的猜忌,汉武帝也压制着自己的猜忌,尽量不把卫家往坏处去想。
可惜的是,当不信任已经发生,祸根便已经埋下了,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终的故事,看似汉武帝是受害者,但其实是一种必然,真正让他们如此悲哀的,还是帝王家无法言语的桎梏。
